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6日星期三

伊班女生再苦还念独中:路难行、不放弃



2016-11-14星洲日报/砂拉越新闻。


珂劳娣亚是砂拉越州西连民众中学唯一的纯土著生,
品学兼优,初中一至初中三在班上都是第一名,甚至
全校前三名。
(古晋14日讯)为了接受华文独中教育,一名伊班裔独中生珂劳娣亚(Claudia),每天须花上至少4小时在上下学的路上,尽管上学之路是如此的辛苦,珂劳娣亚却不曾有过放弃就读独中的念头,即便住家附近就有一所国中,她也不想转校。
15岁的珂劳娣亚,是家中唯女,目前在西连民众中学就读初中三。其住家位于西连12哩的甘榜恩达央哥罗博(Kampung Entayan Kropok),靠近巴莱林吟,住家与学校的距离大约26公里。
由于住家位于偏远地区,珂劳娣亚每天清晨5时便得摸黑随同母亲骑摩托到大路旁等候搭乘巴士前往学校,放学后经过同样的路程回家。
在上下学的途中,她必须克服种种困难,包括摩托出现故障、路上处处窟窿、雨天路难行、没有巴士服务或不能准时到学校等问题。
因此,她必须比其他同学耗上更多时间和精力在上下学的路途上,并且在遇到困难时,向路人求助。
很常,珂劳娣亚须从甘榜支路走一个多小时才回到家。
珂劳娣亚的父亲邦杜嘉劳(40岁)是建筑工友,母亲乌吉姬姆(39岁,比达友裔)偶尔在甘榜帮忙左邻右舍干活,以补贴家用。其家族完全没有华裔背景,然而全家人却对华教有着非一般的热爱及坚持,让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接受华文教育。
珂劳娣亚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华文教育,过后在华小接受6年的教育,说得一口流利的华语,也是家里唯一懂得说和写中文的人。
如果幸运的话,珂劳娣亚每天来往学校,乘搭巴士只需逾一小时,但由于巴士服务时间不定,让她的上学之路耗费更多时间。
他们一家三口生活清寒,家里没有水电供应,所以必须靠存储雨水过活,晚上点燃蜡烛照明。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珂劳娣亚求上进的决心,她在夜晚靠着微弱的烛光温习功课。
珂劳娣亚是西连民众中学唯一的纯土著生,品学兼优,初中一至初中三在班上都是第一名,甚至全校前三名。
尽管生活艰苦,但是珂劳娣亚仍然抱着乐观、积极和坚强的心态去面对,未曾抱怨过父母,因为她认为比起父母亲的辛苦,她求学路所面对的辛苦根本算不了什么,反而时刻激励自己上进,以便将来回报父母恩。
珂劳娣亚的住家到大路的巴士等候处约有5公里,所以她上学时必须乘坐交通工具到该处,否则就得走路1小时。
西连民众中学校长黄萍认为,珂劳娣亚的坚韧精神,是全校师生都应该学习的好榜样,尽管面对重重困难,她仍努力坚持,从未选择放弃。
她直言,在过去,曾有土著生因为赶不上学习进度而放弃,以离校告终,但面对不是母语教育的珂劳娣亚,并没有向困难屈服,反而选择坚持。
黄萍直言,首次上门拜访珂劳娣亚和家人,抵达她住家时,讶异盖过所有情绪,眼前的一切可谓家徒四壁,空无一物,且住家如深藏在丛林里,距离市区甚远。
尽管珂劳娣亚获得学校豁免学杂费,以及一些社团组织的奖励金,但可惜的是,珂劳娣亚至今仍未有固定的赞助人领养或赞助她,帮助减轻她负担。
采访那天,珂劳娣亚趋前递上一本记录簿,里面摘录的是她从中文报章包括星洲日报,看到认为正面、有意思的词句,工整的亲笔笔迹,显见了她的用心,一笔一字抄录在簿子里,透露着她一路走来,如何鞭笞、激励自己的方法。
除了将正面词句抄录在记录簿,在屋子不同角落的墙上,包括房间及学习的地方,也可见珂劳娣亚亲笔写字的纸条张贴着,无时无刻勉励着自己要坚持、不放弃的心。
珂劳娣亚平日最爱的消遣是到公公家观看电视节目,尤其是古装戏。
除了看戏学中文,珂劳娣亚偶尔也会购买中文报章包括《星洲日报》返家阅读,双亲虽然理解家里经济情况不允许,但两人并未因此阻止过她,反而鼓励她。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