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536



中央可不愚蠢


2015/11/17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罗汉洲

 

砂拉越首席部长阿德南竟然敢敢这样说: 中央政府不承认统考文凭,任由人才外流,那是愚蠢的事。

我敢说,十个华人之中,至少有八个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但却没有人敢说出来,因为我们(包括我们的华人代表)自觉分量不够,说出来恐怕会“有你好看”。而现在,阿德南首席部长总算替我们说出心裡话。

中央政府不承认统考文凭的理由是: 华文独中课本没有遵照国家教育课程纲要来编写

但实际上,独中课本是按照国家教育课程纲要来编写的,但当局却不公允地去审阅独中课本,就只一直指独中课本不符国家教育课程纲要,真是不讲道理。

而且请问,政府能允许学校採用不符国家教育纲要的课本吗?政府会允许学校的课本按照中国或台湾,又或新加坡的教育纲要来编写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这样来对待独中?要歪曲独中课本不符国家教育纲要?就是为了不承认统考文凭罢了。

不过,仔细再想一想,原来中央并不像阿德南所形容的“愚蠢”,相反地,这正是中央政府高明的一招。

刻意让统考人才外流

大家想想看,统考人才能在国外,包括最先进的欧美国家立足,能与世界一级人才共事、竞争,甚至能担当一级团队的领导人,统考人才能力之强可想而知。

反观国内,马哈迪在位时一再强调大部分人民尚未做好竞争的准备,超过半数人民还缺乏竞争力,必须继续扶助他们。其他领袖也这样说。

因此,倘若统考人才不外流,留在国内做工,本土人才岂非很难有立足之地?这样就很容易引起本土人才对政府心生不满,就会指责政府没有扶助他们。

于是,为了保护本土人才,中央只好刻意不承认统考文凭,刻意让统考人才外流,本土人才就可出人头地,他们就会支持政府,中央可聪明得很呢!

 

语文不应该是工具


2015-11-08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博士

 


中国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国的 《小学华文课程標准》也列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把语文作为工具看待,似乎理所当然起来了。不过,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不同的主张。钱理群教授说认为“把语文课定位为工具课的主张”会“使语文变成了一门技术性的课程”;朱自强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症结就在“工具论”,主张语文的“建构性”;我国博大的邱克威博士也批判我国的华文教育身陷泥沼,就连华文教师都普遍认为“华文课不教技能,还能教什么”。

我国华文课程有一段说明写着:“课程着重语文技能的掌握、语感的发展,以及思维和信息处理技能的训练;课程也兼顾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把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標定在“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我们认为这非常正确。

可是,叫我们感到纳闷的是,现实却与这个理想差距太大。如果我们询问小学生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结果会发现喜欢“华文”的寥寥无几。更糟糕的是,学生上了中学以后,发现华文已经降为一门“选修”课,可以不选读不报考的,他们更加乐于放弃,并还要狠狠踩上一脚,贬低自己的母语难学。

不少有识之士因此发起“语文救亡运动”,抢救华文。矛头竟然指向一些“蓄意提高我国华文水平”的教师,令人莞尔。

我觉得,当务之急是检討我们的语文教学观。课標中的“着重语文技能的掌握”和“语感的发展”、“审美情趣”的滋长是有矛盾的,不处理好这一点矛盾,將有碍华文的教学。语文技能掌握的“度”要放在哪儿,才能确保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得以提升?如果我们一直在“语文技能”上下功夫,忽略了语文本身的承载力,以及母语学习的自然生成力,语文教学还会有趣吗?语文技能的掌握是偏理性的,又如何与“语感”并行?

