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1日星期一

【华教视窗】 ~ 412 辑




如今华小教育面面观


2014/7/19 (砂拉越)诗华日报/评论版

~作者:于东
 

710日拜读尚仁君在本专栏发表的“华小课程的商榷”一文,深有感触,同时让笔者勾起回忆少时在学堂学习的情景和对相关科目的响往。

回忆当年不管是华文(当年是国语)、公民、自然、等等,读起来顺口又好记,且内涵具有教育意义。如:“排排坐,吃果果------。”读起来顺口,而且老师讲解了其含义,深具教育意义,就在我们幼苗心灵中“种下”做人道理。而且这样课本让学生学习产生兴趣,生动而不乏味。

当进入高小时,公民和自然科由历史和地理科取代,因那时历史科偏重中国史和世界史缺少本地史,所以到了六年级时加读一本乡土,内容涉及砂拉越人文环境和现代史(从拉者布律克入主砂拉越始至英国殖民地)。除外,五年级始加上作文课,也学应用文。所以当时华小毕业生可以(有能力)写信、写请帖,懂的称呼(不会像如今那样将“伉俪”做为称呼和大行其道,让人啼笑皆非)。

现在的小学课程如何呢?华小老师和华小教育工作者比笔者清楚,此无须浪费笔墨。另一方面,这些年来司空见惯的,学生放学后,紧接着忙于补习,东补西补,到头来,考试成绩一样令老师、学生家长不满意。

反观早年的学生半天上课,半天忙于务农劳动,晚上温习功课,不知补习为何物,但成绩却标青。如今呢,情况不可理喻。为什么呢?一句话,教育制度,整天忙于拼作业、拼考试、拼成绩、拼校誉、拼面子一一学生家长、老师、学校一致为之。搞的结果学生厌倦学习、泛力、抗拒;家长辛苦、老师丧气。

笔者长期来存有一个愤慨与反感,每当各项公共考试公布后,各传媒争先恐后的刊登各校成绩,一版面又一版面密麻麻的都是照片(更有者将校内季考或期考成绩也大吹大雷公布于报刊)。各校将学生当枪杆子,考试成绩当子弹,不顾学生精神压力和身心健康,一切目标为“校誉”、为面子。这是如今的教育面面观。

笔者有一个想法,当局不做或不理,但民间组织可以做,如校长理事会、教师会和华小董联会,应可规定或要求或呼吁各华小每年不公开小学检定考试成绩,以避免于每年恶性竞争于所谓“校誉”、面子。进而适时改善教育模式,调整教学课程,诸如:今后的历史课本内容偏差(激),教学时适宜加入正史教授,以还历史正面貌,免学生“误入歧途”。

小学课程实用和具活泼生动,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利于开拓和发掘学生才华,为日后培育人才奠下基石,利国利民,何乐不为或何尝不可!

 

方言应让位于普通话


2014/7/21 光明日报/评论版

文:谢诗坚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最近针对一项要求放宽对方言的使用时说:这样子做是不实际的。他说新加坡的语言政策是多年前设定的(李光耀在1979年起全面推行多讲华语,少说方言运动,至今已是35年了),为了推行双语教育,因此不鼓励方言。

虽然他并不认为方言已没有了空间(可在家里或特定的圈子使用),但若是让它们被广泛应用是不实际的。如果改变双语政策,新加坡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由于这样,新加坡方言的式微是显而易见的,但若华语华文不被广泛使用而成为一种习惯用语,新加坡将处于劣势而造就了英语的一枝独秀。

这种说法固然不是全对,但也有其道理。例如在过去新加坡的社会与马来西亚不相上下时,华人社会操方言的比比皆是,这种方言在新加坡也以福建话较普及,与槟城大致相同。

如果我们细心研究一下,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因在1826年就组成海峡殖民地(俗称三州府),因此在很多方面拥有共同点。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峇峇与娘惹的文化在这三个地方自成一格。这一批“土生华人”在受英文教育下,只懂得在家操本身的方言,也不知方块字为何物;更有人因此闹出笑话说他的母语不是华语(华人的母语不是华语,那又是什么呢?)

