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星期五

万隆侨中隆重举行创校70周年纪念盛会



2017/03/31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326日晚,万隆侨中创校70周年纪念盛会在Bandung Graha Mekar Wangi大厦隆重举行,约2500名来自雅加达、万隆、斗旺、牙律,中国北京、广州、杭州、福建集美、香港,以及美国、加拿大、澳洲等的代表,原华侨中学校友与嘉宾出席,气氛热烈,场面隆重。

筹委会主席黄发治、劲松基金会辅导主席梁顺朝、劲松基金会荣誉主席俞雨龄校友、印尼前驻华大使昆达拉校友先后致词。他们表示,很高兴能参加此次盛典,感谢校友及嘉宾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母校侨中建校70周年。

盛会主题为“缅怀侨中峥嵘岁月,展望劲松锦绣前程”。黄发治主席说,万隆侨中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回忆侨中创校、封校、联络校友、创办劲松基金会、创办幼儿园与华语补习班,再到创办国际外语学院、劲松三语国民中小学的艰难历程。19年峥嵘岁月所取得的成绩,成为印尼华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万隆侨中校友对原侨中教育成绩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所以今晚的盛会意义深长。

梁顺朝在致词中说,劲松基金会是原侨中的延续,从1993年成立基金会开始到2008年成立校友会展开的各项社会福利工作和教育事业,传承侨中前辈艰苦办学、坚持不懈地发展教育的精神。他重点说明培养接班人是劲松基金会所面临的大事,在今后的道路上,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为百年树人的艰巨任务再伸援手,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他感谢在场奉献捐款,支持教育基金的校友们。

劲松基金会荣誉主席俞雨龄代表侨中校友致辞,他表达了对母校及老师们的牵挂、眷恋和感恩之情。他说,学生都是母校放飞的风筝,飞得多高多远都飞不出母校的怀抱和视线,并引用“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表达校友们的感恩心情。

印尼前驻华大使昆达拉校友致词时说,我们不忘母校培育之恩,希望全体校友团结一致,相信教育事业将再创辉煌。

接着,五位老师陈国华、蔡学楷、郑添才、陈如铮、曾悦强代表37位老师们上台,接受校友会赠送的爱心红包。多次获得世界杯羽毛球比赛冠军的陈有福校友,荣获印尼总统“荣誉文化勋章”、汤姆斯杯印尼团体冠军队领队洪鸣凤校友,印尼华教楷模丘瑞霖校友分别发表感言。

精彩的文娱节目生动地展示了侨中漫长的历史。庆典活动于晚上11时圆满结束,校友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欢乐离开。

(万隆 王新民)

【华教视窗】 ~ 656


应允诉求  承认统考  发展华小  国阵必胜


2017/03/30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张三成


现任教育部长拿督斯里玛兹尔不认同多源流学校的教育模式,是导致各族人民不够团结的原因。所以,他强调政府会继续推行多源流教育模式,是明智之举,宏观概念,值得赞赏,给以支持。

纳吉首相说,国阵政策以多元性为核心,推行单一源流教育并不是国阵的政策。他说国阵需要华社的支持,以便华社成为国阵在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主流伙伴”。

他再度声明,国阵政策以多元文化、多元语言、文化、种族与宗教为核心。若我们捍卫社会契约及联邦宪法为核心原则,我们的未来会更好。

时至今日,全国的华文小学有大约6万多名马来子弟接受华文教育,占18%人数比率。他们的家长都是自愿把子女送进华小就读,理由很简单,就是华小老师教学认真,管教严明,懂得华文,出路宽广,就业机会多,是选择华文教育的主要原因。

教育部长玛兹尔说,各源流学校并不是造成民族不团结的根源。各源流学校的存在是自独立以来就获得各民族所赞成的教育模式。他强调,把个人政治议程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蓄意挑起种族矛盾和推崇种族仇视,引起对抗,挑动情绪,才是国民团结的绊脚石。言之有理,实在难得,我们有位开明理智的教长,华文教育充满希望。

从首相和教长的言论,让我们看到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这片多元主义的土地上发扬光大,都不是问题。只要国阵政府里的老大哥巫统部长和高层领袖都把纳吉首相治国理念,施政方针放在心里。言行一致、以温和态度、中庸思想、互相调和,把那些种族极端主义者毒瘤切割,以中庸之道治理国家,为民族团结谐和、国家稳定昌盛作出贡献,我们会有更好的未来。

还有,就是要把那些满脑子要落实“最终目标”,实行单一语文教育政策,在教育部的“小拿破伦”官员清除掉,免得他们在教育部作威作福,比手划脚,阻碍教育部的正常运作,败坏国阵政府之名声,受到指责和招惹不满,造成选票流失。

我说过,只要首相纳吉大智大勇、深明大义,敢于面对现实,肯接纳华社的献议和诉求,给予公平合理的看待问题,不管是谁,蓄意阻挠内阁决议,借故推卸责任者一律革职滚蛋。

纳吉首相必须摆明“中庸之道”的治国理念,是多元种族的最佳准则。人人平等,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共创双赢,则国家谐和稳定。人民不必为政治纷争干扰而烦恼忧虑。大家可以安乐平稳生活,国家昌盛进步,马来西亚便是“东方瑞士”,世界乐园,受到尊敬和赞誉。

