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

邹寿汉促魏家祥建议内阁 制度化增建华小


2016/11/26 南洋商报/全国版


邹寿汉邹寿汉:许多城镇面对华小不足。
(八打灵再也25日讯)大马维华联合会署理主席邹寿汉促请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博士,向内阁建议采取制度化增建华小的方案,彻底及全面解决增建华小的难题。 

也是雪隆华校董联会署理主席及雪隆嘉应会馆会长的邹寿汉发文告说,许多城镇面对华小不足,尽管华社再三要求甚至提出抗议,政府却不重视,所衍生的种种课题也越来越严峻。

“尤其是学生被迫到离家甚远的学校上课,这种情况极不健康,必须尽快解决。”

针对马华通过迁校计划,把一些微型华小搬迁到欠缺华小的地区,邹寿汉认为,这种临时方案只能缓兵之计,不足以应付城市化人口激增之需,制度化增建华小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华教问题根源出于单元化教育政策,族群母语教育被无理歧视与打压,要求增建多一所华校障碍重重、难如登天,但母语教育是国家宪法明文规定的族群基本权益,作为声称华社代表的政府要员,魏家祥需扛起责任,协助解决这束缚华教发展的困境。” 

邹寿汉提到,回顾我国华教发展史,几乎所有华校都是在独立前由华社自行创办,由政府出资在独立后设立的华小少之又少,即使华社愿意出钱出力兴建,政府也以各理由迟迟不批准。

“国民学校兴建了一间又一间,国小从1970年的4277所增至2016年的5877所,46年间激增1600所。相较下,华小却由1970年的1346所减至2016年的1298所,不但没增加,反而减少了48所。”

仅国小有按人口分布增建

邹寿汉指根据了解,政府有一套制度化增建学校的政策,即根据人口分布状况,各社区每增30007000名人口,就需增建一所小学,可是这制度只用于增建国小。

他指城镇社区华小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约4000名学生共挤一校的爆满情况年复一年,学生远距离上学的日子也没完没了。 

“华小一直被边缘化,政府的教育资源分配对华文源流学校从来就非常不公平,请问这是马华的功还是过?” 

他提及民主行动党古来区国会议员张念群指华小不增反减,魏家祥一再辩护马华于1999年至2016年间协助增建17所及搬迁87所华小,并一再声明这并非数字游戏也非邀功,可是明眼人看来,这些“功劳”微不足道。


(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