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5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410 辑


 

苦为难华教


2014-07-15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楚汉
 

我国的华教问题千回百转在心头,其中苦涩辛辣滋味,乃非心怀母语胚胞、情系华教血脉者的局外人所能深切体会。

千丝万缕的华教难题总是这一头纠结难解,那一头又冒出缠手之结。最新的缠结就是一批依德理斯教育大学中文组毕业生,被调派至技职学校及全寄宿学校执教事件风波。

针对该调派风波,教总已申明其坚决反对立场,并将进一步整理有关数据和资料后提呈教育部,要求当局解释和解决有关问题。而董总当然也忙于进行中的签名运动,这项“反对教育蓝图”的百万人签名运动,至今已获得三千个社团盖章及82万人签名支持,以向政府传达反对目前教育政策的心声,要求平等对待华族的母语教育和基本权益;据悉董总将把签名运动的成果纳入意见书以提呈给政府和国会议员外,也将同时提呈申诉书给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与教科文组织,此举乃希望通过联合国的施压,让政府正视华教课题。

政府政策为难子民

何以一国之教育政策,竟然会令维护本身母语教育的一个民族性民间教育团体需转求联合国的助力?作为华教桥头堡的董总当然不能露出半点心灰意冷的疲态,盖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业,民族教育文化更是整个华人社会与世代子弟所具有的特有精神面貌以及价值观,我们绝不能轻易放弃争取、维护与发扬的责任和决心。

问题是,在华文教育艰辛成长至拥有努力所得成果的今天,我们是否能够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在政治权位利益的影响下、在尊严良知和大我面前,我们的信念能否坚定不移?

从建国至今数十年来,华教发展之路并非一条坦途,但是我们都走过来了。

华教课题勿复杂化

当局若有诚意解决千头万绪的华教课题,其实简单得只要把系在华教脖子上的铃解下即可;任何课题一旦被过度复杂化,或落入具有强烈的公务员心态和惯性思维者手中,让他们以等因奉此照章行事的僵化执行手段处理的话,恐怕一些多变而重大的教育等措施将继续被草率推出,早已罄竹难书的执行偏差事件岂非要再添多笔?

政策的不公与执行的偏差,真的那么难以纠正吗?若不能,是否意味着政府转型计划成效不彰?若能,则何苦还要如此为难作为国家教育体系一环的华教、何苦为难作为国家百姓一分子的忠贞民众?

 

人才竞争全球化


2014-07-13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刘子键
 

上週代表首长为台湾高等教育展主持开幕,引用了曹丕的《典论论文》中的一句:“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转化成更为广义的“教育,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来阐述教育在国家治理、发展,及强大过程中,所扮演的必需且关键性因素,并强调若要实现所谓国家经济转型计划、迈向高收入国目标等等,如果没有先行把平均国民教育素质更扎实的做好和提昇,那麽,一切始终沦为空谈。

当然,执政者若是认为一步一脚印的教育素质提昇工作,相较于迅速万变的国家发展步伐,无法同步并进,且不得不有所克服或缓冲方桉时,就会出现我们所知道的马来西亚人才机构,到处去网罗、招揽旅居国外或是外国人才,来填补经济、工业、科技转型中,国内所欠缺的各类专业人才。

这种“挖角式、取巧式”的招才手法,或被视为治标不治本的,绝不是长期且全面解决人才不足,或人才外流的最佳方桉。只是,在内部转型的需要,外部他国竞争的压力下,这种做法无疑也是一种无计可施下的权变管理策略。其实,就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而言,这类做法是极为普遍的,况且,在“良禽择木,贤臣择主”及“人尽其才”的规律下,人才也得以充份展现其专业和能力。

你可以成立人才机构,可以主动到各国去招揽人才,可以开出诱人薪资配套,只是,能不能吸引到人才回来,还始终不是薪资说了就算。要不然,人才机构自2011年成立以来,其所招揽回来,并选择长期居留的所谓人才数量,就不至于那麽难看了。

人才被拒国家大学门外

好了,如果没有太好的招才竞争力,那麽,自己的“育才、留才”的功夫又如何?倘若这两方面可以做好,也至少可以缓和人才短缺瓶颈,再加上策略性的人才育成计划,应该也不至于让人才数量一直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停滞、拖慢的主因。可是,问题同样在于执政者的育才和留才政策,有让国民理所当然地认为应当在本国接受培育吗?有认为他们可以获得公平的培育机会吗?或者,他们会选择在培育后,留在国内一展其才吗?还是,他们选择到国外发展?

