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3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597



一里路长又长  


2016/10/21 (砂拉越)星洲日报/评论
~作者:许鲁帆


每当国选将至,承认统考课题必然成为华社所关注的焦点。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日前在国会以书面回应独中及统考文凭的地位表示目前仍维持现状,这符合1961年教育法令和1996年教育法令151条文,但却对承认统考议题没有给予正面回应。
然而,教育部副部长卡玛拉纳登指首相已要求马华部长及华裔部长与教育部及高教部洽谈,以了解政府在统考课题上,接下来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当局一再重申统考文凭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的立场,即必须以马来语做为主要教学语言,以及采用同样的国家教学课程与考试。
因此,对于政府“同意”承认独中统考之说,恐怕只不过是华社一厢情愿的看法。
回看过去在争取承认统考课题的进展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何国忠于上届全国大选前宣称承认统考进度已有95%,但统考至今未受承认。
现任副部长张盛闻在砂州选举期间声称政府承认统考文凭“只剩一里路”就可完成,就只欠东风。
这东风已到(砂国阵大胜),但承认统考课题还是原地踏步。
砂州政府方面,去年砂首长丹斯里阿德南已同意承认统考文凭,包括统考文凭持有者也可申请入读砂拉越大学。
不过,高教部同年11月表明不会承认统考,因为统考不符合在1996年教育法令中所阐明的国家课程纲要,所以砂大也拒绝接受统考生入学。
每当一方提出承认统考就快“水到渠成”,另一方却重申政府拒绝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的坚硬立场。
虽在意料之内,难免还是令人感慨政府为何无法单纯的从教育素质与水平来衡量统考文凭的价值。
过去,董教总和联邦政府在国立高等学府承认统考课题上迟迟无法达致协议,关键在于是否附加大马教育文凭的马来文科。
若以大马教育文凭为准,独中统考文凭就成了一张附属纸。
在我国这多元种族国家,华教之路一直以来走得艰辛。
政府承不承认统考文凭,究竟对独中有甚么样的影响?除了享有国立大学廉宜学费和更多政府部门工作机会之外,我想,国家本身对独中生的认同(承认统考),比什么都来得更具有意义,但却是最遥不可及的奢望。





赤字非减教育拨款理由


2016/10/22 中国报/ 中言


国家财政出现赤字,不是削减教育拨款的理由,政府不能以财政赤字为由,削减政府大学的拨款,否则拖慢我国朝向高收入先进国与知识型社会的进度。
国家教授理事会在1周前表达对2017年财政预算案的期望,并重点提及政府大学的拨款与研发经费,以免影响本地政府大学的学术素质;言犹在耳,周五提呈国会的财政预算案,大学拨款“大缩水”,剧减近15亿令吉,政府大学肯定大失所望。
造成经济负担
2017年财政预算案的各项拨款建议,显示政府紧缩腰带,除了增加援助金额、税务减免等小惊喜,基本上没有甚么实质惊喜,但政府大学则感受到“切肤之痛”。
20所政府大学的总拨款,从2016年的75亿7000万令吉,在2017年减少至是61亿2000万令吉,少了14亿6000万令吉,或19.23%,是一笔庞大数目,拨款剧减,2017年的运作与研究经费、学费,都受到影响。
在政府拨款支助下,政府大学可以提供廉宜学费但优质的学习环境,是家境欠佳的学生的希望,让莘莘学子圆大学梦,否则就得准备更多金钱,以进入私立大学深造,这也为家长造成经济负担。
不应提高学费
国家财务每年都有赤字,政府大学必须面对拨款逐年减少的事实,与其依赖政府拨款,倒不如设法自力更生,包括与企业机构合作,投入更多研究与发展项目,通过研发产品市场化与专利权,为大学带来收人,进而减轻大学的运作与研发经费负担。
虽然政府大学可以仿傚私立大专,向学生收取更高的学费,以维持大学的运作,但是,学生是否有能力承担昂贵学费,才是提高学费的首要考量。





