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5日星期六

【华教视窗】 ~ 112 辑


独中办学使命与母语教学

2012/09/14 (砂拉越)诗华资讯/时事评论

作者: 于东

前言——华文独中的由来

华文独立中学的创立与生存发展,是马来西亚特殊国情所致。正当时光踏入1960年代时,英殖民与其代理人,就炮制出一系列的法令和行政条例来摧残华文教育的一整套计划。在砂拉越先后就有:

1. 19602月《麦米伦中等教育报告书》;

2. 1961127日的《华文中学十年改制计划》;

3. 1961622日的《国民中等教育报告书》;

4. 196191日的《1961年教育法令》等等。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砂拉越广大中下层人民,连同马来亚半岛人民一道,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捍卫华校,维护华文教的群众性抗争。整个抗争运动在复杂、激烈、挫折的反覆中,保存了一部分华文中学。这些在抗争中脱困而出的华文中学,由于被当政者排斥出国家教育源流,在所谓的《国民中等教育报告书》的“精神”下,不给一分一毫津贴。从此,华文中学成了百分之百的民办华文中学。较后统称为华文独立中学,简称独中。

现今砂拉越的14所华文独立中学中,有6所是在反改制斗争中保存下来的,即古晋中华第一中学、中华第三中学、中华第四中学、诗巫顺溪美禄光民中学、诗巫罗马安开智中学(2001年迁至民都鲁)、诗巫后埔港建兴中学。至于其他的8所,是在1960年代前后,由当地群众、民间团体,为了延续,发展民族文化事业而先后创办的。

独中办学的历史使命

由于独中创立、产生的社会、民族、历史背景,决定了其办学使命。这就关系到整个办学宗旨,目标的本质问题。在这大前提下,确定了独中办学的总方针,指导原则。

独中办学除了承担一般学校普遍性的使命外,更要突出其特殊使命。

所谓普遍性使命是:教书育人,即一方面传授文化知识;另方面是培育人才,造就社会、国家。然独中必须加上其特殊的使命,即维护民族母语教育,传授、延续、发扬民族文化。

要是任何一所独中办学乖离了这项特殊性,就不是马来西亚的华文独中,就与一般中学(国民中学)无异。

维护民族母语教育,传承、延续和发扬中华文化、是华教运动的核心和精髓。但是华教的救亡、谋存、求发展、巩固和进步的过程,却是争取民族平等,维护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华教运动,亦是民权斗争。

当今,在多元化与国际化的潮流中,越具文化特色及教育传统的民族越受尊重。因而,独中的崇高使命更须突显其维护、传承、发扬中华文化。

语言与教育

语言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口语,二是书面语或成文语——文字。

概括语言种类为两大类:一是母语,二是非母语。所谓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本身(来)语言;非母语,则是外来,外族的语言。

口语、文字、文化是各显其各自的功能,而形成彼此的交错关系,相互制约的一体。

口语,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一定的区域内的族群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沟通工具。即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人类因地理和生活环境,民族类别,而产生了不同的民族的口语。且在一个民族中,因受地理环境所限,却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地方口语(方言)。

文字,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需求而创造的,用来记录口语的符号,是口语的书面表现而形成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累积之生活知识及自然界知识而升华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包括文学、科学、艺术、教育、音乐、娱乐和风俗等等。

一个民族在地球上的某个角落生活、进化、繁衍,都有其各自的沟通工具。但是各民族的演化和进步,却有很大区别。例如:南美、非洲、东南亚、南太平洋的土著,与当地的外来移民之政治、经济之主导民族的实质差异十分显突。为什么呢?其中一项历史重要因素是文字的创造和应用。一些民族当进入近代阶段,仍未有本身的文字。那只有口语,没有文字,文化传承受到了很大局限和断层。至今,某些民族只好采用了拉丁字母按本身的口语声调拼音而创造了文字。因而词汇少且简单,名词、文化混乱不统一。