不把语文当工具,让学生隨机学习和掌握语文,不是母语学习的核心吗?(星洲日报/东海岸当老师真好之十五作者:黄先炳博士)

 

选读理科


2015-11-11 光明日报/专栏

~作者:小黑


教育部披露,2014年取代初中评估考试的PT3考试,能够考获数学与科学两科C的学生,不足十三巴仙。去年政府又以PT3的模式出题,惯于回答选择题的学生,一下子被强调分析的题目考倒了。在45万名考生中,只有83名考获全科A。这是一个很令人担心更甚于讶异的数据。因为我们并没有忘记,再过5年,我们就要实现先进国的目标。

对于数理建国,政府从七十年代开始就有宏图大志。当我还在政府学校服务,时常都会被教育局邀请出席会议,讨论如何提昇学生对数学与科学的兴趣。一般的数理比赛活动也举办不少。但是每一次的会议记录都显示没有一间学校能够达到6040的数理科对比文商科的比例。六十巴仙的理科生的目标,始终只是一个愿景,难以企及。

政府的理念不断地改变。前首相敦马退休前语重心长,投下庞大经费,强势推行以英语教导数理,一定要实现2020先进国的目标。一时之间,风起云涌,教育界英语及数理科老师受惠良多。凡是与英语及数理有关的老师,都有获得特别津贴。不过数理老师们都得接受在职训练,确保能够以英语教课。不过,领袖固然可以雄心万丈,跟随者却未必追赶得上来。这个计划,不但造成老师人仰马翻,不少乡区孩子都栽在英语的考验中。

为甚麽选读理科?为甚麽要达到六十巴仙的目标?

数理概念抽象不易理解

根据过去的经验,每一年选读理科的学生都不会多。箇中原因之一是,比较文、商、美术,数理是极为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可惜有些家长却要强迫孩子进修数理,扼杀了孩子读书的兴趣。

为甚麽我们的学生对数理科不感兴趣呢?我们不妨检讨课程纲要,以及课本的编制是否贴近生活的环境?在我们日常的数理教学中,是否常有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活动?应用数理解释日常的生活现象?简单的说,数理是口到手也要到的功课,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是很难吸引孩子的兴趣,也会吓走一般的学生。简单的现象,有多少个学生曾经注意身边的花树,以及花朵的结构?有多少个生物老师叫得出沿路开着红黄紫白色花朵的花树名字?

政府的数理教育政策一直在修正。但是我们却难得一见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建设。不少资金流入政客的口袋,但是教育的设施却少有建立。如果政府真的希望数理建国,就得挽住人才。砂拉越首长阿德南说,不承认统考文凭是愚蠢。说归说,多少华文独中的理科人才流失新加坡、中国大陆、台湾及欧美澳纽?(光明日报/好评文:小黑)

 

华教的路,我们一起走过


2015-11-06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文:高城人

 

有关2014年政府財政预算案给予华小5千万的报道峰回路转。日前有说词形容5千万中的3千万“尚未”发出,或说“下落不明”。

又有新说法称有关的款项,即6个源流学校总共1.5亿的款项去了“賑灾”?

人民受灾害,政府賑灾,天经地义,但从原本给予学校的拨款转移过去,合理吗?突发奇想:如果能动用“中东豪客”的部分“捐款”去賑灾,就很完美了。但我们知道,这世上是很少有完美的事情的。

跨部门“內部转移款项”的规则,我们小市民不了解。但是华小感受到的艰辛,我们感同身受,因为这样的路,我们一起走过:

——华小欠缺的师资,华小董家协只好自行“聘请”临教。多年来,款额难以估计。

——建设学校的大型硬体设备,如礼堂和校舍等,需要学校自行筹款,例如通过为学校义演的大型活动。

庆幸的是,华小除了家教协会,还有董事会和一些校友会协助分担学校的財务重担。而华社和家长捐助华小向来是不遗余力的,他们都尽力而为,没有不满,没有怨言。

在我国独立前后创办的华小,走过了一甲子的风雨路,才有今日的规模和相对比较完善的硬体,包括建大礼堂、校舍和软体设备,还有最新的资助项目是购置精明教学设备,全体华小同仁及爱华教的人士居功至伟。

这样的路,我们一起走过。但我们教育工作者、华教人士、华小家长和华社都无怨无悔,因为这是我们的选择:为了让新生代接受母语教育,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和华教的重大使命。(星洲日报大柔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