纳吉首相说,国阵需要华社的支持,以便华社成为国阵在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主流伙伴”。既然华社受到纳吉首相重视,那么首相就应该多多听取华社所发出的呼声、请愿和诉求,以显示诚意,接纳我们合情合理的要求,冀能在大选前宣示承认华文独立中学统考文凭和有计划的特别拨款给各州需要扩建教学设备的发展需要,协助华文教育的发展。

我不在乎国阵继续执政领导国家,只要首相肯施行“中庸之道”,重视华人的诉求,别把我们当着是路边草、池中物。唯有真正做到公平相待、互相爱护、开明执政,应允华社诉求,承认统考,承诺发展华小,来届大选,国阵必胜!



2004年的回忆


2017/03/30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华社

~作者:(万隆 )李顺南


2004年,实在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一年。华文被禁锢了32年,使我们两代子孙失去了受华文教育的机会,造成当时华裔族群的年轻人几乎全部都是华文盲,不能讲普通话。在此种情况下,2004年在万隆市能同时召开第九屆华文文艺营与第五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硏讨会,这是前所未有的华文文学活动,怎么不叫人兴奋惊喜呢?

20年前,万隆的著名作家林万里经常参加世界各地的华文文学研讨会活动,2002年林万里参加文莱第八屆世界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回到万隆后对我说:”在文莱开会时,大会要求印尼在2004年承办第九屆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当时我表示没问题,但是先要征求袁霓主席的意见如何?

第二天我们与袁霓主席的磋商很顺利,决定在我经营的酒店举办,可是没有商定经费问题。林万里当时表示,这个事情至关重要,希望我能负责一切经费。我一口答应林万里的要求。他非常高兴地马上回答文莱的文友。

不久万隆与雅加达的文友开会,一致认为,既然决定第九届亚细安华文文艺营在万隆举行,索性与第五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同时举办。

决定后我们先成立筹委会,大家的分工合作进行得非常好,包括成立经费小组,老实说两个国际性的重大会议一起办,是很不简单的。但我们的团结一致,努力合作,使筹备工作能顺利完成,使两个重大的国际会议成功举办!



【教学心得】对外汉语幼儿教学的点滴体会


2017/03/24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特稿

~作者:(中国湖北外派教师) 彭旭霞


“良好的倾听和理解”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首要目标,只有善于“倾听”,才能真正“理解”语言,掌握交流技巧,第二语言的学习更不例外。刚来到印尼,我发现我所在的新中三语学校幼儿园尊重人性化、提倡民主,孩子从小能在宽松环境中自由而快乐地成长。学校许多本地老师对学生不作硬性要求,于是有了原本淘气的学生讲话、自由走动和出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倾听、理解只是梦想,中文教学活动效果可想而知,造成印尼小朋友上中文课专注力不够,除了常规、还有年龄等其他因素。老师除了先对学生立下规矩,还要抓住儿童年龄、心理特点设置一些语言游戏,活跃气氛,保证学习效果。

一次活动是学习几种饮品,介绍词语后,按惯例他们须用词语说一句话,于是就有了:我爱“吃”牛奶、我爱“吃”果汁,矫正后不如来一个游戏“有黏性的胳膊”加以巩固:老师指定安全区,学生必须用手黏住老师的胳膊,且仔细听老师说每一句话,如果听到“我爱吃牛奶、我爱喝面包”等不正确句子,他们要立刻逃离避开老师的追捕,如果听错逃开则要取消游戏资格一次,这个游戏刺激了注意力不够的孩子主动地倾听,在今后的活动中,不间断地和孩子玩一些关于“听”的游戏,逐步做到让他们听清、听懂,如老师故意说错,让孩子及时作出反应,并且对突出的孩子及时的肯定,这样既让孩子在活动中培养了注意力、养成学生愿意听、主动听老师的习惯,也锻炼了学生对汉语语言的敏感程度。

有了良好的常规作保证,幼儿汉语教学中,还有许多游戏可以尝试、借鉴:

竞赛形式猜字卡:老师把孩子分两组,一组看图比划另一组猜,动作的表达不仅让幼儿在理解词汇意义的前提下,帮助他们记忆,更是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中文活动中,从而加强幼儿对汉语词语的快速理解和记忆。

