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人来读书 谁之过?
2016-01-14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罗汉洲
开学了,每年都一样情况的开学,家长为初次上学的孩子“护驾”,荷包“大出血”等等都没有改变。
另一边厢,一些华小爆满,一些却零新生,另有一些面对即将零学生的窘境也没有改变。
唯一改变的是零新生的情况引起副教长张盛闻有意见,他劝请这些学校的董事会和家长协会“勿为了挽救一所华小而苦了一人上学的孩子”、“千万勿为了救微小而补贴家长”、“从远处吸引学生到来绝非公平与非正面的行为”。
微小应该停止运作
因此张副部长希望这些华小接受指示,让学校停止运作。
微型华小(应该形容为超微型华小)的董家协为了延续学校的“性命”,可就出尽法宝,如义务载送学生往返、补贴学生,补贴费由数十令吉至二三百令吉不等,霹州大直弄益华小学由一位热心人士出重资,每人每月500令吉“请”学生来读书,所为的是什么?
为了保住学校而已,这种“聘请”学生读书以保学校的情况应可列为世界奇观或列入健力士大全,超微型华小董事会与家长协会的做法真可谓其行也哀,其情可悯,何忍复加责于彼?为了保住学校而尽心尽力到“无所不用其极”,这种苦心理应受到赞扬,殊不知却给打为“非正面行为”!可知道为什么要保住学校吗?
保校无所不用其极
学校一停止运作就是不再存在了,华小就少了一所,但学校那怕只有一个学生,它依然是一所学校,以后可以申请迁校,如果获准就保住了一所华小,只因华小已到了一所都不能少的情况,此所以超微型华小的董事会与家长协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到了用钱“请”学生来读书的地步,但如此苦心孤诣保学校的用心究竟是谁使为之,谁令致之?
一言以蔽之,都因华文没有官方地位,单凭“华人可享母语教育权利”的契约保不了华文教育受到公平对待,华文为什么没有官方地位,副教长张盛闻可知道吗?不妨参阅拙稿“华社对马华不公平?”(15-10-15本栏)说到超微型华小迁到需要华小的地方,人人都知道这是好办法,但可不是说要搬就搬那么容易,据教总《微型华小搬迁概况》指出,截至2013年,申请搬迁但未获批准的微型华小至少有13所,有者的申请已超过10年,个中缘由一言难尽,就算有人为迁校者捐献校地也会给驳回,不准。
经费庞大迁校不易
一些亟须华小的地方,当地人士申请某微型华小搬过来,学校董家协也同意了,可说“郎有情,妹有意”,照理应是水到渠成,谁知道当局却说当地已有“足够的华小”,所请不准,官字两个口,奈何。
再加上迁校涉及的庞大经费须自行解决,迁校可真的不是说的那么容易。
因此,在迁校申请获得批准之前,超微型华小的董事会与家长协会唯有极力保住学校的运作,即使出钱请人来读也也在所不惜,这种苦心应该受到赞扬和支持。
超微型华小大多在偏僻地方,董家协筹钱保校委实不易,但他们仍坚守学校,这种精神令人倍感钦佩,希望张副部长积极协助他们。
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的母语 (上)
2016/1/11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惊呆
假期结束了。成人“蓝蓝”地上班去,孩子“蓝蓝”地上学去,老师“蓝蓝”地上课去。为什么开工日老是那么blue就不多说了,但新年来到总要有新的出发点和好心情,我们都希望一年的开始能遇到听到许多美好的事。偏偏,就当老师们正能量满满地迎接新学年来临的时候,有人提出反对多源流学校,因为有华淡小学生无法说马来语,也有马来学生无法说英语。“多源流学校破坏种族和谐”、“关闭多源流学校”、“不会国语不爱国”、“华人回中国”……诸如此类吵到不能再吵的课题,没有一次不是针针扎在华人和印度人心头上的,大家自嘲为二等公民的说法也越来越流行了。我们听到关华小的言论时必然是忧伤的,然而,现在的我不仅仅忧伤,还觉得有一点矛盾。
我们华人最本事的就是拼死捍卫华小,最避忌的就是别人说关闭华小,在多间微型华小面临倒闭的事件上也都表示心痛。尽管常有人说微型华小浪费师资物资,但当学校再也撑不下去时还是会反过来说可惜,“垂死挣扎”之际宁愿去申请迁校也不愿关闭一间华小,可见华社对华小是何等重视。华小最大的作用是让学生能专注、深入地学华文,并使用华文作为母语学习所有的学科。神奇的是,好几次和一些华小毕业的朋友聊天,他们竟认为华文不过是语文知识,学那么多那么深干嘛,工作和生活都没用上。更神的是,也有华小校长劝说别修中文系,教育系或别的系更容易且更有前途。这些摆在眼前的现象不免让人反思:华小在各方的支撑下正努力地站着,老师们倒是否拥有相符的服务精神和素质水平?华小的老师多数主修华文,究竟有多少老师真正喜爱华文?学生呢?学生喜爱华文的话,求学生涯结束后是不是必定喜爱华文?要是一个人长大后依然爱着华文或以华文维生,是否又一定是华文老师、华小的功劳?
