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623


传承华教.居安思危


2016/12/31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余开云


我国华文教育的发展经有百年的历史,英殖民统治初期,英政府虽不资助华文教育,但华文教育都以侨教自居而自力更生自由发展,华教都沿袭中国教育制度,蓬勃发展,星马华巫印三大民族聚居,一片祥和。

世界二战后,英国回头再度殖民马来半岛,1949年中国建立的红色中国,马来亚反殖思潮独立之声高涨,新马华侨情牵中国,英帝国为了长久利益,首先藉1950年《荷格教育报告书》(Holgate Report)图谋英化华校。接着1951年《巴恩报告书》出炉后,政府朝向单元教育政策,华文教育的发展从此面对风雨飘摇之中,1957年将华校中小学分制,1961年教育法令以津贴为名,威迫利诱,将华文中学强行改制为“国民型中学”(SMJK),(英语为教学媒介)接着潜移默化,至《1996年教育报告书》出炉,国民型中学(SMJK)消失,一律成为国民中学(SMK)。

2011年大马行动方略催生了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据理力争下,终获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兼财政部长2015年财政预算案中,将国民型华文中学纳入拨款的受惠单位,但各州教育局依旧在公函上采用国中(SMK),造成校名类型上的混淆。

目前仅存以华语教学媒介语的华小,也面对国语节数的增加,接着华小若接受今年推行双语教学数理的话,华小的变质堪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正如戴尔电脑创始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如果华社对单元教育不感到害怕,那么,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人干掉,换言之,如果没有危机意识,我们很快就会在自我陶醉中被其他人所取代。

城市的华小,虽然不获政府拨款建校,但鉴于华社殷商与草根市民维护下,经济大力支持,硬体上几乎都有富丽堂皇的大礼堂,教室几乎都安装冷气,上课环境舒适,犹如一棵枝叶茂盛,满树开花,不晓得羡煞多少人,但我们确不能忘却华教人文素质的深度,内涵的培养,我们应让这树根深入土地,扎实地盘,方不致为经常突如其来的单元教育政策的旋风吹倒。

在经济发展迅猛、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往往会过度沉浸于自我的优越感之中,而忽视了来自周围的危机和挑战。要知道,糖衣炮弹有时比冷兵器的杀伤力来得更为强大。居安思危是保证个人成才的前提,是实现华文教育在我国长治久安的一个条件。



华小倒计时


2016/12/31 东方日报/ |评论版

~作者:余澎毅 


转眼又到1月,与往年各个华小准备迎接学生来上课不同。今年特別的是眾多华小校长,相信都似坐如针毡,希望开学时间不要这样快来临。原因非常的简单,迟迟到了开学最后几天,教育部的特別拨款还没有发放下来,许多学校无法如期进行校舍维修或设备的提升。

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在政府层面,財政部明確说明拨款早已拨到教育部,除了打脸教育部长早先申明预算未到的情况外,更出现了更多的问题。之后,教育部长表示预算早已经拨给其他源流,故华小只能有剩多少拿多少,很清楚地呈现出华小早已被边缘化的窘境。而教育副部长也从一开始表示的让预算更有弹性拨款才是合理的,到现在5000万的坚持,其中態度转变之大,让人吃惊。

教育一直是华社最为重视的课题,这一次华小拨款的状况,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打脸,过程非常精彩。无论处理的结果如何,都意味著再一次动摇人们对政府的信心,毕竟一个部门的部长说的话,都足以代表该部门的官方声明。

回到问题的根源,与往年不同,这一次在2016年財政预算案中並没有明確表示华小会获得多少的拨款。简单来说,一个政府在制定国家预算案之后,会依据预算进行款项的分配,尔后预算与实际用于必须契合。

这一次华小在预算案上並没有编列任何制度性的拨款,即表示对华小的拨款並不是必须且一定要执行的。这问题到了2017年的预算案的时候,虽然调整回来,却让人不禁怀疑2016年的预算案为什么会犯下此等低级错误?

华小一直是马来西亚的教育系统一部分,与一般国小无异,持续为国家培养人才,但一直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不但在预算上一直出现减少的情况,已经被批的也被拖延,甚至到了今年是无明確预算。这是否是边缘化华小的一种手段,逼迫许多董事会让渡更多的权力,甚至是毁灭华小的第一步?



