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小的钱和令吉贬值
2016/12/21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植建成
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听闻到的最大笔“天文数字”,应该就是一个国家的总财政预算,因为一提到预算案,都是亿亿声,像去年纳吉宣布拨款要用2670亿令吉,来运作这个国家一年。
几千亿的拨款,再分配下去,每笔拨款都是以“亿”计,像首相署,今年分到了203亿,是史上第一次突破总预算的7%(2006年的首相署,才需42亿令吉);要养几十万名教师的教育部,则获得了413亿。
说了那么多数字,接下来这句才是重点:分配到华小设备发展和维修经费的钱,只有“半亿”,也就是5000万令吉。5000万令吉,占国家预算的0.018%,或是教育部预算的0.12%,这些钱,是拿来维修你的孩子二楼教室那一片生锈了的铁栅栏,或是老师办公室那把吱吱作响的吊扇。
但目前为止,这笔钱拨到华小手上的,还是0(我不必说三次吧)!
这些事,在以前不太会发生,但是从前两年起,财政部变得像是一个周转不灵的商家,开始拖欠大马1200多间华小这笔维修费。而且这笔钱,据说今年只剩下了三分一,只有1650万。但今年已剩下10天,财政部还是拿不出来。
我们的国家财政部出问题了吗?
X X X X X X X X
周一,令吉币值写下19年来的新低,正牌的财政部长,近来已不太亮相谈令吉走势,由巫统的另一位第二财长佐哈里出来讲话,他叫人民不要慌,令吉会回弹的。
如果说这话的人,还是前第二财长阿末胡斯尼,那还比较有公信力,但他在半年前,一怒之下已挂冠求去。现在还存在这个国家权力核心的人,人数虽多,但格性已划一,他们的所言所行,说穿了只是在展示忠心而己。
逐渐崩坏财政系统
令吉可能回弹吗?在本地的分析机构,提到了马币的未来,都发挥了洋人那套伪善的言语修辞学,都是说challenging,具有挑战性。美国降息、热钱撤走、美元回流、令吉下跌,但为什么其他的东南亚货币,没有创下19年的新低?
美国著名财经媒体CNBC,就讲得直率多了,它提到:“在特朗普获胜之前,令吉就备受石油价疲软和政治丑闻的压力——主要来自负债累累的大马主权基金1MDB,它在全球性的司法调查和法庭案件上,被指掠夺了数十亿美元。”之后,就提到了一号人物、他的继子、和一家电影公司。
华小的维修拨款不知所终,和令吉跌到新低点,看来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但是说穿了,它就是一个逐渐崩坏的财政系统,是国家治理不力的症状。
大马人众所周知的“核心问题”,在2014年爆发。华小拨款不到位,大约也是从那时开始恶化,令吉亦是从2014下半年开始走下坡,走了两年,还没到终点,理由很简单,大马政治格局未变,核心问题未变,命运当然也不会改变,2017年的到来,不会有新气象。大马的未来,依旧非常challenging。
小学生是否适合用电子课本?
2016/12/20 星洲日报/大柔佛
~作者:多明
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日前披露,教育部未来将逐步把课本“电子化”,这项计划可解决华小学生课本过重、过旧的问题,不但可节省资源,还可让郊外学生下载课本内容学习。
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日前披露,教育部未来将逐步把课本“电子化”,这项计划可解决华小学生课本过重、过旧的问题,不但可节省资源,还可让郊外学生下载课本内容学习。
这项宣布,听起来让广大家长们觉得“新时代的教育来到门槛”了,是喜是愁,还得看将来。
“电子课本”主要是要解决学生书包超重问题,但也令家长们怀疑这是否是解决长久已来的“书包超重”的最佳办法。
电子读物是科技时代的产品,它的出现对阅读有正面和负面的冲击。首先,笔者觉得它不应在小学生的时代,就用它们来取代传统的书本。读书就要有书,学生随时可翻开阅读,学生与课本之间是存有一分感情的,这是温馨不可割切的感情,如果以虚无的电子书来让孩子们学习,课本与学生之间的情分就此消失了,这是孩童读书识字的悲哀。
电子书是可以减轻书包的重量,但只为这点,就将课本打入深宫,让它永不见天日,是否得不偿失?再说拥有电子书麻烦的事也真多,先要有一台平面电脑或智能手机,要有充电器、无线网络,缺一不可,电脑万一失灵或孩子操控有问题,那就有得烦恼了,长期对着荧幕阅读视力也会受到影响,不像一书在手,随时随地都可阅读。
