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尼)华文教育的反思(一,待续)
2016年11月18日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叶联强
本文系中爪哇一位华文教师撰写的论文。刊载于2014年马来西亚出版的世界华文教育论坛。由于篇幅较长,本报分几次刊出。
编者
摘要:印尼的华文解禁发生在苏哈托倒台以后的民主改革,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并无直接联系的。因此,浴火重生的印尼华人是否复兴华文教育、传承本族文化,是本身的责任问题,并不能假与他人之手,换句话说,即使不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我们的华文教育也不会因为没有外来援助而放弃。
长期以来,华人总是把传承中华文化当做义不容辞的民族责任,殊不知如不从保存汉字的母语教学着手,就不能通过文字阅读书籍、文献,从中认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文化传承的事业必将功亏一篑。
印尼华文教育几十年间在遭受人为的破坏以后,所有的教学实施,硬件和软件都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对当前华文教育的务实性工作不能解决长远的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策略上对待问题才是正确做法。
关键词:教育自主
母语教学
教学模式
关于印尼华文教育的问题,我们举行过多次的重要会议,探讨过不少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重要决议,随着世界学习汉语的热潮波及印尼,激发人们学习汉语的欲望和要求,几乎所有坚守教育岗位的前辈老师们不遗余力地为华文在印尼的发展而奋斗,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对我们倾注了大量的教育资源,然而时至今日,印尼华文教育的现状却是不尽人意的,不论在教学规模、模式以及教学方向、方法上没有一个明确的针对性,全国范围内的教学单位各自为政,既不统一也不协调,因此很难形成规范的教学行为。华人社会迫切希望的文化传承并未实现,华文教育的整个形势却出现了呆滞现象,随着老一辈教育家的老化,而未见年轻一代的接棒,印尼华文教育的前途堪虑,华文再次断层的雏形已显。我们不应忌讳承认现实情况,不应该毫无根据地宣扬印尼华文教育形势大好的虚像,只有实事求是地看问题,才会产生危机感,才会在心里打上问号,进而对所有疑问进行反思,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多年来,我们的华文教育路线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情形下走的,这就说明我们在华文教育问题上该走那条路的问题还没有弄清,是靠摸索走路的。印尼华文教育自解禁以来,走了十三年的路,如果到今天都还没有摸清石头,则应反思是不是我们使用错误方法走了错误的路。有些华社领导总说:“过去的历史不要去提了”,或许正是我们犯错误的根源。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对印尼华文教育近半个世纪经历的悲惨遭遇所引起的严重祸害认识不足,没有正视与借鉴历史,分析历史错误原因以及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
印尼华文解禁以后,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乘着对外汉语教学走向国际的东风而同时兴起,在强势的教育资源面前,我们信心满怀,面向未来,对形势认识不足,过于盲目乐观而忘乎所以。今天印尼华文教育产生的困境,并不单纯是华文教育工作者引起的,也不是因教师、教材、教法的因素而起,其根源在历史性的社会弊端。所以不找出社会问题,不唤醒社会人士的认知,凝聚不了社会能量,没有广大社会人士的支持和参与,社会人士对华文教育或冷漠,或无睹,或轻视,这就意味着华文教育工作者成了华文教育的单干户,成了自己一厢情愿的工作,如此一来,所有困难问题接踵而至,使教育问题陷入瓶颈。(一,待续)
对(印尼)华文教育的反思(二,待续)
2016年11月19日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叶联强
一.华文教育自主化
印尼华文教育如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采取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系列理论进行教学指导。而我们知道,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在中国的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其当初教学对象是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士。只是在中国经济崛起,因为国策的需要,汉语作为交际型语言向世界推广。使对外汉语教学在新的形势下,出现了教学性质上的转变,走进国际领域的汉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新的课题,必须实事求是地重新进行评估、考量和研究。
