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发展华小的困境
2016.12.12星洲日报/言路
·~作者:庞宣
若政府制度化增建华小,有关问题早已不复存在,华社亦无需为增建华小的问题而费尽心力。唯,环顾当前政治现实环境,制度化增建华小是一个长远的斗争目标。华社在争取实现目标的同时,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在等待,蹉跎岁月。
华小自纳入国家教育源流以来,长年存在着的发展问题,始终未能获得全面解决。根本原因乃出自政府未能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所致。
若政府制度化增建华小,有关问题早已不复存在,华社亦无需为增建华小的问题而费尽心力。唯,环顾当前政治现实环境,制度化增建华小是一个长远的斗争目标。华社在争取实现目标的同时,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在等待,蹉跎岁月。
而增建华小和搬迁微型华小至华人密集区,以满足社区人民的需求,是实际可行的办法。这样做,并非放弃坚持政府应公平对待各源流小学的原则,而是在现实环境下争取机会做尽可能做到的有利事情,这才是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全国有489所微型华小(学生人数少于150人),占华小总数37.6%。当中砂拉越少于30人的微型华小占全国之最。微型华小的产生与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地方发展以及居民就业情况攸关,并非单一因素所造成。
搬迁面临关闭的华小,得以在另一个地点延续其办学精神,同时也能满足人口密集区对华小的需求,更能快捷纾解人口密集区华小爆满的问题。
蒲种哈古乐华小、蒲种竟智华小、柔佛烈光镇培育华小及新山南兴华小,它们在搬迁前的学生人数分别只剩下1、2、3、及2人;搬迁后目前人数达致1850、1160、1506及1350人,总数比搬迁前多了近5800人,涨幅可谓惊人。这也是全国华小数目增加不多,而学生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
此外,搬迁后的华小无论硬体或软体设施,都远远超越原本的微型华小。其规模包括师资在内,都比原本的规模大了许多,几与全新的华小无异。这方面当地华社的筹划和努力,以及政党的协助应记上一功。
增建华小所需的申请作业程序和手续,远比搬迁华小困难且复杂的多;它也不像国小有政府规定的学校保留地,作为建校用途。增建华小除了需要州政府或发展商的献地,也需州教育局的批准,学校董事会才能展开筹备建校的工作。
月前,首相纳吉在某成员党的代表大会上宣布政府会增建华小,绝不容小拿破仑刁难。可见华小除了面对不利的政策外,还要受到人为的种种阻扰。虽然困难重重,增建华小仍是华社争取实际解决华小不足的做法。
1999年至今增建或搬迁的华小,合计104所。
其中包括87所搬迁华小,17所增建华小(16所已获得启用),合占全国华小总数8%。
不论搬迁或增建华小,学校建峻后只是初具硬体规模,其建设和发展还得靠华社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人力和精神,才能确保学校的正常健康的发展,造福莘莘学子。如何对待发展华小的困境华小自纳入国家教育源流以来,长年存在着的发展问题,始终未能获得全面解决。根本原因乃出自政府未能公平对待各源流学校所致。
若政府制度化增建华小,有关问题早已不复存在,华社亦无需为增建华小的问题而费尽心力。唯,环顾当前政治现实环境,制度化增建华小是一个长远的斗争目标。华社在争取实现目标的同时,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在等待,蹉跎岁月。
而增建华小和搬迁微型华小至华人密集区,以满足社区人民的需求,是实际可行的办法。这样做,并非放弃坚持政府应公平对待各源流小学的原则,而是在现实环境下争取机会做尽可能做到的有利事情,这才是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全国有489所微型华小(学生人数少于150人),占华小总数37.6%。当中砂拉越少于30人的微型华小占全国之最。微型华小的产生与地理环境、人口分布、地方发展以及居民就业情况攸关,并非单一因素所造成。
搬迁面临关闭的华小,得以在另一个地点延续其办学精神,同时也能满足人口密集区对华小的需求,更能快捷纾解人口密集区华小爆满的问题。
蒲种哈古乐华小、蒲种竟智华小、柔佛烈光镇培育华小及新山南兴华小,它们在搬迁前的学生人数分别只剩下1、2、3、及2人;搬迁后目前人数达致1850、1160、1506及1350人,总数比搬迁前多了近5800人,涨幅可谓惊人。这也是全国华小数目增加不多,而学生人数增长的主要原因。
此外,搬迁后的华小无论硬体或软体设施,都远远超越原本的微型华小。其规模包括师资在内,都比原本的规模大了许多,几与全新的华小无异。这方面当地华社的筹划和努力,以及政党的协助应记上一功。
