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535



师资荒已解决?不敢相信!


2015/11/4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沈俊荣
 
 
2634是全国华小的幸运號码,据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说,我国华小未来3年都不会面对师资荒,因为明年及后年將有2634名教师被派往华小执教。

副部长日前在教育部与20名华小临教交流,並站在门口跟这批“末代临教”握手“告別”。

据说,这些临教將成为历史见证者,见证国內华小不必再聘请临教填补师资短缺的新时代。

张盛闻引述数据显示,明年及后年各有1626名及1008名老师被派往国內华小执教,届时所有临教將失业,“临教”这两个字可望成为歷史名词。

这消息听起来,还真令人振奋,但很多华社人士相信跟笔者一样,抱持观望態度,不敢相信这个困扰华小几十年的师资荒问题,真的已到了一劳永逸“根治”的地步。

全国1297所华小,获委派2634名新老师,意味著每所华小平均增加23名新老师,人数其实不算多。

况且,以往发生过华小老师被改派到国小执教的“前科”,这些新老师能否全被教育部“老老实实”派到华小执教,还有待观察。

好梦由来易成空

根据教育部数据,华小每年约有500名教职员退休,另有100120人提前退休或离职,因此每年平均流失逾600名教师,如果这数据属实,只要教育部每年固定培训至少1000名华小老师,华小师资荒问题將成为“传说”。

但年復一年,我们总是听到类似“师资荒已解决”的好消息,过后不知为何又出现“变数”,转换成希望落空的坏消息,师资荒已成为华小摆脱不了的梦魘。

现在突然说恶梦没了,还真让人一时无法接受这是事实,这“好消息”只能姑且听之,张盛闻必须用实际行动证明,其“预言”並非胡吹乱盖,我们都期待华小师资无缺的这一天到来。

 

华小拨款去了哪里?


2015-11-04 星洲日报大都会
~文:林德胜
 

2015年预算案中,华小得到5千万令吉的拨款。可是华小至今仍得不到足够的拨款,那是为什么呢?

政府在2016年预算案中,拨款5亿令吉予各源流学校。这笔5亿令吉將会分配给国小、华小、淡小、宗教学校、全寄宿学校、国民型中学、玛拉初级理工学院、教会学校等等。

在如此多源流的学校下,如何公平和透明地分配,是一个值得探討的问题。尤其在建国以来,华校面对的重重难题和不公平的待遇,令华社更是不敢去思考会获得多少的款项。

距离2016年只是剩下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许多华小还没有被分配到任何的款项,这是匪夷所思的。

教育部说財政部只拨款2千万令吉,並將会继续追討3千万令吉拨款;財政部却说已经把所有拨款交给教育部。在大家还摸不清到底什么状况时,民进党民都鲁国会议员张庆信又说那3千万令吉已经用在賑灾上。

政府部门互相推卸责任,不仅会影响政府的诚信,也让人民多重怀疑。

公款失踪了,希望有关当局能够展开调查工作,给华小一个交待。(星洲日报大都会)

 

是英语?国语?母语?


光明专2015-11-04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小黑
 

教育界又一次掀起教导数理科的语文困扰。眼看英语教导数理的阶段就要结束,突然教育部又宣佈,有300所国民中小学被挑选,可以用国、英语教学。

这样的措施,在华文教育界至少有两个反应。华文小学因为是母语教育的堡垒,当然不同意以母语之外的语文教学。另一方面,国民型中学则欢迎教育部的双语政策,因为可以继续以英文教导数理科目。本来2017年是最后一年以英语教数理,如今有这样的改变,国民型中学非常欢迎政府这一项策略。只是不知道哪一些学校可以进行双语教学?

无独有偶,我们的学校经过了五年的观察、咨询、审核,终於决定从明年开始,特別挑选一班学生,数理科目以英语进行。我们一向坚持母语教育,认为母语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传授知识的语文。数十年来都站稳岗位,以母语授课。这一次在明年的新生家长对话会上正式宣佈,没有想到家长们竟然鼓掌欢迎。我想我必须深入研究,掌声传达的关怀。是不是家长期待英语教导数理呢?

华文核心立场不可妥协

的確,教育是隨著时代需求而改变的。当年汪永年校长第一个接受华校改制,被万夫所指,因为当时的环境实在不適合选择改制。但是数十年过去,我们却看见,不少现代的家长爭先恐后將孩子送入著名的改制中学。尤其是教育部在2003年开始推动英语教数学,比较国语教学,家长们都很高兴。时代再前进一些,如今更有不少家长送孩子进入国际学校就读,即便是月缴一万令吉的学费也在所不惜。中南马也许没有这个困扰,檳城的家长却有英文至上的迷思。

事实上,全国61所华文独中都各有特色。好像中马一带的学校,全校实行双轨制非常普遍。他们既规定全校在高二那一年考SPM,那么课程就需要配合SPM的要求进行。首先,教学媒介就必须由华语转换英语(数理科目),以及马来语(马来文、歷史、道德)。不少学生考完SPM,就在高二年底离校,以SPM的文凭进入本地大专院校。华文教育的色彩是否完整存在?

一些独中虽然没有將SPM的课程当正课来教导,但是却以英文教导数理科目,以准备学生们他日进入职场或大学,面对英文的挑战。

儘管独中办学方法五花八门,大家对母教育的坚持是很坚定的。为了生存,各有法宝护身。华文的核心立场,绝对不可妥协。(光明日报/好评文:小黑)

 

再穷也「必能」穷教育


2015/11/4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蔡耀樑
 

在民主宏愿小学4M班,班主任萧人民老师:我们华族最讲究教育,老祖宗有句话“再穷也不能穷教育”,显示华族对教育执著,一个都不能少,或者说一分钱也不能少。

学生张庆幸:可是听说本来拨给华小的3000万令吉,已遭官员拿去賑灾,这怎么说呢?

学生林冠军:刚刚的学校预算案,砂州哥罗麵不用付消费税,是不是有些人拿去买这种在西马叫乾捞麵的麵?这证明,政府比较注重賑灾啦、一马发展公司啦、买飞机啦、重要人物跟美国总统打高尔夫球啦、“重量级”人物坐专机飞来飞去买包包啦;就像华文学会前任会长“不倒翁”讲的,有麵包屑嘛才给你们吃一点囉。

学生寧肯敏:在这里是再穷都有本事先穷教育,尤其华小拨款;因为听说孔子提倡仁,关公也以义为重,拿一点点钱賑灾,各位请不要“靠北”,正好可以落实华族传承几千年的爱心教育,也让华族每个人关公上身,义不容辞援助灾民于水深火热中,急人之难。古代不是有水滸传的及时雨宋江,引领108条好汉,替天行道吗?如今我们是及时Money“送钱”,替政府行道,善哉,善哉,功德无量;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为了万千灾黎,我们“暗锤”也要挺著,放弃建造华小的七级浮屠,继续在破旧校园上课,噢···不,是修行。

学生张胜文:我刚刚来罢了,什么事情喔?

女学生小C:蔡澜曾说,要瞭解一个国家,只要去该国学校和菜市场走一走就行。你们认为,我们先穷教育的学校,能反映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