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687

董总面对关键的政治表態

2017/07/19 东方日报/评论

~作者:陈锦松

独中统考的问题沦为「政治议题」是不可避免的,董总作为捍卫民族教育的领航者,其身份注定这个考试必然离不开「政治」,由于它早已经被標籤为「华人办的华文考试」。在单元种族的思维里,这是与政府以「马来文」为主导的政策是不搭调,甚至被认为是「反抗」的。
拥有超过85000千多在读学生的独立中学,是政府教育体制外的「怪胎」。政府不把它看在眼里,海外的大学却视其为「宝」,其培养的毕业生纷纷被召唤,升学路径完全不成问题。除了本地大学「莫名其妙」的门槛,亚洲大学排行榜名列前茅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多期望把其优秀毕业生「囊入袋中」。

据悉早些年,新加坡大学曾向董总索取统考前数百名最优秀成绩的学生名单,以「利诱」这些毕业生来新加坡就读。我国人才就是这样流失的,道理至明。
多年来未见曙光
60年代初华文中学寧可不接受政府津贴也不接受改制,明显的让人理解华社是要在政府体制外办「自己的教育」,华人社会慷慨捐输无非是要通过独中维护民族教育,特別是抗拒政府的打压。
独中课程、教材以至于考试都是有別于政府制定的课纲,若统考要与政府的考试一个样,根本就不需劳民伤財办统考。
当国家教育强调单元教育政策,甚至有意消灭华教,华社为了延续民族教育的发展、落实与生根,只有另闢蹊径,寄望民族教育能在压迫下顽强抵御,並开花结果。
大选是政党之间的「肉搏战」,选民才是老板。为掳获民心,各党派须出奇制胜。统考的是否承认,这时通常又会被热炒,证明它离不开「政治」。儘管统考热炒,但炒了几十年,好像仍然未见曙光。
行动党、公正党、诚信党、土著团结党结盟的「希望联盟」,公开表示已同意將在成功执政后承认统考文凭,且不会要求独中工委会修改课程大纲或纳入国家歷史科。这是反对阵营对独中统考的但书,这不正是董总这么多年奋斗所祈求的吗?
积极回应希联宣言
1982年董总在林晃升领军的年代就企图在「打入国阵、纠正国阵」的策略中谋求突破,当时的华教四君子王添庆,郭洙镇、江真诚、许子根被寄予厚望,但最终却事与愿违,败兴而归。董总对希望联盟承认统考的表態,不必因为其是反对党的但书而忸怩作態,儘管表態欢迎可能就被视为「政治態度」。
执政的国阵政府多次有意无意对董总伸出橄欖枝,看似承认统考文凭有望,但经常都是虚晃一阵,只让华社空欢喜,最终还是打回原形,统考承认口说「一里路」事实上却是「难如登天」。
董总「超越政党,但不超越政治」,反对阵营承认统考的呼声,董总实在无需害怕把「统考」当「政治筹码」,应大胆要求执政党必须提出对统考承认的保证。
当统考这么多年来都离不开政治,要求政党有一个態度完全是合乎情理的,这也是爭取统考承认的「必要手段」。董总如果继续对政党的表態与但书无动于衷,一些政党就会在选举时继续操弄民意,忽悠华社,最终落得难堪的下场。
统考问题是否对选票產生影响力取决华社的集体压力,压力越大政党政治才可能严肃看待华社数十年的「意志」。希联的宣言,董总应持「积极的態度」回应,这或许会被视为挟持民意的「政治的筹码」,但欲迎还拒,表现靦腆,將难唤起华社的集体意识,要政党兑现承诺。
董总既然「超越政党,但不超越政治」,就无需在陷入「政党」与「政治」的困惑中,而不知道如何「安顿」统考在选举的正当位置。欢迎希望联盟把承认统考列入竞选纲领,也应该向执政党提出同样合情合理的「要求」。
在纷纷议论来届大选的马来人海啸也好,华人的退潮也罢,统考的承认在重要的歷史关口不能不作「关键」的表態与对政党的「施压」。董总如还在摇摆不定,犹豫不决,错过关键时刻作出「正確」的决定,可以肯定一旦错失良机,机会不一定会再来。



希盟青年团的承认统考

2017/07/20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江振鸿

希盟四党的青年团宣布,一旦执政后将无条件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並不会要求董总在课程大纲上作任何的修改。
虽然希盟四党青年团没进一步解说,但根据常理,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意味着独中生可凭着统考文凭申请公职及政府大学就读。
缺乏考量引发争议
当然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就申请政府大学而言,这种只无条件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却没对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作出任何修改的宣布显得有点缺乏了周全考量,只会引发其他更多的争议。
我且大胆作出希盟在下届大选胜出成功执政、並履行了无条件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承诺却没对现有的教育政策作出任何修改后的几个未来预测:
第一,2020年政府大学录取名单出炉,董总控诉有多达数十或百位所谓统考成绩斐然的独中生申请不到所属意的政府大学或科系,或甚至没被任何政府大学录取,並指希盟政府不公平对待独中生。
第二,2020年政府大学录取名单出炉,政府大学因接受独中统考文凭的申请而加剧了学额僧多粥少的现象,导致国中(国民型华文中学)生的政府大学录取率大量降低,造成了国中生的不满,並质疑统考文凭是否能与也是属于世界级水平的高等教育文凭(STPM,非土著学生为主的政府大学录取评估系统)相提并论?
忽略其它华教问题
其实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课题在经过了多番的炒作后而被人视为是华教的最大及唯一的问题,而忽略其它华教问题。
难道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比起华小的师资问题更为迫切及重要?
难道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比起争取华小及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政府制度化拨款(明文规定並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真正制度化,而不是某州政府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常年教育拨款,却自称之为制度化拨款)问题更为迫切及重要?
难道承认独中统考文凭比起争取根据社区的需求,由政府出全资来增建华小更为迫切及重要?
无论如何希盟四党青年团的这项宣布还是让人看到了不少诚意,只是在技术上的考量须周全一些,至少得一併修改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推举一个统一的政府大学录取评估系统以示公平。这可以是修改现有的政府大学录取评估系统以迎合统考的水平,或修改统考以迎合政府大学录取评估系的水平,或全部都维持现状,但效仿国外,举办額外的大学入学统一考试。
否则统考的被承认只是在我国政府大学目前两种不同的录取评估系统上,即大学预科班文凭(土著为主,只开放10% 的学额予非土著学生)和高等教育文凭(非土著学生为主)再加上另一个不同的录取评估系统,乱七八糟之余,其公平性也会遭各方质疑。



