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侨中—我亲爱的母校
2017/03/22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
~作者:陈全安
作者 现在定居于巴西,1951年毕业的侨中第三届校友我是第五代侨生,1932年出生在西爪哇的井里汶。那时印尼还是荷兰的殖民地,所以幼年时,自然而然的被送进荷兰小学读书。学校是在万隆Kebon
Djati与Gardudjati交界处。1942年,当我读四年级时,日本占领了印尼,全国荷兰学校被封闭,但中国学校被允许照常开办。所有侨生子弟就这样被送进中国学校。我和二姐进入Gardudjati的清华小学的特别班(特别给读过荷兰书的人开设的)。1945年日本投降,荷兰学校复开,我二姐回到那里读,但是,我继续读中文书,在附近的培华学校读小学,后来搬到侨中读完初中并在1951年读完高中(第三届)。毕业后,有许多同班同学都回中国读大学,因为在印尼没有中文大学可读。我当时还没有回祖籍国的念头,专心设法到万隆印尼工科大学就读。开始以试读生的身份报名试读建筑系,与此同时我也参加了印尼高等学校的统一考,也通过了,所以第二年我能以正式生继续读土木系。
在中国升学的同学们不断的鼓励我回祖籍国升学,参加建设的伟大行列。激起了我的热情。我父母反对我回中国,但是经过一年多不断地恳求,摆事实讲道理,他们也慢慢被启发,到最后把我当成全家人的“代表”,送回唐山了。
从1953年回祖籍国后,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了5年,毕业后成家并在江苏省工作了4年,然后离开中国在香港定居6年,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1962年迁居巴西直到今天2016年,六十三年的光景中,虽然没有完全实现最初的理想,我到处奔波,尝尽了世上的甜酸苦辣,也算满有褔气地生存下来。回顾过去的经历,让我更加感谢侨中对我的影响和培养。
首先,感谢侨中把我这个已被荷兰文化“同化”的第五代侨生改造过来,成为一个回祖籍国念书,还娶了一位中国太太的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这是一个奇迹。
第二,侨中为了满足华侨子弟的升学及就业的需要,无论在课程内容的重点安排上,对师资力量的寻求及配备方面都做得很出色。比如说,我所敬爱的数学教师李覇龙老师,他对课程内容不但掌握得很透彻,做到融会贯通,他因为知识渊博,还经常地应用中国文学里的成语解释数学原理,太棒了!从李老师那里我学会一点用数学脑子分析各种问题的能力。另外,我所怀念的英文教师Tan
Tong Kie老师,他的敎学方式能让你把英语不但成为人间的交流工具,更是成为一个求知的有力工具和跳板。这个小小的“本领”,帮助了我在香港及巴西求生的过程中得以生存。
第三,侨中的课外活动也改变了我的性挌。比如篮球比赛的经常性以及篮球队的普及性,加强了班级间同学的友谊。一年一度的校间田径比赛也是很好的项目。大家知道跑跳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但是练起来很吃力,又枯燥又无味,很容易半途而废。但是它能培养苦干的精神,大学前两年的基础课课程就要用这种拼搏斗志才能攻破。其实在苦练当中你会看到你的成绩也跟着上来,你的兴趣也加强了,炼起来也不覚得那么苦了。就这样,在我念五年大学最后一年时,我的跳逺达到最高记录并打破了北京市记彔,这也算给我一种安慰吧!