在国际汉语热的大环境下,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不论是在教学模式、方法乃至教材上,都呈现了强势的单边作用,而所在国的华文教育机构(包括官方教育部门)只是起了配角的作用。汉语教学在所在国的教学政策与措施,包括师资培训、教学评估与考量,多以采用中国标准来进行,虽然与当地教学机构共同合作,提倡教学的本土化,却仍以“独尊”地位主导本国的汉语教学。然而必须明白,世界各国国情有别,对汉语的需求不尽相同,而且汉语教学只是当地外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汉语教学的发展终究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教育政策以及当地教学机构对汉语教学的支持力度,而应把与中国积极推行的对外汉语教学当做两码子事来看待,跟“汉语热”的说法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在国外只能是作为各国开展华文教学的一个助力,而非原动力。国际华文教学只有与所在国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教学互动机制,调动和利用所在国的教学资源,使之转化为推动汉语教学的积极因素,使外国人从教学上的被动地位转变为主动角色,才是汉语教学顺利走进各国的最基本条件。
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了印尼国内学习汉语的热潮。中国政府通过汉办、侨办等单位采取相应措施,与印尼官方或半官方的教育机构接触,开展国与国之间教育层面上的合作。因此,通过国民教育体系中的现行正式教育机构推广汉语的路线,不会超越语言教学的范畴。这一路线我们可以称之为官方路线。而与这条路线并存的则是华人保存文化传统的华文教育路线。因此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学的说法,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两者既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却有不同的目标,不能混为一谈。
印尼的华文解禁发生在苏哈托倒台以后的民主改革,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并无直接联系的。因此,浴火重生的印尼华人是否复兴华文教育、传承本族文化,是本身的责任问题,并不能假与他人之手,换句话说,即使不出现一个强大的中国,我们的华文教育也不会因为没有外来援助而放弃。所以,发展华文教育,保住或传承华族文化,应该与上述官方路线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两者只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一体。这个概念必须形成。今天印尼华人在本族群华文教育上产生的诸多问题和困难,正是在教育的性质和目标上混淆不清造成的。
国际上进行华文教学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国情,在宏观层面上,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当地华文教学的定位是母语教学、第二语言教学、第一语言教学还是外语教学,都是所在国自行决定的问题。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的教育本土化,有赖于各国国情而定,由该国人士自主解决,别人是替代不了的。由于文化的原因,印尼华人成为推动当地华文教学的动力和主力,是毋庸质疑的,印尼华人在华文教育领域应具有主导性质的自主权。
国际上的汉语热确实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机遇,然而“热”是表象,汉语热与汉语教学的成效并无直接关系。热是随时会冷下来的,而华文教学是必须冷静地、长期地持续进行。只有让华文教育走上正轨,才是保持汉语学习热度的最可靠保证。“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机遇,再想复兴比现在还要艰难,也可能没有机会了。”真诚希望各方能重视这个问题。(二,待续)
对(印尼)华文教育的反思(三,待续)
2016年11月21日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叶联强
二. 华文教育是保住文字的教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潘文国老师曾对印尼华文教育明确指出:“传承文化的是‘文’不是‘语’。从印尼可以看得很清楚,苏哈托政府实行‘去华化’,也是从去华文教育着手。印尼华人这么些年来说的还是华语。但华文不能传承下去,终究有一天会连华语也保不住。”这句话道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印尼华人的文化状况正是朝着这一规律发展;其二是华文教学是保住文字的教学,而不是口语教学。
印尼华人自丧失文字以来,加上政治上的桎梏,几十年来噤若寒蝉,社交文化活动处于休眠状态。华族子女在无华文学校的情况下,转读国民学校,在家里成员之间通用印尼语交谈,华语环境就这样在三十几年间彻底消失。今天,初六十岁以上的人间或还会华语,下一代都不会讲华语,更可悲的是华语老师之间竟习惯以印尼语交谈!华人社会对于华语采取不置可否的心态,是当前印尼华文教育处境的真实写照。
史上说:“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拿其意义来说,要消灭文化,必先消灭记载其文化的文字。目前华人要保住自身的文化传统就必须进行保存文字的教学。虽然现在年轻人都不谙华文,不会讲华语,其学习华语虽属非母语学习,但以保存自身文化的华族来说,应把目标提升到母语教学的高度,因为只有华语才是华族的根本语言,而印尼语只能是作为国民的华族的国语。长期以来,华人总是把传承中华文化当做义不容辞的民族责任,殊不知如不从保存汉字的母语教学着手,就不能通过文字阅读书籍、文献,从中认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汲取文化精华,文化传承的事业必将功亏一篑。