“我当小老师”: 由于家庭语言环境不同,有的班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感觉只有几个能力强的孩子与老师互动,其他则等着“吃落地桃子 ”, 在活动中请能力强的幼儿当老师,询问“这是什么?”、“他是谁?”,只见他们一边认真的逐个检查,一边不忘竖起大拇指给同伴一个赞许,这样在“生生互动”中促进教学目的,不仅让“小老师”的中文得到了锻炼,也让能力稍欠缺的孩子在小范围的学习中缓解了紧张和羞涩感,效果不错。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单一的词语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老师要有意识的对孩子提出用语句表达的要求,运用游戏“连词成句”为孩子完整表达提供帮助,教学中出示毛毛虫,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要求孩子把词语说得更长,每一次进步毛毛虫的身体便会“长”出一截,如椅子——红色的椅子——我有红色的椅子,袜子——穿袜子——自己穿袜子——我会自己穿袜子——我的弟弟会自己穿袜子……最后以“最长的毛毛虫”组获胜,这样日积月累,利用孩子的好胜心,激发幼儿从不愿说到想说,从不敢说到争着说再到会说,整个课堂呈现出活跃的状态,也做到了“学以致用”。

借用已学歌曲玩游戏:在幼儿已经掌握所学词语后,老师可请来小字卡和他们做朋友,如借用已学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老师把“我的朋友”改成“我的裙子/袜子/鞋子在哪里?期间还变换腔调和音色,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找字卡,还津津有味地用歌词回答:“在这里,在这里,我(你)的裙子/袜子/鞋子在这里……”,接着又意犹未尽地要求:“Faster! Faster!”。引导幼儿在欢快的情绪体验中交流汉语,汉语理解和运用能力不知不觉中随之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外汉语幼儿教学,老师应尽可能的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以及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中学习,更好地激发汉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并将兴趣和学习目的有机结合。




陈嘉庚与陈六使


2017/03/26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谢诗坚


马新的华文教育体系本来是一体的,从中华民国在1911年成立以来,新知识和新教学已在两地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后,华校更是遍地开花。但随着华小数目的增加,也就需要中学的设立(1917年新加坡中正中学成立;1923年槟城锺灵提升为中学),直到50年代,许多中学毕业生只能进入当时的马大;也因中国政局的改变不可能再赴华留学了。于是一间民办华文大学于1955年在新加坡拔地而起,创办人陈六使名声鹊起,与在前期创办厦门大学(1921年)的陈嘉庚齐名,一前一后留下光辉的文化遗产。但吊诡的是,南大在1980年消失后,取而代之的竟是厦门大学马分校(2016年)。原本是南大继承厦大的衣钵,现在反过来,厦大又接过文化的火炬。世事的变化令人意想不到。

对于南大这段历史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从1955年到1980年,仅仅25岁的南洋大学正处于“风华正茂”的年代,却在政治漩涡中消失了,只剩下所谓“南大精神”成为南大生和万千的华教人士心中的“图腾”。换句话说,没有了南大,只能将精神升华为永恒和不灭的记忆。

南大的这一段血泪史是与陈六使分不开的。他在1916年南来新加坡后,先在陈嘉庚的公司任职,后在1923年与自己的兄弟自行创业。在发迹后,陈六使对陈嘉庚的支持是不遗余力的,例如1939年向集美学校献捐15万叻币,及在1941年应陈嘉庚之请求将70万元汇回中国。

1950年陈嘉庚决定回中国定居,而将其在新加坡留下的任务交给陈六使接任,这包括担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福建会馆主席及怡和轩俱乐部主席等。

当陈六使在195099日就任福建会馆主席后,他首次提到创建一间华文大学的愿景,希望华侨在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创办一间大学,目标是5年内必须成立;若10年尚无一间中国式大学成立则为落后。

195316日的福建会馆理事会上,陈六使再次提出创办“马华大学”(意指马来亚华文大学)的必要性。如果不合力改善,则马华文化将在二、三十年后被淘汰和消灭。

他说,如华社能集资三五百万,他愿以一元对一元作出回应(后来他个人捐出5百万元叻币)。

与此同时,他也宣布福建会馆决定捐献500依格(英亩)之地段(在裕廊,也即是今日南洋理工大学的校址)作为大学校址。

同年的212日,在打铁趁热下,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召集马新279个华团代表共商成立“马华大学”事。在与会者一致支持下,公推陈六使担任主席,领导筹备委员会积极工作。在同年222日的会议上,筹委会决定采用“南洋大学”这个名字(在那个时期,中国移民到东南亚被称为“下南洋”)。在726日,陈六使为“南洋大学”举行动土礼,象征着第一间海外华文大学在新加坡拉开序幕。

南大一开始就灾难不断

虽然发生林语堂事件(1954年履新,但因坚持大学的规划由校长决定,乃与陈六使起冲突,而在1955年卸职)。不过并没有影响南大如期在1955年开始收生(先在华侨及中正中学上课),学生420名。

1958年,南大校舍落成,学生正式迁入南大上课和寄宿,云南园成了那个时代的左翼阵地之一。不仅马新的学运核心转入南洋大学,而且在后来也一度被形容为“小延安”。

李光耀在1959年领导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后,他心里对南大已有不苟同的看法;尤其是在1961年行动党闹分裂后(林清祥率左翼统战另组新加坡社会主义党(简称社阵),李光耀对南大生和华校生有更大的戒心。他公开批评陈六使聘请亲共的庄竹林博士当校长,也指责陈六使让马共利用南大作为滋长地。