还有一项课外活动让我难忘的,就是许悦贵老师所带领的童子军活动。简单的说,通过这様十分有趣的活动我初步学会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如何学习别人的优点补足我的缺点,如何能帮助别人,这一切对我能在工作上与别人合作得益不浅。
总而言之,在回顾侨中给我种种好处的时候,我真感觉到我是享受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福气。在侨中短短的十几年寿命当中,无数的侨领为了栽培下一軰,无私的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财力在万隆华侨敎育事业上,全心全意地贡献一切。我们这些受益者在母校70周年纪念的时刻,除了向我们老前軰英雄们致万分的敬意及谢意以外,我们还要大声向他们说“我们现在能在社会上立足做一个好公民,都有你们一份功劳。你们过去在我们身上所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我们保证继承你们良好的榜样,好好地敎导我们的儿孙们,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人才外流 竞争力倒退
2017/03/21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心意
在独中时的同学,有不少毕业后就出国深造,当中有不少是被迫的,政府不承认独中文凭,他国不止承认,有些还提供奖学金,尤以新加坡最“热心”,让好多同学都往新加坡去深造。
一些如我者,没有出国深造,又当不成公务员,只好往私人界发展。数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同学,如今有三分之二不在大马,而是在国外贡献力量,协助他国发展。
远的不说,就以新加坡为例吧!当年我们毕业时,令吉兑新元约是1新元可换1.2令吉,如今是1新元可换3令吉多,真是情何以堪呀!
为何像新加坡这样没有天然资源,又曾经被台湾取笑为“鼻屎”这样大的国家,如今的发展成就不止超越我国许多,甚至比许多先进欧美国家还好?说穿了就是新国注重人才,只要你是人才就欢迎,不会以种种法令来限制你的发展。
说回我的独中同学,当年被新加坡吸纳了,公平培养成精英,也获得公平的对待,如今都为新加坡卖命,问他们不回来吗?他们说这里容不下他们,一个同学更一针见血地说,我爱国家,国家不爱我,让我无言。
另一些也是移民他国的,他们好像我一样,没有出国深造,但他们在外资公司服务遇到好老板,外资公司承认独中统考,他们在外资公司获得提拔和培训,甚至被派到外国去当主管,从此不再回来。
我这些同学都成为外国招揽的人才,也协助外国发展,提升竞争力。数十年前外国已知道招纳人才的重要,如今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国际间或是企业间竞争,不管是创意、知识、设计与研发,人才都扮演着积极角色。这也导致许多国家都大力吸纳人才,尤以邻国新加坡最积极,成就也有目共睹。
遗憾的是,当他国积极吸纳人才之际,我国不但慢人许多拍,如今还有开倒车之嫌,除了制定法律保护特定族群,某些领域必须由特定族群担任领导人,不问有无领导力;最近更变本加厉,一些人以宗教之名制定法令,把自己困于井内,成为井底之蛙,更漠视了全球化和先进科技浪潮,让国家越向保守靠拢,成为发展的绊脚石。
那边厢各国拥抱全球化浪潮广纳人才, 这边向我们趋向保守逼人才外流,此消彼长,让原本人才外流的问题更加棘手,国家竞争力更大大倒退,难怪我们的令吉会越来越没有价值,人民的不满情绪像百物涨价般高涨,当权者若还不正视,官逼民反,人民要求换政府的情况不是不可能发生!