原来有一套歪论这样说:我的母语是家中使用的语言。这就是说,若讲英语,那英语就是母语;若讲福建话,那福建话就是母语,以此类推也就把母语混淆为方言了。

李光耀在多年前已洞悉方言带来的困扰,也就坚持用华语来沟通,以成为新加坡人的其中一个共同语言。

今天在新加坡我们不能说新加坡人的华语华文比马来西亚人好,只能说他们用华语取代了方言,而马来西亚的华校在推动华文教育方面有其本身的一套教育方针,是与新加坡不相同的。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杞人忧天方言会泛滥,因为马来西亚的华教从一开始就用华语(普通话)教学,因此华人在操讲华语方面是不落人后的,至少比起香港人来,我们是比较正规地推动华语教育而不是方言教育。

正因为香港人也是与槟城、马六甲和新加坡一样,曾是英国的殖民地,也就鼓吹英文至上,而语文则任由华人自行发展和传承。

在这方面,香港则是不折不扣的方言社会,不仅见面讲广东话,连公开场合除讲英语外,也用粤语沟通和传达。

公共媒介影响最大

在不久前,当我们接待来自澳门大学的一批大学生访问时,我们的对话也变成“方言用语”,他们用广东话表达他们的思路,我们则用华语向他们讲述我们的历史。很可惜的是,他们自认华语不灵光,用粤语就“亲切又自然”。当然他们也讲流利的英语,那是他们的大学媒介语。只是让我们感觉奇怪的是:为何澳门回归祖国已15年(香港也已回归祖国17年),为何普通话不流行呢?

究其因不外是公众媒介语,如电视台、电台大量地使用粤语,而粤语与广东省一样,成为人民的普遍用语,不是一二十年就改变得来的。

为此我们并不惊奇最近广东省大力推动多讲华语少说方言运动。这比李光耀的华语运动是迟来了35年。如果用时间一算,香港的50年不变已过了1/3,尚剩下35年的时间是不受中国政治太过干预的。也就是说,香港依然保持其资本主义社会,也就会容忍语文政策的松动和宽大。

在这种情形下,中国政府也只好先向广东下手。一旦广东普及华语华文,就会影响香港和澳门。

如果说,政府在下一步将会在香港和澳门推行普通话,那么马来西亚是否有必要推行讲华语运动呢?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马来西亚的方言也确实在不同的地方讲不同的方言。目前最大的影响(或说对推动普通话有障碍的是电台和电视台的方言节目)自然是公共媒介。不过即使方言剧在马来西亚“大受欢迎”,也不意味着华语华文会被取代,至少学校不提倡讲方言是立下一个好榜样。若电视台也能适当地挑选节目就会有更好的影响。

当下放眼马来西亚除了福建话和广东话十分普及外(因有电台及电视台造势),其他的方言也都无法登“大雅之堂”,反而是华语大行其道。就拿政治论坛来说,华语的通街跑已是这些年的特色,方言也日渐减少了。

从这样来看,马来西亚的华社即使没有发起讲华语运动,也不是大不了的事,因为我们的新一代华裔子弟被送进华校已是一种潮流,只要华校坚持学习华语华文,那么方言就不会凌驾华语华文;方言也自然而然的回归它的“自己天地”(公众场合除外)。在特定圈子用方言当社交语言,而不是工作和教育语言,那就无伤大雅了。

总而言之,我们也应在华人社会坚持每一个人都会讲普通话,都懂华语华文。至于方言讲得好不好,也不必耿耿于怀,毕竟中华文化的传承是靠华语华文而不是方言的。其实语言(或方言)一旦离开了文字,它就不具生命力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坚持讲华语不是方言;尤其是搞政治的人,如果不能掌握华语华文,吃亏的是自己。

 

华语取代方言是必然趋势  


2014-7-08 韩江新闻中心

作者:魏祥敬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为了维持良好的英语和华语水平,经过权衡利弊而做出取舍后,新加坡放弃了方言,並说牺牲方言是不得已的事。

基於政治上的现实考量,新加坡与大马分家独立后,以马来语作为国语,但以各民族都能接受的中立语文英语作为第一官方语文,在政府行政上全面使用,国语只在特定范围内使用。

以英语团结全民后,新加坡政府发觉占人口大多数的华族内部,拥有各自的方言,因此认为有必要透过官方政策,让华语作为不同籍贯华人之间的共同语言。

经过数十年的“讲华语运动”后,新加坡基本上成了一个通行华语的岛国,即使受纯英文教育的华人,也会听与讲基本的华语。

我国华社在1980年代初,也曾向新加坡看齐,发起“多讲华语,少说方言”运动,民间也大力响应。运动如火如荼展开初期,许多年长的社团领袖,即使本身的华语不流利,也加入推动讲华语运动的行列。

在槟城,甚至有一名不会讲华语的德高望重社团领袖,也以本身的方言登高疾呼,呼吁华社响应讲华语运动,精神实在可佳。

然而,基於政治因素,在大马的讲华语运动变得虎头蛇尾后无疾而终,再也没有任何组织提起这项运动。

无论如何,自从在80年代埋下讲华语的种子后,即使没有持续的推动,华语依然渐渐的茁壮成长为大马华社的主流语言,加上南马一代长期受新加坡的影响,华语自然而然变成家庭及华人之间的社交用语。

