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7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523



从补选谈统考的将来


2015/5/27 光华日报/言论版

~文:梁炳雄

云冰与峇东埔补选先后尘埃落定,国阵与人民公正党无意外地守住了各自的议席。一如以往,胜者有胜者的话,败者有败者的话,各自表述,各说精彩,这是搞政治者的常态;平常人有何看法,媒体不关注,除了一些时事评论员的意见外,也没有人会去表示,所以无从知晓。

其实影响这次补选的因素千丝万缕,用经济学的手段就可分微观与宏观的两种基本分析方法。微观的,比如峇东埔的补选是多角战,除了公正党和国阵外,还有人民党与独立人士,云冰的就是一对一;评论这两个地方的选举结果就不能直比。还有一个颇为重要的、有关各选民平等的一人一票的基本民主,在两个选区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同是国会议席,峇东埔的是71890名选民,而云冰的是53294名选民,相差超过30个百分点,完全不对等。理论上讲,峇东埔的代议士更有话语权,更能代表民意。再说一个因素,当天的天气也可影响选举的结果。可见要真正分析选举结果的数据,并不是简单统计学的传统手段,如平均值、总数、标准差异,而是经济学里的矢量经济方法:设定了无数的误差多元方程式,然而分解这多元的方程式也不是几天就可搞妥的。选后才隔天,政治人物就跳出来大谈成败的因素。

再来说一个会使人不敢相信的因素,就是最近的董总事件。董总的事件与补选有联系,开玩笑。如果你是关心华教的选民,说它有影响不为过。总董近来这么讧乱,可能有政党做鬼。既然政党参进来了,当然就有政治目的,那是不必多辩的。其乱源就是关丹中华中学(国民型,暂时以所知的讯息分类。找不到公开的资料,如有差误实为抱歉)。一间中学,政党为什么要搅进来,没有事可做了吗?为民族、为教育、为文化全是废话。以前的华文中学,也给政党搅坏了,变了今天的国民型中学。要巴结主人,表示忠心,搅垮仅存的独中(就是统考)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说实话,华文独中,政府并不高度反对,因为政府此中省了很多教育费;如果独中办得如国民型中学一模一样,政府的确开心无比。办成这件事的人,在政府里的就升官,做生意的就政府照顾,没族魂的人谁不干?而真正是政府最大的心患是统考。统考经过董总(不理前首相马哈迪的警告)多年的苦心经营,办得有声有色,世界多国承认;这是摆明跟政府唱对台戏呗。将来还有华裔考政府考试吗?更何况考到政府文凭,即使进了本国大学出来,要找一份政府的工作没有机会(政府的薪水是最优厚的),不如考统考,进外国大学或本地私院,拿一张文凭拥一身好学问,自闯天下。政府真正的目的就是不要目前的统考,正愁着怎样搞掉它。现在有人代办了。

三种预测

以下是预测。万一关丹中华中学没有政府公函准许下,董总给与统考,那就违法。统考违法,政府就好办事,有三种可能性。第一种,干掉统考。这一项可能是做做看,因为华社不肯,政府也不打算出这笔钱(没有了统考,独中就完了,学生都往政府学校去,政府在此必然多花钱)。政府什么时候肯为华人教育花钱?预备班被取消,就是政府要省去给华人教育多下点钱的开销,依附着华人家长要孩子早毕业的心理。全天制的不能实施就是太多的华小,要政府花钱去蓋,所以不了了之。

为什么说政府关闭统考是做做看呢?这就是第二个可能性。首先政府会开声说要罚董总让它取消统考,有个政党跟着一如以往出来演戏。话说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华裔优秀生进不了本地大学或类似的事件,让这个政党去做一些争取的工作,宣扬它为华社争取权益,演演戏。此情此景,这个政党会义不容辞替董总争取统考的保留。政府答应了,条件是统考要修改科题内容。这一修改就是大事了,也可说是统考的连根拔。统考改到怎么样就不敢想像。可能跟政府考试相差不远,那么独中与国中的课程最后就相差不多,独中就变成第二代的国中。

第三种可能性,就是董总自动修改统考,目的(或其他理由)要跟政府考试接轨好让政府承认(相信不会是现任的董总领导)。新的统考与旧日的,面目全非,校名是独中,修的就是国中课程。往后华社要出钱办中学(或叫独中),政府无任欢迎也是政府的目的,因为在政府眼里已经没有所谓的独中了。

