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6日星期日

家长及教界:母语乃文化根本.多源流教育无阻团结



2016.11.05星洲日报/大柔佛
  报道:白慧琪、翁洁莹、蔡威亮、陈伟盛、李慧婷、邓神州、叶静薇

(柔佛.新山4日综合讯)柔佛州苏丹依布拉欣殿下昨日重申单一源流教育的建议,来达成国民团结,并提倡英语作为必修语言。
对此,不少家长和资深教育工作者向星洲日报反映,称多源流教育并不阻各族人民团结,而母语教育才能保持文化根本。
殿下昨日在柔佛民族集会上提议,在单源流小学里国语是授课语言(Bahasa Pengantar),英文是必修科目(Mata Pelajaran Wajib),而中文和淡米尔文则是附加科目(Mata Pelajaran Tambahan)。
对此,大部份受访资深教师认为,母语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也是文化根本。而家长则认为,以世界走势,华语越趋重要,学习华语更为必然。


吴家本:应保留各源流传统
新山宽柔二小家协主席吴家本认为,以未来世界走势来看,掌握华语和英语才能行遍天下,加上先贤努力推广华教,现今应保留各源流原有传统。
他比喻各源流为各族传统食谱,若统一源流教育,可能会失去各族的根本传统。但他强调,华小仍提倡三语并重,因为语言是沟通工具。
询及各族之间如何交流团结,吴家本表示,校方每年都举办多次与国小、淡小的跨校交流活动。他也说,过往各族人士在生活上都能沟通交流,是近年来政客挑起种族课题才造成份歧。
杨泉伟:华小三语并重差异小
针对殿下的语文教学建议,士姑来国光一校家协主席杨泉伟认为与现况无多差异,因为华小一向强调三语并重,英语和国语本来就是必修科,而随着我国与中国邦交关系密切,华语越趋重要。
另外,他认为目前社会和谐,各族在生活中都有交流,也不刻意拒绝光顾友族商店。他也说,华小并不拒绝友族学生,以该校为例,友族生占5%,各族学生交流并不成问题。
刘钦宓:课程纲要统一就能团结
新山退休教师刘钦宓直言,只要课程纲要统一,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同,自然能达到团结的效果。
他认为,以国语作为教学媒介语对其他族群有欠公平,因为用外语学习更难吸收知识。
他也指出,学生适应力强,只要校方营造各族交流和不同语言环境,学生都有机会和他族学生交流。
姚珠德:多源流才对国家好
昔加末发展华小工委会秘书姚珠德表示,该会向来秉持的立场是反对单源流教育,多源流教育才是对国家有好处的,立场不曾改变,而这也是董总的立场。
张平福:加强各族交流平台
峇株巴辖退休校长张平福认为,各源流小学若能加强“学生交融团结计划”(Rancangan IntegrasiMurid Untuk PerpaduanRIMUP),对各族学生更了解彼此和团结,有所助益。
然而,他说,各小学并没有特别重视,以致华小生鲜有机会踏入国小参与活动,因此对友族感到陌生。
他认为,现阶段应加强各族交流的平台,并且保持各源流小学模式的原状较为理想,惟未来两三代人若有不同的看法,或可接受单源流教育也未可知。
陈金昌:促进团结有其他管道
峇株巴辖家长陈金昌认为,推行单源流教育不应该牺牲某一种族,包括其文化或传统价值观。
他说,现有的国小教育制度,毫无对其他族群的文化和价值观等发展,而促进团结仍有其他管道,如文化领域,教育只是其中一环。
黄木浩黄瑞琼罗惠琴:应先打好母语基础
新山退休教师黄木浩(68岁)、黄瑞琼(60岁)及罗惠琴(60岁)皆认为,母语是小学生的“根”,若实施单元流教育,非巫裔学生将无法适应。
他们说,先掌握好母语最为优先,从而传承人文风俗、与家庭成员良好交流,倘若小学生无法掌握自己的母语,长大后需派上用场时,还可能会失言贻笑大方。
“如果要各民族融入彼此,各源流学校可以举办更多交流活动,譬如校外比赛、运动会等,促进团结。”
他们认为,应让学生先打好母语的基础,升上中学才选择就读国中或其他学校,若实施单元流教育,反而可能导致更多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往私立学校或新加坡就读。
李永彬:华教系统受多国认可
曾在麻坡推动华小教育事业的李永彬认为,多源流教育不是阻碍国民团结的根源,而是政治人物的兴风作浪以及煽动人民情绪,才是罪魁祸首。
他也表示,我国的华文教育系统受到许多国家公认,也造就了许多专业人才。为此,华小生单靠小学读一科华文,日后会造成他们无法与世界接轨,对造就人才是危机。
李永彬也指出,子民都对殿下的开明作风,并要团结柔佛民族,给予崇高的敬意。而他也相信,人民的心声,殿下也会开明去接受。
蔡德楦:在国小学华文难
来自麻坡的蔡德楦自小就读国小,中学读国中。他坦言,以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来说,将来他会选择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
他以个人而言,其华语掌握能力不佳,即使就读国小时,学校聘有一名华小老师教导华文科,但是,他在国语的上课环境下,觉得学习方块字是一件难事,很自然的,父母和本身也不逼自己把华文学好。
不过,他也认为,就团结而言,各族学生同在一个环境学习成长,对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和认识对方是有利的。
黄玉英:相同环境下成长更团结
居銮一名育有二女一子的保险从业员黄玉英表示(34岁)认同单一源流小学教育。她觉得这样可以让孩子在相同环境下成长,使国家更加团结。
不过她也说:“马来语虽然是国语,但并不广泛使用;华语作为主导则会引起争议;而英语在国际上更有竞争力,也较被大马各民族接受,我觉得更适合作为主导语言。”
林方治:母语学习利于吸收
利民达华小董事长林方治表示,多源流教育并不会阻碍国民团结。
他提到,学生在小学时候使用母语学习,会更易于吸收。另外,学生在小学时候主要学习道德教育等良好价值观,因此,多源流教育并不会造成国民团结方面的影响。
萧年桦:应维持现有教育政策
古来一名学生家长萧年桦(40岁,商人)表示,政府计划落实单一源流教育制度前,应与全国华社团体进行圆满的会议讨论,以探讨如何拟定完善方案,并尊重各族人民希望维持母语教育的文化。
来自华校背景的他,不认同修改教育政策为单一源流,认为应维持现有的各源流教育政策,让各族人民能继续以母语学习。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