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245辑



三院合并的战略

2013/04/16 韩视新闻中心


作者:吴嘉豪

南方学院及新纪元学院已经成为大学学院,目前韩江学院升格大学学院在望。三院皆认为合并是必经之路,因为华社资源有限,整合资源才能使华社的民办大学更具有竞争力。

在还没合并之前,三院要对办大学的核心价值观有个透彻的了解。合并并不是仅仅是在三院互补学科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合并更是为了调整三院的结构,加强联合大学的管理后,提高综合教学水平。只有在三院的个别实力一齐升华到整体实力后,华社的民办大学才能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既然三院设有各自特色的学科,在合并后,可以尝试往培养高素质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迈进。联合大学可以继续发展目前的学科特色,也可以增设综合型科系,实现华社又精又博的综合型大学。

硬体设备固然重要,但廿一世纪的高等教育,不是比校园有多大、有多宽,而是师资团队里,有多少个是教授级的讲师。要让联合 大学成为华社首选的入读学府,仅有庞大的讲师团队是不足够的。虽然高教部要求在大学里的讲师必须有博士学位,但一所大学也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业界人士当客座 教授。联合大学切莫与一般的大学无异,别只顾着如何引进更多有博士学位的讲师,而忽略了大学提供教育的其中一个主要的目的,是让毕业生有就业竞争力。

要使毕业生在就业上有竞争优势,联合大学的课程必须与市场接轨。现今大学最缺乏的讲师,其实是来自各领域的专业人才,而不是能发表许多论文的研究者。学科理论与实际应用必须相辅相成,才能让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通过边学边做的活动,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见解。

时下流行说要让一项计划成功,就务必有创新的元素。事实上,有许多传统的事物乃成功的关键。譬如,一所大学之所以能够在国际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并不是单单因为它的学术成就。更重要的是,一所高等学府,要有积极向上的办学精神。只有不断地求进步,该大学才能更上一层楼。

铁树开花,看近似远。然而,华社务须现在就努力拟定联合大学的办学战略,以便在三院都是大学学院后,能快速地一圆华社多年来引颈长盼的我国第一所民办华文大学! 

 

元芳,普中的问题解决了吗?

2013/04/16 光华日报/言论版


~作者:董格宁

当年华文中学改制的种种保证,我们记忆犹新。结果20001122日,马华公会前署理总会长李孝友先生出席董教总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主办的“从改制中学看宏愿学校”座谈会,一开口,当场就六十年代独中改制事件向华社道歉。

马六甲普罗士邦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悬空n个月,校方面对行政也面对管理的困窘,董事部与森甲两地华团不得不挺身而出,定在328日拉横幅大力抗议之。

下有高调,上有成效;此言事后听来真真不假。327日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在记者会上宣布,随着公共服务局擢升马六甲普罗士邦国民型中学董事部属意人选郑金成的公务员级别,升任校长,校长悬空争议也告一段落。

哈罗,告一段落的,只是校长一职。除此之外呢?董事长李启云当初说的,可是这么一回事:“学校缺乏校长长达3个月,8名行政人员中只有一名諳华语,第一副校长及第三副校长也不具华文资格,这些都是教育局必须立即解决的。”

董事长揭露,她本身和董事已向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甲州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顏天禄及教育局局长,“多次反映学校的问题,他们都答应会协助解决,至今不见成果”。

是的,榴梿还没有落下,至今不见成果的,何止这些?当年华文中学改制的种种保证,我们记忆犹新:“改制后有三分之一时间学华文;董事部不必为经费操心;学生学费减少,减轻家长的负担;改制后学生有出路。”

结果呢?结果20001122日,马华公会前署理总会长李孝友先生出席董教总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主办的“从改制中学看宏愿学校”座谈会,一开口,当场就六十年代独中改制事件向华社道歉:

“我向改制中学《国民型中学》的校董会、校友道歉。我被误导,来误导华人,这个责任我要承担。 这是我的包袱,如何解除这个包袱呢?我已经77 岁了,也要站出来, 和大家在一起!年轻人跑前面,我老的拿拐杖跟你们跑。”

那是临终之前,一段来自李孝友先生心底,其言也善的话。悠悠13年,转眼又过去了。改制中学当前的处境,毕竟如何,广大的读者想必心照,这里自当毋庸赘言了。

是的,一部分的改制中学只剩下35节华文,学生不得不安排在课外甚至周末上课。改制中学的董事会呢,一如既往,经年累月,仍是向华社伸手要钱,筹建校舍。

前不久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主席林荣华另外提出改制中学华文老师师资的日渐严重:“全国78所改制中学华文师资缺逾百师资,有些中学甚至要一名华文教师负责全校华文课。”

林荣华还说:霹雳南华国民型华文中学一度发生校长乃在没有照会董事部的情之下,擅自委任董事的咄咄怪闻;董事部因此开会表决拒绝,呈上新董事替代人选,不料遭到霹雳州教育局说不。

不但这样,《1996年教育法令》修改了,国民型中学的校名也不见了。换句话话说,改制中学在法律的诠释,不复存在了。所诸如谓“普罗士邦国民型华文中学”云云,实际上,已是明日黄花了。

那么,元芳,你怎么看?拉拉扯扯,纠纠缠缠,国会解散,该来的第13届全国大选终于来了。宣言之中,没有说明。你认为普中乃至华教体系的那一匹布长的困扰,都从此彻底解决了吗?

