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149 辑



董总蒙冤公道何在?

2012/10/22 光明日报/ 专栏


~作者:刘汉良

必考与可考是两回事,必考SPM和可考SPM有很大的差別,而必考SPM和可考统考更像是內有乾坤;在必考SPM的前提下,可考统考形同选考统考,关丹中华中学是否是华文独中,仍须爭议吗?

真相只有一个,在所谓的批文尚未修正,以釐清疑点之前,关丹中华中学绝不可能是华文独中,这就是真相。

正、副首相多次表明这是一所可考统考的独中,但思前想后,还是实不符名。

马华领导层袞袞诸公一再保证,政府已批准开办关丹中华独中,但左看右看,依然“货不对办"。

事实摆在华社的眼前,关丹中华中学不仅不是华社所期待的华文独中,甚至连所谓的“双轨制"独中都不是,它实质上是不折不扣的国民型中学,但与既有的国中大不同的是,它是由华社出钱出力兴建的国中。

换句话说,正如董总的“先见之明",关丹中华中学是变种独中,是民办国中,更可能是“创意"十足的马来独中。

首相纳吉日前接受某电台的访谈时,进一步阐明政府批准开办关丹中华中学除了规定学生必须报考SPM,並允许他们报考统考,这是一个“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也是一个“双贏"的局面。

这是否意味,在不准增建华文独中的所谓“华教契约"或“共识"下,政府为了“接纳关丹华社的诉求",不得不发挥“创意"催生一所更像私立中学,不具华文独中本质的“独中"。

重演60年代华文中学改制悲剧

依此类推,学生只要可以报考(非必考)统考,有关中学就是华文独中,哪怕是其教学媒介语是国语,难道这是教育部对华文独中的另类认知或定义,而马华也藉势“指鹿为马",企图混淆华社。

若是如此,有关关丹中华中学的批文何需修正,看来也无望修正。

董总领导人曾声明倘若关丹中华中学並非是真正的华文独中,其学生將无缘报考统考,却不幸被马华伺机转移视线,指控董总阻挠和破坏中华中学的兴建,反而暴露出马华企图打击华教运动,分化华社。

马华为了諉责,把关丹中华中学一旦不能成为真正的华文独中,归咎於董总,因为董总不允许其学生报考统考,而某些舆论甚至诬衊董总两位领导人叶新田和邹寿汉“公器私用"。

试问所谓中华“独中"一旦开了先河,国內60间华文独中有朝一日也须报考SPM,最终导致骨牌式变质,岂不重演上世纪60年代华文中学改制的“悲剧"吗?

董总在捍卫华教,尤其是坚决反对关丹中华中学变质的过程中一再蒙冤,受到某些政治势力包括某些自詡为华教“元老"扣帽子、抹黑及人格谋杀,难道公道不在人心吗?

“族魂"林连玉先生遭受逼害,至今仍未获平反,马华是否间接或直接再製造华教冤案呢?

在华教的生存与发展再度面对危机的关键时刻,华社更应团结在董总的旗帜下,勿让任何“典当"华教的阴谋再得逞。

(光明日报/好评文:刘汉良)

 

挤不进独中

2012-10-22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陈宝卿

2013新学年尚未到来,许多家长已為了送孩子进独中就读的事大伤脑筋。

2012学年有近6500名初一新生被拒於独中校门外,创下历史新高的新闻,曾让华社深深感触。明年,徘徊在独中门外,学额难求的问题将更严重。

单单是吉隆坡4所独中,报名人数和学校能容纳的人数之间,就有接近一半的落差。换言之,报名吉隆坡中华、坤成、循人和尊孔4独中的学生有5千餘名,就有近3千人挤不进独中那道狭窄的门。

雪州巴生4独中、新山和古来宽柔报名被拒的学生相信会更多,森美兰、霹靂和檳城独中近年来报名学生也不断增加;更甚的是,不久前竟有600名家长為了让孩子进入麻坡中化中学而漏夜排队,争取320个新生学额;种种跡象足以让我们预见,明年挤不进独中的学生人数肯定会再创新记录。

多所独中已尽所能增加学额,為了容纳更多学生,各独中都在大兴土木,扩建又扩建,像吉隆坡坤成中学,兴建8层楼综合行政楼的第三期扩建计划始完成,又要开始进行第四期工程,可见坤成当年的转型计划是正确和成功的;其他如吉隆坡中华、尊孔、巴生中华等独中的扩建工程也在如火如荼进行。有些独中也想扩建增收学生,奈何空间狭窄,建筑已饱和,动弹不得了。

独中办学素质和一般国中比较,优劣立见,这是為何独中生每月须缴两三百令吉学费,还有这麼多人争破头皮入读的原因。

中国在国际社会带来的经济效应,提昇了中文价值,我国政府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相信也庆幸我国有独中的存在,為国家培育了不计其数諳华语的各领域人才,可应付中国市场的需求。

