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4日星期四

【华教视窗】 ~ 133 辑



华教备忘录杂谈

2012-10-04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罗汉洲

突破了好几方面的冷嘲热讽,以至恶言相向后,董总于926呈交给首相纳吉的华教备忘录获得内阁的重视。姑不论这“重视”是否是外交词令,但却有力地回击了之前的种种冷嘲热讽和恶毒的诬陷。

董总宣布召集926华教救亡行动后,马华总舵主蔡细历首先以强烈的措辞指责董总只会与人结怨,又促请以马华同志为主干的华小、国民型中学董家教成员抵制926集会。

同一天,森美兰华校校友会联合会主席李子强说,如果9.26华教救亡行动带来反效果,导致种族不和谐,叶新田和邹寿汉须负起全责。

种族和谐论调恐吓

“导致种族不和谐”,这种与X权会组织口径一致的恐吓语言竟然出自华校校友领导人,令人难以置信,有须要祭出这么大的罪名来压叶邹两人吗?争取华教受公平对待会“导致种族不和谐”,这种在五一三过后甚嚣尘上的论调已沉寂多时,想不到现在再出现,而且还是华校校友会之口,此非自作孽乎?为了要种族和谐,应该把华小全改为国小,如此必种族和谐了吧。

坐下来未必能解决

马华署理总会长廖中莱也不落人后,他直指董总更像反对党。

反对党的话当然不可听,不可取,由7个华团共同拟订的华教备忘录其出师未捷身先死乎?

此外,马青团和一些华团领袖一口咬定926救亡行动集会纯属叶新田的个人议程,与华教权益无关。

另外又有一些“华教人士”说,华教并未灭亡,何须救亡?这些人掉书包而掉到不知所云,何不先查查汉语规范词曲,了解了救亡的意义才来学人家掉书包?

以上不过是信手拈来,华教备忘录在926之前所遇到的一些冷嘲热讽和恐吓而已,其实是不及一一尽录,而且都是来自华人本身,而又以“我们华人在政府里的代表”为主。

一些“智者”则说,董总不该采用抗议手段,应该坐下来谈。实际上,董总至少在二三十年前就要坐下来谈,但别人不肯坐下来。

再说,“坐下来谈”就必定能解决问题的话,华教的奇难杂症早就治好啦。“坐下来谈”就可解决一切问题的话,天下早就太平了,连钓鱼岛也不是问题了,“智者”打这种讲了等于没有讲的官话有什么用?

不应否定董总立场

华教备忘录和926集会的灾难还未了,在当天,马华总舵主蔡细历再大浇冷水说,董总“滥用了10万令吉广告费”就只能召来500人,他的用意是叫首相大可对华教备忘录嗤之以鼻?

蔡细历不认可这备忘录,不赞成抗议行动,那是他的权利,他原可冷眼旁观,但无须对它们赶尽杀绝,如果他“不爽”叶邹两人,可叫担任华校董事的马华同志在董总来届选举时拉他们下台,但不应因为“不爽”他们两人就否定董总的立场。

当然,支持926救亡行动,支持备忘录的团体和个人也大有人在,也不及一一尽录,反正公道自在人心,备忘录获得内阁重视,这些支持者终于获得回报。

(罗汉洲 时事评论员)

 

语文绝非团结障碍

2012/10/04 南洋商报/社论


教总星期二发表文告,对《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可能破坏华小特征表示忧虑,并形容这份为期13年(2013年至2025年)的教育蓝图,仍延续《1956年拉萨报告书》要落实一种语文和一种源流学校的终极目标。

对于政府建议把华小第二阶段(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国文科教学时间,从现有的180分钟增至270分钟,而且采用跟国小一样的教学课本,教总认为此乃拔苗助长之举,非但无助于提升华小生的国文程度,还恐怕会弄巧成拙,影响教学成效。

