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荒谬的全能论
2014/7/10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邱昌宙
身为马来西亚华文教师,至少一定要坚守两件事,传承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秉持林连玉对华教不屈不饶的原则。能在多元文化的社会成长,还能学习自己的母语,爭取的过程不仅崎嶇坎坷,维护的路上更是重重阻碍。
从民族的身分出发,华社应珍惜学习母语的机会,因为这个机会实在得来不易。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把教学做好、培训专业华文师资,准备最適合的教材惠及学生。其实,无论是什么科目都应该如此,由相关科目的专业教师教导才是最恰当的方法。
苏丹依德斯教育大学培训的中文系师资被派往全寄宿学校和技术学院一事,惊动了华社。但在许多资深教育界前辈眼中,却认为该风波纯粹是一场无中生有的闹剧,大惊小怪。对他们来说,教育部没依据教师的专业委派,已是司空见惯。这种错误观念,早在他们脑中扎根,更在大马的教育界根深蒂固。
无法学以致用
大马教育部有一套荒谬的全能论,无论教师被指示教导什么科目,都应当坦然接受,自我学习教导新科目,视之为新挑战。
这种说法,听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上大错特错。每位教师应当依据本身的专业执教,这样每一门知识的精华才能充分传授予学生。在课余时间,教师再不断提升额外知识,加以融入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案。
中文系教师被派往执教基础汉语班,除了遗憾无法填补中学华文师资空缺,最大问题是无法学以致用。
基础汉语教学与正式的华文课,虽然同样是华文课,但其中的教学技巧和內容差距很大,不可相提並论。除了中文系毕业生,部分其他科系的中学组教师也面对同样问题,派往小学教导本身专业以外的科目。
51人反映的,不只是华文师资问题,更引出整个大马的教育盲点。髮型师和裁缝师都能剪头髮,但谁可以剪得更好,大家心里有数。
华文教学的机会
2014/7/12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莫泽明
最近,教育部把51位中文组教师派往全寄宿中学和技术学校,引起议论,接著柳暗花明。
这里想谈谈笔者在彭亨玛拉工艺大学华文教学的经验。
笔者的教学对象是不諳华语的马来学生,也有一些是来自砂拉越的土著。
一班介乎於15至25位学生左右,男女生的比例是1比5,女生会比男生多。学生的年龄都在20至24岁之间,只有极少数重修的学生年龄较大。因此,学生们都有一般成人的成熟思想,偶尔会开一些无关痛痒的玩笑,却会遵守课堂的纪律,不会有一般中小学所面对的纪律问题。
在彭亨玛拉工艺大学教华文,教师们可以自由发挥,不会有人干涉教师们在课堂的教学。教师们一週只需要教18至24个小时的课。老师们上完课,能够在自己的办公室做自己的事,阅读课外书、听音乐、写文章、上网等等,不会有甚么压力。在待遇方面,教师们享有大学资格老师同样的等级,也就是DM41;倘若教师们有硕士学位,將享有DM45的等级;再高一级就是高级讲师,也就是DM52。无论职位高低,人总得面对生活,不能轻言放弃。学生们不放弃学习华文的机会,甚至在没有学额的情形下哭著要笔者为她们开班授课,確实令笔者动容。