独中学额爆满,说明大环境的变动,强化了独中生存的条件和需求,自然也擦亮独中的招牌,提昇它在国内的地位。

民联《橙皮书》清楚列明,一旦执政中央将马上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便是最好的例子。虽然民联能否成功入主布城还是未知数,不过,民联对统考文凭直截了当的立场,说明他们已清楚意识,华文教育的国际地位和重要性,若继续将统考文凭视為洪水猛兽,吃亏的是国家。(星洲日报/情在人间作者:陈宝卿《星洲日报》主笔言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教育发展蓝图考验华小

2012/10/24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郭联福

我国华小多数班级的学生人数都超过30人,而在华人密集的地区之华小,其情况更是严重,一个班级的人数即可高达四、五十人之多。

在这种教育教学有限的条件之下,国家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如何的完美无瑕,我国华小还是无法跟得上目前火红的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之步伐,以进一步培养在国际平台上具有竞争能力的“宏愿人才”。

能够被誉为国家人才,前提必须是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国家教育产物,这一点我国教育部领导人已视透整个世界的教育发展趋势与方向,所以在制定《2013-2025年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时,在学校教育管理、师资素质等方面特别的关注,并且提出相关的要求。

学生须具批判和创新思维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技巧,是作为课堂教学中贯彻批判性思考和创新性思维元素的大前提,也是国家教育改革列车中人才培养的首要条件。

我们可以在未来的小学阶段看到这项要求:到了2016年,小六检定考试中有80%的试题,学生是必须以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来解答。

这无疑对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运用提出了另一项更高层次的要求,同时也折射了“背多分”的填鸭式教育将在这教育大洪流之中消失。

然而,每班学生人数超标,大大限制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而无法不以教师一体化的方法来展开教学工作,这如同以前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

碰上这种不利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目标是遥不可及的。

应与国家教育改革同步伐

另一方面,虽然兴建新校舍和增加师资可以克服一些外部的不利因素,但内部因素更应受到正视,即华小教育管理者的思维改革。

至目前为止,虽然没有数据证实,有多少所华小现今的一、二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是脱离了国家教育改革的轨道,但是单从学生的家庭课业依旧繁重和学校考试的舞曲依旧高昂之情况,就可知其一而知其二了。

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实施者是教师,因此,华小教师必须清楚知道自己所处在的位子,认清整个教育发展的方向,扮演学生导向者、协助者的责任,并且克服种种不利的外或内部困难,如何在不利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下继续地乘风破浪,并且平稳站立于滑浪板上,这也就是现代华小教师在国家经济转型计划中面临的其中一项荆棘之教育挑战。

 

教育拨款必须制度化

2012/10/23 光华日报/社论


首相纳吉周日应马华要求,宣布政府将在明年拨出3000万令吉予国民型中学,并保证华文教育将继续成为国家教育体系一部分。

其实,这宗“恩赐”,是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借马华第59届中央代表大会,特别“提醒”首相兼财长纳吉,2013年预算案并没有为国民型中学提供拨款而获得。

蔡细历也说明,目前全国共有78所国民型中学,学生人数是125千人,因此理应获得5000万令吉的拨款。蔡总也认为,在首相纳吉的领导下,政府在母语教育政策方面,已做出了明显改变。

政府答应给国民型中学拨款,尤其对国民型华文中学而言,肯定是项好消息,特别是对长年累月为华校校务筹款的董事部而言,无疑是天降“甘霖”,大家乐得其成。

实际上,华社更希望看到政府在对待母语教育政策方面,做出更大的改变。尤其面对各源流学校时,应该更公平与制度化的分配教育拨款,而不是把它当作大选前的“政治拨款”。

国民型中学自1962年“转型”至今,已历经50年光景。半个世纪以来,国民型中学每年都替国家培育许多优秀人才;只是,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国民型学校的教育发展费用,除了教师薪金外,大部份都是靠华社一分一毫所捐助。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拨款,一直以来常被人形容为有欠“透明”,结果导致拨款时常遭人“骑劫”,以致一些极需进行维修的破落学校,多年来都等不到拨款来修葺。

华社数十年来在资助独中与华小方面,长期奋战,出钱出力,早已疲于奔命。国民型中学在50年前既然已经归附政府,接受改制,政府就必需负起“抚养”之责;首相宣布拨款3000万给国民型中学,除了反映认同国民型中学倡导的教育方针,更应责无旁贷落实每年制度化的拨款。

来届全国大选即将举行,若然首相施行国民型学校每年制度化拨款,相信这不只会赢回华社的支持,亦能名留史纪!

(转载自:国内报刊/评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