独中虽然对国家教育替政府省下不少钱,然而这些年来在这个政党强盛时日无法让政府给独中半分钱的资助,现在沦为一个无足轻重而疏落的成员党,能给关丹中华中学争取成独中,我看是咸鱼翻生或者巫统自己变了。


非马华出面不可


2015/5/26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罗汉洲

民政党非常关心董总的纷爭,已委任副主席刘华才设法居中调解。马华署理会长魏家祥则表示马华不主动介入调解,以免自討没趣。

俗语说“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不做中就是不做中间人,不做调解人,看来马华比民政“聪明”,不过也有一些“小人”说马华乐见董总乱下去。

老实说,马华比民政更適合做调解人,首先是刘华才之前曾数次批评叶新田和邹寿汉,他的立场已不够中立。其次则是华校董事大多数是马华同志,虽有传说叶新田曾是老左,但老左现在也已分成两派,其中一派已倒叶了。

换言之,挺叶这边有老左,也有马华同志,倒叶这边也既有老左,也有马华同志,大家只有挺叶与倒叶之分,已无左右之分。

因此,马华只须针对自己的同志调解,老左就起不了作用,马华只消劝服担任校董的同志,劝他们求同存异,別再斗下去,董总纠纷自可迎刃而解,马华必可因此贏得华人欢心,为何放弃这大好机会?

马华有机会立大功

马华还有一个贏尽华人欢心的大好机会,那就是请廖中莱和魏家祥两位部长去问问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关中到底可不可以参加统考,只要慕尤丁给一个肯定答案,不管是好是坏,董总纷爭可消除大半,马华立下大功。

教育部现在给的答案是: 知道了。我曾比喻这答案犹如有人跨门槛而立,一脚在屋子里,一脚在外,叫人猜测他要进屋子或走出去,是非常坑人的猜谜,有人把“知道了”当作批准,这可有点冒险,所以还是请马华以自己人身分向副揆问清楚的好。

我曾在去年1216日于本栏恳请马华两位部长向副首相问这个问题,可惜到现在还不见答案,是不屑问还是不敢问?好歹给华人一个肯定的答案,协助董总息爭吧。


林连玉与温典光决斗──华教「三机构」是如何建立的?


2015/5/24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麦翔

(一)前言

前文《林连玉与陈禎禄论华教:马华公会华教政策的订立》一文,刊于《东方日报》517日〈文薈〉版,主题是林连玉帮忙马华公会会长陈禎禄釐清他对华教模糊概念,给三机构铺陈一个比较稳定的共同基础,確保该机构领导权稳稳的操在教总手中。

华教与非华教组织(执政党,或在野党尤为重大)搞「统战」,华教史上並非少见。「统战」中华教的独立性问题就是领导权问题。这原则关係到华教的兴旺起落,几十年后的今日依然如故。但在林连玉时代,华教界並无独立性这个前例可援。儘管如此,林连玉却深知独立性的重要性。因此,林连玉「兵走险棋」,不惜「吞炸弹」,硬是把温典光的佈局扭转过来,实行「硬著陆」。

今日华教界对独立性正反两面经验教训的积累不少。但对独立性懵懂无知,或者装作无所谓的分子大有人在。近日,旷日持久的董总风波,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不把独立性当一回事。比如,把今日教总与昨日教总(林连玉时期的教总)等同起来;凡是与他们看法不一致的团体(包括今日董总),一律予以抹黑、否定。

本文与前文「林连玉与陈禎禄论华教」在时序上的联繫,在逻辑上亦有紧密连接,此两文应联起来读。另外有「华教的独立性」一文,情况也是如此,將陆续发表。三篇文章构成阅读链,將拨开今天董总风波中被严重顛倒的、似是而非的迷雾,有助誊清癥结所在。

