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549



一个学生的微型华小


2016-01-21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文:林德胜
 

开学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但对於某些华小来说,开学並不是件开心的事。翻阅报章得知,好几所华小面对无新生来源的情况。像是雪州福隆港华小仅有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太平直弄鸟益华学校,只有一名来自檳城的华裔新生。此项现象,引起了华社的关注。

有些人建议,把微型华小迁移他处。但是申请手续繁杂,也必须花些时间找到迁校的落脚处。这都无形间耗费不少的物力、人力还有財力。政府方面的帮助也不积极,唯有热爱华教人士在奔波,吃力不討好。

对於微小来说,学生的来源是维持学校继续运作的理由。但是“一个人的学生”对孩子的身心教育好吗?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互相相处、学习、合作是学校的优良环境。一个人的学生,並没有任何人陪同学习。下课的时候,一个人吃饭。放学的时候,一个人回家。学校的成绩表现,也落在一个人的身上。

微小的难以割捨,是华社对华文教育的情感。政府的主要教育政策是打造人民学校,故而对华小采取消极態度。除了华文学校常年的师资问题,华小的数目也逐年下降。1970年的华小拥有1346所,但如今仅有1297所。

为了保卫华小的存在,华教选择利用“一个人的学生”来维持一所学校的存在。从捍卫华文教育的目的思考,那是为了华教的前途。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似乎牺牲了学生快乐学习的童年生活。因为拯救华教,我们就要牺牲一个学生的快乐学习吗?

教育的目的,是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成为国家栋梁。如果一个学生失去了本身学习的价值,而让他背负维持和捍卫华教的任务。对於一个小学生来说,实在太沉重了。(星洲日报大柔佛柔佛透视文:林德胜)

 

教师治学之道


2016-01-17 星洲日报/东海岸

~作者:黄先炳博士
 

教师要深造, 若请教于我,我会赠之八字:“入门要正,起点要高。”

“深造”当然是要专攻一科,寻求更加深入的理解,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因此,“入门”即进入该学科的门槛,成为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如果没有这样的志向,一味贪多求杂,只能徘徊在门外,无法成“家”。

入门要正,说的是进入学术门槛不走旁门左道。最常见的旁门,即投机取巧:或是选择容易获取学位的大学与科系,或是选择慈母型的导师,处处给予方便,协助学生“过关”。此外,因应大学的要求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课题,抑或故意选择导师不熟悉的项目,都是鱼目混珠之举,不算是正当的入门。

入门正者,还真是为学问而学问。他们只为自己的兴趣,一心一意寻求自我提升,迈向更高境界。他们会做事前的探討工作,深知哪里是最恰当的学习地方,谁是最适合的导师,不惜程门立雪,断臂求法。

起点,说的是入门后的起步学习。若不要走冤枉路,学习起点就要高,不要庸俗,不要杂乱,要能与前人的研究接轨。二十多年前,彭亨州教育厅厅长是州內唯一的博士。他在演讲时喜欢分享他在美国的学习:“你知道治学要从哪里开始吗?我们要翻遍前人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读过他们的研究结果,知道他们停在哪里。然后,我们就从他们停的地方开始……”当年,我是学术的门外汉,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觉得他在借机抬高自己。入门后,才体会到做学问真要如此,真要对前人的文献作回顾,综述前人的研究,以为学术补白。

起点高者,不会囫圇吞枣,消化不良;也不会东摘西抄,断章取义。一位学长跟我分享他入门后的第一项功课:按序排列所研究的领域的十种学术期刊。列期刊名不难,但要依它的水平排列,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学长耗时数月才完成。这个功夫为他后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扎下了基础。

起点高,才能做到高屋建瓴的学习效果。(星洲日报东海岸当老师真好之二十八作者:黄先炳博士)

 

马华与华社


2016/1/23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许万忠
 

马华总会长廖中莱在华总大厦开幕礼的讲话中表示:马华跟华社是在同一条船上,马华会努力获得华社的支持,「若马华无法得到华社的支持,马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不久前,马华署理总会长魏家祥也这么说过:「马华现在的座右铭不再是『与华小共存亡』,而是『如果华小消灭了,马华就不应存在』」。

总会长与署理相继在二个不同场合发出一致的声音,显示二人配合无间,是绝佳搭档之外,也告诉我们:马华喊了几十年的「与华小共存亡」寿终正寢了。

多年来,马华都以「与华小共存亡」当护身符,回应没捍卫华教的指责。宣言式口號突然换成悲情,原因何在?

马华是唯一標榜代表华人,以爭取华族权益,力爭族人平等地位为目標的政党。308505二届大选,马华候选人不仅在檳城、雪兰莪二州全军覆没,总成绩也乏善可陈。505的第13届大选,马华只贏取7个国会议席和11个州议席,被讥讽为7-11政党。

马华在歷届大选中,曾获华社鼎力支持,近二届大选为何兵败如山倒?標榜代表华人的政党,为何得不到华社支持?