友族同胞在大学里学的是汉语拼音,近年来加了一门习字课,一个学期14个星期连同六、七个测验在內,学生们学习的是基础华语,相当於幼稚园至小学一年级的水平。教学的重点在於以华语对话,以正確的华语发音,正確的使用词语和句子,就成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专业。华语教学的机会在玛拉工艺大学可说相当多,在去年初就达到一个高峰:全马13所玛拉工艺大学选修华语的学生总人数达1万7千多人,单单是沙亚南总院便有7千多位,彭亨玛拉工艺大学就有800多个学生。
华文教学的机会不乏,懂得珍惜的人却不多。曾经有兼课教师嫌彭亨玛拉工艺大学的增卡所在地偏远,在教了一、两个学期之后放弃。其实,如果满怀教学的理想,又怎会轻言放弃?何况,这是通过另一个管道把华人文化传承,课本中有学生爱嚷著教师教他们唱的新年歌。笔者希望,在不久的將来,能够看到未来华文教学的生力军,来到这块被遗忘的边陲之地,实现他们的教学梦想。(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莫泽明)
林晃昇的阅读世界和诗人身份
2014/7/10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雷秋明
「林晃昇」这个名字对我而言即不陌生却也不怎么熟悉。他总出现在1987年「茅草行动」的史料里。一切的瞭解仅此而已。直到最近对他作了一些皮毛的研究,才深觉这位低调的华社领袖是一位如斯特別的人。林晃昇除了以华教斗士,民权战士的形象出现,其实他还是一名矿务奇才,甚至拥有另外一个更特殊的身份——诗人。
整理林晃昇的藏书,我彷彿走入时光隧道,悄悄闯入、窥探他的阅读世界。林晃昇阅读很多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到马华文学都是他的囊中物。青年时期的林晃昇是一位诗人,常用野火、天风之笔名。林晃昇习惯把自己的笔名写在书本上,写有「天风」的书都是早期的文学类书籍,例如,邹荻帆的《意志的赌徒》、波特莱尔著,戴望舒译的《恶之华掇英》。另,苏·塞唯林著,以群译的《苏联作家论》里头提及「世界最伟大的劳动阶层艺术家就是高尔基。而若不研究高尔基的生活道路和创作过程,对于苏联文学的发达,是无法理解的。」同样的,在林晃昇的藏书里確实有一些高尔基的书,比如《苏联的文学》(曹葆华译)和《华叔莱奥》(適夷译)。由此可见,林晃昇对阅读是认真的,並不是纯粹地为阅读而阅读,反之会从书中寻找线索,顺籐摸瓜累积更多知识。
除了外国的文学,林晃昇也颇关注马华文学。他的藏书就包括张一倩的《一个日本女间谍》,年红、甄供、田思、吴岸的诗集。林晃昇也有不少的套书,不过,鲁迅全集应该是为数最多的。另外也有《连士升全集》以及韩素音的一套英文书——《The Crippled Tree》,《A Mortal Flower》以及《Birdless Summer》。比较后期的书则包括1970年代初期的《纯文学》,华资(现称华研)出版的《人文杂誌》、《亚洲週刊》、《明报》、《爝火》等。
林晃昇的文学世界
林晃昇的阅读习惯是否渐渐將他熏陶成一位突出的青年诗人呢?对于林晃昇的诗人身份,目前为止作出最详尽评论的就是方修。方修在《马华新文学史稿》里提及「野火」是当时一位突出的新进作者,1939年间(那时林晃昇才14岁)崛起于诗坛,诗作经常出现于〈狮声〉、〈前哨〉及吉隆坡新国民日报的〈文艺〉副刊。野火与当时一些年轻诗人是马华新文学时期最为辉耀的诗歌星座,同时也代表了战前20年间马华新诗创作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的共同点是富于形象性。没有歷来一般作者那种口號化,概念化的通病。方修认为野火的诗风与艾青肖似。无独有偶,林晃昇也收有不少艾青的书,例如《北方》、《落叶集》、《归来的歌》以及《中国现代作家选集——艾青》。这是否足以证明当年的野火之诗风受艾青影响呢?歷史留下来的大问號应该向谁追问?
