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140 辑




今年「华教先贤日」在怡保举行

2012/10/10 东方日报/龙门阵

~作者: 汤毅
 
去年的「华教先贤日」於109日在加影董教总教育中心举行。那时正值华教风雨之后初现晨曦时刻,「来自各地的华教人士、华团代表、政党代表、华教先贤后人、华教三机构、教职员生以及社会人士,齐集一堂」,「共同缅怀和学习华教先贤为华教事业所做出的奉献,继续努力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华教导报》)
 
今年的「华教先贤日」,將於1021日,农历九月初七,「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节的前二日上午11时,在怡保市区的育才华文小学李莱生礼堂举行。到时,预料全国,尤其是霹雳州华教界人士,將踊跃出席这一个意义深远的日子,共同缅怀为华教做出无私奉献的有名和无名的志士。
 
在向先贤致敬的时刻,我想,我们將——
l  向远渡南洋求生却同时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与传统,並在这里发扬光大的先贤们致敬!
l  向在英殖民主义统治下反对压制、爭取华教生存/发展做出艰苦斗爭的先贤致敬!
l  向在反对日本侵略战爭中英勇抗日而拋头颅、洒热血的师长/董事致敬!
l  向在歷次学生运动中被捕、被关押、被虐待而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岁月的华教先贤致敬!
l  向在华教救亡运动之一的独中復兴运动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贤致敬!
l  也要向在200年的华教爭生存、求发展的歷程中做出奉献与牺牲的有名/无名的先贤们致敬!
今年的「华教先贤日」,移师怡保。这就是说,以后每年纪念先贤日,將轮值在马来西亚(至少马来半岛)各州轮流举行。这是好事。这可让每一州的华教工作者,通过举办「华教先贤日」的工作,亲身去瞭解和体验华文教育工作的点点滴滴,也让捍卫华教的工作,深入到群体大眾之中。群体大眾对华教的真实情况多一点瞭解和认识,就不会再发生像今年「926抗议行动」中,一些学校董事轻易地就被政客利用来对付华教运动,损害了华教工作的事了。
 
纪念华教先贤,应该记住千万普通群眾的功绩,而不只是十个八个出钱出力而闻名的华教工作者。领导人只有更看重大眾,一旦发生危机时,救助华教的工作才能有更好的成绩。

 

华教2.0还有多远?

2012/10/10 光华日报/评论版

~作者:黄伟益

刚刚接到朋友简讯告知,首相纳吉会在来届全国大选之前,宣布承认统考文凭!据了解,有关当局经已完成检定工作,而董总方面亦答应以“政治中立”的立场予以配合。
至于某些持反对立场的学术界,纳吉亦通过其代表说服他们,其中包括马来西亚科学院。如果这个消息属实,这将会是纳吉最后要力争华社支持国阵的杀手锏。
巧合的是,首相昨天代表大马彩教育基金宣布拨200万令吉予关丹独中建校时,宣布所有学生可报考独中统考或大马教育文凭。
这是国阵最高领导人首次非直接地亲口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因此,对于消息指联邦政府会在大选前宣布承认统考文凭,我不会特别感到意外。
可悲的是,整个过程似乎没有马华领袖参与的份儿!若不是民联推出的《橙皮书》,公开阐明要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不论马华再怎样通过朝中有人好办事,都不可能逼使国阵承认独中统考文凭。
其实,早在2010219日,纳吉主持国阵最高理事会会议时,就指示慕尤丁探讨国立大学承认统考文凭及录取独中生的程序,但此事一拖就拖了两年仍没有下落。
结果,高等教育部最近又宣布成立另一个以其副部长何国忠博士为首的委员会专案探讨此事。为何原本交由慕尤丁负责的工作,如今要由高等教育部来接手呢?
这或许又是教育部内超极端种族主义的心态在作祟吧!就因为魏家祥只能对慕尤丁唯唯诺诺,这个工作只好交由另一个部门来完成?
承认独中统考文凭,可说是华社多年来的心愿。当我国能够承认外国的A水平文凭,包括批准建设更多国际学校,联邦政府没有理由不承认统考文凭及批准增建独中。
不论是联邦政府、州政府、董教总或民间组织,我们正为华教2.0展开前所未有的大试验。民联主张承认统考、给予各源流学校制度化拨款,还有通过执政之便拨地予各源流学校。
这些大胆的做法确实给予联邦政府,尤其是马华与民政党极大的压力。然而,马华领袖除了发文告攻击甚至扭曲《橙皮书》之外,完全无视白纸黑字所列印的主张,就似乎不能有更好的交待了!
当独中统考文凭被承认的那一天,我敢宣示华教2.0的春天终于到来。但是,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这一点,我们随即要展开华教3.0的试验工作,让华校享有来自教育部的制度化拨款、废除全津与半津贴学校的分野、公平分配校地资源与全面资助建校等。