自己也找不到学习价值
其实不必浪费时间想那么远,就反观我们自己,无论是短信、电邮、发状态或留言之类,我看八九成的华人都在用英语,看看我们的社交媒体里都出现什么文字就知道了。没人能说用英语交流是不对的,是不爱民族的。2015年林连玉精神奖得主陈子儒先生说:“现代华族对于华文教育的看法不同,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更重视出路及生活,对华文教育缺乏感情。”这番话就是问题所在——问题不在于这番话里,在于“华族自己也找不到学习和使用华文的价值”。对“年轻人”来说,语言只是个沟通的工具,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归咎于“文化传承的失败”和“文学阅读的失效”,遗憾只让孩子学习了文字。难听地说句“难怪他们”,人家英语国际地位高,人活在社会里终究得务实一点,因此师长鼓励孩子多学英语,在家在校都讲英语,最好还是能弃考华语。如此看来,“年轻人”的定义是更广的,还涉及了孩子们的上一代、上两代人。你问这些“年轻人”生活现实重要还是华文传承重要,知不知道李光耀为当年阻拦新加坡的华文教育而感后悔不已?他们告诉你:“如果当年李光耀不是先用英语团结了国民、成就了国家,今天他以一个自怜自艾的发展中国家的样子来对你说这番话,你会说什么?滚回去中国?”我们知道新加坡成功不纯粹是因为把英语定为国语,我猜想这些“年轻人”的意思是说倘若当年的新加坡使用华语作为国语,今日的新加坡(区区一个小国)可能没办法在国际经济领域里占一席之地,还会出现类似马来西亚的种族议题。
日本人以日语为荣,法国人以法语为傲,这类国人在自己的国家要是不学外语也能活得很好,强国的繁荣企业都够他们自给自足了。强国有的是国际贸易地位,只把当地国语母语学好的人很多,能操一口流利国际语(几种)的专才也不少。马来西亚人崇尚学习英语无可厚非,但国家的强盛并不单靠语言优势来获取(我们常为自己能说多种半桶水语言感到沾沾自喜),最重要的还是学习能力。“用母语学习所有学科更有效、更合理”,这种说法大家都认同。然而,在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里,母语的学习又该如何定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维基百科的说明:“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母语不是靠出生地或血统决定。母语也不一定是母亲的语言,比如在一些父系社会,母亲来自不同的语言区,而孩子通常只用当地的语言,他们只有极少数会掌握母亲的语言。同样,对于移民后代来说,‘母语’不一定是母国或祖国的语言,甚至有可能是人造语言(如世界语)。一个人可以有两种或更多种母语,因此是‘双语’或‘多语’的。”中国人说学习汉语是“母语教育”没错,因为他们的国语和“主要族群”的母语一样。那么,马来西亚的母语到底是什么?我们绝对有捍卫华文的义务,但接下来,国语又意味着什么?许多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有时甚至不太需要兼备其他语言能力,因为他们的母语就是国语。我们呢?我们现在常做的是用那不咸不淡的华文来讥讽“香蕉人”,展现我们的华族优越感。
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的母语(中)
2016/1/12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惊呆
我国很多元,各族的思想观念也很多元。比如对学习的认知,教育部马来行政官员崇拜英语,教育界的华人则是在崇拜中国汉语。其实,面对着中国人,我们马来西亚华人活像个猪八戒照镜子。中国人招我们“回祖国”,我们拒绝;中国人问我们怎么会说普通话,我们恼怒。站在汉文化圈的国际舞台上,我们极力突显华族的身份,但黄皮肤底下的灵魂却仿佛没有确实的国籍身份、国民意识。这下可糟了,连香蕉人都做不成了。我们都说自己爱国,人家叫我们“马来人”(“马来”对外国人而言是“马来西亚”的缩写),我们反应大得快把人家吓死了。在中港台的朋友面前我们抗拒用马来语说话,海外艺人来我国宣传时用马来语打招呼也会让我们觉得别扭……这些是中港台华人都没办法理解的。那几位到中国参加选秀节目的马来西亚人都说“我有一个中国梦”,很多华人的心理实际上和他们一样,可是一旦听说中国游客“又出事了”的时候就会撇清关系,群起辱骂中国人没文化。有些向往台湾的朋友还会没头没脑地插入两岸议题的口舌之战中,猛叫人家“默迪卡”!