1962年新加坡人民通过全民投票接纳李光耀的建设加入马来西亚的条件后,他进一步在1963年举行大选(很巧妙的是,提名日在1963912日,而投票日在921日。在这两者之间的916日则是马来西亚成立日)。

在选举过后,李光耀重新掌权,他的秋后算账是公开指责陈六使支持南大生(十人以社阵候选人身份挑战行动党候选人)的反政府和涉及亲共活动,因而在1963年褫夺陈六使的公民权,迫使他离开南大。

由此可见,南大从一开始就是灾难不断;而陈六使也是受到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直到1972年,他走完苦涩的一生,也成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但他的名字与南大精神却在历史中闪烁。

未想南大被关闭36年后,竟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又在马来西亚异军突起,成为南大的另一个标志。

这种偶然又将陈嘉庚与陈六使的名字联在一起。至于80年代在马来西亚崛起的三间民办学院也只能一步一脚印努力往上攀爬。在某种意义上带着南大精神,但始终难以完整的取代消失了的南洋大学。就不知道厦大分校能否让南大精神在厦大绽放?

林冠英:最后一批15日发出.槟85华小已获拨款


2017/03/31 星洲日报/国内版

(槟城30日讯)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说,槟州政府已于315日悉数拨出4092000令吉2017年槟州教育拨款给85所华小;他促请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即便要说谎,也应该聪明一些。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出示数据,指州政府在123日发放首批拨款给54所学校,因文件问题,于31日发放次批拨款给26所学校、第三批于39日给3所学校,最后一批于315日给两所学校,意味85所华小都已领取拨款。

他揶揄张盛闻,因他揭穿马华在国阵联邦政府迟迟未下放2016年华小教育拨款的事件上无能,才一再攻击他。

另一方面,林冠英说,前首相敦马哈迪及国会反对党领袖拿督斯里旺阿兹莎获推选为希望联盟象征领袖,无关两人的种族,而象征着重启大马政治。

也是行动党秘书长的他说,就如安华获得人民联盟及希望联盟推选为首相人选,不是因为安华是巫裔,而因为安华有资格。

询及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何以不是希盟主要人物之一,他说,若把林吉祥设为主要人物之一,就需另选其他领袖,才能展现出多元种族,因此希盟领袖决定,在希盟临时委员会名单正式提交给社团注册局前,将由马哈迪及旺阿兹莎代表希盟。
(星洲日报)

教长:1216学校参与课程.实施双语须4条件


2017/03/31 星洲日报/国内版

(吉隆坡30日讯)教育部长拿督斯里马哈基尔卡力说,没有数据显示,政府在中小学推行的双语课程,会对母语教学造成冲击。

他今日在国会下议院指出,将有1216所学校,包括587所小学和629所中学的139167名学生参与双语课程(DLP)。

上述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2.9%

他今日在下议院指出,政府之前推行的英语教数理政策是一项全国性的政策,却因为各种情况无法推行而终止,因此推出属自愿性参与的双语课程,与之前英语教数理的政策不一样。

他强调,要进行双语课程的学校必须具备4条件,即足够的教学资源、校长及教师的准备、父母要求并支持,及学校在国语科目的表现。


(星洲日报)

推动印尼华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雅协组织赴华培训报名、行前辅导,为教师培训提供热情服务


2017/03 31 印度尼西亚《商报》



培训结束后,老师们参加晚宴手持结业证书时的开心场景 
为推动印尼华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简称“雅协”)都会将自己得到的关于教师培训的通知与老师们分享,并为老师们提供热情而又周到的服务。雅协不仅积极为老师们争取培训名额,还会在老师们赴华前1个月开展相应的行前辅导,帮助老师们提前了解培训的内容。

每年2月底3月初,雅协都会收到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发来的关于教师培训的通知。目前,雅协收到2017年华文教师研习班和华夏行的正式通知。研习班从3月份到2018年的1月份都有,其中,67月份的有:广东广州、湖北武汉、山东青岛、辽宁大连、江西赣州、江苏南京、陕西西安;12月份至1月份的有:江西九江、福建厦门、广东广州、海南海口、吉林长春。另外,还有华夏行活动,今年7月份、9月份、10月份分别在新疆-宁夏,山西-河南,以及广西-贵州举行该活动。这些活动培训时间为2个星期左右,欢迎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和支持印尼华文教师培训工作。当前,师资匮乏是印尼华文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许多年近70的老师还奋战在教学一线。这些老师对华文教育抱有浓厚的感情,具有奉献精神。年轻华文教师作为华文教育的新鲜血液,不甘人后,也希望通过参加培训,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师资队伍水平跟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华文教育今后的发展。印尼的华文教育中断了三十多年,老师们都非常希望能有机会提升自己。大使馆每年都会把培训信息通过雅协等相关单位转达给老师们,雅协非常愿意为老师们报名参加培训提供热心帮助。