「乐捐」成了「勒捐」?


2016/12/31 东方日报/ |评论版

~作者:林艾萱


开学近在眉梢,最近看到不少家长在脸书贴上学校要求「乐捐」的款项,虽写明乐捐,但数额却不是让家长「乐」意「捐」献,而是白字黑纸写著明確数额,在城市学校,乐捐数额更是上百。

虽说100令吉相对通货膨胀的今日不是一个大数目,而很多家长在歷经接近「天数」的幼年教育时代后,在孩子进入小学后通常都会鬆一口气,不用再去支付「巨额」的杂费学费托儿费。因此取而代之区区「100」大洋的乐捐费,对一些父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对一些同时有好几个孩子在华小的家庭,这里几百那里几百,加起来就是一笔负担。

华小要求家长捐献已经不是近一两年的事,但从过去的几十令吉到今时今日的几百令吉乐捐,「乐捐」变相为「勒捐」,而一旦家长不满事情闹大,校方或家协或董事部,总会有一方站出来说「没强逼家长,徵求乐捐仅为教育经费」或者「家长如果不要捐,校方不会指责或刁难」,千篇一律的台词不用当记者也会背。

但事实上,孩子在您手上,试问,哪一个家长敢不「乐捐」,谁不担心孩子被对付或语言冷暴力,一些坚持原则的家长如果上门询问或坚持不捐,可能落得一个「问题家长」的罪名。

华小常年来以半津贴为由,向家长乐捐或社会募捐作为提高校內设施,当然,如果真的用于学生教育上,家长也不会去计较那笔乐捐费。

然而,许多的滥用学校募款或款项不明事件,让人感到心寒,家长为了华教捐献,不是让別有居心人士有机会为所欲为。

这些年来,不少华小(国小没听闻有乐捐)所谓的乐捐,已变相成为强制的收费,而一些名校的乐捐养校费更是逐年增加,校方视为理所当然,家长为了不想孩子为难而悉听尊便,想想看,一个学生收100,一个大型学校如果有2000学生,那就是一笔大数目了!



改变的火苗依然未灭


2016/12/31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张念群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2016年最后一天。《2016年财政预算案》下华小的5000万拨款,不晓得到手了吗?

2016年我最好的礼物,就是在8月时生了一个小宝宝。出世时才3.1公斤重的他,现在已经超过7公斤。会滚会笑会翻身,钛格和他的姐姐矜格、哥哥羿格同是家里的开心果。虽然淘气起来也很让人头疼,但他们的一举一动常会在不经意中带走我们的烦忧。

生下第三个宝宝,意味着我又开始了哺乳妈妈的生活。我分别哺乳矜格、羿格长达一年和一年半,这次希望能够哺乳两年,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时间。也给所有的哺乳妈妈当个范例,我能做到,其他有意哺乳的职业女性也一定可以!

2017年应该会是大选年,备战工作也陆续展开。经过了3年半,我在古来的工作团队也已渐渐形成。自2014年就开始加入我的办公室的两位助理,一人今年也已小登科,另一人则决定回沙巴家乡和妻子团聚。所幸也有新面孔加入了我的服务团队,刚刚加入我们的是一名女性马来党员Shifa,我相信Shifa的加入,能让我们更有效地改变马来选民对行动党的错误印象。

工作再忙,家人始终是我最重要的支柱。很高兴年头能够带着双亲到泰国曼谷一游。而在2016年的最后两天,我也将和我的家婆同游马六甲。

家人是重要支柱

2016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政治格局的变迁——不管是和伊党分道扬镳,还是和老马合作,这些都需要我们亲自向选民解释、分析的转变。普遍上,大家都会觉得505的政治激情已经不在,如何让这股热情重燃,是2017我们最大的使命。

虽然308505我都是以天兵姿态上阵,可是我始终坚信政治工作没有捷径;一步一脚印的耕耘,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理念和态度,才是赢得人民支持的最好方法。挑战虽然大,可是当我走入人群,不论是在华人早市或是马来市集,都获得温馨的反应,我就坚信,改变的火苗依然未灭!

让我们目标坚定的直奔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