以国内大专教育现象为例,从不间断的优秀生无法如愿以偿进入国立大专院校就读的事实;众多大专院校居然无法挤进亚洲100大大学排行榜的窘境;时而发生政治干涉大专院校学术自由的惯例;学术方向、发展无法和企业职场配对,无法紧贴国家前进所需等等,根本就造就了“凡人才,有少许选择或机会,就不会在国内接受培育”的心态,更何况他们还可能一开始就被拒于自己国家的大学门外。

再者,执政者更不能怀有旧思维,认为国家培育人才,人才就会理所当然留下来为国家贡献。地球村的时代,人力资源的管理思维已经进入全球发展、招才、育才、留才的人力全球竞争时代,企业人才竞争如此,国家人才竞争也一样,没有理所当然,只有竞争使然。

因此,我在台湾高等教育展致词中,肯定了留台生在国内政经文教、科技、艺术等领域的表现力和竞争力,更呼吁留台生跳脱这个“留台生有没有竞争力?”的命题,毕竟,当前更至关重要的思考是“留台生能不能比留学他国的学生更有竞争力?”。

当然,对于台湾当局宣佈採用“评点配额”制度,积极招揽、留下留台生的政策,我们更希望我国积极看待,乃至于彷效,因为它不仅仅是留台生争揽的问题,它是马来西亚在全球人力资源竞争力的问题,更是关乎我国对于育才、留才的借镜!(光明日报/好评文:刘子健)

 

为谁而读?为谁而教?


2014/7/14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李涛
 

读书是为了谁,为了自己的前景?为了父母的面子?为了老师的成就感?还是为了学校的荣誉?

以前身为学生,我毫无疑问认同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老师也常说:“读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老师,不是为了学校。”的确没错,自己学到的知识,的确只有自己才能动用,所以这句话便成为感化懒散学子的传统配方。

长大后,自己成为老师,在激励懒散的学生时,我同样用了这句几代教师用过的硬道理。但我心中明白,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后半部多年来一直被隐藏在教育界。其实,学生努力求学除了为自己,同时也为学校的荣誉而读。在如今“怕输”的时代,每间学校都在拚成绩,学校领导层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剥夺教师的休息时间已是普遍现象。

安排许多课外补习班

在校方眼里,总觉得教师不够用心,学生不够努力,因此安排许多课外补习班,想尽办法用儘教师和学生的每一分、每一秒,严重折磨了考生与教师,导致学生迷失求学方向,沦为饭来张口的鸭子。

身为一名菜鸟老师,强迫学生学习时,内心存满自责与疑问,我是为谁而教?为了学生?不!我想我不是为了学生,因为如果为了学生我会教得开心,但我并没感到开心,学生也不开心。我明明知道哪一位学生数学好,有生意头脑,却逼着他去写作文;我知道哪一位学生运动细胞强,很会跑步,我却必须在放学后把他困在书牢中,逼他背乘法表,剥夺了他发挥才能的机会。一切只为了达到校方设下的目标,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我迟疑了。

我知道这表面上为了学生好的一切作为,并非真正为了学生,而是为了学校的荣誉,还有高层的慾望。到底我们是为谁而读,为谁而教,如今这个世道已经颠覆,教书是为了拚成绩,而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读书也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求知。学生与教师更成了争夺荣誉与权欲的牺牲者,实在悲哀!

 

落实校本评估的条件


2014-07-14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陈绍谦
 

校本评估制度打从2011年在全国施行以来,就备受各界质疑。

教育界今年年头就宣布暂时搁置这项制度,并设立委员会检讨及改善这项教育制度。

2014318日,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宣布,各源流学校今年41日开始落实新校本评估制。在新校本评估制度下,初中评估考试(PMR)将被初中评估制度(PT3)取代。

仔细分析,从落实的条件而言,我国目前其实不具备落实校本评估的核心条件。

城市学生人数超多

我国城市学校每班平均4050人,属于大班制。而根据教育部的工作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加拿大、芬兰、德国、爱尔兰和瑞典等成功推行校本评估的国家,每班学生人数平均为20人,小班制。

换言之,我国城市学校班级人数是推行校本评估理想班级人数的2倍或以上。

而根据教师心声大马社会组织(SGMM),教育部不仅没履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议,不管是在基设、电子系统及教师比例方面都不完善;教师比例也高于承诺的125。因此,师资人数并不符合校本评估制度的比例要求。

我国超额的班级学生人数不符合校本评估需要,再加上师资人数无法应付目前庞大的学生人数。对方为何还要学生们在我国不具备条件下,仓促地成为教育牺牲品呢?

老师无法专注学生

校本评估的初衷,是要让每位学生都受到全方位的关注,以让每位学生都能平均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考试局的定义,校本评估是整体性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是为配合《国家教育哲学》而对学生的智力因素(智能智力)、非智力因素(情感和道德)、心理与生理素质和社会素质进行评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每位学生了解及评估。教师不再简单地只是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教师也需肩负学生的身心及智力等的发展。

高密度的学生人数导致教师无法把心思放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所以校本评估无法顺利执行,更不用说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无论从学生及师资人数的角度,如果连基本的小班制条件都无法符合,校本评估如何能有效地实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