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250 辑



守护教育这一片净土

2013/05/02 光华日报


~作者:董格宁

既然院长自言他不知道“公众”越界的动机,怎么接着论证“可能他们要上厕所”?这么一问,当见这一番说辞存有牵强之处。而且,事发之后,迟至“晚上11点多前往检查时,没有人在那里”,又能证明什么?

学校是学术的殿堂,也是教育的净土,校门之前挂起的那一张“闲人免进”告示,白纸黑字点出的正是此事。但是,遵奉“政治正确”之名,凡事都有破格之举,一切既定的规律,往往随之遽然改变了。

因为“政治正确”的剧情需要,大马两岸的学校,皆成为政治人物演出的舞台:举凡比赛开幕,运动会闭幕,筹款晚宴,要不是都邀来当朝的权贵,一个个政要也不请自来被看见。然则,界限的底线毕竟何在?

50年代的学潮之际,罢课四起,政府因此派员想要闯入峇都名校华仁中学校园捕人。目击者回忆:校长严元章博士出面挡驾:“学校范围是我管的,搞教育的地方,有什么差错,是我教育失败,要捉学生先捉我!”

贤者的明镜尽管在前,可是谁愿思齐? 429日国阵主席纳吉访问南方大学学院酿生事故,两名充当礼仪小姐的学生控诉,遭到国阵支持者非礼之事,正是当下的一面借鉴。

南方大学学院院长祝家华博士翌日接受《当今大马》与《KiniTV》采访,甚至证实初步调查显示,一些“公众”曾经进入学生宿舍与厕所,唯在短暂逗留之后离开,没发生任何不愉快事件:

“保安打开闸门,让他们停车。一些人进入厕所,我不知道他们的动机,可能他们要上厕所,但他们并没在宿舍内逗留很久就离开。当我在晚上11点多前往检查时,没有人在那里。”

既然院长自言他不知道“公众”越界的动机,怎么接着论证“可能他们要上厕所”?这么一问,当见这一番说辞存有牵强之处。而且,事发之后,迟至“晚上11点多前往检查时,没有人在那里”,又能证明什么?

由此可见,院方管理层这一回合的失责,是毋庸赘言的。可惜,祝家华博士与200名学生在校园内静坐抗议的学生对话时,仍然一再地遮遮掩掩,忸忸怩怩,不但避重就轻,而且也不愿正视问题的核心:

“同学们可能不清楚社会与政治的复杂。我昨天已经道歉,今早也向两名(受害者)同学道歉。那么,向社会道歉是什么意思?政治与社会比较复杂。向社会道歉是什么含义呢?这个是复杂了。”

复杂?怎么说“这个是复杂了”?耶稣一早说得明明白白:“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那么,政治的归政治,教育的归教育,请问南院,这间中到底有何复杂?

不但这样,祝家华博士反复论述,始终围绕在“复杂”两个字,力促学生阅读他的硕士论文《解构政治神话——大马两线政治的评析》:“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我希望你们上这门课。副校长,去我桌子拿我写的书来。”

事情到这个阶段,院方显然还没有觉察自己的严重失误。祝家华博士对外道歉,仍然补充他只是针对非礼之事,而不是针对政治渗入校园向社会道歉:“我有这个责任向他们道歉,但仅只就这起事件道歉。”

可是,南方大学学院为何还分不清,当初要不是董事门户开放,欢迎政治渗入校园,何来非礼的“虚惊一场”?红灯现在亮起来,政治人物是否应当从此自禁于大学的门外,守护教育这一片净土,朝野的领导不妨为我们说明各自的立场。

 

觉醒的动土礼在南院

2013/05/02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 潘婉明

430日凌晨3点多,我掛在面子书上还持续看到朋友们发文或转载昨夜发生在南方学院的一场闹剧。429日晚上,原任首相纳吉带了3000人马进入南院进行选举造势。 这些穿戴国阵天秤標誌衣帽、手持传单和旗帜的校外人士涌入校园,其中有人组成摩多车队在校区穿梭,一路不断鸣笛喧扰、吶喊助威,造成校园混乱失序。当天,南院被淹没在一片深蓝色旗海里,校內公然拉起「请投国阵」的布条,还有人试图闯入宿舍,意图不明,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

早在几天前,我认识的南院校友就已经在面子书上投诉,指南院董事「很不懂事」,邀请纳吉到校拜票造势,当时还传出校方要求学生全员到齐,除了点名不到算缺勤外,还以宿舍断电的方式逼迫学生出席。此事在网路上广传,院长祝家华遂于当日上午发出通告,称纳吉蒞临该校,乃履行去年9月之邀,前来主持感恩大楼动土礼云云,並强调「到时將不会实行点名,也不会关闭宿舍电源,更不会牵涉到政治卖票」。

结果如何有目共睹。南院在这一件事上栽了筋斗,是典型的諂媚不成反惹了一身腥,但我从事態的发展联想到一点正面的意义。

话说我认识的左派老前辈,有一批是新加坡「五一三」学运出身的华校生。1954年,殖民地政府颁佈国民服役法令,强制规定马来亚及新加坡出生的1820岁的男性必需登记为役男,引起华社反弹。当时学生之中有许多是战后復学的超龄生,他们以求学为由要求免役,並于513日前往总督府请愿,却在递呈陈情书时与警察暴发肢体衝突,结果造成48名学生被捕,眾多人受伤。

