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临教们安心啦!
2016/12/16 中国报/ 中言
教育部今年派出1626名师范学院老师到华小执教,2017年则有1008名老师毕业,华小在未来3年将不会再面对师资短缺的问题。
这让“爸爸时代不够老师,我的时代也不够老师”这句让人苦笑的话,终于有个了结。
华社乐见马华教育部副部长们劳心劳力解决华小师资问题,终有成果,但另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是全国374名临教未来,也同样要受到保障。
培训课程展延
尽管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拍胸口承诺今年重开假期师训班,让临教接受培训成为正式老师,无奈因为高达380万令吉的经费还未有着落,才让课程展延至明年3月开办。
临教为华小的付出有目共睹,不论是薪金和福利都比不上正式老师,再加上工作繁重等不利条件,但他们毅然投入杏坛,多少有着为社会贡献的精神。
在经历提早解约、不获续聘、新合约严重剥削福利等事件后,临教们对政府的任何宣布都有如惊弓之鸟,肯定的,只要假期师训班一天不开课,临教们都不能完全的放心。
提升专业知识
即便临教们有了副教长派的定心丸,同意让他们续聘且留在原校上课,但若能有一纸保证或是让临教提早报到假期师训班,相信这是一份最实在及强而有力的保障。
另外,政府拨款380万令吉开办假期师训班,也是一笔庞大经费,教育部师范学院在未来必须善用这笔拨款,提供临教最好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未来造福莘莘学子。
虽然假期师训班可以展延至明年以动用明年拨款,但毕竟明年也有明年既定计划要执行;若能有更周详的规划,包括在经费上能更灵活调动,那么任何计划都能如期完成,才能皆大欢喜。
教育部的解释在哪里?
2016/12/17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张念群
我国虽然参与PISA 2015年度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最终却没有列入排名。我们的教育部没有自我反省,反而沾沾自喜地昭告天下,我国的学生在评估中的得分比过往提升了。
我国被PISA除名,是因为样本不足所致。然而,这并非我国第一次参与PISA评估。我国于2009年与2012年的样本参与率分别是99.3%和100%,为何今年却会出现“样本不足”的大乌龙?教育部难道不该给国人一个合理解释?
PISA的标准样本参与率是85%。我国的参与率却只有区区51%。因为PISA报告的附件A4第304页已经说明,马来西亚的成绩可能与其他国家的成绩,或与马来西亚前几年的成绩,不能相比较。
所以,教育部又怎能如此厚颜无耻地宣称,我国学生数学、阅读和科学的分数,已经从2012念的421、398和420,提升至2015年的446、431和443?
在最短时间内安排说明会
不和其他国家比较,我们只看这51%参加PISA评估的学校,分数看似提升了。可是,被教育部选上参与PISA评估的学生,居然有高达30%是寄宿学生,可是寄宿学生在全国15岁的学生人数中只占3%。
是不是因为全寄宿学生的成绩比较好,所以教育部故意提高寄宿学生参与的比例,好让我国的整体成绩看起来有所提升?
身为教育部副部长的张盛闻在面对这些疑点时没有作出解释,反而批评林吉祥不能只看大马的名字不在排名内,就以这种方式误导民众。
“不清楚可以问,教育部可以作出更多解释。身为资深国会议员,他不该误导民众来贬低自己的国家。”张盛闻如是说。
既然如此,反正我们也不期望能够给出完整回答,所以我在上个星期就代表行动党接受他的邀请,要求张盛闻在最短时间内安排教育部长给予说明会,届时林吉祥、王健民、我本人以及其他对2015
PISA评估有兴趣和疑问的国会议员,将会欣然赴会。
可是这场说明会在一个星期后依然悄然无声,难道又变成了另外一场“最后一里路”的闹剧?
华教不是政治工具
2016.12.16星洲日报/ 柔佛透视
‧ 文:吴嘉豪
华裔选民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教育部能够制度化“我的母语教育”。
巫统大会有人抛出“玉不琢,不成器”的谚语,要求教育部份阶段进行“我的华语计划”。华裔选民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教育部能够制度化“我的母语教育”。
华裔长辈常常对年轻一代提出苦口婆心的劝告,敦促莘莘学子莫因为华文科难考就放弃报考华文。
这是因为华裔学习华文,不是纯粹仅停留在事业层面,而是有传承母语的使命。
如今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懂得以家乡话或方言与长辈交流,倘若在未来,年轻人不晓得以华语和长辈沟通,这是非常奇怪的事。
看到非华裔入读华小的人数逐年攀升,有人在巫统大会就提出“消灭华小”论调。正如峇株巴辖某领导所言,华小不阻碍团结。华小学生种族多元化现象,揭示了华小的成就虽然在政策层面不如国小,但是在各族选民的心目中,已经获得肯定。
华裔选民促请朝野议员别在华小校地问题争论不休。
当今,民智已高,选民不会相信领袖说了什么,只会相信领袖做了什么。说得再多,多此一举。做得够多,多多益善。
华小要增建,不能期盼中大马彩,只有实际行动才能有希望。
一边高喊进军中国市场,另一边却指统考有4大罪名。承认统考,不是政治游戏,而是学术考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教育面前,各族平等。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不能仅满足于成为甘榜冠军,要在国际舞台发光发热,公平对待自己的人民,才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之道。
与其恐吓选民,不如以务实的精神为民服务。做教育,要一心一意,别政治化教育课题。搞政治,要真心真意,选民才能感受到诚意,因为华教不是政治工具!
认真看待老校舍问题
2016/12/15 中国报/中言
2005年吉华K校男老师曾文珩遭白蚁蛀蚀的地板夺命,虽然事发超过11年,但每当提起这件事,还是教人揪心难过。
陈旧的校舍夺命事件,揭示华小多年来在政府不公平待遇下的遭遇,但这么多年来,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则要教育部扪心自问了。
根据全国校长职工会的数据,除了重建或搬迁学校,目前,国内90%华小校龄都已超过20年,各方面都需要维修和保养,尤其破旧电线系统需要提升,师生安全至关重要。
行动证明公平办学
同样的,教会学校也面对问题,尤其是逾百年的学校,普遍有电线短路、屋顶或天花板漏水、白蚁腐蚀、厕所损坏等问题,校方在恶劣环境下办学,情况令人尴尬。
华小、淡小、教会学校或国小都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环,因此公平发展和对待各源流学校,政府责无旁贷,更何况教育法令里根本就没有政府学校和政府资助学校的条文规定,政府有必要以行动证明公平对待各源流小学的诚意和决心。
尽管教育部的拨款有限,但学校及师生安全应放在第一位,教育部可以对现有校舍逐栋排查,按照安全要求,形成对每一座建筑的检测鉴定报告,建立校舍安全档案,同时也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逐个落实解决办法。
校方监督校园安全
当然,校方也要切实承担监督校园安全职责,尤其是校长务必履行健全校园安全“一把手”负总责,固定巡视,适时反映状况,及时予以处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政府和校方都有责任从过去的校园意外事件中吸取教训,认真看待学校陈旧所面对的安全问题,尤其定期进行建筑物安全检查,给予拨款重修等等,一切以师生安全为首要考量,确保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