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2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689


很不好笑的笑话


2017/07/20 《多伦多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作者:符懋濂


这些年来,岛国经常怪事连篇,闹出许多很不好笑的笑话。例如:去年初网络上出现一视频,音像都非常清晰,令我“耳目一新”。一位衣着楚楚的黄皮绅士,用红毛话责骂、欺负一位来自北方的女服务员,就只是因为她和他讲华语,冒犯了他的“尊严”——“上等人”的尊严。这位绅士一再重复 "this is my country"(这是我的国家”),“你必须讲英语,不然就滚回中国去”!他还用华语大声嚷嚷:“你不可以和我讲华语,知道吗?this is my countryunderstand?”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气愤填膺?使我不禁想起诗句:“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唐代诗人司空图似乎有先见之明,他告诫我们:“汉儿”们一旦“尽作胡儿语”,就忘了自己祖先是谁、自己模样像谁啦。你看“胡儿语”的魔力可真不小啊!在“汉儿”占四分之三的小岛国内,居然发生这样啼笑皆非的奇闻怪事!李敖大师的“孬种说”,似乎言之有据也有理呢。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仅仅是个别的孤立事件嘛。但愿如此,谢天谢地!不料“天”与“地”都不领情,不给你我一点点面子。不久之前,某名牌大学(据说排名亚洲第一呢)禁止餐厅、商店使用华文、播放华语歌曲,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有关当局面对舆论压力,起初以为可以蒙混过关,赶紧说那是对方(商贩)的一场“误会”。直到白纸黑字的指令曝光之后,再也无法回避、难以抵赖了,才不得不公开道歉一声,并答应将进行所谓“查明真相”、“追究责任”。

众所周知,华文是我国的官方语文之一,作为法定机构的大学,居然明文禁止使用华文,是非件常严重的事件。它不仅触犯了国家宪法,亵渎了我国赖以生存的法治精神,而且无视我国的多元主义(pluralism) 社会现实,企图剥夺宪法赋予国民的基本权利。这位拿着鸡毛当令箭者,无法无天,显然在滥用权力(abuse of power)。他或她还患上了严重的失忆症,以致忘了自己祖先与自己模样,忘了我国还有很多很多是不吃“甘当”(马铃薯)的华人,更懵然不知在殖民地时代,岛上随处都可以见到华文,所有的路名牌上都附加华文!

以上两则性质相同的笑话,一大一小,对于你我都觉得“很不好笑”,但对于世界上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族群,肯定认为是天下大笑话——即使不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也应该可以编入《世界笑话菁萃》或《世界笑话大全》吧?

2017714日)

〖注〗试问:世界上有哪个主体民族在自己当家的国度里,禁止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1年级华小马来语网上教材支援


2017/07/21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吴荣顺


华小一年级马来语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难度除了在词汇学习上,还在于课程内容的熟悉度。许多马来民族或是其他民族文化的内容似熟悉而陌生的。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华校学生。

在内容挑选上,以马来民族文化为主轴是无可厚非的,正如华小华语一样也是丰富的华人色彩。比如介绍漫画家是就提到了Lat这位出色的本土漫画家,可是很肯定的是学生一定是陌生的。即使是华人家长也有不熟悉的。只是当着学习一个特殊词汇带过去,那是很可惜的。

又如Upin dan Ipin。我的女儿是很爱看的。不成问题。可是其他华小学生呢?这些文化色彩强的学习内容是需要网上支援材料的,才可以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学习果效。比如学习Lat的漫画,可以有该漫画家的漫画链接,让学生欣赏。这样一来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白animasi动漫的意思,而不是又是一个拗口的新词汇而已。同时这些真实的学习参考材料也可以更加地引起情绪上的积极,正面和喜悦学习的功效,甚至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比如手工制作画风筝,蜡染等等。希望教育部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安排,不是又让内容生意私营化了。

