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450辑



还原国家宪法和立国精神

2014/10/11 光华日报/言论版

~文:骆冰
 

排除了宗教和种族主义份子,马来西亚确实是人间乐土。在本土接受母语教育,也是获得国家宪法保障的权利。任何人若刻意质疑或挑起足於威胁与挑战宪法的人士,都可在煽动法令下被对付。

最近,马来西亚宪法受到一些人的质疑,巫统基层领袖公然要求在巫统全国代表大会上辩论“关闭华小”,形同挑战国家宪法无异。无奈的是,我们看不到执法单位的行动,反而任由这些具有破坏国家和谐,挑战公民权利的政治意图人士继续逍遥法外。

国家宪法赋予人民自由选择权,这表示人民可以依据本身的想法和立场,在全国大选中行使公民投票权。没支持执政党,不应该被视为不懂得感恩,我们只是在贯彻民主精神。人民既然做出了选择,输赢双方都应该接受人民的决定,这是基本人权法。

遗憾的是,政客常常将人民不支持巫统,与挑战马来人特权划上等号,更将华小扯进来。在民主精神下,政府应该聆听人民的意见,人民要捍卫自己的权利,但却被列为分离分子。

国家独立57年,华族参与建国这条路少说都有两百年的历史,为何我们还是常常被当过客?华人的公民身份,早已获得1957年建国时的《联邦宪法》、1974年马中两国建交时发表的《联合公报》以及1980年的《中国国籍法》获得确认。我们是马来西亚人,受到马来西亚法律的约束,同时不享有中国赋予海外华侨、归侨或侨眷的特殊法律保护。

在国家宪法第12章第152条第一款,清楚列明国家语言既是马来语,并得如国会所制定的法律规定一般使用于任何文本上。但,(甲)不得禁止或阻止任何人(于任何官方用途之外)使用、教导或学习其他语言;且(乙)本款无任何规定可妨碍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维护其它族群语言的使用和学习”的权利。这一条款保障了母语教育,遗憾的是,却常常被政客挑起。

从历史上看,很多国家的宪法是与革命紧紧相连的,宪法起源於革命,革命促成宪法。1787年的美国宪法,1917年的法国宪法,1917年的墨西哥宪法和1918年的苏联宪法都是革命的产物。因此,宪法被认为是革命的遗物。通过宪法,革命正式得到了其合法性和法律地位,人民都在宪法下获得保障。

马来西亚是幸运的,国家宪法并非因为革命而产生,而是先贤们通过圆桌会议草拟后拍板定案。因为我们尊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宪法观念就是对宪法的忠诚和信仰,是一种大家应该共存的公民精神。这种精神凝聚起来,将是国家前进的动力,形成一种追求正义的宏大力量,蓬勃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或许大家都忘了国家宪法的真正精神,又或者大家都是以对本身个人或族群最有利的位置上来诠译国家宪法。无论你是喜欢与否,国家宪法精神确实已经逐渐的被淡忘。宪法阐明马来人特权,我们先贤早已接受这宪法精神,追崇和服从。华族从小就被教育,要安居乐业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要稳定、不要乱,就绝对不可挑战马来人特权。

林连玉先生在撰写《谈马来亚的精神》时有提到;马来亚精神最美满的境界应该包括下列4种要素:第一、是英国人的民主精神;第二,是华人的勤俭美德;第三、是马来人的乐天襟怀;第四,是印人的和蔼态度。只可惜历史有偏差,林先生活动在不适当的时代,因而有不适当的下场。

 

财政预算与华教


2014/10/11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章瑛
 

2015年财政预算案出炉前5天,我以槟州华校事务委员会主席身份与委员拿督刘子健议长及李添霖拜访牛河村华小,实地察看该校两座楼的屋顶漏水情况,以鉴定是否需要额外紧急拨款。

该校董事部去年底申请12万令吉翻新屋顶,华委会经过讨论后,决定给予一半,若董事部能筹到另一半,就两座屋顶一起翻新,如果不打算自筹另一半经费,就翌年再申请6万令吉修另一座。

董事会于9月致函首席部长林冠英要求特别拔款,以能一起翻新两座楼的屋顶,首长谘询华委会主席的意见,我觉得没有现场了解难于给予准确的意见,所以决定到校察看,并且邀请有经验的建筑行家随行,给予专业技术性的意见。

进入图书馆,迎接我们的是一股潮湿异味,天花板有几处漏水的痕迹。董事长解释异味的来源,原来是屋瓦间有空间让鸽子进来栖宿,留下鸟粪,渗了水就制造了臭味,而且由于图书馆装备冷气,窗户长年不开,等于把臭味关住!

屋顶漏水有多严重?建筑商说肉眼看不准,他们的建议是把天花板拆下,才能一一检查屋瓦,才能知道那里漏水,有多严重,是否需要全面翻新,还是局部修补就行。不过,还需检查的还包括天花和屋顶的木料,看漏水是否有损坏木料,若有,到什么程度,是否严重到需全面翻新。

牛河村华小是全津小学,有480多个学生,除了来自本村,也来自居林。全津学校的硬软体本应由教育部负责,但是校方今年初向中央政府申请的80万令吉,如石沉大海,无音讯。

2009年到2014年,槟州民联政府每年制度化拨款给各源流国民型学校,包括华校,在这6年,牛河村华小共获得22万令吉拨款。

中央最后一次拨款给牛河村华小是何时?是308过后的峇东埔国会选区补选,该区内的6所华小每所获得20万令吉拨款,当时的副教育部长魏家祥还嘴硬说与补选无关,现在是事实胜于雄辩,国阵对华教的态度就是有补选,有政治需要才给拨款,什么“再穷不能穷教育”根本是骗选民的门面话!