去年,在大使馆的关心和支持下,雅协为130多名老师争取到了赴华培训机会。其中,在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华夏行、证书班活动中,每个项目在全世界只招收100人左右,而仅山西-河南的证书班活动,雅协就为老师们争取到了近30个名额,占全世界总名额近1/3,非常不容易。

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是印尼第一个成立的华文教育协调机构,自成立起就一直为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不断努力。雅协在很早之前就提出,并一直在努力实现印尼全国华文教师师资队伍三化建设,即:“规范化”、“学历化”和“青春化”。华文教师是印尼华文教育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印尼华文教育的发展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奋战在华文教学一线老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华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影响着整个华文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华文教师需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精益求精,才能为印尼的华文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去年的教师培训,老师们感到十分满意。老师们表示,培训的课程安排十分合理。在培训中,她们不仅能够学到现学现用的教学技巧,还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此外,还能游览中国的名山大川,感受中国的文化习俗,他们获益匪浅。一位参加山西-河南华夏行的老师还专门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得倾注于笔下,幻化成一篇饱满深情文章,投在了报刊上。在文章的最后,这位老师写道:“2016年河南华夏行在欢声与不舍中画上了完满的感叹号,真是不虚此行。满载收获的我们将再次扬帆起航……我们会用毕生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华文教育事业中。”

为了配合使馆做好赴华培训报名工作,同时也为让老师们更加了解“研习班”的培训内容(“研习班”会采取考试的方式检测老师们的培训效果,考试结束后,依据成绩获得相应证书,证书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雅协将为老师们首次举行免费行前辅导,辅导时间分别为610日(星期六)和1118日(周六)。届时,会由雅协执行主席特别助理、考试与培训部主任卢鹏为老师们做辅导。201612月,卢鹏老师带领近30名老师前往山东青岛参加研习班,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培训团中,有很多年轻华文教师的加入。卢鹏老师向承办单位介绍了印尼当前的华文教育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除了这些年轻的教师之外,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们仍坚守在教学岗位,领导们听后非常感动,对老师们不辞辛苦,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培训表示热烈欢迎。今年的辅导,卢鹏老师也会把自己在山东青岛的亲身经历和从培训中了解到的信息与老师们分享,帮助老师们做好行前准备。

每年雅协都会配合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中国国家汉办以及中国各省的承办单位,做好印尼全国华文教师的报名筛选以及赴华前的培训等工作,希望有意参加培训的老师跟雅协相关部门联系,因名额有限,还希望老师们尽早报名。雅协非常乐意尽自己所能,为老师们争取到参加培训机会,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印尼的华文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为我们的祖国印度尼西亚培养人才,提高印尼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印中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建设繁荣富强的印度尼西亚而奋斗!

(印度尼西亚商报)

陈国平:另设有限公司 方便学校董事会发展校產


2017-03-30 17:46 光明日报/北马   



陈国平:学校董事会另行成立有限公司
1996年教育法令下所允许的。
(檳城30日讯)韩江三校前董事长,会务顾问丹斯里陈国平针对校地捐献爭议事件发文告指出,学校董事会另行成立有限公司(可以以非盈利或基金会方式成立)也是1996年教育法令下所允许的,这样一来,这间有註册的有限公司就可名正言顺把校產划到董事会组成的有限公司名下。

他说,这样一来,一劳永逸在董事会管辖之下的校產得以按需求作发展,不再有节外生枝的阻力发生。为此政府在这方面的用意,也是至善之举,不具有任何不良动机。至於接收政府献地的学校,成立有限公司或向社团申请註册也只是举手之劳。

文告说,一些校地引发风波是因为相关方面对接收校地的程序沟通失当,以致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更为遗憾的是,有关善事不幸变成“好人做坏事”,简直是匪夷所思。

文告中说,根据教育法令(1957年教育法令),凡是自顾接受政府津贴的学校將成为政府控制的学校,其董事会也相应有了改变。

换句话说,所有改制的学校必须成立政府规定的董事会/学监会。其成员共有15名,即赞助人3名,校產信託人3名。家长3名、校友3名及官委3名,全共15人,校长是当然秘书。只有这类的组织才被官方视为“被承认”的董事会。

这与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是同出一辙的,不需另行向社团註册局或公司註册局申请註册,因此两个组织都不具法人代表的地位。不能起诉或被起诉。因为它是教育法令下的组织。

他说,虽然到了1961年的教育法令生效后便硬性规定所有华文小学必须改製成为国民型华文小学而成为政府资助的学校(俗称半津贴学校,因校產属於董事会/信託人而不是政府的。除非校產是政府的,才可被视为全津学校)。同样的所有华文中学也可选择转化成国民型中学或成为独立中学。结果有55间接受津贴成为国民型中学,只有16间不接受津贴成为独立中学。