而维持一台平面电脑的费用,谁能估计?二、三个孩子读书又如何解决?再说,教育部是否会把这种“电子书”的开销算在家长的头上,也是未可预算的。
所以,教育部应谨慎行事,不要削足适履,未得其益,先受其害。没有了书本,学生不买书,印刷厂不印课本,书店不卖课本,到时工人失业也是可预期的。小学生开始读“电子书”,是否恰当,还盼望教育部多多考量。
华教一甲子的奢望
·2016.12.20星洲日报/笔下真情·
~作者:叶静薇·昔加末高级记者
奢望近来的学府新闻不少,包括太平大直弄渔岛的益华华小可能因为没学生而被迫自动关闭、美里勿弄中华学校校长误踩遭白蚁腐蚀的地板导致左大腿陷入破洞而瘀青受伤,以及彭亨云冰县那示启华华小受严重海蚀。
董总也发表数据,显示从1970年至2016年,华小生增加逾10万,但华小减少49所。另外,采访政党晚宴时,行动党雪州适耕庄区州议员黄瑞林向马华呛声,究竟承认统考的一里路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亿里路。
听到黄瑞林的呛声,联想曾在网络看到以四格漫画凸显马华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对政府承认统考曾作出的连串回应;看到董总的数据,心中浮现行动党古来区国会议员张念群与马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因“华小增减,马华功或过”数次往来的文告战。
不说政治人物的口水战,别听政治人物不同的说法,只要以看到听到的华小事项为准,我们对华社在华教这条路上的60年点滴,自能有所结论。
城市人口密集,但政府却未有制度化根据需求增建华小。一个真正关注教育发展,敞开心胸接纳各源流教育的政府,在独立至今的长时间里,理应已具备一套系统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主动地解决学校问题,而非要社会一再发声争取与诉求。
除此之外,华小师资问题循环发生,许多次的风波都以“小拿破仑”作为应对的答案,但为何接二连三发生“小拿破仑”事件,何以教育部制度无法遏制这类问题的发生?
还有,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案中拨给华小的拨款经常引起争议。全国逾千所华小,但明年的拨款仅5000万令吉,不足以应付需求。美里勿弄中华学校校长误踩遭白蚁腐蚀的地板导致左大腿陷入破洞而瘀青受伤事件虽然是个案,但却不是唯一的个案。
政府在华文教育的发展上无法展示公平,在中文崛起之际更不具前瞻性的眼光和举措。教育,一直都是华社最为关注的事项,但这么多年来,华社还是在同一个方向进行同样的努力,原因在于缺乏制度化和系统化、有人没有真心接纳各源流教育、华教在一些人心中仍旧只是政治所用的筹码。华教在这片土地上走过一甲子,一直以来的期盼却成了一甲子的奢望。
在中文崛起、越来越多非华裔入读华小等因素之下,政府应该自我检讨,摒弃过去不成文的守旧规则与思想,以健全的机制和系统对待华文教育,这是最佳方法,同时也能保全许多领袖为打圆场而坏死的脑细胞。
华校的剩蛋礼物
2016/12/21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蔡耀梁
民主小学5M班学生相聚聊天,女学生小C:圣诞节就快到耶,你们有什么庆祝节目吗?今年我好期待可以收到新手机圣诞礼物呵,我要华为mate9,大家都讲拍照好好看喔,这样我就可以美美自拍啦。
学生潘检查:“剩蛋”礼物就有啦,我听说国内华小和教会学校,至今仍未拿到今年教育部应该发放的5000万令吉拨款哦,人家圣诞节吃烤火鸡吃到饱饱,我们华校生就叫剩蛋咯。气死我了,好想今晚睡一觉,明天就长大,我要去注册选民!
学生圣闻:“有安尼款代志”吗?是不是反对党搞事乱乱讲而已,应先调查清楚,相信只是误会,如果把事情讲清楚,只需要一里路就搞定了,没事啦,没事啦。
学生林冠军:去年还讲丹州大水灾,偷偷拿拨款去“赈灾”,可是今年无风也无浪呵,这次又拿去赈什么灾呀,还是赈某某人腰包而已?何况,我听说那些年的灾民,还住在帐篷里。然后有些人为了演戏,又说什么支援罗兴雅人,哈哈,想到了,我们的钱拿去赈济这些难民了。哈哈,好主意,反正这些难民也不懂得去“穿煲”,比灾民好“安抚”,有米吃饭,有菜煮汤,不用吵也不会吵。
学生廖才来:我们华文学会将成立调查委员会,写厚厚的报告给政府,恳求早日发放拨款,华校也有很多友族学生就读的,我们对国家发展很有贡献,培养很多英才,华人也开始回流支持政府了,最重要国阵精神凡事要协商,争取更多福利···
学生张恋恋:Haiz,你有完没完,爱给不给,我们不是乞丐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