热烈祝贺开明蒙台梭利三语学校开学

——衷心祝福弘扬多元化教育

2017/07/20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梭罗)吴萍夫妇

今天,2017718日,泗水开明联谊会创办的开明蒙台梭利三语学校开学红,意味着印华文教事业战线上,又添了一颗新星。意在融入印华文教行列的队伍,本育德、育才、育人的教育方针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涵散发光芒。吾身为师长,热烈祝贺开明蒙台梭利三语学校开学红,衷心祝福弘扬多元化教育,永长存。
记忆中,众校友会中最早成立的开明联谊会,作为中华文化复苏的里程碑,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在开明校友们齐心协力下,已走过18个不平凡的春秋,发出灿烂的辉煌。在广州东方舞蹈培训中心进入开明后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的基础上,开明联谊会成为鼓动开明蒙台梭利的三语学校的原动力,众人注入心血智慧,吸取前开明中小学的办学精神办校,助力筹划。
在企业家张兆恩的献土地供建校舍的带头鼓舞下,开明人信心倍增,更加确定有能力办好三语学校。由吴明喧(已故老报人张明开妻子)、吴家丰、吴志义、俞枚丽五人组成建校基金会小组,选择201757日举办庆校舍落成的庆功祈祷会,今天(718日)为泗水开明蒙台梭利三语学校开门红,旨在弘扬发挥印华多元的教育策略,开红花,永喷芬香永长青。
衷心祝愿,广大开明人满怀信心,散发智慧正能量,明白办校不分先后大小,办得好才是关键。本着后浪推前浪的精神,提携后起之秀,共圆建设梦。



怀念我巴中 4 位恩师

2017/07/20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陈正祥


我立足本土,胸怀印度尼西亚之理念启迪开端,是由70多年前有幸在巴中受教时,应该感激当年4位师长,即巴中校长司徒赞老师、教务长刘耀曾老师、印尼史地老师吴世璜、印度尼西亚语专科老师陵并培引导而来的。他们早期已肩负了印度尼西亚文化使命与深具前瞻性印度尼西亚视野,迎合了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亚非会议时,周总理呼吁当年之华侨(即外侨)与华人务须学好居留国家的印度尼西亚语言,多了解适应印度尼西亚风俗习惯,与当地人打成一片融入社会,为当地经济繁荣奉献,全力以赴之时代使命,周总理这一明确指示,已使众多华人热烈地回应,乃因此,塑造了一个“立足本土,胸怀印度尼西亚”之理念。
60年代初期,我不成“北归”而选择印度尼西亚国籍,成为印度尼西亚公民,是经司徒赞、刘耀曾师长劝勉的。他们的珍贵勉言是,要掌握印度尼西亚语言文化,有朝一日可参与印中两国文化交流活动行列,是一个崇高文化使命。
有幸在巴中执教九年,是司徒赞校长(苏加诺总统之华人事物高级顾问、私人翻译员司徒眉生之先父),刘教务主任体系而来的,在巴中当老师,实在说是我生涯中最绚丽的篇章。
司徒赞校长通晓印尼文、英文、荷文,战前在文池兰中华学校当校长时已编了一本“荷属东印度地理”,就是今日之印度尼西亚地理。司徒赞老师曾任过“乔总”之主席,建树颇多。当他返国后,巴中之校长即由刘耀曾老师取代。
吴世璜是我的恩师,初中三时为我班主任,他精通印、英、荷语言,50年代初着有“印尼史话”与“印尼经济地理”,之后巴中采用之印尼史地教材是以吴世璜老师上述两部著作为蓝本。笔者在巴中后半期4年当印尼史地专任教师,始终拜吴世璜老师为导师。
与吴世璜老师交往真是缘分。忆及当年手上拥有一本罕见的中国首任驻印尼大使王任叔(巴人)着的“印度尼西亚社会发展概观”,吴老师视为“如获至宝”,于是就此书奉赠吴老师。吴老师之“印尼史话”是由早年史学家阿明班尼着的Sejarah Indonesia,第一、二册翻译而来的,史料丰富翔实。
吴世璜老师这位战前暨南大学之高材生,经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之文化参赞司马文森推荐到北大教印尼文,是北大印尼文专业的创建人之一。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当年(指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巴中受“中国浓厚情结”影响,多重视中国历史地理,反而藐视了印尼史地始终觉得被“边缘化”,学生兴趣淡化之。至今想起,华文教育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走了一段不适合国情的弯路,值得反思。
陆并培是我印度尼西亚语文启蒙老师。陆老师这位通晓印、荷、德、日文的老师,虽然讲的普通话带音沉重之印尼腔,学生们也不介意。他的印尼语教材,是自编自教,很现实,又能灵活巧用,很生动。选材多出自我国近代,廿、卅、四五年代之文学家杰作。学生们素来不知印度尼西亚有不少文学精英,今才感悟到印度尼西亚文学有过辉煌著作,让后代欣赏品味,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