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星期二

印尼华文教育与母语意识


2017/07/25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印尼华文教育始于数百年前。印尼华文教育历史和华侨移民印尼一样悠久。1901年,巴城中华会馆创办了一所新式学校“中华学堂”,开启了华文教育的先河,揭开了近代华文教育的序幕。同时也是华文教育的一个转折点,它取代了私塾和义学的旧式教育制度,终结了以地方方言教学的方式,推广及统一了以华语为教学语言。此一创举带给了华侨社会重大影响,为华文教育在印尼生根壮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到1957年,是华校发展最为鼎盛时期。

印尼华人先辈对华文教育的价值观

上一代印尼华侨先辈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办华校传授华文及中华文化教育,原因是他们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感情和自豪感。他们认同母语教学及传统文化教育。尽管离乡背景、漂流海外、客居异乡,移民来到印尼,都会坚定立场保持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播及教授中华文化。华人先辈基于浓厚的民族文化意识和热爱中华文化的特殊感情,推动华文教育,不是单纯的传授语言文字,而是同时宏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他们维系与祖国的文化和情感纽带。华文教育历经坎坷大起大落的历史,体现了印尼华人重视教育,执着传承中华文化的自信和情感。

三语学校与母语教学

印尼民主改革后,曾经被禁止使用的华文和中华文化终于出现了生机。一时间掀起了一股“华语热”。补习班、华文学院、三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三语学校的产生,就意味着华文不再是教学语言。所谓三语学校是一所设置了印尼语、英语、华语课程的学校。印尼语是主要教学语言,英语和华语是外语。三语学校不再是华文教育(Chinese Education)单位,华语在三语学校中成了语言课。这是性质上的变化。华文教育遭受了三十多年的禁锢断层,造成50岁以下的华人不懂华文及传统文化。华人子弟对于自己民族文化逐渐产生了距离感,加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学习华文兴趣不大甚至不想学。目前华文教育表面上蓬勃发展,可是实际上进度缓慢,并未出现期待的效果。有些学院、学校生源缺少,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严峻现实。

重拾以华语为母语的意识

华族是印尼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又按国际上通用的其他定义,母语是指“本民族语言”。按前者,许多华族自幼习得的语言是印尼语,其母语应为印尼语:按后者,华族本民族的语言是华语,其母语应为华语。一个民族可以有多种母语,不妨认为印尼华族是双母语:华语和印尼语。

目前印尼的三语学校不使用华语作为教学语言,是基于目前多数华族子弟不谙华语的现实。若要使用华语作为教学语言,则须营造多数华人使用华语作为思维和交流的工具的环境。这就须要重新唤起华人的华语母语意识。

如何让华人子弟认识与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使用本民族的语言,需要各方努力。学校方面,需要通过教课书,适当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家庭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风家教是非常重要的,家教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老一辈华人及家长需要给儿女灌输华语的母语意识,建立起对华语的自信,好让儿女能够接受认同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社会上,华社宗亲同乡会,校友会等,应该努力提倡讲华语,提供语言环境,开展文化运动,把讲华语运动普及化。

重新唤起华人子弟认识及认同中华文化是至关重要的。华文教育是印尼华人重新学习民族语言,保持本民族特性的需要。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学语言即学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中华文化是印尼华人的母文化,印尼华人应该强调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唤起华人子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唯有认同本民族文化,传承本民族优良文化,才能有热情和自信学好本民族的语言,方能在激烈的东西文化碰撞中屹立不倒,与其它民族和谐相处,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

伍英臨

2017628

(本文系华大留学生伍英临所著的一篇论文。编辑部对该文作了一些删节。——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