(转载自:国内报刊/评论版)

 

华教需要更多拨款

2012/10/09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黄承殿

国家独立55年来,华校都是依靠华社的资助成长,不管是扩建新校舍或增加学校基本建设,都是得华社热心人士和私人机构捐助,莘莘学子才能得到更好的求学环境。

 首相兼財政部长纳吉在2013年財政预算案中宣布,政府明年將会拨出1亿令吉的款项供华校发展,这笔拨款看似很大,然而经过加减乘除后,华校到最后正式获得的拨款又有多少?

 这次华校拨款也引起许多华团的关注,认为1亿令吉拨款並不足够,而且还建议政府必须多方面考量,让华校获得公平对待,与其他源流学校平起平坐及享有同等的福利。

 全国华小约有1300所却只获得1亿令吉拨款,照理来说有欠公平,因为华小的学生人数不会比其他源流学校的学生人数少,为何只获得分配1亿令吉,政府有必要加以检討。

 华社对发展母语教育向来尽心尽力,一些在事业领域上有成就的华商,总不会放弃支持华教发展,这可从华裔族群对教育的重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一心一意栽培孩子中窥见一二。

 华文教育多年来在风雨中飘摇,尤其是设在乡区的华小基本建设,一直以来都比不上城市中的华校,即使学生人数每年增加,然而学校建设却被忽略,学生们被迫在简陋的校舍求学,这对乡区学生来说很不公平,因为他们也是国家未来主人翁,为何不能得到同等的对待。

 此外,许多来自乡区的学生也能成为社会中杰出的专业人才,但政府却没有发觉到乡区学生的优异成就,一直忽略他们的福利。

 

制度化拨款给独中不难

2012/10/09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净恆
马华总会长蔡细历主持“一个马华青年微型贷款计划”推介礼后受询时说,制度化拨款给独中的问题並不存在,因为全马有500多间私立学校,包括私立英文学校及私立宗教学校等。他进一步透露,若要政府制度化拨款给独中,其他私立学校也会提出要求,政府难以满足全部要求。

 蔡细历没有说明他口中所谓的私立学校,是否也包括以商业名义註册,赚取丰厚利润的私立学校。如果属实,这对向来通过大眾、族群或教徒募捐筹款的民办非营利私立学校,並不公平。

 这些民间组织所创办的学校,主要宗旨是提升族群人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母语教育或宗教信仰。严格来说,多元化的民办学府能够显现各族所拥有的优质文化以及丰富的信仰,以平衡政府学校的不足。非营利私校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特別是华文独中,纳吉政府也曾给予肯定,还不时感激独中的付出。

面对资金不足窘境

 独中除了年年为政府节省了大笔金钱,也栽培了无数的高素质、高涵养人才,为社会、为国家献力。虽然如此,民办学校往往经费有限,常常面对资金不足窘境。

 职是之故,中央政府有责任常年拨款给那些非营利的私立学校,而且应该制度化拨款以资助他们。政府制度化的拨款方式可以根据学生人数比率来规划,大型学校人数较多,所获取的资助也较大,以此类推。

 另一方面,拨款数额大小,政府也可以依据每一年国库的收入来分配。但我们还是期望,政府的制度化拨款能够常年增加,因为办校营运成本每一年都在增加。

 如果蔡细历认为中央政府无法制度化拨款给民办学校,那么,檳城民联政府虽然收入不多,却能常年制度化拨款给独中、教会学校和宗教学校,而且年年增加,今年的拨款已达千万零吉之多。中央政府无法做到,这像话吗?

(转载自:国内报刊/评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