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丹独中争议未了
2012-10-19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林明华
首相纳吉说,关丹独中的学生必须报考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不过,他们也可以报考统考。他形容这是一个“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也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然而,情况可能并不像首相所想像的那麼完美。事实上,首相的上述谈话,并没有厘清围绕著关丹中华中学的一些争议:它到底是一所国中,还是一所独立中学?
何谓国中,何谓独中,相信不必多言,大家都已心中了然。只是,关丹中华中学到底属於哪一类?各方却是各有解读。关丹复办独中工委会声称那是一所依循吉隆坡中华独中模式,採用3-3学制(3年初中,3年高中),也走双轨制路线的华文独中;但董总领导人却认為,根据批文,该校只能办成一所3-2学制(3年初,2年高中)的国中,因此该校学生也不可能获准参加统考。
华社的期待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如果关丹中华中学真能办成,那它必须是一所以统考為主,大马教育文凭考试為辅的华文独中。但首相的上述谈话似乎表明,该校学生必须报考大马教育文凭;至於要不要考统考,则是一个选项,可以考,也可以不考。
这显然不符华社的期待。
如果关丹中华中学确实是一所实行3-2制的国中,那董总当然有绝对的理由不让它的学生参加属於独中内部考试的统考。这一点,董总的原则与坚持,是毋庸置疑的。
但批文偏偏又说,关丹中华中学除了採用政府中学综合课程(KBSM)/中学标準课程纲要(KSSM)外,也将开办国家课程以外的科目,学习阶段从中一至中六,这似乎又使该校有别於国中,留下了可以採用3-3学制的空间。但“可以教导非政府中学综合课程(KBSM)以外的科目",是否意味著它也可以开办全国华文独中的统一课程?这是批文含糊所引起的一大置疑,尚待厘清。
同样有待厘清的是:如果关丹中华中学真的可以同时开办全国华文独中的统一课程,那在中学综合课程(KBSM)和独中的统一课程两者之中,何者為主?何者為辅?
一所华文独中,至少必须符合以下“4须":须採用3-3学制上课,须採用华语為教学媒介语,须採用董总统一课本学习,须参加全国华文独中统一考试。问题来了,如果关丹中华中学真的符合了以上“4须"中的前面“3须",那董总接不接受该校学生报考统考?
看来,“创意"未必是华社“满意"的双赢方案,争论还会没完没了,我们只能“听其言,观其行",让事实来证明一切!(星洲日报/云淡风轻‧作者:林明华‧《星洲日报》执行编辑)
独中路难走?
2012-10-18 星洲日报/言论版
~作者:陈绍安
独中,南马人争读,中马情况也不差,但是在北马,好长一段日子,被视為落弟生的收容所。
近年,改观了。很多新生代家长,都踏上新时代列车,开始关注独中教育可取之处。
独中校方也开始以更开阔视野推动教改,董事部、校长、教职员皆感鼓舞,学生也感受到一种开放、自在的学习环境带来的喜乐,家长也开始走进校园观察,一环扣一环的口碑建立起来了。
但是,一般华裔家长,还是选国中。
要问究竟差别在哪?很容易回答,也很难回答。
容易的是;独中有母语教学环境,没有适应能力问题,统考水平远超正规政府考试,意即“学得比人快、比较多"。
难的是;独中生如果纯统考毕业,所面对的是申请政府大专、大学的难度,“政府承认统考文凭"仍未明朗,即使最终承认,必可预见独中生如果忽略国文,即使中英文皆优等,对政府大专、大学也都只能望门兴嘆。
所以,独中生,选择统考的,必已準备海外升学。也因此,几乎所有独中都会提供海外升学辅导,甚至保送服务,以学生出路广,私人界受承认度强為“卖点"。
这样的“卖点",好像卖不到一般家长,或大多数家长脑袋去。
100个华小家长,会有10个把孩子送到独中去吗?恐怕没有,一是学费负担,二是中学毕业后,孩子要申请政府大学,即使非完全免费,至少是最低收费,最没负担,外加一般出路皆不忧,包括可申请师训、考警官等,要在私人界和政府机构发展皆行。
所谓一般家长,就是大多数家长。
这是现实的问题。他们坐在现实的鞦韆上衡量轻重,他们以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去取捨,你不能怪他们不爱华教,不支持独中,不让孩子报读独中,因為孩子是他们的,支持孩子的财务能力也只有他们才懂,对选择孩子的教育方式和升学管道,有时也不能不以经济能力来考量。
所谓一般,也包括资质一般的,学习能力一般的,那在社会上必定佔了大多数。所以,也不要跟他们理论独中生有这个、那个优惠,有这个、那个免费升学机会,那些所谓的免费,基本上都是给优秀生,特优生的。
除非,独中最终发展成真正受政府承认,毕业后可与国中生享有完全相等的免费福利、升学、觅职等方便,那麼就可直接解除所有一般的华裔家长的大多数心理负担,包括解除孩子升学教育费的惶恐之情。
要独中教育普及化,看来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即使如此,这条路还是要走的,独中不能停,绝对不能停!(星洲日报/情在人间‧作者:陈绍安‧《星洲日报》吉打州採访主任‧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再谈教育大蓝图
2012/10/18 南洋商报/ 言论版
~作者:罗汉洲
《2013─2025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公布后,反对“统一马来文课程”可说是华人的共识,惟是否应该废除中学预备班则有不同的意见。
首先说统一马来文课程这点。
按此大蓝图计划,华小四至六年级将采用国小的马来文课程,一至三年级则没有提到,应该是不受影响,继续采用原有课程吧!