增建华小所需的申请作业程序和手续,远比搬迁华小困难且复杂的多;它也不像国小有政府规定的学校保留地,作为建校用途。增建华小除了需要州政府或发展商的献地,也需州教育局的批准,学校董事会才能展开筹备建校的工作。
月前,首相纳吉在某成员党的代表大会上宣布政府会增建华小,绝不容小拿破仑刁难。可见华小除了面对不利的政策外,还要受到人为的种种阻扰。虽然困难重重,增建华小仍是华社争取实际解决华小不足的做法。
1999年至今增建或搬迁的华小,合计104所。
其中包括87所搬迁华小,17所增建华小(16所已获得启用),合占全国华小总数8%。
不论搬迁或增建华小,学校建峻后只是初具硬体规模,其建设和发展还得靠华社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人力和精神,才能确保学校的正常健康的发展,造福莘莘学子
乡区华小悲歌
2016.12.10星洲日报/花城
~文:郑顺智
森州亚依玛旺育华小学董事长石天财在庆祝教师节上指出,学校虽然拥有2依格校地,设备完善,但如今只剩下23名学生,往后新生可能没有来源。
他因而建议学校与距离约4公里外,同属微型学校的柔河育才华小合并,并把育才迁往其他有需要到华小的地区。
这说明了乡村华小唱着悲歌,主因是政府当年的乡村发展政策失败,年轻人没有发展机会,学成后纷纷往城市谋生,家乡只留下年老一辈。
初时,在外谋生的儿女还会回乡探望父母,但因时间和交通开销难以承担,稍有成就者,索性举家迁往城市共享天伦,加剧乡区华小的困境。
在瓜拉庇朥县,原有的华小共10所,巴力丁宜新村华小已外迁,若柔河育才也遭遇同样命运,庇朥县内的华小就只剩8所。
环境变迁严重影响乡村社会的没落,乡村华小最终会成为什么模板?
我想,答案是“逐步没落”,好在政府也明白华教对华社的敏感性,即使只有一二名学生,也不敢宣布关闭。
育才与育华小学与我有点渊源,在1951年初,我执教的学校是育才,那时亚依玛旺没有华小,学生们每天搭巴士到柔河育才求学,那时候,柔河市镇相当繁荣,学生有百多名。
我受聘于育才,但教育局却推荐我接受亚依峇旺育华的教职,每月薪俸只105令吉,算是亚依玛旺新村的教师身份,若不是育才董事部私下给我一些津贴,我绝对会打退堂鼓。
所以,在亚依玛旺新村的育华华小成立前,我应该算是育华第一名教师。
我也参与育华建校发展,在学校于1993年9月欢庆34周年之前,特别为学校写了一篇《亚依玛旺育小发展概况》,老一辈的居民或者还能回味当年的辛酸史。
岁月不留人,屈指一算,亚依玛旺的育华建校至今已57年历史了。
想当年,亚依玛旺的育华来建校之前是借用民众会堂作为教室,直至董事部筹建新校舍为止。
说实话,当年一致维护这所小学的最大功臣是当年的村长刘义明,也是学校第一名董事长。
当年创办育华小学的功臣除了刘义明,也包括田琦玉、吴初、佘文忠、饶盘生、邓晋文、卜开、罗彰甫、黎南春、宋云强及陈良洲等。
历史如一面镜子,反映其真实性,我在育才执教了7年,也曾任副校长,所以对学校有深切了解。
如今虽是松鹤之龄,对那经历尚能记得不少,历历在目,特此写这篇特稿,让亚依玛旺年轻一代对这所华校有多一点了解。
至于石天财的两校合并建议,这应由两校董家教共商决定,但绝对不可草率,以免再失去一校。
一视同仁教育理念
2016/12/1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小青蛙
2017年财政预算中,政府独漏了国民型学校的拨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在野党更揭露就连2016年应获得的拨款,至今一分钱都未到手。
大马华教的悲哀,无非就是被政府所遗忘,先不说这是刻意或是无意的遗忘,但华裔子弟自强不息的精神,就真的让人敬佩。
华教时常对外筹款,在华社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华社有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观念,许多华裔子弟在有能力之时都会选择回馈华教,为教育付出,这是值得让人敬佩的地方。
森州政府在以往固定拨款给予州内其中两所独中每年10万令吉,但今年波中却只获得5万拨款,似乎与大臣一向强调及重视教育的理念有所出入。
全国华小每年的拨款都比国小少得可怜,更甭说国民型中学或是独中,有的时候校方除了依靠华社的支持,州政府也是其中一个希望。如雪州就每年制度化拨款每所独中50万令吉。
先不说该州属是何政党执政,但笔者认为教育不分种族、宗教、政党,无论何时,教育都不应该被用于牺牲或是达成政治目的的手段。
教育是国家最长远也最需要的长期投资,为何大马人才外流的问题每年都发生,人才对国家的失望而选择不回流,与教育不受重视脱离不了关系。
无论是中央或是州政府有必要从中探讨,是否能做到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才不会让下一代对政府失望,毕竟最终吃亏的还是国家社会。
学生有必要补习吗?