另外,不少资料指出林晃昇参与创办「澎湃诗社」和《中马文艺月刊》。可是根据方修的回忆,林晃昇没有组织澎湃社。方修在《华教春雷:林晃昇》指出,林晃昇虽然和澎湃社有缘份,但关係不深。当他成熟的时候,澎湃社已经没有了。
另外,关于林晃昇创办《中马文艺月刊》之说,方修提及这本刊物于1941年创刊,开头数期为清才及吴冰编,最后一两期改由李蕴郎主持,西玲、延平、清才等人助编。这当中並没有提到林晃昇。他的诗人身份和文学世界,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选择华教抗爭道路
方修说过,野火创作最旺盛的时候,应该是1940、41年间,就报刊上也许可以找到他的作品,如果有人去发掘,应该是有收穫的。歷史近乎灰飞烟灭,真得需要经过多方考证方可死灰復燃,重凑歷史全貌。
一个满腹诗意的文艺青年,最后竟然选择华教抗爭的道路。就连林晃昇的友人蔡云端曾在信函中感触地说:「我还在费解一位当年富有书诗情怀的人,为何不执笔了?!其实晚年的心田中,仍然有色彩的。」她在心中恳切希望林晃昇可以再次培养钟爱文艺的情操,点燃「野火」继续燃烧。甄供认为,其实林晃昇在他执笔书写的文告里,喜欢引诗暗喻;又或蕴含诗质的语言,以一个诗人的身份倾吐他心中的炽热。
一个人阅读有多广阔,他的思想就有多深厚。林晃昇涉阅多元种类的书籍奠定了他的书写功夫。阅读他执笔而写的文章,我们不免讚叹他思想的高度。林晃昇在为1974年春雷文艺大匯演特刊写序时曾引述巴尔扎克的话,「拿破仑用剑干不了的事业,让我们用笔去完成它……」最后,林晃昇选择身体力行去完成华教与民权以及民主两线制的事业。
美丽的培风人
2014/7/10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许万忠
「老总务」张雅山先生是马六甲培风独中的大功臣。1961年,他极力主张培风不改制,才有今天的培风独中;1996年,秉承「爱护培中、办好培中」宗旨,把总务工作视为己任,克尽己责,在总务岗位服务了37年的张雅山先生年迈退休,培风中学为他举行盛大的表扬会,会上宣佈设立《张雅山服务精神基金》,以这笔基金为基础,每年拨出一些款项,颁发《张雅山服务精神奖》。
凡是对培风有贡献的个人或团体,在教育方面有所贡献,或提升培风校誉、维护华教、不屈不挠贯彻独中精神者,都可以被提名和推荐。
《张雅山服务精神奖》分学生个人优越活动表现奖、学生团体服务奖、教职员服务精神奖、个人长期服务精神奖、团体服务精神奖5类,培风师生和华教工作者都以能够获奖为荣。
今年的「学生个人优越活动表现奖」有些特殊,不是个人获奖,而是3位常年帮助一名同学的学生。获奖原因是:表扬他们自动自发,爱护同学的可贵精神。这3名同学是高二礼的曾志全、商三礼的郑軻阳和陈宇航。
代校长黄雪莱介绍这3位同学的时候说:「从初一开始,他们就不间断、不埋怨照顾一名行动及如厕不便的同学,校园里经常看到他们大手牵小手的3人行画面。今年高三的他们,在重要的合唱舞台上,依然坚持把坐在轮椅上的同伴带上舞台,共享美丽的高三记忆。」她说:「这几名培风人都有同样的特质,就是谦虚,他们不觉得是很大的帮忙,但她觉得他们有最美的感恩心,他们的回馈美德正在无限传承。」
「心存善念,日行一善」、「助人是美德」、「帮助別人等于帮助自己」……这些话,我们听多了,耳熟能详。可是,「知易行难」,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有很多遇上困难,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人,不妨捫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
3位同学可贵之处,是六年如一日,自动自发照顾一名行动不便的同学;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但「大手牵小手」在校园里三人行,也在这名行动不便的同学如厕时,牵他上厕所,为他护理便后的清洁工作。天下父母心,只有父母才愿意为儿女做的「污秽」事,他们毫无顾忌,不嫌污秽,帮这位同学做了;年轻人视为噁心的骯脏事,他们甘之如飴。单是「处处为別人著想、为別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优秀品质,很多人是望尘莫及的。
据悉:3位同学助人为快乐之本的正能量,感动了全班同学,净化了人心。有一回的班级合唱比赛,这名行动不便的同学独自一人在台下,坐在轮椅上观赏,同学们见到了,一起高喊叫他上来,他摇手拒绝,可是同学们说:「少了你一个,就不完满了!」全班同学于是一起动手把他抬上舞台。把这名同学视为不可或缺的一体,充分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群体意识和博爱精神。
育人是教育重要一环,成人成才是独中的办学目標,3位同学的善举体现培风人「爱同学」的品质,凸显独中生弥足珍贵的一面。培风校园內外出现的善举不止一件,培风人之中还有很多善良、乐于伸出援手的人,让我们一起认识他们,瞭解他们的好人好事,共享生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