华小马来语程度的国小化有助于华小全民教育化的发展和建设,与此同时,更加不能忽视网上教材支援的建设。



从宽柔校友回校职场分享会的启示


2017-07-21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巫程豪


近日,笔者非常荣幸受邀出席由全球宽柔校友会首次举办的“Next Step”职场分享会,回校与学生分享职场经验,意义非凡。

近日,笔者非常荣幸受邀出席由全球宽柔校友会首次举办的“Next Step”职场分享会,回校与学生分享职场经验,意义非凡。

学校就如小社会,目的是模拟现实社会,校友回校与学生分享成长过程和职场经验,是回馈母校的最好方式,也是教育社会化的一环。

笔者被委派与高三理科两班学生分享。我要求自己完成数学习题的学生举手,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我告诉他们,这比我念高中时好多了,结果引来哄堂大笑。说实在的,在念高中时,我们每天平均花七八成时间,也无法完成(互相抄)数学习题答案。

我之前回校与教师交流时,也曾向校方表达我的意见和感受,包括:把高中过度深奥的数学课本改为较适合一般理科学生的课本、强调理科生也须文理并重的通才教育、鼓励学生进入各领域以改变理科生较有出路的一般看法。

如今数学课本改进了,教师也自编讲义,配合学生的进度。我相信校方也更重视文、商科生和其他课系。

现今社会要求各领域人才必须是通才,如工程师、医生、药剂师等理科人员,也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律知识;文科相关的专业如律师、金融家、政治家、管理领域的人才,也须掌握数理知识,尤其是统计学。在推广文艺方面,也须运用到管理学等。

在讲课结束后,3位理科班的女生告知她们决定的大专科系,分别为农业科学、金融、商业管理。我对于3位女生的选择感到非常佩服,尤其是选择农业科学的那位同学,原因是未来世界人口暴增和食物短缺,研发农业和食品工业将是最迫切的职场。

我之前和自己孩子讨论选择科系时,这也是我所提出的看法,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另两位理科女生则选择了金融和商管,这也有很好的前景,尤其是有数理的训练,更是如虎添翼。总结一句,凡事成功须靠热诚,只要有求知的热诚和应变的能力,船到桥头自然直。



老师,您的工作太苦了吗?


2017-07-21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文:多明


读了罗慷凯写的文章《老师,请您坚持下去》,觉得有话要说,否则就失去读者的“职责”了。

教师这行业真的那样苦、那样累,却不为人知吗?

罗君说下课后,教师还要留在学校补习、进行课外活动等,笔者认为前者是学校收费的补习,参与教师可从中获得酬劳,若教师都同意,那就不该说苦了;至于后者,那是课程的编排,每星期只上一节课。

谈到教师承受的各种压力,也是见仁见智的,教师经过训练,对教学、对儿童心理都该耳熟能详,不该有太大压力;若有,那就是教师应再自我检讨和改进的时刻了。

罗君也说,教师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校门时已黄昏,吃过晚饭还要埋首批改作业、上网填写资料、做报告、写教案,往往忙到深夜,而这样的生活是长年累月的。

这的确让读者同情,笔者也认为这是教师不为人知的苦事。笔者初为教师时,除了上网填写资料外(那年教师填在卡片上),其他事也如罗君所言,把这些事带回家处理。处理一段时日后,笔者觉悟,不再把作业簿等带回家,原因是下课回家后,那些时间应留给家人。

笔者将批改作业等事,放在学校空节休息时处理,不闲谈、不作无谓事,专把学生作业批改完毕,把第二天教案写妥。总之,在办公时间做事,不影响个人休息时间,这样办事非无可取,在批改作业,有须要与学生讨论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笔者建议,教师把学校有关作业在办公时候处理,使身体有休息时间,恢复精神和体力,不要把身心拖累到深夜,第二天再去上课。

若教师不受外界,如从商、网购等利诱而改变初衷,教师这行是极有意义、值得您快乐坚持的,您将来的收获是肯定的,人民与国家将因您的贡献而受惠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