2016/12/09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林雪白 (寄自美国)
住在雪州某渔村的小妹,她三位介于6岁至10岁的儿子在放长假帮忙剥除虾壳。那天老大壮志满满扬言,要趁这为期一个月半的学校假期,赚取明年开学的补习费。
10岁的孩子赚取零钱的梦想,不是用来买糖果、买玩具、吃喝玩乐,而是想要像其他同学一样,能够去补习。
四姐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去补习,在学校专心听课、好好用功学习,不就行了吗?”
他腼腆笑而不语。小妹则一直遗憾家里经济状况,不能负担孩子们额外的补习费用。据悉,在校外开授补习班的学校老师,时常额外奖赏有上其补习班的学生校内考题答卷。难怪小妹会耿耿于怀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是因为没有获得某些老师放水泄题。
我时常开导小妹,孩子在小学阶段就需要这种不负责任的老师开示和加持,那即证明孩子的学习能力不足。然而,小妹依然觉得参加课后的补习班,就是考好成绩的金牌保证。
回顾80年代前,需要校外补习是在校学习能力和成绩跟不上的学生。而今,补习已演变成在中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在学海瀚游力争亮眼的成绩,不可缺欠的重要辅助。
国内周边亲友的孩子,除了小妹家的小孩,我真的找不到任何在籍的学生没有补习或上才艺班。难怪这3 位小外甥的小小心愿,就是要去补习班。也许,他们想要的不是成绩进步,而是也想像其他朋友一样上补习班,不想被视为异类或弱势。
8岁的老二曾说:“我的朋友全部都去补习,只有我没有。我对老师说,我家没钱,全部人都笑我。”听了很心酸。“补习”成了贫穷人家小孩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同学的笑话。
最近关注“铲除贪污华小校长及无良知教师”面子书的帖文,发现越来越多华小在课后强制性要求全校学生参加补习班。在这面子书检阅国内各华小年终假期前所派发2017新学期上半年的学杂费,每名学生开学的基本开销从120令吉至200令吉不等。这尚不包括校内所开设的电脑班、进修课、补习班的费用。对比各校上半年具列的购书单,每名学生所需的作业簿册数额只占四分之一;余下四分之三的金额是假期或辅助作业。有些学校注明:自由选购,但家长们敢省钱不买吗?万一老师在课堂会教?也许是学校课后补习所需?校方只开出书单,却没有说明这些所谓的假期作业、或增广作业,缘何被推荐购买的用途?
言归正题,学生需要补习吗?
不断往学子身心逼压
未上小学的幼儿尚在牙牙学语,很多父母就逼不急待让孩子上中英巫学习班。我看了几位朋友拍照传来4、5
岁孩子每天的生字簿册。这些被家长们追捧的名校,要求小孩每天学习中、英、巫三语的生字。我仔细算一种语文一页或两页,分别是10或20个单字,即一位幼童每天被要求学会听、说、写30或60个生字, 这还不包括至少10题50以内的数字加减演算。学龄前的幼童,一般心智尚未发育健全,该属于玩乐嬉闹的快乐时光,却被怕输的大人提早灌输深晦的知识。
小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小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简单的数字演算、掌握一些基本常识的学习阶段。同时,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维能力。而今的小学生在象牙塔里汲汲营营,不是在打地基,而专注往上筑高墙、往外置挂装备。
中学教育为日后更深一层的学识或职业培训而设,故中学生必须扎实深入学习各科目的扼要精华。欧美国家中学的教育系统,提供和鼓励已立定志向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申请财经管理、美术工艺、机械科技等不同的学校学院就读。反观东方社会教育体系一成不变遵循升学、会考、大学的传统教育路线,除了必须挤进大学门槛,几乎没有别的途径可抄向成功的人生。
因此现在拼成绩的学生,没上补习班,好像就缺少良师提点、分数失掉催化剂、心里少了份镇定剂。进而环顾国内各华小近年来的办学方针,在课后开设补习班,额外学习收费已蔚成趋势。
有鉴于国内补习风气之盛行,家长和校方必须正视和检讨,补习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学校要开办补习班?额外的补习经费,是否引起家长和学生经济和作息的压力及困扰?难道校内老师在正规的上课时间,预期无法教完教育部所规定必须完成的教纲?还是校方为了达臻学校优异的学术表现?或是循众家长要求代设补习兼安亲班?
这些年来,各界声讨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身为家长、校方、教育局这三方,从未好好追根究底是谁在纵容一本又一本的额外辅助作业,源源不断投往莘莘学子身心逼压。
再来,校内校外的补习文化风盛,亳无疑问已衍生为许多贫困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精神梦魇。穷苦学生对以无法补习,在学习过程所滋生的障碍及自卑、必成为放弃或追求梦想的阻力或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