不过,华小四至六年级采用国小马来文课程后,一至三年级的马来文不可能“独善其身”地依然采用原有课程,因为旧课程必然不能衔接四年级陡然提高的国文课程。
换言之,假如华小四至六年级采用国小马来文课程,一至三年级势必自动跟着采用国小的马来文课程,否则,三与四年级之间的马来文程度就有很大差距,升上四年级的学生必然无法应付,此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是四至六年级“才”采用国小马来文课程这政策所暗藏的“玄机”,华社不可不察。别以为四至六年级“才”采用国小马来文课程无伤大雅,也别为“一至三年级不受影响”这说法所误导。
名为华小实为国小
华小采用国小马来文课程后,华文授课时间当然大幅削减,最终可能变成只有一科华文的“变种”华小,有华小之名而具国小之实,我在上个星期于本栏已谈过这点。所以,华社反对华小采用国小马来文课程并非杞人忧天,也非反应过敏,而是深具远见的。
至于预备班之存废,我认为不可硬性规定撤销,而应让家长自行选择,家长如认为他的孩子读预备班是浪费时间的事,那可要求让他的孩子直上中一;如果家长要孩子读预备班,情愿让孩子“浪费”一年的时间,以便孩子能较为顺利地掌握中一的国文程度要求,那么,他的孩子就有预备班可读。此即各适其适,所以,预备班不可废除,请那些赞成撤销预备班的家长们替他人着想一下。
也因此,请教育部把废除预备班改为给家长选择是否让孩子读预备班。
应认真办好预备班
至于“预备班无法提高学生的马来文程度”这一说法,似有“一根竹竿打翻一船人”之嫌,因为预备班能否提高学生的马来文程度,全看掌校者的态度而定,有些预备班办得蛮不错,对华小生有很大助益。我们应该促请教育部严格督促掌校者认真办好预备班,我们不好因噎废食而贻误更多华小毕业生。
假如废除了预备班,一些华裔家长为了要让孩子顺利升上国中,他们就会舍弃华小,把孩子送去国小念书,反正很多国小已有华文班,那怕每周只上两三节华文班,孩子总算有华文可念,无鱼虾也好嘛!所以,这些有如此想法的家长舍华小而取国民小学乃顺理成章作这样的选择。
然而如此一来,华小会受到怎样的冲击,华人的母语教育又会受到怎样的冲击,大家不妨想一想。至于这是不是撤销预备班所暗藏的另一玄机则非在下所知。(文•罗汉洲)
教育大蓝图对华小的冲击
2012/10/18 (砂拉越)联合日报/自由言论
~作者:陈雪丽
在2013年至2025年的教育大蓝图里,教育部提出了华小生和淡小生的国文能力比不上国小生的水准,甚至落后了一大截。为此,教育部急着拔苗助长,想要增加华小和淡小的国文上课时间。教育部想把国文课上课的总时间从原有的180分钟增加至570分钟。教育大蓝图里也提及建议华小4至6年级采用国小的课程,甚至统一各源流小学的国文课。此项举动表面上看来是为了提升华小生和淡小生的国文掌握能力,但实际上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让各造无不为之震惊,甚至怨声四起。
此次的教育大蓝图过于注重国文和英文的地位,以致于忽视了其它语言甚至各源流教育的公平发展。教育部的此项建议无非是在打压其它源流教育的发展。这几十年来,教育部一再强调要透过单元化教育来团结国民。然而在单元化教育的课题上,却始终无法得到华社的共识。这次在教育大蓝图的计划下又在旧事重提,一再强调单元化教育的重要性,恐怕只会让华社渐行渐远。原因无他,只因华教是华社的根源,亦是华社的宝贵资产。华社无意挑衅国文的特殊地位,但是亦不能容忍自身的母语沦落为可有可无的教育制度。此次若是华社在统一各源流小学国文课的课题上不坚持己见,奋力自保,难保有朝一日华小不会变质成为国小。
笔者担心,教育部这次想统一华小4至6年级的国文课,再过几年会不会又以同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来统一1至3年级的课程呢?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学习国文和英文,教育部建议全日制的上课体系。在学校硬体设施和教师资源严重不足与匮乏之下,仓促的决定不止无法让学生获益,恐怕还会带来反效果。现今的教育制度只注重填鸭式的教育。培育出的学生缺乏思考与应对能力。学生们只为了读书而读书,考试而考试。学生在强制性下学习国文,少了学习的乐趣,却多了学习的重担。试问这样如何能激发他们的热忱,让他们走得更长远?笔者在想,一些华裔学生会不会因为不堪繁重的课业压力,为了减少上课时间而选择就读国小,放弃自己的母语呢?虽然这只是臆测与猜想,但是又有谁能保证真的不会有这么一天的到来呢?
其实,主要原因导致其它源流小学对于国文的掌握能力欠佳,是因为其它源流小学是以母语为教学媒介语,而平时的交谈和沟通也都是以母语为基础。因此,华小生和淡小生的国文掌握能力明显与国小生有距离乃是意料中事。然而,为了加强国文的能力,强制增加国文课的上课时间,而促使其它的源流小学变质,却不是华社乐见其成的。相信亦没有任何一个热爱华教的人,愿意看见华教发展至如此的局面。笔者在此由衷的呼吁华社关注并严谨看待此次的教育大蓝图。这乃是关乎未来国家的教育发展方向。身为华人的我们若不维护华教的权益,试问还有谁会去关心呢?请为我们的母语持守最后一道的防线,莫等事情到了无法挽救之时,才来悔不当初,那样岂非太可悲?
陈雪丽·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