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8日星期五

印尼华族公民兴办大学的意义:以玛中大学为中心的探讨


——玛中大学十周年庆典学术论坛文献集锦之一:

2017/07/26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一、前言
印尼是海外华人聚居的主要地区,也是海外华人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华人在印尼的发展有上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曲折与坎坷,华人不仅对印尼群岛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积极推动了中华文化在印尼群岛的传播,对促进印尼群岛多元文化的形成与现代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上,中国人迁移海外,不忘祖宗语言、文化与传统,因此,建祠堂、修会馆,办学堂成为华人延续血脉与文脉的重要方式。随着华人移民对群岛的开发、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印尼民族主义觉醒与民族国家的建构以及后殖民时期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变化,印尼华人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也受到深刻影响,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华人兴办教育方面,印尼华人办学在整个东南亚乃至世界都具有开拓性与代表性,印尼华人在三百多年前就开办私塾蒙学机构,传授中国语言与中华传统文化,在20世纪初期创办的中华会馆学校开启了现代华文学校的模式,20世纪上半期印尼曾经拥有东南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华文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印尼进步华文学校与新中国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影响了大批华侨学生,他们中有一大批人返回中国大陆求学就业;1960年代,印尼华文学校遭受冷战政治的影响,其被关闭的坎坷命运也殊见于东南亚其他国家;进入21世纪后,印尼华人在积极创办三语学校的同时,还积极创办民办大学,进入21世纪以来,印尼华族公民创立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私立大学,成为培养华族子弟与其他友族子弟的重要场所。
关于印尼华人创办学校,以往的研究与论述多集中在初等教育机构,今天我想在此借玛中大学举办庆祝建校10周年庆典的荣耀时刻,回顾印尼华人创立大学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探讨玛中大学的精神,并对玛中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二、印尼华人创办大学的历史回顾
印尼华族公民兴办大学经历了一段坎坷艰难的历史。印尼华人办学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印尼实行种族歧视政策之际。
印尼华人创办的第一所大学,是印尼华裔公民政治家萧玉灿先生领导的国籍协商会BAPERKI1958年创办的国籍协商会大学,后改名为共和大学(URECA)。萧玉灿先生1914年出生于印尼泗水,他青年时代起就积极参加反抗荷兰殖民统治、争取印尼民族独立的运动。在印尼独立后,曾当选为国会议员及国务部长。萧玉灿一生捍卫印尼华人的利益,主张华人融合于印尼社会并成为印尼公民,他为印尼华人双重国籍问题的最终解决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推动印尼华人教育方面,萧玉灿先生及其领导的国籍协商会也做出了巨大贡献。1957年,印尼政府实行分校政策,禁止印度尼西亚公民就读华侨学校,25万华裔印尼公民被迫退学。更严重的是,印尼的国立大学严格限制华人学生的数量,一般规定华人占比不能超过录取人数的10%,这种种族歧视政策导致许多华人学生高中毕业后难以考上大学。如1958年,国籍协商会旗下学校的多位高中毕业生,也遭遇到高分落榜的厄运,被印度尼西亚大学拒之门外。这种情形坚定了国籍协商会领袖创办私立大学的决心。因此,“印尼国籍协商会”于1958年成立了“印尼国籍协商会教育与文化基金会”,195810月,萧玉灿发起创办雅加达科技学院,后发展成为印度尼西亚国籍协商会大学,1963年更名为共和大学,共和二字取自于苏加诺在1959年制宪会议的演讲,萧玉灿认为共和也体现了国籍协商会兴办教育的精神,即兴办教育服务公众利益,国籍协商会大学创立于印尼种族歧视盛行之际,其目的就是为了与种族主义抗争,促进民族团结与国家建设。
