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星期四

多讲几个故事 让大家一以贯之地鞭策



——以诚挚之爱心再访故人


2018/03/15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斗转星移,年复一年又匆匆。愿时光能倒流,让我们再掀开那已逝去的人生最美好记忆的片段,那真是回味无穷!

“假如我的生命重新开始,我要像过去一样生活,我不埋怨既往,也不害怕未来。”这一句生命的激励词,希望能给予有心人或故友以鞭策吧!

在杨兆骥老师的再次邀约下,笔者与他于310日午后前往丹格朗Karawaci区原振强中小学校长廖建遗孀邱美良老师府邸,我们的到来,让这位老人十分的激动。下面几则故事插曲,就是我们当天的聊天内容。

根据邱老师的叙述,她和廖建老师是于1964年在一次“印尼华文教师、校长观摩团”的飞机上认识的,第二年印尼发生白色恐怖政变,1966年全印尼华校被禁锢,全国成千上万的学子失学、老师失业。在这样的困境下,邱老师和廖老师也各自开启了新的生活。幸好贵人相助,当时从华中毕业以后就在振强执教的杨兆骥老师,早在封校几年前走入社会,开了一间印刷厂“Panca Simpati”。杨兆骥老师以他的名义向荷兰公司担保给廖老师供应进口磨刀机,廖老师就此开始为社会做磨刀生意,因此也认识了一些印刷厂,开始了社会的交流活动,生意也随之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杨兆骥老师获悉住在ORR的巴中老教师刘宏谦老师,同样面临经济问题,杨老师毫不犹豫地、热情地到其寓所拜访,也供应其磨刀机,解决其生活难题,并选派其女儿刘玉秀和廖老师员工一起到日本培训学习,回来就派上了用场,使业务迅速得到发展。这是杨兆骥老师人生中的一个最美好记忆的一则,其给予人的爱心温暖的崇高精神,体现了他身上的中华优秀美德。

在廖老师业务发展的同时,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由原先的磨刀转业为印刷厂,其后稳定发展。遗憾的是在廖老师急需人为相助搞好业务时,其前妻不堪社会压力而与他离异,留下三男一女,但廖老师并不灰心失望,继续为生活坚持拼搏。在这样的一波转折的情况下,邱美良老师为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彼此早年都已认识,终于结合在一起,共同生活。

因年事已高,在社会上折腾了一段时间后,廖老师把业务交托给孩子们,与邱老师搬到Karawaci区一栋朴质小楼房,一住就是十多年了。期间,积劳成疾,廖老师不幸患前列腺癌,前后4次进出医院,备受病痛折磨,终于2015年与我们永诀,实在是难以接受的事实!

邱美良老师原是三宝垄华英学校教师,她和廖老师虽只相处短短的十多个春秋,但彼此已是如胶似漆的一对。对邱老师而言,廖建老师的离去,她能坦然以对,她以坚韧不拔和顽强不屈的伟大精神接受了生活的考验。

邱老师晚年由于骨质疏松,动了两次手术,现以轮椅代步,行动极为不便。在这里,笔者再次以真诚之心表达对她的敬意,她那不因生活的转变而丧失意志,进而越发自信的上进的信念,值得大家点赞,她是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啊!

2015年以后,邱老师就此开始了她人生后半程的孤独生活,在她那方圆十几平米的地方,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默默地坚强生活着。她叙述说,早上五六点起床,她遵守医生的指示睡木床,木床边准备一切的生活用具,包括纸巾、毛巾、勺子、水盒等。她在木床上自理大小便,在洗澡房洗头,但不洗澡,只是抹身而已。早上起来吃的早点是土豆、紫薯等杂粮,或者拿出2.5万盾去买一包盒饭作为中餐,下午就吃中餐剩下的饭或者准备些饼干。由于跌倒,她现在只剩下一颗门牙,也完全没作用,吃东西全靠坚固的牙龈撑着吃,吞下去,但她已习以为常了。下午时分,有一位佣人打理她的生活起居,这一天的生活节奏,邱老师就是这样度过的。她也感慨地说,她的生活已经20年是在木床上安然度过的。

邱老师对于中华文化的执着是值得我们赞赏的。她说,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把中华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无论用什么方法和行动,都要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她铭记老一辈人的教导,强调团结的重要性,通过团结交流经验,将获得满足感。这意味深长的话语,触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太让人钦佩了!她也说,有生之年有福气进入厦门大学函授班学习,使她对中华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面对当前的现实生活,笔者让她谈谈感受。面对困难,她说,其实正如很多人所遭遇的一样,要尽力去克服它,化大为小,直至能应付自如。她还说,生活上需要靠朋友或学生帮助,他们的关心将增强自信心,自己每个月需250万盾的医药费,全靠好心亲友们的资助,她对此深表感恩。

她继续说,我们这一生要做好人好事,对人不可太纠结苛刻,要以礼待人,使人能尊重你。现在她很乐观,她有自信心,她有平安喜乐的心态生活下去。她以自己的信仰说,全能主会时刻眷顾她,她没有什么牵挂,全能主将指引她一条前行的宽敞之路。

她最后说,她要以知足常乐的心态过好每一天。她寄语大家,要尊重别人尤甚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中华民族光辉形象彰显无遗。

杨兆骥老师出生于东努省松巴哇岛美玛市的一个贫苦家庭,祖籍广东梅县,双亲从国内迁徙来到这偏僻的孤岛生活,生活贫困,全靠先父辗转外地做小生意维持度日。

杨老师在当地读完小学后就到泗水市读中学,初中毕业就回原乡教书,无缘读高中。后在泗水读高中期间,在舅父的荐引下认识了现在的伴侣蒋素珊老师,两人结为连理,结婚后搬到雅加达。那时身边什么也没有,他非常感恩能与廖建校长相识。他在当时的“自强学校”执教,徐育梅校董也支持把他安顿下来,他也在1957年华中高中毕业后继续在振强学校和夜校,以及新文、兴安等学校执教。

1959年至1960年期间,印尼掀起一股排华浪潮,当时的苏加诺总统在国防部长纳苏蒂安将军的要挟下,颁布了第10号总统法令,使印中两国交恶,中国派接侨船接侨,这是历史的悲剧。当时,政府命令禁止华文报刊的出版,这在当时也是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在这样的厉害关系的背景下,杨老师以大无畏的精神走到了文化的前沿,与陈燕生获得准字办起《印度尼西亚语学习杂志》(Penuntun Bahasa Indonesia),内容上一半是印尼习要,另一半是中国的信息,杨老师任执行编辑。这一杂志的出版,如鱼得水,获得全国的热烈反响。此后,杨老师继续编写字典“印尼外来语词典”。出版一系列的杂志和书,为他以后创立的“翡翠文化基金会”打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杨老师和陈燕生的这一大胆创举,获得了当时文化界人士的赏识,这在当时排华气氛浓烈环境下,不畏时局和强权,是非常难能可贵啊!这是杨兆骥老师人生中又一值得骄傲的一件好事,是他对印华文化事业的巨大贡献,功不可没,值得载入史册,让后人永志纪念。

杨兆骥老师现时迈进耄耋之年,86岁高龄的他还孜孜不倦地一面辅导后人,一面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并努力推动中华文化在千岛之国的传播,实在是我们印华文化界的光荣和骄傲。他是华社的精英,他的好人好事,笔者将在下回继续与大家分享。

当我们即将和邱老师告别时,杨老师掏出他的爱心红包塞进邱老师的手里,她感激地差点掉下幸福之泪。她感恩世上的好人好心,让她还有信心勇往直前地生活下去。

(雅加达 林峰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