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三呼无济于事
2012/10/09 当今大马/读者来函
~作者:陈思源
执业律师陈思源提醒纳吉首相和政府,由于我国是个遵循法治的民主国家,一切官方、私人、及官与民之间的活动与契约,都以法律为依归。因此,教育部必须发出厘清关丹独中(简称"关中")是以华文为媒介语的新批文,才能令华社真正安心。
陈氏也奉劝华总会长方天兴别继续高喊“纳吉三呼可以考统考”的言论,以避免误导华社。
陈氏是针对方天兴所发表“纳吉在宴会上三次声称你们可以考统考已解除华社对关中的疑惑”的谈话作出如是反应。
陈思源指出,(非由关中工委会发出)曝光的批文笫3.7.1条文清楚注明关中的教学媒介语乃国语。单单这项条文已经明确注明关中绝对不是,也不可能是一间独中。
“第8条文也很明确地重申,关中课程乃依据国家考试课程为主(KBSM/KSSM)。它只是另加述说教育部知道(mengambil maklum)关中将进行国家课程以外的课程”。
陈氏强调,批文内容最关键及最迫切需要修改的是第3.7.1条文。令人惊疑的是工委会竟然沒有要求把它修改为"关中的教学媒介语乃华文"。
如此一来,就算教育部发出对第8条文予以另外注释的新批文,因为没有要求修改而保留原文的笫3.7.1条文的“关中教学媒介语乃国语”将永远牢牢地套在关中头上。因此关中不可能成为合法及名正言顺的独中。
陈思源责问关中工委会,以囯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关中如何能夠成为独中?为什么不提出要求把3.7.1条文改正为"华文为关中教学媒介语"?
陈氏也提醒方天兴,之前方氏说他看过了批文,拍胸膛说沒问题。甚至呌质疑者别隔空喊话、见好就收、质疑批文等于不尊重董事部云云。后来证实批文真的有问题而去函教育部要求修改。方天兴对他的"看过了,没问题"而误导了华社的言论没有大方地向华社道歉或表示遗憾。
“如今方天兴再次拍胸膛公告天下说,首相贵为一国之首,一切以他的谈话为准"。方氏是不是认为我国已经步入‘一切以首相的话为准’的新式治国制度?”
“若干年后,有一天教育部官员追究关中违反批文条文,工委会是否可以出示已经旧到发黄的报纸,指著纳吉的‘三呼’新闻,告诉官员一切以‘前’首相的谈话为准?”
陈思源说,方天兴处理关中问题批文的幼稚态度,很可能会害惨关中。他因此劝告方天兴务必踏踏实实地面对批文的问题。尽快再提呈一份具体完整的修改要求,包括把3.7.1条文修正为"关中教学媒介语乃华文。则华社会感恩工委会与方天兴。
为"大马教育大蓝图"提供意见
2012/10/09 (砂拉越)国际时报/言论版
~作者:宇同
将于明年推行的政府(2013-2025年)马来西亚教育大蓝图,华社非常关心。
由副教长兼马华教育局主任魏家祥博士主持一项研讨会,收集华团党团与个人的意见。
研讨会已于周日(7日)假马华总部三春礼堂举行,出席人数非常踊跃,来自董总、教总、华总等机关均派代表出席。
从媒体报导获悉,研讨会主要探讨主题及方向涉及我国中学及小学的冲击及影响,显而易见,教育大蓝图是对全国中、小学校的教育发展而言,教育为其中的部份,独中、华小、甚至教会学校、淡米尔文小学等都有明文规定。故教育大蓝图在推行前,收取民意、华社党团出席者相当踊跃,这是可喜的现象,我们不应自我排除在主流之外。
可惜的是,来自东马的党、团为数不多,这是令人惋惜的现象,毕竟东马砂、沙两州存在的教育问题自有与西马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独中与华小存在的问题又确实为数不少,并且特殊,代表着东马的有关党、团计有沙巴华小工委会,砂州津贴华小董事会,砂民进党的署理主席及上议员,至於人联党,沙巴华小工委会,砂州津贴华小董事会,马来西亚基督教董事会未见有派代表参加,诚属可惜。
本州办华校的团体非常多,而且成绩显突,有些小学却因当地华族人口流失,而变成多元种族学生齐集一堂上课,才能生存下去。有的乡村小学则变成微型小学,这些学校面对继续办学的巨大难题。
今日,我们可以报上了解这些学校的困境,现在在大马教育大蓝图(2013-2025)中,理应关注这些华小的特别困境。而最懂得它们的问题中,莫过有关的校董总会组织。客观地说,校董会不应只是申请拨款,对于办学上也要直接提呈意见。在大蓝图收集华社的党、团等意见时,却不见砂州董联会组织及人联党派人参加,诚属可惜。
如果,我们了解本州华校(中、小学)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负起各地学校的办学者多属当地热爱母语教育的人士,之中,有不少是人联这个政党中的成员,至今人联党仍有着许多热爱母语教育,并关心华教发展的人士,他们可为本州的华教得到更好发展做出贡献。人联本身是可付出一份心力在民族教育上,可惜这一次,人联无派代表出席提供意见。
除了人联,有关校董会也表现得不积极,本州的华小、独中、教会小学的继续办学,大家都有一份责任,明年当政府落实教育大蓝图时,我们才发现本州一些小学受忽略时才提出,不免迟了一步。
本州的民族教育,要靠本州的党、团去维护,我们不能完全依赖别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从《教育大蓝图》看马华角色
2012-10-09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陈树楷
日前马华针对《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召集各大华团共商并提出建议是一个好的开始,特别是研讨会还邀请了各方专家学者分享意见。笔者真正的看到了华社对政府政策的即时反应与回应。相对於上个世纪的国家文化的制定,这次的回应是非常积极。毕竟当时的文青体育部在1971年召开全国文化大会,并制定了国家文化政策,华社在12年后的1983年才对有关政策提呈《国家文化备忘录》。轻舟已过万重山了,一切都迟了。