历届华文教育研讨会,都把华文教育定位为第二语言教育。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实践当中,有人对第二语言教育的定位提出质疑,指出华文教育的主轴应该是母语教育。“印尼华教的宗旨、方向、路线,都必须有明确的界定,而不是把注意力锁定在’国民学校教外语’或满足于所谓’三语学校’,必须在’华语是华族的母语’这个高度上来规划,不可再’半心’”。(亦言,《呼声》第72期,第18页)华族同其他族群一样,有其文化根源,即中华文化。华语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假如我们把自己的语言文化放到次要的位置上,就等于不承认中华文化是华族的文化根源,这也意味着无所谓“弘扬”、“断层”之说。所以,在华人圈子里所执行的华文教育应该是母语的再教育,而非第二语言的教育。
然而,华族做为印度尼西亚公民的一员,对国家和人民所应尽的义务,就是把华文教育的层次提高到普及的地位上,即国民教育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面对主流社会,华语就相应地成了第二语言了。我们的国语是印度尼西亚语,日用语是地方方言,本族的母语是华语。这种界定必须明确,这样才能明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以汉语口语教学为教学理念,引用汉语拼音方案,注重口语语音的训练,强调对语法结构及其规则的认知,并将之作为学习华语的启蒙教学,实际上是不符合汉语言文字训练的规律和程序,尤其在语言环境尽失的印尼,已被证明不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印尼,除了北苏门答腊与西加里曼丹两个特殊地区以外,汉语已经被认为是难学的语言而被称之“神仙语言”,不论在国民学校或私人补习班,学员的学习情绪低落,尤以华族子弟更甚。华人对自身语言退避三舍,甚至弃而不学已见怪不怪。由于华文教学的成绩欠佳,部分国民学校计划将华文教学由必修课转为选修课,或完全取消华文课。
上世纪五十年代,是印尼华文教育兴盛的年代,当时的语文教学沿用历代的传统教学,既无汉语拼音方案也无语法教学,培养和造就了具有华文文化水平的人才。只是在一九六五年以后,文化的隔绝以及华社活动的停顿,使绝大部分人处于文化真空状态,在为生活奔波,劳劳碌碌之余,完全放弃了学习,因此造成今天华人的文化认知还停留在五十年前的状态。今天,在文化水平毫无提高的基础上,老一辈华文教师遇到了汉语教学的新课题,不仅让他们无所适从,也干扰了他们过去掌握的教学经验,无数次的教学培训,根本是炒冷饭一碟,毫无实际效果。所以,印尼华文教育几十年间在遭受人为的破坏以后,所有的教学实施,硬件和软件都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对华文教育的务实性工作不能解决长远的问题,必须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策略上对待问题才是正确做法。(三,待续)
对(印尼)华文教育的反思(四,续完)
2016年11月22日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叶联强
三. 教学新模式的构想
印尼是海外华人众多的国家之一,不论是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或是华人自身的华文教学,都必须依靠华人的参与来推动才能进行。因此,构建怎样的教学模式,以利于华文教育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自1999年印尼政府解除华文教育禁令以来,华文教学组织结构以私人补习班为主,而后在有条件的地方相继建立了“三语学校”。三语学校附属于国民教育体系,通过用印尼语进行公民常识教学,英语进行数理化教学,以及华语进行道德文化教育来办校。这样,华文教育就可以以比较正规的组织结构进行教学。虽然三语学校朝着培养华语人才的目标,为将来的教育事业进行“输血”工作,只是这种模式尚属年轻,还必须在今后的发展中经受考验。
上述两种教学组织结构加上在国民中小学、大学设立华语课程的华文教学,由于受地区以及教学资源的限制,并未能形成普及型的教学结构形式。私人补习班是个体单位,学员华文程度参差不齐,流失现象严重,在教学安排上很难有所突破。三语学校属正规教育,结构相对完整,但办学经费庞大,非一般人士所能举办,所以此种模式不可能遍地开花,达不到普及教育的效果。国民学校的华语课程是作为外语设立的,每星期上两节课,在教师、教材都不完善的情形下,效率极差。综上所述,印尼华文教育利用什么结构形式使之行之有效还没一个普。教学组织结构属硬件措施,是实行华文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世界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是成立文化中心,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所在国介绍本国的历史、文化、信息。实践证明文化中心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反之,通过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对语言的学习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成立一个语言中心,不单纯搞语言学习,而是以各种文体形式进行教学演绎,从文化表演的形式带动语言学习的活动。我们看到,几十年来,实际上本地华人对自身文化已是相当陌生,甚至是一窍不通。我们希望通过歌曲、舞蹈、书画、棋艺、烹饪等表演形式,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以及进一步热爱中华文化,对华文教育的工作应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印尼华文教育今天正处于傍徨阶段。此刻,我们不否定几十年来坚守教育岗位的老一辈华文教育者所做的艰辛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也不否定国外教育机构给予的真诚帮助,然而我们的不足之处和困难也必须公开讲出,这样将有利于对错误的改正,以期得到更有希望的工作保证。(四,续完)
——原载于《2014年世界华文教育论坛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