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428 辑



100年也等不到?


2014/9/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罗汉洲

 


马青总团长张盛闻说,办华文教育不可“死板板”, 而开办新独中要有正式批文,就算等上百年也等不到。

张盛闻没有说明他所指的“死板板”是怎样的,华人坚持办名实相符的华文学校,不要补习性质的,也不要只有一科华文的“华文学校”,这立场可是“死板板”吗?不过在张盛闻的语气之中,可以理解到他很满意华教今天的模式。看来,麻坡区国会议员拉沙里大可欣慰讚叹:吾道不孤,你们华人夫復何言?

“就算等上百年也等不到”,壮哉!张盛闻。他显然非常非常肯定在此后的百年,都是国阵执掌国家政权,也非常非常肯定此后的百年,马华依然在国阵里与巫统“平起平坐”,足以左右国阵的教育政策,所以他敢说就算等上百年也等不到开办新独中的正式批文,华人也应该好像他这样满足华教今天的模式。

华教今天的模式又是怎么回事,一言以蔽之:比。独立前尚且不如。

独立前,我们有更多华小,还有七八十所华文中学,如今华人人口已翻了好几番,对华校的需求更殷切,华小反而减少45所,华文中学被排除于国家教育体系外,被逼“独立”。然而,张盛闻极力夸讚“华教有今天的模式”。

教育政策非一成不变

话说回来,我很相信张盛闻的话,即此后百年,如果仍然是国阵执政,马华也仍然在国阵坐第二把交椅,那就等不到正式独中的批文。这也是为什么华人“豁出去”,执意追求两线制的道理。

目前的教育政策,是国阵与其前身联盟的教育政策,並非一成不变。当其他政党执掌政权,教育政策也会有所改变,国阵不肯给华人公平的母语教育权利,其他执政党却可以给,马华办不到的,別的政党可以办到,只要尽快確立两线制,正式独中批文就会到手。

 

何苦逼董总跳海


2014-09-02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锺夏田
 

关中问题扰攘多年,其实只有两个疑团:一、关中是不是独中?二、关中能不能考统考及口头讲的是否可当准?

第一个问题,有一个个案能很形象地说明疑点。司法界年前曾流传一个小故事:一名涉嫌者自辩案情说:看起来像我,听起来像我,笑起来像我,言行举止也像我,可是并不是我。

现在关中也可套用此“经典”来释疑:看起来像独中,听起来像独中,讲起来像独中,办起来也像独中,但它并不是独中。

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独中的生存就像走钢索,左摆右晃,很多时候看似要掉下去了,幸好有明理的华社大力扶持。

独中的看护者董总,这些年来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走错一步。政策或者原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灰色地带。

两桃杀三士意图

从公布(或有尚未公布者)的资料来看,关中根本不是华文独中,它或许是独中,却是另一类独中。

我们华社号称有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但似乎也有喜欢自己骗自己的DNA,“我说是独中就是独中”已成为全城笑柄,“一边办校一边争取”也不遑多让。

恕本人孤陋寡闻,还没有见过“一边办一边争取”的成功例子。

有关方面说关中是(华文)独中,但有关当局(包括中央和州),却从无一字说关中是(华文)独中,教长还公开说法令没有的条文,他不会去做;这还不够明确吗?

有关当局一再明定关中的地位,大家何苦还要硬拗呢?当然,有关当局抛出这样的议题,不排除有“两桃杀三士”的策略意图。

至于第二个能不能考统考的问题,董总已多次解说有关当局三令五申,统考是内部考试;虽是口头传达,可其限制性是存在的。关中方面辩说有关当局也口头说关中能考统考,为什么董总持双重标准?

其实,这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口头的东西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遵守,二是撕毁。遵守又有两种,一种是全部遵守,一种是选择性遵守,用什么来做标准呢?当然是利益。符合本身利益的,可以遵守,违反本身利益的,则不妨撕毁。

必须紧记的是,解释权、决定权乃至审判权,都握在有关当局手中,你我乃至整个华社,只能愣愣的听和看。

董总绝对输不起

某届大选,十多个华团提出的十数项诉求,被反口不认账,此事应记忆犹新,我们实在不宜还那么天真。

有理由相信,有关当局无时无刻不在等待董总犯大错误。不要一厢情愿的认为,出了问题后才来打算。

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被日本右翼分子打了一枪,以为可搏同情,岂知他的谈判对手伊藤博文正色对他说:“你可以陈述,但赔款割台湾一字都不能改。战败国没资格谈条件。”董总如犯大错,也可作如是观。

统考真的这么权威这么重要,非考不可吗?