财政预算案是估计各部门的明年开支,但一向来找不到国民型学校,包括华、淡小和教会学校的维修和建新校舍的项目,一直到2011年的财政预算案演词里才出现一笔拨款给这些学校,但是,如何申请此拨款,许多董事会仍是一头雾水,没头绪,申请终是石沉大海。

明年的财政预算案对华校会有较公平的对待吗?看巫统领袖还停留在“华小阻碍团结”和“废除华小”的言论,我想明年的预算案很难会更好!

 

刘志文严批华教人士


2014-10-10星洲日报/花城內外 

~文:陈驹腾
 

关中课题闹得沸沸扬扬,森华堂主席刘志文选在孔诞当天对国內两名备受爭议的华教人士叶新田与邹寿汉作出严厉批判,表示华教今日四分五裂,令人感到痛心。

他认为,董总主席叶新田与署理主席邹寿汉应为此负上责任,双双引咎辞职。

刘志文在森州一直被人视为一名外观稳重、却能顺风使舵的华团领导人。

关中课题酝酿多年,如今因关中不获董总参加独中统考,进而引发要求统考受承认问题,获得国內各华团关注。

森华堂虽擅长发文告,但对关中却一直保持曖昧態度,未表明其鲜明立场。到底支持董总或站在华总方面,大家对森华堂捉摸不清。

因此,去年621日,森华校友联主席李子强率同一批理事就关中课题举行发布会。

在会上,李子强公开批评森华堂与同在屋簷下的森董联会,要为华教、华社、校友联及其他华团一起进行交流甚至辩论,校友联財政陈国新更怒轰两组织“非常喜欢发文告”。

陈国新认为问题並非只是通过发文告就可以解决。

如今刘志文总算对关中课题作出明確表態与本身立场。他是华总副会长,他选择在华总会长方天兴及森马华主席魏家祥两人联袂於孔诞日前一天到芙蓉来,为森华堂的筹款宴增光后,便选择在马六甲对董总两巨头作出严厉批评。

方天兴与魏家祥在关中课题上,一直与叶新田与邹寿汉站在对立的立场,刘志文在此际作出鲜明表態,显然並非巧合。

叶新田对刘志文的反击,以“狂妄自大”、对其他团体作出“不理性攻击”来形容;而邹寿汉则痛斥刘志文应“自律自重,务须注重言行,要懂得所谓敬人者,人恆敬之”之理。

很明显的,叶邹两人对刘志文的评语表露出鄙夷態度。

在森州,华社都晓得森华堂与森董联会“共居一室”,关係密切,彼此间相互照应。

但刘志文在痛批叶新田与邹寿汉时,他可能一时兴起,忘了其身旁两名密友,森董联会主席苏祖池与前主席张志开,两人在董总皆担任要职,是叶邹倚重的堂下红人。

刘志文批判叶邹,让苏张两人“情何以堪”?

也有人说,刘志文的森华堂主席任期,依章程明年届满,在华总的副会长亦將不保,他须另找立足点,在其他华团继续扮演角色,而近水楼台的,或会指向明年改选的森董联会,这有待时间来证明。(星洲日报花城花城內外文:陈驹腾)
 

新山日间师训老同学,你们好!


2014-10-09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作者:多明
 

141012是我们这群几近被社会遗忘的退休老师再次欢聚的日子。学院同窗时距今己半个世纪,如果不珍惜这黄金一刻,还有谁去理?

时光就是那样公正无私,你富有,你贫穷;你是高官,你是小市民,时光总辗过你全身,没得私贿,没得磋商;后浪推向前浪,前浪消失远方,这就是人生。如果你有珍惜过,如果你有善用过,你该感谢时光的公正与无私,你应给他一个赞美!

我亲爱的老同学,我这样称呼你们,原出于真诚,我们曾经共同在新山Wadi Hana 那间比现在任何一所小学还小还不如的日间师训学院编织过三年长的青春美梦。梦醒后,我们各奔乐西,在乡村、在城镇、在山边、在河旁、在林中、在园里,各尽己责,为教导一批又一批国家未来主人而付出宝贵的青春时光,也让我们艰辛的耕耘有了成果。这样的人生奋斗结局,不值得我们互相祝贺吗?因此,我与你们一样,纵然与物质的富有无缘,对所付出无与伦比的教悔,绝不后悔哀怨,而只有感恩时光的赐予,让我们分享到无数桃李成就的光辉。因此我们彼此应祝贺。我们失去的不属我们的;我们收获的却是別人无法抢去的无价至宝。因我们珍惜过时光,善用过时光,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

对我们中极少数中途转道的同学,我还是要祝贺他们,因为他们有诚实的心。对国对家的贡献不只有我们这条路,他们选择的是对的。国家的进步实有他们另一种无私的奉献!我知道半途入商的同学有梁振杰、罗肇铭、曾庆忠,郑孝然……还有其他认不出来的同学,他们的心却时时与我们在一起,聚餐欢庆时必然归队,同欢共乐。

我亲爱可敬的老同学,我们南柯一梦醒来后,已近耄耋之年。喜见有者老当益壮,有者鏗鏘有神,但无可避免的我们的肉躯,將隨时间的流逝而渐于衰弱,甚至逼得与病魔搏斗。无论如何,要战胜病魔。我们的常青树著名作家马仑近期患上青光眼,希望早日康复,再战文坛。请大家保重,年年相聚,重温旧梦,直至黄昏、日落……。(星洲日报大柔佛柔佛透视文: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