黄淑珍老师一等,养正迁校足足等了24年,行动方略改制中学发展委员会的那一匹布长的建议,纯属纸上谈兵,始终悬而未决。李孝友先生地下有知,一定这么说。

 

华社并非不知足

2013/04 15 (砂拉越)诗华资讯


~作者:金圣

人民进步党(PPP)主席卡维斯于日前在平面媒介上放话﹕“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华裔其实没有面对很大的问题﹐比起巫裔和印裔﹐华裔可说是三大种族中最幸运的族群。”他又说﹕“这里的华裔对政府提出太多要求﹐事实上﹐国阵政府对每个族群包括华裔都很公平﹐你说要保留华小或淡小﹐政府都没有阻止﹐但是他们可有感到满足﹖”

人心不足蛇吞象﹖在霹雳太平落选的卡维斯当然对该地的华裔投火箭使他无缘进入国会一事耿耿于怀。借题发挥也好﹐有感而发也罢﹐他那样子批评国内的华裔﹐其实是为了粉饰国阵政府的“有容乃大”的宽容治国﹐有捧人大脚之嫌矣。华社果真是永不满足之辈﹖

大马既然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那么﹐各民族之间在政经文教诸领域也理应平起平坐才是硬道理啊﹗如果是劫甲济乙﹐或是只有一族坐大﹐那么﹐无论自圆其说的理由有多么堂皇﹐华裔心中产生不满是一种必然的现像﹐这与“不知足”或“永远不满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要落实一个大马的“以民为本”﹐我们就该以大马人自居﹐而不再强调你是那一族群﹐继续地“分而治之”或是“分而享之”。

 

等不到榴槤跌

2013/04/17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巫月圆

派钱、请吃、派米、免费欣赏巨星演唱会……一连串的免费活动,说是益百姓,大家都明白,这是大选效应,5年一次。

在各种大选支票、期票当中,欠了正式承认独中统考这一张,令华社失望,也让董总哀嘆仅能以“等榴莲跌”,来等待政府作出宣佈。

董总原本以为纳吉破天荒出席董总团拜等于破冰之旅,独中统考这个老课题总算迎来一丝曙光,谁知道,希望越大,失望更大,最后一切又打回原形,仍是原地踏步。董总不得不再次公开表示等不到榴槤跌,唯有继续施压呛声。

从未允诺甚么

明明知道承认独中统考等同多一张有力王牌,为何纳吉对华社释出善意之后,却无法捎来好消息?虽然纳吉已与董总正式会面和洽谈华教课题,却从未允诺什么,破冰不代表春天到了,所以董总也不要太失望,毕竟在竞选期间,走错一步棋,可能落得满盘皆落索的局面。

在各党为候选人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的当儿,抚平党內不满声浪、慎防党员抽后腿、如何把分裂化为团结,才最重要;正式承认独中统考?只怕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纳吉还要面对党內鹰派的詰问和质疑,搞不好进一步分裂,相信这是纳吉无法打出统考牌的最大原因。

华教课题向来千千结难解,即使政府宣佈承认820所中国大学和157所台湾大学的文凭,毕业生仍然面对政府部门认证的问题。

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后续工作,比承认中国和台湾大学的文凭更冗长,仅仅是国立大学这一关就难通过,如果纳吉在这时候宣佈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话,他面对的困难、挑战更大。

加上,在华人选票一面倒的情况下,董总要等榴槤跌,不容乐观啊!

土著与非土著之分﹐由来已久﹐属于宪法中列明的土著特权﹐华裔不存疑惑或有异议。不过﹐在政经文教诸领域﹐政府可以扩大蛋糕﹐好让国内的华裔亦能在一个大马的口号下﹐也享有甜头。

就像一马援助金那样子的不分肤色﹐全民都能领受﹐已经是跨出了良好的第一步了。纳吉有如此的胆识进行这样子的一视同仁的援助﹐华裔不可能像铁板一块﹐会无动于衷吧﹖

华裔要求各领域的公平对待﹐并不是一种过份的要求。

例如独中的统考文凭﹐在国外已受承认多年了﹐如果在大马犹不受承认﹐试问﹐让一心为大马华教尽心﹐尽力的华教精英以及董教总的老脸往那儿放﹖持续争取﹐不是过份﹐是合乎情合乎理的诉求呀﹗

独中靠华社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大无畏情怀﹐是何能的震人心弦啊﹗

反对党在野﹐华社也明了向在野靠拔﹐也不会为华社“增值”﹐只是﹐有时也算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才投了反对党的票。

纳吉是一个优秀的首相﹐华社对他有很好的口碑﹐如何安抚华社及至让华社对他另眼相看﹐相信对大选的选情﹐一定会起着微妙的冲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