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星期四

江连福乡贤在乡间普及推广华文教学


2017/12/27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华文补习班学员合影。
Baturiti是巴厘岛Bedugul山脚下的一座山庄,气候凉爽,居民以务农为主,物产丰富,民风淳朴,民房造型有如中国的四合院,几代人同堂,是巴厘岛典型的村野民俗风情。这里华人与本地人相处融洽,和睦共处,友好关系世代传承。华人以江姓人家居多,巴厘岛著名的华裔教育家江连福先生,就是Baturiti土生土长的华人。Pak Putu (江连福)的名字,在Baturiti 一带几乎家户喻晓,因为老江从小就与这里的村民混合在一起,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个山脚下都踏遍了他们的足迹,因而老江讲得一口纯正流利的巴厘话。江老事业有成后,不忘乡情,经常回馈社会,给乡间父老做了许多福利善事,因此在Baturiti,人们一提起 Pak Putu,无不翘起大拇指大加称赞。

江连福虽是出生乡野人家,却深得其父江瑞龙的中华文化熏陶,乃父虽从事脚车轮胎修补业,生活拮据,仍不忘安排子女在Batiriti的华文小学读书,江连福小学毕业后,乃父又送他就读巴厘巴华初中部,也曾在泗水侨光中学半工读,后成为保送生,免费进入椰城华中高中部深造,是由各地选派的“印专班”优秀特派生。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许多资深师长如张国基等的爱国教养,养成了热爱中华文化的高素质,是华中学校的优质高才生,后来许多华中高才校友都与他结成知交,他也曾在Solo市的新民学校任教过。他一向喜读唐诗宋词,尤其是毛主席诗词,很多诗词都能朗朗上口。华校被苏哈托无理封闭后,他回到巴厘从商,经营酒店业等。

当他事业有所成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开办华文学校。但在当时旧政权全面封闭华校的背景下,印尼各地的华校都还处于冬眠状态,华人社会都因长期遭受政治迫害,对办校结社都畏为坦途,未敢涉及。后印尼民主改革推翻旧政权,崇尚多元理念的前总统瓦希德,正式宣布废除了旧政权歧视、禁止华族传统文化的条文,江连福及时抓住机遇,并获得时任巴厘省长、又是江连福密友Dewa Brata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租得了一快政府所属大地皮,终于在2004年独资创办了文化桥梁三语学校Sekolah Jembatan Budaya(简称 JB School“文桥学校”),由江老公子江睿由北京学院进修华文回来后,主理掌校,其女江道容执掌财政,江家父子,一手鼎力独资经营,短短十几年,“文桥三语学校”就已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已经成功发展成为巴厘岛一间享誉岛内外的名校,虽然收费高档,仍然吸引了众多华印子弟前来就读。目前学生人数已多达两千多人,原著民子弟约占30%,好些是政府高官子弟,教职员工300多人,中文教师(包括中国外派教师)30多人,从澳大利亚聘请的英文教师多人。“文桥”的教学质量堪称一流,许多高中毕业生,到雅京、泗水等各大院校,都能够破格免考入学,传为学校佳话。

“文桥”的教学业绩彰显,真正具有口皆碑。如今江老感念于Baturiti 故乡的养育之恩,遂决定要在故乡里普及推广华文教学,终于在月前派遣了六位“文桥”华文教师:张军、石宠顺 、洪秀萍、吴明珠、张明胜、陈愫媚 ,每周两次到Baturiti 山庄,开展普及华文教学。江老还捐献了一整套座椅,以及教学用具,招收了首期30 多名的印华乡间子弟,定期参加补习华文的教学工作,受到 Baturiti 乡亲父老的赞许支持。江老计划长期办下去,让乡间子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使中华文化的幼苗在故乡Batu-riti 茁长成长起来。江老饮水思源,不忘父老乡亲的恩典,诚是具有中华优良传统的华族,能够与时具进,融和在民间,与原著民和睦相处,真正是华族的典型楷模。

江老珍重承诺: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要在巴厘岛创办一所华文高等学府,让中华文化的传承,在神仙 岛的世界级旅游天堂里,使华文华语成为引领巴厘旅游业的先锋,为印尼祖国贡献华族的聪明才智,尽一份华族公民应尽的神圣义务。

我们预祝:老当益壮的江连福乡贤,晚年里散发余晖,能够顺利完成毕生夙愿,把华文高等学府在神仙岛上创立起来!我们祝愿:江老马到成功,功在千秋!为中华文化的世代传承,再创毕生辉煌!

(国际日报特写:意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