沟通失当引发风波

后来经过改变,国民型中学已增至79间;独立中学则增至60间。但国民型中学与国民型华文小学是一样的,只有政府承认的董事会/学监会,但所有要成为董事的人,必须由校校方呈交育局审查通过后才能成为董事。至於国民型学校要另行註册或公司或社团,则可拥有校產也同时与董事会/学监会存在。因此我们看到在早期,不论是华文小学或华文中学,当它们转成国民型后仍然保留校產,这些校產或註册在信理员名下,或註册在早期已成立的董事会名下(这些董事会不论向社团註册官註册或向公司註册官註册,都可继续存在,只是在教育部眼中,只有承认教育法令下的董事会/学监会。)

陈国平说,迄至后来,一些国民型中小学因校舍不敷应用或陈年破损不堪或因居民流失而易地为良。这些土地有政府献出的也有私人捐献的,亦有学校自行物色的。但属於政府的地在移交给学校时,有两个途径可完成接收土地手续。其一是委託信託人拥有校地。但时至今日,信託人制度已產生弊端,时与董事会不咬弦乃至发生分歧,影响学校的发展,所以这种方案已不受鼓励。其二是用原有自行註册的董事会接手校地。当董事与校產同一个组织下,自然不引起爭议。不过,如果相关学校的董事会/学监会(未申请成合法的组织,只是在教育法令下存在的,它就未具有法人地位接收献地。)

陈国平说,今时今日,办教育已在教育法令下被视为一门教育企业,因此办学院,办大学也要成立有限公司,而中学或小学接手校地成立有限公司也是顺理成章的,不存在刁难,更不存在过份要求,这是每位办教育的人都要明白的大道理。政府既然是依1996年教育法令下行事,也就需要华社作出配合,不能再沿用过去只依靠社团、教会和个人学办校了,而是要结合各方的力量包括政府的协助才能成事。

他说,他已直接介入华校董事会近20载,对学校与政府之间的运转调整有所瞭解。以上也只是表达我个人对教育法令转变下的理解,希望有助华教人士明瞭箇中的变化。

(光明日报)

2017年3月30日星期四

心声片语



来源/作者:2017/03/30 Keat Lai Tan FB

族魂林连玉千幸万苦组织教总的用心良苦,只为捍卫母语教育的一切利益为宗旨,眼下却被这伙混蛋搞砸了,也不管母语教育该担当起的全部责任,宁愿作华教逃兵走到支持单元教育大蓝图政策的政营里去享受大鱼大肉封官封爵了;这种事情君不见在报章上的报导和宣传吗?做人做到这样下贱,真愧对族魂林连玉林晃㫒沈慕羽等老前辈?谚云:"富贵不能滛,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0/3/2017




来源/作者:2017/03/30 【纵横四海 FB

王超群诉苏祖池陈国光诽谤案


今天(29/3)早上10时正,芙蓉高庭对上述案件进行新一轮的审讯,今天第一被告苏祖池出庭答辩,先由王超群代表律师吴九向第一答辩人苏祖池提问。早上开审至今(中午),控方律师吴九,不断引用马华正副部长,在各华文报章所作宣布(内阁已议决不统一小六国文课本)、教总主席不是教育部长或内阁成员,他无权决定是否要统一小六国文课本等做为提问的题材。并一直求第一答辩人苏祖池只能答明白或不明白、同意或不同意,且不让苏祖池做讲解。实际上控方律师所发的问题,存有严重误导性及断章取义的。

中午12时正,本案承审法官宣布休息至下午230分再续审。

高庭准时于下午230分续审,由辨方律师雷光峰向第一答辩人苏祖池提问。辨方律师雷光峰基本是重复起诉人律师吴九今早的提问,目的是让第一答辩人能针对之前的提问,有机会向法官作出深一层讲解,道出有关活动的前因,还原事实的真相。

包括:

法官最初要双方庭外和解,但王超群却提出苛刻的要求,如苏祖池陈国光各赔偿王超群马币一千万(法官当场被吓到)及在各大报章刊登道歉启事等。

国小六年级国文课本在201511月已陆续送交给多间华小。

副教育部长卡马拉纳登在国会回答提问,说明内阁已经议决,明年(2016)华小六年级采用国小国文课本。

内阁议决华小6年级不采用国小国文课本,廖中莱于2015124日向媒体宣布,内阁开会决定不统一小六国文课本,但强调有关消息,需以教长宣布为准,意思说明他(廖中莱)所宣布的不能作实,而教长却始终没有作出相关宣布。

马华王赛芝201512月初清楚表示,马华支持统一国文教育,因此森爱华与雪隆草根借126日两组织在芙蓉进行交流时,召开记者会,要求马华表明立场等等。

下午四时,第一答辩人苏祖池完成供词,法官宣布今天的审讯结束,并订于420日继续审讯,到时第二答辩人陈国光需出庭供词。




来源/作者:2017/03/30 Toh Tcm  FB

希望热爱华教的同道们能给于他们大力支持,慷慨解囊,减轻他们在经济上的压力。

银行 Public Bank

户口号 3201086829

户口名:Chin Keh Kong / Soh Ti

虽然是联名户口当汇款时银行汇款机只会出现 Chin Keh Kong 名字

: 请放心广传,绝对不会有如虾头勒令下贴的滑稽笑话发生

泗水原新中教职员联谊会举行联欢活动



2017/03/30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本报记者冉川报道)328日(星期二),泗水原新中教职员联谊会假座泗水NEW ROYAL酒店一楼举行联欢活动;联欢活动筹委会领导张植振、李云影、白辉霞、陈高钦、张金莺、俞宏慧、吴水震、魏孝正、林同华、戴诗经、廖荣光等老师,以及原新中老师和校友吴金盾、陈锦球、吴秀吟、何文金、黄秀珍、叶宏慧等近200人出席。