语言传承的条件和基础之一,是世袭。一个人从婴儿学语开始,是依家庭用语而学会与人交流、沟通。

文字创造和应用,是人类进步的转折点。有了文字可以丰富和提升口语的系统化;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明。

文化及其历史是需要借文字来记载、传达和传承。文字有如一辆和畅行的、可奔驰的车辆,把文化不间断的世代输送下去。

教育发源于母语,也发展了母语。母语不仅是家庭用语,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媒介语。

一个人从婴儿学语开始,以至学校教育,在约二十年的时间里,主要的活动语言是母语。教育家严文章博士说:“这个连贯性至少要保持到中学阶段,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来学好母语。如果在小学以母语为主要语言科,上了中学却以非母语为主要语言科,便是把主要的语言科的连贯性破坏了。”

“我们说的母语教育,是以母语为主要媒介语,并且以母语为主的语言教学;那样的教育原是世界的通例,是自然的,是正常的,是合情合理的。”“既然母语教育是世界教育的通例,怎么又会有反通例的非母语教育出现呢?……那是殖民地政治的罪过,那是殖民地政治在教育上所制造的世界恶例。这个世界恶例在殖民地教育里出现,不只是学生的不幸,也是人类的不幸。”(摘自严元章博士的论母语与教育)

坚持母语教育的意义

母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命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特征。语文的延续、传承是一个民族维持其独立性和文化特质的保证。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和传统肤色是不能维持尊严的。“一个民族没有文化思想作为基础,智慧是长不大的,在豪华的物资生活也堆不起一寸民族尊严。”一、两百年来,华族可以在这片国土上,面对许许多多血泪洗礼,仍然竖立不倒,且可以超越他族,全靠祖辈父辈们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大力兴办教育的成果。

华语、华文、华文教育是华族的根,体现华族的地位与尊严。

教育所以为教育,正是在于它具有唤醒心灵,诱发潜能的功能,而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孩子熟悉的母语来达致。教育的目的是达到成人的建构,对本身文化精神认同,而不是在功利浪潮支配下的“工具”的人。教育根本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的文化意识的觉醒。

小学阶段原属陶冶与塑造过程,而中学阶段是发展、深化、巩固进程。这是智慧生成与思维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

教学媒介语是华人文化存续之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学生母语文化系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即从文化关系来分析,须重视媒介语对学生之意识、思维、心灵、情操及人格的塑造,培养。

媒介语是学习文化的根本泉源,对塑造人的文化心灵起着最重要的基础作用。母语不单是纯粹的工具性语言,它与民族本身之文化形成同构关系,母语教学包含着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观。

结语——独中本质是母语教育

综合上述从独中的形成、创立、使命到教育本质而结论:独中办学本质就是母语教育,离开母语教育路线,或模糊其本质与三语(华巫英)教学重点主次颠倒,就不是华文独中!

当前有某些号称为 “华文独中”者,以非母语(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仍自称“华文独中”是欺骗华社,误人子女。祸害民族基本权益。

是独中,就是始终如一,坚持母语为主要教学媒介!

 

麻坡中化中学绽放光辉

2012/09/16 东方日报/名家

~作者: 麦翔   

今年独中百年华诞序列落在柔佛麻坡中化独中(年內较后將是霹雳金宝培元独中),校庆大典于4月举行,同时出版了特刊《中化历史长河》。这是全马百年独中「老大」的第5所(1906吉隆坡尊孔、1907怡保育才、1908吉隆坡坤成、1911霹雳江沙崇华)。

文史工作者兼资深报人郑昭贤主编出版的《中化历史长河》百年特刊,是精益求精的作品。编者从马新两地大学图书馆和政府档案局的资料库中,从国內外中化校友、教师的口述资料和地方长老的记忆,以及该校收藏的文物当中,挖掘和收集了非常珍贵的文字和照片资料;选汰严谨、重点突出、编辑新颖,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巨著。