(二)温典光伺机出击

话说《1952年教育法令》在马华议员举手赞成下,19521121日在吉隆坡殖民地立法议会通过。按教总的原计划,反对此法令的第二次大会势在必行。

但是,现实却是「形格势禁」,会议召开主动权掌握在马华公会中文秘书温典光手中。他抱著马华公会与总会长陈禎禄为「尚方宝剑」,有恃无恐,一拖再拖。在华教舞台上初露头角的林连玉,一时也无奈他何。三个月后,19532月,温典光摇电话联络林连玉,提出筹组「华文教育最高组织」(即「三机构」)的两种形式,即独立註册或者附属于马华公会管辖下的一个「委员会」(小组)。温典光指出,能否得到註册无十足把握,且需时日;后者则无此阻碍,一旦附属于马华公会,马上可以活动,並可得到母体马华公会以及陈禎禄的呵护与给予的方便。

林连玉当然不赞同华教机构附属于政党,仰人气息;对温典光意欲使「三机构」变成马华公会的囊中物,从中垄断对华教的话语权,並成为个人名成利就的工具,林连玉瞭然于心。但格于主客观因素,不得不表面附和温典光的建议,达成召开大会以反对《1952年教育法令》以及建立三机构的目的。至于如何否决温典光个人算盘,保证华教的领导权,私下已经「胸有成竹」。

各地教师公会纷纷选举代表、草擬提案,准备赴会。报章传出檳城与吉隆坡(林连玉所在单位)两个教师会公佈的提案,主张华教机构应为独立组织。温第一时间找林连玉算账,威逼拉倒召开会议。林连玉「底气」纹丝不动,依先前的策略行事,重申「个人」同意温的建议,並愿公开表態于报端,作为证明。

(三)林连玉「吞炸弹」

此林连玉「同意附属马华公会」的新闻一经在报章发表,华教界哗然。「这种使我自己打自己嘴巴、反覆无常的恶行为,等于迫我吞食一颗炸弹。当时我內心的痛苦,实在难以形容的。但为著催动大局,形格势禁,却又不得不如此。可以说,温典光(一时)把我征服了。」林连玉如实地写出自己此时的心情。

会议如期召开,陈禎禄主持会议,出席者除教师公会代表外,还有马华公会的「右派」分子:如梁宇皋、梁长龄、翁毓麟、陈东海等。其中,梁宇皋、梁长龄竟是举手通过教育法令的立法议员,后者是起草法令的委员之一。

会议伊始,分为升温,首由森美兰教师会代表吴太山责问为何在座的某些立法议员在议会不反对教育法令?梁宇皋顾左右而言他,「我是研究经济的,教育问题我不懂,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华文教育问题,所以…」

「华教问题在华社早已闹得天翻地覆,假使身为华人代表而不知道,又如何充任华人的代表?」林连玉直率的批驳,使哑口无言的梁宇皋从记恨在心,日后「林梁公案」即由此开始。

吴太山旋又把矛头转向梁长龄:「梁宇皋可以推说不懂教育,那位身为华校视学官的议员(指梁)也可以说不知道吗?」会场气氛在不断升温。梁长龄哑口无言。

(四)爆炸性的现场

会议来到教育法令议题,场景更火爆。鑌城教师会代表站起来提出组织独立性的最高华文教育机构,林连玉毫不犹豫的加以支持。

温典光铁青著脸大发脾气,责问林连玉出尔反尔,没有信用。林连玉不慌不忙、义正词严的回答:「组织领导机构问题是眾人的事,以公意为依归。我既为吉隆坡教师会代表当然支持本会的提案,个人的意见要放在一边的!」林连玉豁出去了!这突如其来的林梁两人针锋相对,会场气氛为之凝结,鸦雀无声,寂静了好一会。

「你们马华公会名为政党,其实却没有政纲」林连玉对著主席位置上的陈禎禄说,打破了极其尷尬气氛,「现在我们要知道:到底马华公会对于华文教育抱的是什么態度?」

(五)转机

陈说,「华人若不爱护华人文化,英国人不会承认他是英人,巫人也不会承认他是巫人,他就成为无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猪牛鸡鸭这些畜生禽兽,是无所谓祖籍的。所以华人不爱护华人文化,便是畜生禽兽!」陈禎禄素来被视为不懂华文的「峇峇」,在紧要关头拋出这番义正词严的肺腑之言,解冻了会场气氛,恢復活跃起来。檳城董事代表骆清泉感动地说:「有这样贤明的领袖,我们可以安心在他的领导下,以爭取华文教育地位了。」会议朝著这个方向,顺理成章的达成建立「三机构」的目的,並隨即通过章程原则:

1)三机构定名为「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2)以马华公会会长为当然主席。(3)除玻璃市外,其他州每州董事、教师代表各一名,共20名,加上马华公会代表10名,合成三机构理事会。(4)董事、教师及马华公会三方有均衡的否决权(即一致通过的原则)。

陈禎禄允诺以后马华公会有关华教的问题,以马华教育中央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构。至此,叱吒华教歷史的「三机构」终于诞生。

(六)尾声

1)三机构的诞生充满曲折与戏剧性,以「独立机构」为標的,却得出「附属马华公会」的怪胎,可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2)所谓正常操作,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华教的「独立性」。林连玉成功创立独立性的传统,给我们留下及其宝贵的经验,且听下回分解。


为什么样的人重选?

2015-05-21 10:01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罗汉洲

综合一些评论人和“11华团”,以及涉身乱中者的结论:董总之乱是叶邹二人的“人的问题”造成,如不准关中考统考,与搭档数十年的教总、林连玉教育基金闹翻等等,他们说唯一解决办法就是重选。

乱得“无法解决”就重选,这是公平合理的做法吗?

重选並不能保证平息纷争,且可能成为恶例,新纪元学院前院长潘永忠博士说重选恐有后遗症。

更须大家明了的是,重选就算暂时平息纷争,但造成先前之乱的是非曲直却没有厘清出来;而厘清是非曲直,找出蓄意作乱,以及为什么要作乱的人才是重要与公正的事,何况重选也可能使到正直的人被冤屈,而小人则当道。

所以,一遇“乱到无法解决”就重选绝非正确的做法,这做法或许只能让“权臣”得偿所愿。

夺权派有人反签名运动

说到叶邹与老搭档闹翻,提出这话题的人一面倒归咎于叶邹二人,但这可公平吗?好朋友闹翻了,肯定只有其中一人错?请那些归咎于叶邹的人列举事实来证明全是叶邹的错,数十年老搭档则完全没有错,否则又怎能完全归咎于叶邹二人?大家可还记得57日晚上发生在董总的事吗?王超群一口咬定教总张姓女职员车上没有董总文件,但最后结果怎样?见微知著,和教总闹翻全是叶邹错?

在董总号召下,千多个华团通过发起百万人签名活动,大家都知道目标是什么了,但夺权派中有人反对,签名活动遭抵制,截至去年1014日,吉兰丹只收到48人签名。

大家想想,如果去由林连玉教育基金主席掌校的中华独中要求签名,单单教师和董事签名都不止48人吧?不是有人反对签名是什么,这些人是谁,举一反三,叶邹和林连玉教育基金闹翻全是叶邹错?

秘书处行政部权力太大

至于不准关中考统考,叶邹曾在去年127日开会商讨关中报考统考课题,但极力主张让关中考统考的夺权派18名中委(其中数人稍后已给他们的州董联会撤销代表身分,但夺权派仍打着18中委旗号)全部缺席。如果他们出席,早就解决了关中考统考问题啦!请问是谁不愿解决纷争?开会是中常委的责任,蓄意不开会就是失职,是中国人说的为官不为,为官不为就须辞职,用本地话讲就是回家种番薯,推举他们的董联会也有同等责任。

董总纠纷不能解决,主要原因是夺权派与秘书处和行政部早已勾朋结党,自成王国,占领董总行动更证明这点,他们当然不愿和解,所以,“乱到无法解决”就重选,合理吗?胡万铎曾诉说董总秘书处和行政部权力太大,柯嘉逊在他的一本书中也提到郭全强有同样的抱怨。

这种情况形同军阀割据,章程给他们嗤之以鼻,他们的作为犹如古之权臣把持朝政,没有国法王法,竟还有人高喊“守护行政部”,这简直就是姑息养奸兼养虎为患;倘若夺权派通过重选夺权成功,董总秘书处和行政部必成董总甚至华教的毒瘤,所以,铲除董总秘书处与行政部一手遮天现象是当务之急,胡郭二人是好好先生,没有防微杜渐,终至今日养痈成患,叶邹打算割除毒瘤却引火焚身,所以为何要重选?为什么样的人而重选?

罗汉洲■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