虽然共和大学只存在短短的七年,但是它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与成就却对印尼华人创办大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国籍协商会教育与文化基金会本着“共和”原则制定办学原则,摒弃了任何基于种族、宗教信仰、政治意识形态、国籍方面的歧视,学生呈现多元的形态;除了加入印尼国籍的土生华人外,还有少数原住民学生,并且不排斥新客学生,贯彻“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其目的是为印尼培养更多的建设人才。
第二,共和大学积极鼓励华人子弟与印尼民族融合,树立华人的印尼国家认同意识。萧玉灿在共和大学推行五爱教育,即爱印尼祖国爱印度尼西亚民族;爱人道主义爱和平;爱科学爱文化;爱劳动;爱父母。他倡议开设公民德育课,该课程由萧玉灿亲自授课,教授印尼华人发展历史,印尼华人对印尼民族独立运动的贡献以及民族建设与民族融合;采用印尼国家统一教程;增进学生对印尼历史文化与政治的了解;促进学生热爱印尼,促进同化。成立青年协商会,建立共和大学艺术团,开展印尼文化特色的艺术活动;
第三,共和大学体现了开放、多元与包容,吸收了不少非华人参与了共和大学的建设。如国籍协商会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由萧玉灿在国会的挚友费尔迪南伦伦班·托宾担任。他是一位巴塔克族大夫,在苏加诺的议会民主时期曾担任过部长。普佐诺·哈尔佐·普拉科索和恩斯特·乌特雷赫分别被任命为工程学院和嘉奖与法律学院的院长。1962年,国籍协商会大学在泗水成立分校。校长由泗水著名的国立大学艾尔朗加大学的贡多瓦尔多约教授担任。值得一提的是,托宾校长逝世后,萧玉灿任命乌塔米女士接任校长职务,她是空军参谋长苏尔雅达尔马准将的夫人,她成为印尼历史上的首位女性大学校长。共和大学办学成绩显赫,名师云集,印度尼西亚大学与万隆理工大学的多位名教授在共和大学兼职,当时赫赫有名的技术官僚也纷纷加入。
第四,共和大学在短短几年间获得很大的发展,为印尼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国籍协商会首先于1958年成立了培养中学教师的物理学院与数学学院,1959年,创办了牙科学院。1959年,创立了工程学院,1962年,创立了医学院与文学院。1962年,国籍协商会大学在泗水成立分校。分校由工程学院、法学院与药学院组成。1964年,共和大学工科、牙科、经济学与法学的学士学位得到高等教育与教育学部的认证,从此与国立大学的学位平等,1965年,工科与牙科学位也获得全日制学位的认可。据统计,1964年共和大学注册学生共4000人,其中300人获得国家认证的学士学位。截止196510月政变前夕,共和大学注册学生已超过6000名。19655月止,共和大学已经在泗水、棉兰(开设经济与教育学院)、三宝垄(开设医院院)、日惹(经济学院)开设分校。9.30事件爆发前,共和大学在玛琅、梭罗、井里汶、万隆校区的教学楼建筑工程均已启动。
令人痛惜的是,共和大学的大好前景被1965年的军事政变毁于一旦。印尼华人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遭遇到巨大的挫折与打击。
这一时期,除萧玉灿领导建立的共和大学外,印尼华人也以其它社会组织的名义来创办大学。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泗水的Petra基督教大学与雅加达的新明会大学,即TARUMANAGRA大学。
Petra基督教大学的创办也见证了华人对印尼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贡献。荷兰殖民统治结束后,印尼的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鉴于此,1951331日,来自东爪哇中华基督教孔教会(THKTKHKH)和泗水Gereformeed教会(GGS)的七位华人薄凤良(Bhe Hok Liong)、高洛良(Gouw Loe Liong)、李同亮(Lie Tong Liang)、林萧剑(Liem Siauw Giap)、王光恒(Oey KoenHeng)、陈敬真(Tan Gie Djien)、桂振建(Kwee Djien Kian)成立泗水基督教教育机构筹委会(PBPKS),准备建立基督教中学,高洛良任会长。1951422日,泗水中华基督教孔教会基督教育机构(BPPKTHKTKH)成立,标志着彼得拉基督教育委员会(PPPKPetra)正式成立。PPPKPetra积极推动在泗水建立一所基督教大学。1960921日,由陈超勇(TanTjiauwYong)、高洛良、陈敬真、蔡淑春(Tjoa Siok Tjoen)、李平六(Lie Ping Lioe)以及桂振建组成相关筹委会。1961922日,彼得拉大学正式成立。