警察施暴的衝击深深地刻印在华校生的脑海,从此改写了许多同学的人生。这个集体的经歷和记忆把他们凝聚成「五一三世代」,这也是他们很引以为豪的身份。但这种集体意识不是凭空產生的。事实上,不只一位「五一三世代」告诉过我,他们的觉醒是警察棒打出来的。

一位长辈说,他当时是初中生,年纪太小懂得不多,却在混乱中挨了一记警棍。他在现场目睹警察殴打学生,同学们惊惶逃散,许多高年级学生受伤被捕,心中极其愤怒。他说,他的左派意识正是那一棍棒打出来的。

如今南院的学生也就像吃了同样一记闷棍,但这不全然是坏事。如果同学们因整起事件的经过而受到衝击,开始思索政治暴力侵害群体也及于个人,不但危害校园民主和独立思考的精神,也让华教的主体性荡然无存,则可转换为成长的资本。对那些院长口中「可能不清楚社会与政治的复杂」的年轻学生而言,这或许是一场觉醒的动土礼。

不过我对南院生和各方「愤怒」的焦点有些不同意的地方,这是后话。

 

“南院哭了"之后

2013-05-02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明华

一场“相约在南方,与首相纳吉之约",已让南方大学学院陷入了“政治入侵校园"的指责;更糟的是,“相约"之夜,竟惊爆出两名当礼仪小姐的学生被一群“蓝衣人"士非礼,以及有不速之客企图闯入(另一说法是误闯)学生宿舍的连串风波,引发华社一片哗然,学生群情激愤,纷纷起各种声援或抗议活动。

据瞭解,非礼及入侵宿舍发生后的当晚,院方在第一时间即进行处理,院长祝家华和该校署理董事长陈联顺特于次日举行新闻发佈会,在众多媒体见证下,向受害女生道歉,并表明校方将会积极为他们讨回公道。

随后,祝家华也亲自与一群因此事而举行静坐活动的学生对话,他除向学生解释了校方的立场之外,也再次表示道歉,并保证今后政党政治活动将不会渗入该校校园,让大学学园回归为教育学习的大学园区。

儘管如此,由于目前正值大选炽热阶段,相信此事所引发的争议,将会持续延烧,甚至被放大炒作,使南院继续陷于窘境。

公平的说,在有关事件上,南院师生都是受害者,当董事会无法拒绝在这“非常时期"时期主办这场“相约在南方"的活动后,相信校方就已作好“会有后遗症"的心理准备,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状况竟会如此糟糕,令校方陷于百口莫辩之境。

当晚的活动,主宾的首相,主题是为南方大学学院国际教育感恩大楼举行前期建筑工程启动礼。根据校方之前发出的通告,这是一项无关大选的活动。但遗憾的是,当天晚上的确已沦为一场“变相"的政治活动,不只董事长张文强在致词时公开为振林山区国阵候选人阿都干尼拉票,大批的国阵助选人员和竞选宣传品也“大大方方"地进入校园,一批“蓝衣大军"更是开着大型摩哆车而来,他们高举政党旗帜,并肆意地在校园裡发动引擎,製造出震耳的巨声,行径之嚣张,吓坏了不少女生。

我知道,当晚种种事件的发生,并非南院所愿,也非南院所能控制,南院其实也是受害者,校方管理层因此陷于被社会大众责难的窘境,对此,我深感同情,也请各方认清问题的源头,理解并体谅校方的苦衷与无奈。

无可否认,南院确实有其疏忽与过错之处,但校方已上了一课,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并且为此作出了道歉和保证,但愿各方冷静下来,让南院校园恢复平静;但愿“南院哭了"之后,能痛定思痛,重新上路!

【大事件:南院礼仪小姐被非礼事件】(星洲日报/弹唱江湖作者:林明华)

 

为华教捎来好消息"

2013/05/02 星洲日报/大选线上


~作者:吴珍妮

教育是国家的支柱,因为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人才,日后为国家贡献。

这简单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是教育同时也是政治的肥沃田地,必要时可以派上用场。

百年树人的大计是华社所关注和珍视的,但是却也因为如此,任何有关教育的计划总让人感觉良好,成为了留到大选时才宣佈的好消息。

每次大选,最常见的关键字就是“为华教捎来好消息",增建华小、华小迁校、独中设立分校、拨款,犹如久旱的甘霖,在久旱之后才降临。

在万里晴空的日子裡,维护华文教育的路非常曲折,只有到了特定的良辰吉日,蜿蜒的道理突然笔直起来,通畅无阻。

在速食当道的世界,现代人没有甚麽耐性,不会想要设坛作法求雨,会用更加直接的方式要求降雨。

不想再听到这些“为华教捎来的好消息",当增建华小、华小迁校、独中设立分校、拨款等关于教育的措施制度化之后,就如空气般自然的存在,就不会有人因为呼吸到空气,然后宣佈“为人间捎来好消息"。

同样的道理,没有市议会因为修桥补路通沟渠倒垃圾之后,宣佈“为市民捎来好消息";没有巴士司机因为本身会开车而宣佈“为乘客捎来好消息";没有厨师因为会烹饪而宣佈“为顾客捎来好消息"。

本来就该做的事情,做了,是本份;不做或者做不好,是失职。

教育应该由熟悉教育的专业人士,按照需求进行规划、分配资源,而不是成为一门“教育政治学",经过政治的考量才能落实,也不是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经过实验过后再来刹车、或U转,毕竟学子们学习的宝贵光阴无法逆转。

象牙塔,应该把“政治"赶出去,把“专业"带进来。

【专页:大选线上】       (星洲日报/一剑双鵰作者:吴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