中台大专教育利惠华裔生
2017/03/21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庞萱
随着中国政府对海外华侨及华人大专教育的重视,以及台湾侨生优惠政策的强力推行,我国独中和国中华裔生看到更多报读海外高等学府的机会和选择。
台湾侨生政策施行超过半个多世纪,对侨生各方面的照顾设想周到。即使陈水扁当政时期稍有调整政策,亦无损对侨生的基本优惠。
马英九8年掌权期间,进一步强化侨外生优惠政策,大马华裔生赴台升学人数急速增加。截至今年,已有1万6000名学生在当地大专院校就读,排名台湾海外留学生第三多。
台湾积极招收海外学生有其内部因素。一是当地升读大专院校的学生人数不足(家庭少子化,生育率不及1%);其二,马总统于2008年当政之前,大专学府过度膨胀,尤其是私立学校纷纷设立,造成学校多学生少生源匮乏的困境。政府乃采取多收陆生及海外生,弥补学额不足的扩张收生政策。
方便清寒子弟升学
在多项侨生优惠措施中,包括我国华裔生可用侨外生两种不同身分报读大专院校;政府允准名校如台大及清华等,个别录取独中优异生进入该校就读,打破传统无需经过教育部的审核批准。
海青班学生可凭两年优异的专科学业成绩,申请插入大学第三年就读,以考取学士文凭。
此外,政府增设多项奖助学金,鼓励海外学生报读,这无形中为我国中低下收入家庭的华裔子弟打开升学的方便之门。
近5年,独中及国中生赴华留学的人数快速增长。根据留华同学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迄今为止,约有6000名大学本科生及硕博生在当地各大学攻读。
制定优惠奖励报读
据笔者观察,中国教育当局采取较为灵活的招生政策录取大马独中生。如北京和清华这2所著名大学,这两年就直接到独中校园面试优异生,录取后有者获得学杂费全免或半免的优待。
日前,留华同学会透露已与中国教育当局协议在当地开办春季班(台湾在2004年开办,原属侨大先修班的浓缩课程),让我国独中及国中毕业生,减省他们入读大学前的等侯时间,以统考或SPM成绩报读。
该课程于每年2、3月间开课,至8月结束。学生凭课业成绩分发到他们所属意的大专就读。
中台海外留学生招收政策,将我国独中及国中华裔生列为吸取的对象,制定许多优惠奖励,以鼓励他们报读。
从近几年我国赴中台留学的华裔生人数节节攀升,可见成效显著。
笔者相信升这个学势头还会延续并进一步提升。这无疑提供了独中及国中华裔生有更多升读大专的选择机会,开创他们的美好前途及未来。
解决微型华小问题
2017/03/21 星洲日报/星-观点
政府若能依需求增建華小,華社不會落得需要苦撐微型華小的局面。簡言之,解決微型華小問題的鑰匙其實就在政府手上。
华小发展一路走来并不顺遂,沿途问题一箩筐,就靠华社咬紧牙根,撑起华小往前迈进。微型华小的问题,是华小发展路上的其中一个障碍,须受到正视。
董总主席刘利民表明,董总可接受关闭已无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但先决条件是政府必须制度化增建华小。从华文教育的长期发展以及华小生的利益着眼,死守微型华小并非良策。
根据资料,全国1296所华小中,有489所(37.73%)是微型华小,当中455所的学生少於150人,367所的学生更是少於60人。在学生来源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微型华小甚至面临关闭危机,要靠非华裔学生延续“生命”。至於“一个人的华小”更是教人唏嘘。太平大直弄益华小学今年没有新生报读,全靠该校的唯一学生温胜俊如期到学校上课,才使该校暂时逃脱了关闭的命运。
当然,华社坚持一间都不能少,苦苦支撑微型华小亦有其苦衷。增建华小并非易事,为了避免华小关一间少一间,华社唯有努力坚守每一间华小,确保其不会关闭。可是微型华小缺乏学生来源的现象有其不可逆转的社会因素,非华社可以解决。
新生代往城市迁移,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严重影响偏远地区的华小学生来源,导致一些学校萎缩成微型华小。虽然目前在少数学生的支撑下,这些微型华小尚能维持运作,可是学生来源短缺的问题只会日益严重,不可能解决。
再者,在微型华小课题上,也必须考量到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维持学校运作的经济效益,而不是盲目地不惜代价维持学校运作。
将微型华小搬迁至华裔人口密集区,既可克服学生来源问题,又能满足当地的教育需求,是可行的方案。又或者如刘利民所言,可以关闭无学生来源的微型华小,惟前提是政府必须制度化增建华小。
政府没有制度化增建华小是问题的症结。许多城市地区都面对华小学额供不应求的困境,政府若能公平对待华文教育,依需求增建华小,华社不会落得需要苦撑微型华小的局面。简言之,解决微型华小问题的钥匙其实就在政府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