教总指出,要有效提升华小生的国文掌握能力,教育部必须检讨及纠正国文科教材、教学法和师资问题,而培训更多主修华文和国文的双语教师来负责教导华小国文科,是强化华小生的国文程度的最佳方案。

这个具代表性的华教团体建议教育部就此召开圆桌会议,邀请教总、全国校长职工会、董总及各相关专业团体,共同为提升华小生的国文程度进行全面探讨,从而拟定妥善方案。

教总欲通过圆桌会议来面对和解决华小的问题,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在马来西亚这个种族和语文多元化的国家,政府与民间团体多沟通、多进行平等交流,将有助于营造融洽关系,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曲解与误会。

华文与国文的发展,不应被视为对立,华文的积极发展也完全不会减低华小生对学习和掌握国文的欲望,除了考试和文凭方面的需要,哪个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的学生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效掌握国文?

马来西亚独立至今57年,各族人民已接受马来文是国家语文的事实,非马来人都知道,学生掌握良好国文基础,对将来在社会上发展绝对有利无弊;同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非华人家长把孩子送进华小就读,目的就是要孩子多掌握一种语言,以便日后能在个人事业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语文的学习,绝对不是国民团结的障碍,董总说得对,“多源流学校不利国民团结”的说法是一种假象,有没有落实公平对待各族的施政,才是决定国民团结的根本因素。

2013-2025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是教育部继《2006-2010年教育发展大蓝图》后制定的国家教育路线图,新蓝图的期限从5年延长到13年,证明政府决心在国家教育的发展上,推行比以往更广泛及更深入的改革,因此,华教团体必须在新蓝图进行修正之际,通过正确渠道向教育部提出意见与建议,坦白说出他们对蓝图某些内容的忧虑。

与教育部进行交流时,除了宏观看法,华教团体亦不可忽略发表微观建议的重要性,因为参与交流的教育部官员都是照章行事的行政人员,他们只信服对蓝图的执行条文有深入认识的人。

 

公平拨款惠及华社

2012-10-04 星洲日报/社论


2013年度财政预算桉5大重点之一为振兴教育与培训,教育部因此获得387亿令吉的拨款,这反映出教育开支一向是佔政府经常开支最大的范畴。明年教育拨款中受到广泛关注的,乃在改善学校硬体设施方面,政府将拨款10亿令吉,作为兴建、装修和维修学校的用途。华小作为国家教育源流中的一员,必然从中受惠。

上述拨款中,国民学校将获得4亿令吉;华小、澹小、教会学校、政府宗教学校、全寄宿学校以及玛拉初级工艺学校将各获得1亿令吉拨款。这是历年来华小获得最大笔的款项。华社欢迎政府重视华小发展,拨款改善学校设施的举措。不少华小经常得为校舍的维修费及装修费奔波,很多学校因此必须自力更生,发动筹款活动,寻求华社的捐助,以应付各种费用,1亿令吉的拨款确能减轻学校的负担。

然而,若考量各源流学校的数量,以及学生人数,上述拨款比例并不能成正比。例如目前国内有华小1294所,平均每所只能获得约77279令吉;澹米尔小学只有约500所,则平均每所学校约获得191千令吉。按学校数目计算,华小理应获得更多拨款,而不是与其他学校享有同样数目的拨款。

许多乡区华小校舍简陋失修,亟需拨款重建,一些校舍在白蚁蛀蚀下经成危楼,学生和教师在这种环境中上课,生命受到威胁。而许多城市华小,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校舍不敷应用,需要增建更多课室,以便能容纳更多的学生。

政府应该考量到这一点,以伸缩性的方式,按照各源流学校的数目及学生人数和需求的迫切性处理拨款。当然,制度化拨款尤为重要,以便各源流学校能够公平地受到政府的照顾。此外,教育部亦须关注一些学校在申请拨款时,受到官员的阻挠和刁难的问题,各种繁文缛节也让校方疲于奔命,进度受到阻滞,这种情况亟需改善,好让各校都能够儘快获取款项,展开必需的工程,时间上一再拖延,学生就无法在良好的环境中求学。