对于那些“不懂礼貌的家伙”,中国还算大方,继续赞叹马来西亚的华文保留得特别好。我们有的人暗爽被抬举了,有的人不爽被看扁了。还有一种人是异类,他联想到我们的多源流学校也是“保留得特别好”的。由于各源流的学校都在用着各自的语言运作,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种族社群”,让学生自小养成向同族人“埋堆”的习惯,毕业前这样的“小社会观”早已成形,踏入社会后便难以与他族融合,难以一起生活一同交流,成为真正的马来西亚人。有时我们还是会因为环境需要而偶然地加入到其他的族群里,但当你是唯一的“异族”时,你会发现“母语”的挑战和“国语/英语”的可贵——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果没有,你也应该看过一个马来人或印度人出现在华人堆里不知所措的样子。最近某电台热播一句话:“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说过,‘如果你用一个人听得懂的语言与他交流,他会记在脑子里;如果你用他自己的语言与他交流,他会记在心里。’”这番话可以通过两个角度去引用:一,华人或印度人或其他少数种族希望马来族群继续捍卫我们学习母语的权利;二,马来人希望其他种族除了使用各自的母语,也能使用马来语走进他们的社会,与他们交流。不管是怎么样的引用或“胡扯”,重点是让彼此去到对方的族群里的时候,感觉舒适不被排挤,这一方面不管是哪个种族都该多多努力改善。
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的母语(下)
2016/1/13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惊呆
我的一个华人朋友肤色黝黑,另一个华人以为他是马来人便跟他说马来话,后来得知他是华人时惊讶地问:“怎么不说华语?”他的回答让我敬佩:“有何不可,我们是马来西亚人。”我的学生曾激动地质问为什么要华人学马来语,让马来人来学华语嘛!他还不知道政府正在实现他的“心愿”了,那些去中国修了五年华文回来的马来老师,说不准哪一天就会被派来华小执教了。华小之前一直把马来教员拒于门外的理由是“马来老师不谙华文”,现在应该如何反应?是要为汉语的发扬光大感到荣耀,还是要为他族的“入侵”感到“terancam”?我们的担忧不是没由来的,我们怕华小的文化受外来因素影响变质,我们怕接受他族教师后会影响华族教师的数量,我们最怕的是被同化,因为“要灭一个族群,先灭他的语言”大家都听闻了。为这些事感到担惊受怕是正常的,我国确实未能做到全民平等。另一方面马来人也担惊受怕,我国“特别”的历史背景及一些政治渲染使他们始终无法接纳所谓的“平等”,要是这样的“平等”成真了就会对他们造成“不平等”,至少他们一直以来都这么坚信着,坚信只有那张王牌能永恒地保全他们的民族性命。
N年前教育部推动宏愿学校,三个源流的学校各别使用三座课室、三种教学语言,其他公用设施(如食堂、球场等)一律让三个源流的师生共用。这样的构思并非不理想,但当年大家早已提出了许多问题:食堂该不该卖猪肉和牛肉?女生的裙子长度在膝上怎么办等,这些问题看似常见、易于解决,但发生在多种族的场合里时往往就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手法,也往往更容易因为处理得不够小心而引起他族的极端敏感反应。如果规矩是设立在单一种族的社群里,我们有多么不愿意被惩罚也得乖乖就范;相反地要是规矩设在多种族的社群里,我们就有一个“各族平等”的原则作为前提,就会很大幅度地摆出“被侵犯”的自卫姿态,觉得别人剥夺了我们的文化。
纵观各种现有的教育体系,只能说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和全国公民利益之间的权衡真的不易拿捏。要是效仿大学的“浮动课室”措施,让多种族学生坐在同一间课室里用国语学习所有学科,母语课时则各自前往不同的语文课室去学习,这般做法还是满足不了“用母语”学习所有学科的要求。除非是参考上文提及的“母语”解释重新定义我国的“母语”,或许还要放大可能性地考虑以“国际地位较高”的语言作为国语,解决各族的人权差异问题等……我们的国民意识才能向前跨进一大步,国籍身份才能更明朗化。否则,各族的不安全感只能继续恶化,大家放不下各自的心结,问题永远无法解决,国家永远无法进步。不管人人心中“母语”的定义是什么,我依然感谢华教斗士和所有前人让我学会华文并在此表达我的想法。我确信我不是民族汉奸,也不是在发表“感恩论”,我只知道国家和母语之间应取得平衡。马来西亚的全民和谐之路,很远很难看清楚,但相信转变有日会出现在时机成熟时。要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