上午1130分,活动开始。李云影老师致开场白说,时间飞逝,转眼间老师们都满头白发了,今天老师们相聚在一起应该感恩生活。过去的时间里,一个又一个的老师离开了人世,相信每一位老师对此都深感痛心。希望老师们调整好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筹委会主席张植振老师说,今天是我们原新中教职员在这里联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筹委会向莅临的各位老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像今天相聚的日子对于老师们来说是越来越少,真诚的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让老师们彼此联络,相互关怀。

张植振老师还说,自去年三月举办怀旧联欢活动后,筹委会工作组经常展开访问原新中教职员等活动,并对年迈的老师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今后这类活动筹委会还将继续开展下去,希望热心的老师和校友们能够多提宝贵的意见,让我们的活动能够越办越好。

何文金校友致辞说,时间一晃,不知不觉间就离开母校几十年了。这几十年来,许多我们身边熟悉的老师都离我们而去,这让所有的新中校友深感痛心。今天的聚餐联欢,看到很多老师虽然年迈,但身体依旧硬朗,这让校友们深感欣慰,希望老师们多多保重身体,健康长寿。作为新中校友,无论何时何地,新中的活动都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并参与,请老师们放心。

吴秀吟老师说,50年前,在座的老师们一同奋斗在新中的校园内,为子孙后代做育苗工程;50年后,小树苗茁壮成长,到如今长成了参天大树,成为了国家栋梁,可以说老师们的教育事业是成功的,无愧于昔日老师这一职责。最后,她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忆昔日在新中的生活时光,黄秀珍老师致辞说,当初是因为缘分从新加坡来到新中,也因为缘分最后成为了新中的老师。时间转瞬,几十年过去了,尽管老师们都上了年纪,但依旧可以发扬新中精神,在不同的地方发挥各自的光和热,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致辞结束后,余兴节目正式开始。余兴节目中,由张植振老师指导的合唱团上台献唱了《新中校歌》,以及《同一首歌》、《团结就是力量》等脍炙人口的中文歌曲。此外,吴金盾、颜新辉、李云影、林同华、张植振、魏孝正等几位老师和校友纷纷上台献唱助兴。演唱中,《我和我亲爱的祖国》、《昨夜的星辰》、《最后一次回眸》、《远处的灯火》等一首首经典的华语歌曲引得台下的老师们拍手称赞,场面温馨而又和谐。

联欢席间,筹委会工作人员还向参加活动的90多位新中教职员派发了红包,祝愿老师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据悉,本次泗水原新中教职员联谊会联欢活动得到了新中校友何文金的大力支持。

下午2时,泗水原新中教职员联谊会联欢活动圆满结束。

(千岛日报)

印中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2017/03/30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陈正祥

什么叫文化?从一般意义来讲,文化就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和理论的结晶,包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生活模式和信仰习俗等,跟一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密切关系。文化就是历史的载体,印度尼西亚、中国同时是亚洲泱泱大国,拥有悠久历史与传统文化。由于文化本身是中性的,在当今世界,随着国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多样化的猛迅发展,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势不可挡,故有“超越文化”之交流,体现多元文化的共存。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多元合一民族文化国家,这符合了国家多元合一之“殊途同归”国家理念。心想,如果世界文化的发展向一元,那么既无法交流,也无需交流,有关国家就陷入“闭封式”国家,那就孤立而妄自尊大,那再不与潮俱进。

虽然对不同文化类型上差异是不应当强求一致的,实际上也不可能强求一致。但在求同存异境况下,有容乃大,在差异中才有交流的必要和可能性。文化交流涉及面广,有语言、艺术、人文、习俗、音乐、舞蹈等,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总之,文化交流是一种文化作为主体去吸取另一种文化中对自己精神世界之主要养分,藉此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正因为如此,就近的来看,印中历年来文化交流和推广人文范畴,就是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共存、友好相处的最高境界。

在全球一体化中,自诩为强势文化国家,是立不住脚的。人始终是活在群体社会中,单是以印中两国这礼仪之邦,就可凸显印中两国的人文精神,如外来游客欲赴日惹、梭罗等地,就要“入乡随俗”也要以“礼仪”来与当地人沟通,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这就是人文习俗的礼仪践行之。

阅报得悉,印尼驻华大使苏庚拉合佐强调,应进一步加强印度尼西亚与中国民间文化交流。

根据中新社北京322日报道,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苏庚拉哈尔佐22日“中国一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研究中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表示,印尼与中国两国在已有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加强民间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做“和睦邻居”。