华语的崛起,直接威胁到方言的生存空间,这是必然的,因此就有人担心,新一代华人只会讲华语,不谙本身袓籍的方言,会形成断根现象。

生活在大马这个多元种族与多元语文国度里,我们必须面对种种非常现实,而且根本就无法逃避的问题,语文就是其中的一项。

身为大马华人,谙本族语文是天经地义的事,何况从现实利益角度去看,华文是全球1/5人及世上最多使用的的语文,而马来文是国文及官方语文,也必须加以掌握,否则处境会艰难,英文更不必说,这种国际第一语文,是世上最强势语文,不谙它吃亏的是自己,一些欧洲国家的知识份子更形容,不谙英文形同文盲。

所以,华文、马来文及英文是大马华人的铁三角,缺一不可。可是,现实的问题是,华文属汉藏语系、马来文属南岛语系及英文属印欧语系,能良好掌握这3种在语系及文法上北辙南辕,並完全不相干的语文者,仅有少之又少的精英份子,能掌握其中两者已算难能可贵。

在新加坡,华人只需掌握华语及英语,但同样的,只有精英能双语俱佳,大多数人只能精其一。

大马华人的天生素质,相信与新加坡华人差不多,甚至在某些方面,如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如他们,如果他们要精双语已面对困难,我们又有甚麽能力除了要精3语外,还要加上通方言的重担?

务实的新加坡人放弃了方言,身在大马的华人,如果硬要把传承方言的重担挑起来,除了会压死自己外,对民族及后代的前途似乎没有多大的助益。

这种说法,也许会被斥责为忘本,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下,人必须在现实与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之间,作一个抉择。

喜欢与否,舍方言,取华语,应是一个无可逆转的趋势。

 

从根本解决问题


2014-07-15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木言香
 

隨著內阁同意,將原本被派去华小执教的77名和全寄宿学校的38名合共115名苏丹依德利斯(UPSI)毕业的准教师调回国中和国民型中学执教华文,这起“错派风波”已经落幕。

甫入阁的首相署部长魏家祥在此事上被记上一功。马华联邦直辖区宣传局主任刘振国打蛇隨棍上,说这事代表马华重新入阁,是正確与必要的决定。

在这起事件上,教育部一开始就採取非常强硬的態度,不肯让步,准教师无奈接受委任状,然而,就在马华入阁进行介入后,事情出现曙光,最后成功扳回局面。如果马华没有入阁,没有在內部爭取,这起事件极可能无法以这样漂亮的姿態落幕。因此,完全忽视马华的作用,也是说不过去的。

的確,教师错派风波能顺利落幕,马华尤其是魏家祥居功不小。不过,问题是,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错派华文师资的问题並不是第一次发生,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发生,这一次的准教师运气好,他们的遭遇受到媒体与政党的关注,在各方的介入下,成功改写命运;可是下一批教师呢?其他被误派但未受媒体、政党关注的教师呢?

或许,这一次马华成功扮演了救火员的角色,可是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根本无法根治问题。“错派师资”事件不能每一次都靠政治介入来解决。

如今,马华既然已经入阁,就应该在政府內发挥作用,找出教育部一再错派中文师资的因由――到底是部门的小拿破崙在作怪,还是师资的数据有误,以致教育部作出不当安排――並著手处理。

只有从问题的根本著手,错派师资的问题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否则,马华接下来將继续扮演救火员的角色;而马华必须明白,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已遭华社唾弃。

多年以来,马华一直热衷於扮演救火员,非常投入,似乎这就是她与生俱来的使命。华裔优秀生跨不进大学门槛,有马青教育局协助,帮忙上诉。华裔有甚么奇难杂症,找马华公共服务与投诉局吧,马华通过政治介入,治疗难题。坦白说,马华並不是没有做事,而是走错方向。

人民尤其是华社需要的是,马华在政府內发挥作用,確保施政有效且公平,从政策与行政上保障人民的权益,而不是等出事之后,才急急忙忙地“补鑊”。许多华裔已经厌倦了马华这种角色,马华在这两届大选遭受重挫,就是最好的证明。

故此,即使马华这次成功处理“错派教师”课题,但依然不会为她贏得太多掌声。回到根本,从政策与行政上解决问题吧,否则在前方等著马华的,將依然是一片荆棘。(星洲日报/言路作者:木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