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2日星期四

唐威杰:少读少写惯用“简写” 学生华文程度退步



2013/8/22 中国报/国内版

(吉隆坡21日讯)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教育局华文组等组织,皆认为我国学生华文程度退步,认识的词汇少、错別字多、语法不通等,原因是现代人惯用“简写”、缺乏阅读、少写字、常用电脑输入法所致。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主席唐威杰说,此现象可从2011年及去年发现,学生错別字多、很多字不会写,这也是因环境影响,学生常用电脑,但这也能判断学生的华文程度,若学生有阅读习惯,他就不会连文学內出现的人物名字也写错。

“若针对中六生的华文程度,明显是下降了,我们从2006年发现学生很难应付中六的2张试卷,包括文学试题,因为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期都没读中国文学,学生也同样在作文方面面对问题,因为思考方面不太成熟。”

缺乏批判性思维

唐威杰今日为2013年高中华文训练营主持开幕仪式后,在记者会上如是指出。出席者包括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教育局华文组李忠有督学、吉隆坡联邦直辖区国中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郑玉表及顾问陈毓媚、冼都中文华小董事部4名代表,即侯玉华、蒋金枝、陈春桃及冯发,及冼都中文华小校长许惜惜。

李忠有说,现代人惯用简写,例如“不要”写成“表”;“这样”写成“酱”;“不要这样”,就缩写成“表酱”,华文水平令人担忧。

郑玉表也认为,现在的中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学生书写能力往往比会话能力更差,而我国华人都活在一个迷思,大部分都认为除了中港台,我国的华文程度是最好的,其实不然。



现代学生惯用的简写例子
正规字眼
缩写字眼
1.不要
2.这样
3.不要这样
表酱


 
建议华文科纳入文学元素

唐威杰建议政府,仿效大马教育文凭(SPM)国文及英文科试卷,將文学元素纳入华文科试卷,进而增加学生对报考华文科的信心及兴趣。

他说,国文科及英文科,教育局指定学生读文学书籍,而考题范围根势有关文学篇章,如此一来,学生至少能掌握文学这部分,不过,华文试题范围广阔,考题或出课文以外篇章,造成学生毫无复习课业的头绪。

他也建议试题採纳课本的篇章,缩小试题范围。

另外,他也认为,政府並没有重视华文教育发展,而是民间不断推动学习华文,这些现象可从国中生的母语班编排在正课以外,30年来不变。

“师资培训向来不足,儘管小学师资出现缓和的现象,但国中的问题仍无法获得妥善解决。

“在开班方面,华文科仍无法编入正课,加上上课的节数只有每週3节。”

担心不完美弃考华文

郑玉表说,学生认为华文科难以得A+,担心“不完美”(没有全科A+)的整体成绩影响日后奖学金的申请,因此放弃报考华文科。

“另一因素也是因为家长很担心,虽说教育部指华文成绩不会影响奖学金申请,但怎知届时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一些大马初中评估考试的优秀生,升到中五都不考大马教育文凭的华文科,因为家长很希望孩子获得奖学金,如此就能保证孩子到大学毕业都有奖学金。

“万一学生真的无法考到A+,而影响奖学金申请呢?部分学生也指家长反对报考,甚至也有学校校长叫学生不要报考,以保持学校的高排名。”

她说,一些校长也曾对家长这么说,不过,一些学生即使面对种种压力,他们仍表明有兴趣上华语课,但不考试。

“教师只怕开了先例,所以都不接受此要求,一些学生想上文学课,但就不要报考,確实出现这种现象,所以我们需要教育家长。”

她说,其实要在华文科考取优等成绩不难,唯要考取A+成绩就不容易。

国中母语班应增节数

陈毓媚建议政府,將国中的学生母语班节数从每週3节增至4节,让学生有足够时间掌握语言基础。

她说,由于时间不足,因此教师需筛选篇章授课。

她说,学生除了少阅读书籍,如刊物及小说,也没翻阅报纸,更不用说阅读课文,原因是指时间不足,学生只有时瀏览面子书,但却没有时间阅读,此外,隆市有举办多场书展,但是购书者大部分是成年人,甚少是学生。

此外,郑玉表也说:“一些老师批改华文试卷时,他们还以为吉隆坡学生的华文程度很好,况且隆市常举办文化讲座及书展,如此近水楼台,怎么改起来不过尔尔,甚至比外坡学生成绩还差?”

她说,国民型中学的母语节数是每週5节,而吉隆坡只有2所国民型中学,北马如檳城的中学甚至拥有每週7节;檳城国民型中学学生读完5年,就等于吉隆坡国民型中学学生读10年书。

“国中的母语节数,则是每週3节。

另外,她也建议政府提高教师在母语班授课的津贴,儘管政府提高公务员薪金,唯没有调整母语班津贴。

SPM华文考生少近千人

李忠有说,吉隆坡联邦直辖区2013年报考大马教育文凭(SPM)华文科的学生,明显比去年减少了约1000人,只有约4000名学生报考。

“或许是去年的大马初中评佑考试(PMR)华文科成绩,给考生带来很大的打击,因此他们升上中四时,决定放弃考华文科,其实我们要鼓励学生报考大马教育文凭华文科的,因为中三及中五的华文科是不同的学习范围。”

他认为,学校老师应该在学生升上中四时,在那段3个月的“过渡期”鼓励学生修读华文。

“根据我多年教学经验,其实高中华文课程与初中华文课程相比,前者会较轻鬆,我曾有一名非华裔生在大马初中评佑考试,华文不及格;但在大马教育文凭的成绩却考取及格。”

(中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