近年来印尼与中国两国在政府和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而两国民众间的文化互通则仍须加强。

“民间交流在双边关系中同样重要。只有双方民众互相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状况,才能消除疑虑,实现良性发展”。

对于此次“中国一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的成立,苏庚拉哈尔佐认为将会为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间的合作开启“新篇章”,对促进两国人民间相互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中心由中国教育部主导,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

北外校长彭龙教授在致开幕词中说,该研究中心将致力于建成集基础研究、政策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平台,积极服务两国人文交流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服务中国“21世纪海丝绸之路”和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合作对接。

近年来,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取得很大进步。2015年,中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2016年在中国贵阳召开第二次会议,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签署重要台作交流协议。“该机制不仅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首个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还对中国和东盟的人文交流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于继海说。

中印尼两国专家学者纷纷对该中心及促进中印尼两国文化交流建言献策。有专家认为,双方应加强在海洋考古、互派留学生、文学互译等人文领域的台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只有让双方民众真正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误会,实现两国稳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许利平说。

(国际日报)

华英校友创办数所三语学校和职业学校



2017/03/30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华英101周年校庆。
一所学校能不能持久、有成绩,当然要看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及那所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他们投入社会的成长过程,和以后对社会、国家和人民有否贡献,还有也是对他们本人的修养,和对下代的考虑和所作所为。

去年三宝垄华英刚度过100周年,今年进入第101年校庆。本月15日,以留垄川的校友为主庆祝的,假座Miramar酒家举行庆祝会,出席的校友有200多名。

由于华英看起来没有复校的动静,所以和那些复校后的老校友,成了鲜明不同的气氛。就拿小学母校普华来讲,他们的庆会已经从老一辈转化成年轻一辈的面容。后代人露出了前途和希望,朝气蓬勃,留学深造成了话题、成了目标,和前者成了鲜明对比。

但记者也在注意并观察到印尼华社对教育的活动,有了可喜的苗头,也走出了坚实的一步,那就是在家乡普禾格多,他们不但创办了两所三语学校:普华和敬孝三语学校,他们还创了敬孝职业学校SMK Mulia Bakti

敬孝开办了机械课,打算筹划办木艺课和中医课。最 最可喜的他们的主力,余长秀校友,本身也是华英校友,他和其他一些校友,如林宏庆校友,他们是华英校友的精英,虽然不住在三宝垄办校,在他们的家乡办校,都离不开在校所学的,对后代都有了交待,对前途也给予寄托。因为他们同样相信印尼华人要有传代工程,还要坚决地落实,因为以后相当时期,还需要有华社存在,顺请注意,现代的学生将是未来华社的新血。

可贺可喜的,我们还有胡明发等校友,也通过某种形式,支持发展了三宝垄的一所职业学校,也搞得有声有色;再有北加浪岸的三语学校,他们也开始留意到职业学校的优势,并计划筹办他们的酒店课。下面积极希望华校校友们,也可以在各地,以不同的模式,把开始慎重考虑办三语学校的注意力,转移到办职业学校,像梭华那样走老华校已经开拓的职业学校那条老路,从几百名学生的梭罗中华学校,几十年来已经发展成拥有药剂师、机械课、轿车课等的5000多名学生,500多教师的十几间学校群的庞大队伍,包括理工学院的Warga Group School,不也大有作为的吗?

(国际日报)

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组织赴华教师行前培训



2017/03/29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

为推动印尼华文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简称“雅协”)在老师们赴华前1个月,开展相应的行前培训,帮助老师们提前了解培训的内容。

目前,雅协收到2017年华文教师研习班和华夏行的正式通知。研习班从3月份到2018年的1月份都有,其中,67月份的有:广东广州、湖北武汉、山东青岛、辽宁大连、江西赣州、江苏南京、陕西西安;12月份至1月份的有:江西九江、福建厦门、广东广州、海南海口、吉林长春。另外,还有华夏行活动,今年7月份、9月份、10月份分别在新疆-宁夏,山西-河南,以及广西-贵州举行该活动。这些活动培训时间为2个星期左右,欢迎老师们踊跃报名参加。

去年,在大使馆的关心和支持下,雅协为130多名老师争取到了赴华培训机会。其中,在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的华夏行、证书班活动中,每个项目在全世界只招收100人左右,而仅山西-河南的证书班活动,雅协就为老师们争取到了近30个名额,占全世界总名额近1/3

据了解,为了配合使馆做好赴华培训报名工作,同时也为让老师们更加了解“研习班”的培训内容,“研习班”还会采取考试的方式检测老师们的培训效果。辅导时间分别为610日(星期六)和1118日(周六),由卢鹏师辅导。

据悉,每年雅协都会配合中国驻印尼大使馆、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中国国家汉办以及中国各省的承办单位,做好印尼全国华文教师的报名筛选以及赴华前的培训等工作。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印尼的华文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为促进印中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建设繁荣富强的印度尼西亚而奋斗!

陈宁洁 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