1959618日,印尼土生华人组织新明会创办了Tarumanagara大学(新明会于1946年在雅加达成立,致力于社会福利事业,新明劳工会为会员团体。1950年前为中华总会成员。创建人丘文秀(Khoe Woen Sioe),丘思谦(Khoe Soe Kiam),主要面向加入了印尼籍的华裔青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该大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印尼著名的私立大学之一,拥有四个校区,14000名学生,有本科、硕士与博士项目。为印尼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但是,在苏哈托时期,由于当时的冷战环境以及印尼政府的歧视华人政策,这些私立大学完全同化于印尼的政治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没有充分发挥出华人办学的优势与特征。
三、后苏哈托时期华人创办大学与玛中大学的发展
后苏哈托时期,印尼逐渐步入民主改革时期,各届政府倡导多元文化主义,逐渐摒弃歧视华人的法律政策,给予华人平等的公民地位。印尼国内的政治变革与社会经济发展,刺激了华人族群与文化意识的苏醒与膨胀。总所周知,数百年来兴办教育一直是华人社会的重要事业,在后苏哈托时代,随着对华人文化的解禁、中印尼关系的全面发展、中国在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综合影响力的提升,华语在中印尼交流中的优势凸显,因此,印尼华人纷纷开始投身教育领域,复兴中断了32年的华文教学,他们不仅创办三语学校,教授华语,而且积极创办大学,为印尼社会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这一时期创办的大学包括总统大学、建国大学、玛中大学、慈育大学以及印尼棉兰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等,印尼华人积极参与创办私立大学,为印尼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代表着印尼华人的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几所大学中,玛中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管理以及卓越的办学成就独树一帜,尤其引人瞩目。
我很早就从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蔡仁龙教授那里知道玛中大学的名字。201610月有幸在厦门与黄如才先生伉俪(葆青)见面,并获赠玛中大学发展的资料《玛中大学的探索征途》,细读这些资料,深感玛中大学在探索办学模式与大学发展战略正在走一条创新的途径。
从玛中大学的创办与发展的历史,可以将玛中大学的精神归纳为:爱校爱国、团结奉献、德才兼备、多元和谐、研究创新。
首先,玛中大学的创办是华人兴办教育优良传统的延续,体现了华人崇文重教、爱校爱国、乐于奉献、热心社会公益的精神。20世纪玛琅华文教育的发展为玛中大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玛琅华人办学历史悠久,在20世纪初,玛琅华人先贤黄怡瓶先生就领导玛琅华社创办了玛华小学,玛华中学。创办玛中大学的想法起源于20019月全球玛中校友在厦门大学的聚会。这次聚会有900多名校友参加,纪念玛琅爱国侨校“玛琅中华中学”创校55周年。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嘉庚先生与玛琅有深厚的渊源,他在1942-1945年隐居玛琅躲避日本军队的追杀,得到了玛琅爱国华侨的掩护与帮助,才得以在日本投降后顺利平安返回新加坡。玛琅中华中学是东爪哇地区著名的爱国华侨学校,不幸在1966年被取缔。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玛琅中华中学培养了一批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华人子弟,他们勇于拼搏、重视教育、热心公益、服务社会,即使是在学校被关闭后,乃至离开30多年后,仍然对母校、对印尼保持深厚“饮水思源报效故里”情怀,时刻关心印尼的发展,并希望倾力推动印尼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尤其认识到“教育是兴民强国的根本”,把培养人才作为印尼国家发展的根本。玛中校友热爱母校与印尼的情怀,是数百年来印尼华人兴办教育的优良传统的延续,也是推动玛中大学创立的根本动因。