华教立场欠一致

八成以上华人不把选票投给马华,合理的解释,是华社对马华不再存有幻想,不再认为马华能够为族人爭取权益;更深入的解释,是华社已经认清全民权益才是正確之道,种族性政党不合时宜。

华社对马华的最大詬病,是马华的华教立场与华社相距太远;马华鼓吹华人教育,认为只要有华文课就好的立场,得不到华社认同。

贵为教育部副部长、曾经发表石破天惊的「华文不需要太好」论的马青总团长张盛闻,绝对不是认同「华人教育」的唯一领袖,只是很多人「话到嘴边留三分」,意识到这种话会引起华社反感,不敢学张盛闻这样直率。

马华当年力主华文中学改製成国民型学校,就是「有华文课就好」思想主导下的行为;60所独中必须自力更生,不能得到政府资助,统考文凭不获承认,就是当年种下的恶果。大部分华文中学听马华的话接受改制之后,马华领袖拍胸膛保证的三大条件无一落实,马华自知无能捍卫华文中学,退而求其次喊出「与华小共存亡」。过往的记录一塌糊涂之下,马华支持的教育大蓝图对华小不利的弊病开始浮出水面之际,总会长宣佈接受魏家祥提议,改换喊了几十年的宣言式口號,能够服眾吗?

语云:「天助自助者,自助人恆助之」,儒家说:「人必自助,而后人助」,意为老天爷只帮助那些愿意帮自己的人;助己的人,必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马华从近二届大选成绩中察觉生存危机所在,不愿或不敢做及时的补救和调整工作,反而利用「朝中有人好办事」之类华而不实口號爭取华社同情,如今顺著魏家祥自怜口吻改为「如果华小消灭了,马华就不应存在」,效果如何,来届大选见真章。

 

乡区华小迁校的考量


2016/1/23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李存孝
 

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华社眼中是一项至高无上的民族事业,但对我而言却不仅如此,它是马来西亚这个独特又多元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產,是国家的瑰宝。一旦丧失了,这个国家將会失去独有的特性,繽纷的色彩也会淡化。

可惜,如此珍贵的遗產不但没有获得官方的重视,华小、华中或独中多年来有减无增买少见少,长年来也面对师资不足的问题。一些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学校的规模甚至没有足够的学额供应新生,或者苦苦等待增建华校。一些被遗忘而没有发展的乡区地方,基于环境关係导致学校就读学生人数在一百以下的微型华小,苦苦支撑之余还面对搬迁与否的抉择而左右为难。

如果离开了乡区,乡区的孩子將何去何从?如果不搬迁,一旦错过良机(民间捐赠校地资金),以后真的到了没有学生的窘境,又要如何是好?这些问题都没有在政府的考量之內。

近日,副教育部长张盛闻促请华小董家协,不要为了拯救微型华小而给予家长和学生交通或生活补贴,並从其它地方转来一两名学生。显然张並不適合当一位全民部长。

霹雳州太平大直弄岛內有一间名为益华的华小,仅剩的两名学生于去年学期结束一同毕业,导致学校乏新生报读,而筹划多时的迁校计划仍无头绪,导致面临关校的危机。

捍卫华教运动情操

热爱华教的社会人士,包括教职人员因此而感到恐慌,因为在马来西亚有史以来,华小都是有减无增的。大家都担心,一旦这间华小到开学都没有新生报读的话,校內的工作人员就会被调到其他地区,到时候即使有社会善心人士肯捐地建校,都会因无人处理文件而导致这间华小的批文「不知去向」,到时候马来西亚又少了一间华小了。

事情传开之后,一群有义之士挺身而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物色和联络发展商寻求校地,另一边也不断的寻找学生来源为益华续命。

久闻在数十年前在马来西亚由民间发起的捍卫华教运动的情操,我当时並无缘亲眼目睹,如今却活生生地在眼前上演。而在数日前,全国学校都开学了,一名7岁的小孩报读于益华就读一年级,该校的命运得以延续。

目前的结果虽然並不是最圆满的,但至少也不至于去到最坏的地步。我相信冥冥中自有安排,上天不会关闭益华的最后一道门。只要那一股热爱华教的情操尚存于华社之中,益华最终也必定会否极泰来。

我曾经走访大直弄岛,发觉这岛屿上的基本设施不齐全,而在內陆码头处也有另一间华小,这些都是导致益华缺乏学生来源的因由。

岛民自开阜至今都过著无水无电的生活,岛上基设不全,政府完全边缘了岛民,忽略了国民应能享有的基本权益,缺乏適当的管理与维持之,导致这一个曾在最高峰时期超过3千人口的旺盛岛屿,至今只剩下约半百人口的地方。

华教之路在建国以来经歷过许许多多的荆棘与崎嶇,要不是华社的那一份情与义,华文教育早就灭亡了。而当华教面对校地、资金和学生来源方面的困难时,全赖社会人士挺身而出担起应由政府履行的重任。

教育、治国,是不能以供求理论及商业的准则来衡量的。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要给予上学的机会,而不是把他们统统都赶到指定的地方生活。只要有学校的地方就必须確保充裕的资源供给,甚至设定软硬体设施的最低限制標准,而不是人少的地方就少给资源或供给残破的设施。只要有发展的地方就要保留地段作为兴建学校用途,而不是只顾买卖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