对於华社的迟回应基本可以从3个方面谈起。首先是华社的“自供自足",无论是经济方面的就业机会、华人文化的推动或华文教育的发展,华社都是自食其力。能得到一点政府的拨款已是无比的满足。因此,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了国家文化政策对族群文化的影响。再者就是民族悲情,513种族冲突对那一代的华人影响深远。整个族群对未来充满了悲情与被动。再加上移民心态,那就是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用脚来解决问题――再移居,而不是勇敢地去面对问题。
虽然马华对《大蓝图》採取了积极的态度,但是,董总只出席却不参与研讨会部份,并提出亲自给教育部提呈备忘录的方式也点出了这个研讨会的盲点。那就是正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假设当天是教育部长委任马华代表教育部听取华社的意见又另当别论。问题出在马华在收集了华社代表的意见,并代為呈上,那就是越俎代庖和不务正业。反之,要是这个研讨会是在《大蓝图》出炉前举办却是可喜的。
原因无它,马华本身就是现有政府一员。在事前徵询华社的意见再制定政策,如此亲民的举动不是华社梦寐以求的吗?诚如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所言,事前他曾对教育总监提及华小用国小课程将引起反弹。即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副教长的这番言论是说明了他的先见之明,抑或他的意见不被教育部接受?笔者认為是后者,这就是马华的困境。
华社对马华的期望是做个真正的政府一员,而不是事后做消防员或邮差代為呈交备忘录。毕竟笔者从未见过巫统代表马来社会向政府呈交任何备忘录,这个责任应交由华总、董总、教总等相关华团来执行。马华专心一意在政策上為华社谋福利,自然可以赢得华社的信任与尊重。
事过境迁,308是华社对国家参与的转捩点。相对於上一代,这一代人没有歷史包袱,有的是对国家的爱与参与。因此,他们都会积极参与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和争取个人权益。他们没有悲情只有热情,所以一个年龄19岁的年轻人参与这次的研讨会就是一例。各就各位,做好自己的本份,象徵著华社积极参与国家的现在与未来。没有种族情绪,更没有种族情结。只有我、你、他的马来西亚。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陈树楷)
切莫病急乱投医
2012-10-09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明华
前晚出外用晚餐时,巧遇一位年轻的朋友也带家人来用餐。这位朋友的太太是位国中老师,她说,她刚刚才為一年级的女儿準备国文考试,结果发现,单是一些蔬菜的名称,就教她这位大学毕业生也要高喊投降。
“唉,小学的国文程度,真的是太高、太难了!"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即连华小老师甚至国中老师,都有同感。
我们有必要把小学的国文搞到这麼难,搞到孩子们生畏,家长们忧虑,老师们无力吗?
如果上述这种普遍心态无法改变的话,教育部硬是要华淡小从四年级起,就採用国小的国文课本的话,可以想像,到时,华小和淡小,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首先,是教育部一纸令下,所有华淡小国文程度落后的学生,都须在放学后,进行每周5个小时的课后补习班。
跟著,一些华淡小可能还会更进一步,以“强化"為理由,而挪用美术课、音乐课或体育课的上课时间来教授国文。
然后,很多家长会紧张兮兮地為孩子物色国文专科补习老师,以免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点上。
一位从事补习工作的朋友透露,有家长把孩子送来补习班时特别声明,他的孩子各科成绩都很好,除了国文;所以,要特别多给他孩子补习国文,其他科目教不教都无所谓。这位朋友因此预测,以后的补习学院或家庭补习班,只要专注国文教学,打出国文师资一流的招牌,就不愁收不到学生了。
学校只能照章行事,家长只能接受事实,这样发展下去,我们也可以预测,《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欲“强化"华淡小国文至国小水平的政策一旦落实,不只华淡小会“国小化",即连补习学院和家庭补习班,也会一并“国小化"。
所以,教总的“国小化"担忧,绝非杞人忧天;所以,教总的“反对到底"立场,应该获得支持。
但是,我们也须立场鲜明地重申:我们绝非為了反对而反对;我们只是反对“国小化",不是反对“强化国文",更不是挑战国文的地位。
与此同时,所有的华教相关组织和华基政党,也应把纷争搁置一旁,重新团结在一起,集思广益,思考强化华小国文教学之道,坚决维护华小华社在这个课题上的话语权和抉择权,并从华小华社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取代方案,而不是得把口讲而已。
语文教育不应被一些单元思维的专家所摆佈,以致滋生出不平等与不宽容的所谓教育改革方案。我们的教育确实有病,急需治疗;但切忌病急乱投医,甚或用药过量,以免最后不但治不了病,反而加重了病情,断送掉生命!
(星洲日报/云淡风轻‧作者:林明华‧《星洲日报》执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