第二,玛中大学能顺利创办,其关键因素在于有一批热爱母校、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乐于奉献的玛中校友,他们构成了筹建玛中大学的中坚力量。像黄启铸、李文正、戴教奇、吴长奋、杨运平、黄如才、林国志、陈泗云、陈本龙、高尼西米、黄衍福、梁厚荣、李国龄、黄赞绪、黄如凉、黄亮畴等校友贤达首先组成了建校筹委会。赞助者后来发展到100多人,其中作为董事长的黄启铸先生热心捐赠、亲自挂帅、尽心尽力,为筹备玛中大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玛中大学的创办体现了玛中校友、玛琅华社团结合作的精神。从2001年在厦门萌发建立玛中大学到200777日玛中大学校舍落成,只经历了6年的时间,就在玛琅建成了一所崭新的大学。玛中大学创立的过程,体现了玛中校友团结合作的精神。创校领导人敢于担当,自费组织考察中国的大学;热心校友雷厉风行,2003年率先成立筹委会;黄启铸、李文正先生亲自挂帅,监督校舍工程建设;2006年全球4000多名校友见证奠基典礼,促进玛中校友的凝聚与团结;东爪哇华贤积极响应,捐钱捐物助力玛中建校。
第四,玛中大学的建校方针与目标体现了华人顺应时代潮流的特征。
玛中大学在建校伊始,就确立了办学方针:顺应印尼华族公民“落地生根、自强图存、有所作为”。其四大目标为:1、为印尼崛起培养领袖人才,促进印尼经济发展、创建繁荣、公正、文明的国家;2、开放办学、部分种族、宗教、倡导多元和谐,文化交融;3、提高民族素质,大力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以德为先,引领学生树立以“实现国富民强为己任的新的东方价值观”。4、既为当地建设奉献,又要顺应时代召唤,促进对中国的了解,汲取中国建设成功的经验,为促进印中战略协作,实现印中共荣,创造条件。5、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好印尼语、华语、以及英语三种语言。
第五,玛中大学融合东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育才为本、育德为先;注重科学研究,重视实践。在管理上也重视创新体制。在玛中大学的教学理念中,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倡导以德为先,尤其是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写入学校的办学宗旨;引导青年学生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2008年,黄启铸先生提出“和谐共创”的管理思想。即校长要照顾创校人的权益、贯彻创校人的办学理念,又要尊重印尼政府的相关规定,做到董教分离,董事会在具体事务上放权,不干涉校方的管理制度。董事会还成立工作团队,专门负责与校方沟通,创造了董教之间良性合作、相互支持的良好机制。更令人欣喜的是,年轻的玛中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其目标是迈向研究型大学。学校领导层正在探索建立研究型大学的模式、机制、方向、措施与实施的路线图。
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剧变,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高等教育竞争激烈,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年轻的玛中大学,要在未来大发展中占据先机,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发挥优势,才能
第一,树立办好小而精且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办优质大学的目标。坚持育才为本,育德为先的办学方针,坚持创新研究的导向;集中资源支持优势学科的发展;坚持多元包容和谐的发展方向。
第二,立足印尼,面向世界,积极推动学校发展的国际化战略,努力拓宽与海外,尤其是亚太地区优秀大专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抓住中国崛起的契机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印尼全面加强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机遇,推动玛中大学与中国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探索建立中国研究项目,促进印尼青年对中国的了解与研究,为印尼培养研究中国、推动中印尼交流的人才。
最后,我要祝贺两位玛中大学的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将到厦门大学深造,祝愿他们学习进步,未来成为印尼建设的栋梁之材,成为中印尼友好往来的使者与桥梁。
祝玛中大学越办越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中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施雪琴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