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说得好:“董总输不起”;这正是负责任的表现。没错,董总是输不起的,因为一输,对60所华文独中的深远影响可能难以估计。

关中可以考的试还很多,何苦要逼董总去跳海呢?

 

最值的投资


2014/9/3 (砂拉越)国际时报/时事评论

~作者:子富
 
日前,古晋中华小学校董会副主席甲必丹黄锦就,在一项感恩卸任主席周启明博士贡献华小的晚宴上建议,拥有庞大产业和雄厚经济基础的华人社团,把更多可应用钱财捐作华教发展用途,以收抛砖引玉之效,让更多华裔投身到拥护华教发展的大队中来。

甲必丹黄锦就称,如兴安会馆、客属公会和福州公会等大公会, 公会产业庞大,加起来或都已过亿!甲必丹黄锦就的这项献议,值得华裔社团省思,审度自己公会的财力,在专注维护会员权益的同时,是否仍可以为我们的华教作出更大贡献,以扶持华教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州的华裔社团,不管是地缘性社团、血缘性社团,还是业缘性社团,在履行公会宗旨,照顾会员并为会员谋利的同时,也均为华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每每华教筹款,不管是独中筹款还是华小筹款,华人社团都率先作出反应,在华教发展史上尽心尽力,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华社,应感恩华人社团为华教所作出的贡献;国家也更要感恩华人社团,在国家教育发展道路主,分摊着政府原本就应尽的责任。

重要的是,政府不能把华人社团对华文教育发展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华文教育同样在协助国家培育栋梁之才,在华人社会携手共同努力下,向来注重三语和双轨制的华文独中,在培育能面向全球之国家栋梁人才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扶持华文教育发展上,政府也不应以华教不符国家教育政策作为藉口,继续把华文教育拒于门外。教育政策是由人所拟定,不应是恒久不变的,应随着全球发展趋势作出修正,这样才不致被抛在全球发展主流之外。因此,常把华小阻碍国民团结、应关闭华小、应冻结华小创办挂在嘴边之“短见之徒”,是人人恹恶的。

华教阻碍国民团结了吗?绝对不!越来越多同胞把子女送进华小,华小其实就是一个促进民族融和的场所!本固鲁李思兴曾建议把土族同胞吸纳为校董,是具有远见的,这可促使民族同胞理解,华裔同胞是在为教育而办教育。

诸多社团,在历届执委的努力、献身耕耘下,都已取得极大发展,财力雄厚,在这项基础上,是否能为华教作出更大贡献,是值得大家省思的问题。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可以在华裔社团中获得更好的发扬,华人社团把可应用的财力投在资助华教发展上,将更为有意义。

我国华教发展之路,是热心华教人士及华人社团用血和汗铺成的,空喊教育发展是政府的职责,而不理政治现实,对华教发展一毛不拔之徒, 对华教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如果人人均这样,华教的发展在大马这片土地上早就灭亡了!

华教的发展,依然要靠华社的大力扶持,正如甲必丹黄锦就所说,拥有雄厚经济基础的华人社团,如能把更大笔的可应用钱财投在华教发展上,不仅有助解决华教办学难题,也必能起作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华人社会中掀起扶助华文教育的热潮,大家携手为华教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开放统考又会怎样?


2014/9/2  光华日报/言论版

~文:丹庆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关中是否能考统考争议,最近再度浮出台面。董总由始至今都不曾拒绝关中考统考,先决条件是关中必须是一所真正华文独中。若不是独中,就应该找有关当局(问题根源)解决,而不是一味向董总(找错对象)施压。

独中统考,顾名思义,就是专为在籍独中生而办的校内考试。其珍贵价值在于封闭式不对外开放的考试,一次定“生死”,不得重考,除非你留级重修。

关中既然不是一所独中,若董总领袖在舆论压力下,让关中考统考,就必须承担后果。此缺口一开,其他在改制华文国中就读的学生,是否也能要求得到同等待遇考统考?若是不能够,董总就应该准备解释为何厚此薄彼?

翻开华教苦史,独中在国中改制初期,面对严重的收生不足问题困扰。许多独中都在苦苦挣扎求存,随时面临关闭。幸运的是,当年有远见的董总领袖在1975年设立了统一考试委员会,举办了第一届的统考。统考深得好评,至此独中才渐入佳境,独中才得以生存下来。

如今独中统考若开放给国中生或私立学校生应考,学生家长肯定会将孩子送往免费国中就读,省下去独中的费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届时独中是否还会有市场?笔者不能预测未来,更怕被人笑开倒车。只能想到可能局面是政府即使不关闭你,你也得自动灭亡。如何解决,唯有看董总领袖们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