此外,作为华教一环的国民型中学在明年度预算桉中却完全没有受惠,令人不解。国内目前有76所国民型中学,约125千名学生,为国家重要的教育资源,没有获得拨款是不合理的。

除了教育拨款备受华社关注外,农业领域拨款亦关係到大部份华人,尤其是菜农和果农。唯明年预算桉,政府拨款数亿令吉为渔民、稻农提供一系列生产、生活津贴和保险计划;但是菜果农却没被列入受惠群体。

水果和蔬菜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农作物,但是这两大行业却面对劳工严缺、失去生产津贴及耕地不足的问题,以致总产量依然不足以应付国内需求。当局除了须解决劳工及土地问题外,也应该一视同仁,让菜农和果农享有公平的生产津贴,以减轻农民的生产成本,让农民生计更加有保障,也一併稳定国内粮食供应。(星洲日报/社论)

 

欣逢《 百年培元 》庆典

2012-10-03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张金发

回溯1912年,金宝培元前身为福建学堂,应时势使然,1915年易名为培元学校,并招收各籍学生。

它曾历经2次停办与复办的命运。

1957年年杪,登记入学适龄学童,小学一年级新生竟达11班,初中一新生亦达8班。

当时中学部共21班,小学部25班,全校学生高达2200多名,一时之盛况为当年全马规模最大的学府之一。

1962年因政府新教育政策打击,被瓜分为小学、国中和独中三校,导致独中学生来源大受影响。

1969年,政局动荡不安、胶价锡价相继滑落、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学校动员师生拜访小学毕业生家长,董事部亦毅然决定减低学费,借用课本,始得眾多家长继续鼎力支持。随后也长期与当地华社紧密联系而保有一定的新生来源,全体师生功不可没。

2000年是培元独中发展的转捩点,深具历史的意义。首先是董事会改选,眾多校友参与董事会的工作;其次,成功采取多元化招生策划及教学,校誉提升,新生增加达200%

新教学大楼建竣

为应付激增学生人数,董事部决定重建校舍。今年,新教学大楼全部建竣,校景彻底焕然一新,并准备于113日举行《百年培元》庆典。

庆典系列活动包括举办元旦聚餐会叙旧,最难能可贵的是第1届(1958)和第2届(1959)高中毕业校友回校参观新礼堂新校舍,为百年校庆拉开帷幕。

编撰出版《培元百年》校刊,得到校友提供文章和旧照,丰富了"情牵培元""怀念恩师"内容。届时可吸引眾校友阅读与鉴赏,回忆当年校园生活情怀。以及一些联办大型书展活动、儿童故事及生涯规划讲座会、儿童填色与绘画比赛、钢琴演奏会等等。

董事长杨汉保指出,培元重建的最大支持力量是来自历届毕业校友。独中近10年的发展,离不开校友的财力物力的鼎力支持。

学习须按部就班

他吁请校友踊跃回校出席百年大庆,共襄盛举,以汇聚校训“自强不息”的力量,再创高峰!培元独中的独特性是谁都可以报名,额满为限,虽说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是无奈也是回馈社会之举!学习之路,必须按部就班,因材施教而没有捷径!庆幸金宝这个弹丸小镇,还有一间培元独中,而它即将正式步入庆祝100周年纪念。

培元独中采取能力分班制,方便因材施教,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毕竟,独中的生存是华社的命脉,捐款都来自社会热心人士,不会因为要把学校名望推高而拒绝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数十年来,老师的尽心尽力,教导学生成人成材,功在社会。

欣逢今年是庆祝100周年的日子,培元人懂得感恩,在这一天回到培元学校看看吧。

或许有的校友离开学校之后从来就不曾回归,人的一生找不到第二个100周年来庆祝,别错过了,只剩30天而已! 

(来源:国内报刊/评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