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8日星期三

整合校本资源 注重社会实践


——记日惹崇德三语国民学校小学课外实践活动


2018/03/27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日惹崇德三语国民学校教育者心向教育,情系学生,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以课本为依据,适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崇德学校教师甄选课本内容,再有机地与课外教育资源整合,创建开放式课堂,每个学期,每个年级的学生要分别走出校园,去社会生活里,寻找真知灼见,让学生从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与求职的乐趣。
319日,日惹崇德三语国民学校小学三年级全体师生,在学习了“资源”和“密码数据”知识后,跟随老师到日惹地理科技博物馆(Museum  Gesteknologi)和密码博物馆(Museum  Sandi)去感知求知的乐趣。
早上七点,三年级师生在学校附近PACIFIC酒店大厅集合,孩子们玩起“知识问答”,那交头接耳、兴奋争抢答题的模样,甚是可爱。3C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强调安全和纪律等方面注意事项后,八点,学生井然有序地登上大巴车,前往实践活动地——地理科技博物馆(Museum  Gesteknologi)。
大巴车上,孩子们格外兴奋,有的唱歌,有的分享着自带小零食,有的叽叽喳喳交谈着……
大概八点半,学生走进“地理科技博物馆”(Museum  Gesteknologi),在那里,先观看了“能源”宣传片,一幅幅立体画面生动再现了“岩石工程”活动,学生从片中了解到“我们身边的岩石和矿物的用途”,了解到矿产资源的开采、水利资源的利用、铁路公路的建设等等与地理环境中的相关资源。这些有声影像更告诉孩子们:岩石的形成过程是很漫长的,矿物资源是地球上非常宝贵的资源,并且不可以再生。因此,保护资源,人人有责。观影后,老师把“资源”相关知识点与影像整合成“知识问卷”,趁热打铁,分发给学生,在消化理解了知识要点后,小学生认认真真填写答卷。随后,学生又列队进入岩石展厅,解说员带着学生在一个展区又一个展区穿梭,细致讲解,耐心解答。孩子们也兴致勃勃,记录和观察岩石、矿物样本,探究猿人使用的石器、生物化石、天然水晶石等用途,保护资源的意识在小小心灵里油然而生。
走出地理科技博物馆,小学生高兴地站在地质探索者雕塑上,模仿着开采者钻探岩石,留下美丽的倩影。
这种开拓校外课堂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而且让课堂知识得到延伸,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上午十点,学生坐车前往环境优美的“密码博物馆”(Museum  Sandi),去寻找“密码”与生活的关系。驱车半个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密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日惹崇德小学生,他们以小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以一个小实验引领学生走进密码世界。他们让学生用小棉签蘸柠檬汁在白纸上写字,然后把白纸放在太阳下暴晒几分钟,最后看到完整显现出的字迹。小小实验打开了孩子们探知密码世界的欲望,小小实验让孩子们明白这是一种传递情报的方式,与生活息息相关。
解说员指着方向盘、电话、传真机、保险柜、密码书等陈列品,耐心讲解,解惑,学生也饶有兴趣,最后,学生分组围坐在一起填写答卷。
中午十二点半,崇德小学生乘车返校,在回途中,有的学生还沉浸在一道道密码题里,探究解答……知识是一块田,智慧有教育者种。只要心系教育,整合资源,一堂实践课就会收获众多求知欲,一个新理念就会绽放一树知识花,造福孩子。
实践出真知!

(中国外派教师:王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