2017年12月20日星期三

浅谈华文教学与学后出路问题


2017/12/19 缅甸《胞波网》

~作者:张剑蘋(黑猛龙示范学校)


摘要:在缅甸各华校的蓬勃发展历史中,除仰仗于热爱教育之社会贤达,各阶层人士的关心、支持以外,也有赖于具有献身教育精神,默默耕耘传播中华文化的教师。在华裔家庭的传统的观念里,学习华文的概念,只因为自己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不能忘本。就这样本着薪火相传的精神,在艰难的环境中,将中华文化传承下来。如今,随着社会的变迁,中资企业的引进,学习华文的概念和动机,逐渐体现在经济价值上。尤其是,当一带一路的列车,已经向缅甸的这个重要环节缓缓驶来,华文教育的重要性,将更为突显和备受重视。学习华文,不再是华人纯粹的学习和传承文化。汉语热的热潮也引起了其他民族的重视而纷纷入校学习。

一、以黑猛龙学校为例简介学生学习状况与出路

1.应届学生学习状况

黑猛龙原本是缅北边陲的一山寨。1967年缅北烟火骤起,众乡亲为躲避战乱,纷纷迁徙来到腊戌五保。观音山麓的难民,子女失学,因此,黑猛龙学校自1968年,以简易茅屋为教室,开办了难民补习班,学生80余人,当时教师仅有一名。1969年购置校址,学生160多名,教师六名,高小第一届12名同学毕业。1973年开办了初中部,学生人数飞跃至上千人,更改校名为黑猛龙中小学校。2004年正式开办高中部,学校正式更名为腊戌黑猛龙中学。2006年,高中第一届50名应届毕业生顺利毕业。黑猛龙学校创办至今,历时49年,培育英才无数。

2. 黑猛龙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出路问题

2016年底毕业典礼时,已是高小毕业,第45届,初中毕业第42届,高中毕业第12届,数以万计的校友分布在国内或国外各地。

7090年代的应届毕业生,有的参加台湾地区侨教部门的招生联考。赴台湾继续就读深造,完成技术学院毕业,大学毕业和专科毕业等。学业完成后,有的定居台湾,有的回国发展。未选择出国深造的应届毕业生,在缅华社会中,本着中华传统的美德,勤劳节俭,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商业界里闯出一片天空,并在缅华社会中有显着的成绩,作出杰出的共献。

20世纪后的应届毕业生,选择性较多样化,除部分学生赴台留学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赴中国留学,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在国侨办、汉办的关心、热忱帮助、给予优越条件之下,学生选择了回祖籍国深造。在广西省、广东省、云南省等等各省各市攻读医学和汉语言文学、各种专业学科以及硕士学位等等。应届毕业生赴海外留学,学成归来后,或在华校热心服务成为师资本骨干,或在商业界各单位中展现其才华。对缅华地区的教育界、商业届都有推波助澜的绩效。

二、21世纪的学生学习多元化的途径和出路

1.学习多元化的动机

随着缅甸的经济政策开放,外资企业、中资企业纷纷进入缅甸市场,对于中、英、缅皆能发挥和掌握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需要。因此,00后的学生,不仅要完成当地的缅甸十年级毕业或大学毕业学历,以及完成当地的华文高中毕业学历,并且利用周末和假期的休息时间,努力学习英文,上英文补习班等加强英文学科,奠定未来在缅甸国家发展的良好基础。

2.学生的学习时间

  由于学生需要多元化的学习,所以学生的辛苦可想而知,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可说是过着披星戴月的学习生活。早上五点到八点半,学习华文,九点到下午三点半,学习缅文,四点到六点是上缅文补习班7点到八点上华文补习。晚上8点后则是学生写作业的时间。周末假日,一半的花在英文补习班上的,只有偷得周末半日闲。学生每天日复一日的忙碌学习,只为能顺应时代的需求。

3. 学习专业技术的途径

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缅甸华裔子弟是幸福的。他们不仅得到台湾省的关心支持,也得到了祖籍国的重视和宠爱。一边享受着母亲的温馨关怀,一边享受着父亲的关心疼爱。双方皆为其开放多元化的学习途径,引领了一条条走向光明璀璨的大道。

在台湾,各职校的大门皆为缅甸华裔子弟打开。例如:鼓励海外侨生赴台选读“海青班”或(3+4)侨生技职专业班。所谓的(3+4)即读完三年的高级职业教育后,再保送就读四年的技术学院。这一系列的开放,使得初中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另一条学习专业的出路。待学业完成学到专业技术归国后,将为缅甸国家造就一批社会精英的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中国教育政策对外开放,不久前,中国政府组织了浪沧江__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并召开首届联盟会,展开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国际组织。这一组织,使得缅甸华裔子弟又多了一个学习造就的平台。目前缅甸国家正在改革开放阶段,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技术专业人才。当学生们赴中国技术学院深造,待学成归来时,将是缅甸工商企业界的技术骨干人才,以及中缅友谊的传播使者。

所以说,缅甸华裔子弟是幸福的,是被爱和关心重重包围的。华裔青少年们,更应该借此良机,克服各种困难条件的限制,到祖籍国深造。以补缅甸国内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和空缺。

结语:在缅甸北部的华人青少年,由于环境的特殊,能使用缅、汉以及其他民族语言,只要我们能统筹兼顾好正规化、专业化的语言、文字学习,以及专业技能学习,定能担当好中缅两国的文化传播使者,同时能担任各跨国企业的重要职位,把所学到的专业技能,体现在社会经济价值上。缅甸华文教育正处于中缅两国关系最密切的友好时期,缅甸华人青年,更应抓住此良好契机,借一带一路之东风,将本地华文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平台,为缅甸的教育、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为缅中两国友好发展搭建桥梁,共创美好前景。

作者:张剑蘋 ,出生于1975102日,毕业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现任于腊戌黑猛龙中学初中部教师,主要研究汉语言教学。电话092054839邮箱3321809994@qq.com

(胞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