华教新里程碑

2016/10/21 星洲日报/星·观点



全国华社和各大独中董事会可以引用“新山宽中智慧”,争取设立更多独中,让更多人得以进入独中就读,有机会选择更优质的教育。
柔佛新山宽柔中学至达城第二分校正式获得批文,堪称我国华教历史上的新里程碑。
自从首相纳吉於上届大选时宣布批准宽中兴建第二分校後,新山乃至全国华社都在引颈长盼正式批文,至今3年後批文经过波折终於到手,不仅让宽中董事部和献地的发展商联马置地放下心头大石,也令新山华社雀跃不已。
第二分校位於新山东部巴西古当区内的至达城(Bandar Seri Alam),以地理环境来看,宽中校本部位处新山市区是中心点,古来分校位於北,第二分校位处东,可以分别照顾和满足不同地区柔佛华社的独中需求。目前新山以东的地区如哥打丁宜和丰盛港并没有独中的设立,宽中第二分校的建立将来可就近方便东部学子入读。
当年宽中古来分校从筹备到正式上课可说是宽中首次为华教和独中谱写佳话,这一回再次缔造历史新篇章,让宽中成为全马第一家拥有一所校本部,2所分校的独中。当时宽中董事部和新山华社运用了智慧,让古来分校水到渠成,这一次新山华社再次掌握了我国国情和现实,加上坚定的信念,圆满了第二分校的愿望。这是新山华社和宽中董事会得来不易的成就。
从批文中我们可以得知,教育部是以回覆宽中董事会申请信函的方式发出批文,但言明教育部并非同意建立一所新学校,而是批准增建一所新分校,这再次印证了董事会和新山华社的集体智慧,得以避免因为批文内容有任何不明之处,引发不必要争议,拖累了学校的发展,也为华教增添无谓的争论。
而让人欣慰的是,之前宽中董事会和校友会之间因为校本部的发展有所争论,这一次第二分校批文落实,校友会第一时间表示会跟随脚步,共同参与展开建设第二分校的工作。这同样是新山人乐见其成的美事。
我们希望全国华社和各大独中董事会可以引用“新山宽中智慧”,争取设立更多独中,造福华社及其他各族子弟,让更多人得以进入独中就读,有机会选择更优质的教育。
宽中第二分校获批象徵华社团结的重要性。诚如新山中华公会执行顾问林奕钦所说,华教要秉持“精诚团结”的精神,毕竟未来的路还很长,各方应当放下个人成见,不能有太多的分歧。此话道出了华教之路必须拥抱的坚定信念。


 

关中生真无辜



 2016-10-21 10:48 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刘汉良


这不幸真的是“如临大敌”的考试,確属罕见,但非一般的考场並非设在子弹乱飞的战乱地带,也不是坐落在恐怖袭击的高风险区域。
设路障、荷枪实弹、截查……这一幕由警方与校方联手的戒备从本週一开始,在彭亨的关丹中华中学(关中)上演。
创办至今甫3年的关中本週一迎来“歷史性”的一天,作为非来自华文独中的该校第一批113名初中三学生於这一天“破天荒”地步入考场,参加纯属华文独中內部考试的初中统考,可说是既“惊”且喜。
或因关中学生获准参加统考在即再度掀波,包括大马考试局先发出再撤回“关中学生不可参加统考”的覆函,再盛传被指企图“打压关中、破坏统考、打击华教”的所谓极少数分子可能单方面申请庭令,以禁制第一批关中考生进入统考考场,顿使校方无奈地採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一方面据情向警方报案,另一方面向高庭申请到庭令,並儘量安排关中考生在学校宿舍过夜,目的在於確保关中考生在不受干扰及阻拦的情况下,安心和顺利地应考。
隨着3名华文独中学生家长入稟高庭,要求法庭针对“开放统考给关中將不影响统考的合法性”作出裁决,以方天兴为首的关中董事会袞袞诸公连日来的心情或会比应考的关中考生尤为紧张和不安,担忧“打压关中、破坏统考、打击华教”的所谓极少数分子当天不知会否闯关中踩场,甚至闹事。
正因为有关方面可被理解的用心良苦,在过去几天,关中考生步入校园的考场之际,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一幕就是警方在校前马路架设3道路障、持鎗警员驻守,截查可疑的来往车辆,以防止任何不愉快事件发生。
首批关中统考考生刻骨铭心
此情此景,从未在歷年来的我国各项政府会考,尤其是已办了41年的统考出现过,相信会让第一批参加统考的关中生此生难忘,可说是“刻骨铭心”,或许正如方天兴所形容“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空前纪录”。
从某个角度来看,无辜的关中四百多名学生,尤其是首批统考考生之所以“陷困”,应归咎於其一,自詡成功协助申办关中的马华,竟使该校沦为私立国中或“变种”独中;其二,方天兴及关中董事会至今仍未见积极地力爭直接修改关中批文;其三,董总及教总现任领导层看来不曾贯彻董总与教总联席会议同意关中学生参加统考的“先决条件”,即该校董事会必须承诺力爭修改批文,让该校获得更好的保障。
儘管3名独中生家长把事件闹上法庭的极端作法,委实引起华教阵营乃至华社的爭议,理应撤回,声称以“关中学生利益为重”的方天兴及关中董事会,乃至董总和教总主要领导人,不知是否有意或无意地转移事件的焦点,一味指控那些提出修改关中批文的诉求,並忧虑关中学生在现阶段获准参加统考,恐將危害到统考及60所华文独中的任何人或任何方面“引小拿破崙入关(中)”,把他们標签为“打压关中,破坏统考”的所谓偽华教人士。
但愿时间將会证明,谁在真正地维护关中生的核心利益,也就是確保他们在一所名副其实的华文独中受教育,光明正大地参加初、高中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