这部A4纸尺寸、厚达三百多页的史书,既可供珍藏,可读性也很高。更应一提的是,麻坡的繁荣比新山早,是人文薈萃的中心,在柔佛文化开闢的进程中,中化是领头羊。因此,该刊也是窥探当地早年社会生活与社会概况的重要参考。

我国华教渊源流长,可以远溯自1819年我国第一块英辖殖民地檳城的五福书院。这个古老的书院是一所简陋的、以方言和背诵古文为主的传统私塾。20世纪头10年,现代华校崛起,取代了旧书塾。这不但是华校、华社的一次歷史性大转变,也是马来(西)亚国家史的重要转折,由此掀开了我国多元民族的政经文教现代史扉页。

辛亥革命与本地经济结合的產物

这个转折是新旧社会的过渡,当其他族群滯留在旧阶段之际,华校率先跨入新社会。现代华校是殖民地胶锡经济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相结合的產物。我们常说的华人扎根斯土,即肇端于此时现代化华校的建立。

现代华校的媒介语是华语和白话文,科目完整,包括算术、修身(公民)、科学、体育、音乐,学制固定。更重要的是,华校的骨髓流淌著民主主义思潮,形成华校前进的推动力与防火墙的核心力量;这个防火墙与建设者的作用集中表现在董事会的自力更生和不懈奋斗。

麻坡以「文化城」著称

一部华教史就是「在维护下建设,在建设中前进」的可歌可泣的史诗。我们的先辈不但是开天闢地的英雄,更是以自己的先进文化润泽「蛮荒」的先驱。

与其他华校相似,在柔佛州「文化城」的中化,即是这段歷史的创造者之一,《中化歷史长河》充分体现了这个事实。

柔佛州早期主要的经济作物甘密、胡椒在麻坡的开发较早,故此处聚居了眾多的华人人口,经济力较强,成了孙中山革命追隨者屡屡驻足进行工作,以培育革命火种的要地,也是同盟会成立最早的地点之一。早期革命组织与华校是辛亥革命者的双重任务,哪里有革命组织哪里就有华校。

麻坡先贤如刘静山、郑文炳、林照英等,既是麻坡的革命「普罗米修斯」,也是兴学办校的先驱;中化1912年得以创办,这群先知先觉的有识之士,功不可没。

这群先贤创立了一个优秀的先例,即將麻坡建设成「文化城」,早年有「南有中化,北有钟灵」之美誉,这与先辈们吸纳许多优秀的校长与教师是分不开的,如方之栋校长、林祖培校长(天津南开大学)、李適生校长(南京金陵大学),教师谭云山(马华作家),以及抗日战爭、抗英战爭眾多的英雄豪杰等等。

中化自创校之日起,向社会徵收「土產教育税」,不但用以资助学校的发展,而且实行小学免费教育,中学收费极低,开创了华校的先例。柔佛州华人素以热心办学著称是有传统的,即以今日中化百年校庆筹款为例,义款竟达二千万令吉以上,这是別州华校难以望其项背的。

何故有此特点?笔者几年前徵询檳城一位华教歷史学者,她说这应当是柔佛州特殊的农业经济使然。

现在我终于找到了更充分的理由,即「义兴精神」。这精神与早期柔佛特殊的「港主」形式的经济相结合,构建了包容五大省籍:闽、潮、粤、客、琼的广泛深厚基础。所谓义兴精神,即是早期华人会党「义兴公司」朴素的民族主义和团结互助精神的延续。今日柔佛的中华公会(別州称为中华大会堂),来自「华侨公所」,而义兴就是华侨公所的前身。

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一所老当益壮的华校高奏著《生日快乐》歌,豪迈地跨入新的百年征程。这个殊荣展现了华校在我国歷史中的辉煌,永垂不朽。



转载自:本地报刊/评论版

~赤道论坛/时事述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