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0日星期日

【华教视窗】 ~ 126 辑



纳兹里捅了谁的马蜂窝?

2012/09/28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陈圆凤

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认同”董总的926诉求,这真是“戏剧性”的发展。现在,是国阵內部“炸窝”了,马华总会长蔡细历心里非常不痛快,连副首相丹斯里慕尤丁也说纳兹里“让我为难”。

友族同僚支持华教诉求,马华反而不高兴?难道要友族同僚都反对,马华才高兴?这种情况真是奥妙啊! 

蔡细历说纳兹里哗众取宠,也挑战纳兹里別在內阁“改口”,马华要在內阁提出董总的诉求课题。纳兹里则大方回应说如果马华提出,他一定支持;华教问题变成是马华“叫板”巫统,这真是“別开生面”,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新鲜事!

副教育部长魏家祥说的话比较“婉转”,他说纳兹里的话是“外交辞令”,又说纳兹里是资深部长,可以协助董总,此后董总又多了一个解决华教问题的管道,强调自己“乐见其成”。但是,言下似乎仍有点“悻悻然”。

926诉求从要魏家祥辞职,到突然急转直下变成纳兹里与同僚之间的爭议,这说明华教课题依然很“敏感”,敏感到巫统部长支持董总也会演变成让马华领袖心里不痛快,这很矛盾,却也是必然。

好话不怕多说

在刚刚提出的教育改革大蓝图中,政府不是信誓旦旦表示將秉承多元化教育路线?既然如此,纳兹里认为董总8大诉求合理,身兼副首相和教育部长的丹斯里慕尤丁,又何必感到为难?蔡细歷也理当欢喜才对,怎会搞到彼此那么尷尬?

也许有人要说,纳兹里在演戏,因为他不是教育部长,他只是代表首相接受诉求,整件事跟他没有关係,他爱怎么说都行。表面上看,这种说法成立,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我们想想,如果换了另外任何一个部长,包括华裔部长,又会怎么说?同是华人,马华就嫌董总多事哩!

纳兹里明知道不关自己的事,明知道会碰地雷,他还是要说?为什么?为了贏取华人选票?为了凸出自己?其实可以不论他背后的真意,有时候,假戏也可以贏得掌声,假戏演得好也可以贏得真情。

蔡细历应该对纳兹里的“支持”,表现得很雀跃才对,马华处理华教问题不是一直被巫统领袖的態度所困吗?现在多了一个纳兹里,那就是多了一股支持,应该善用之,至少在“表面”上,应该感谢纳兹里拔刀相助,怎么马华领袖却像被將了一军那样,反应那么不自然?

真正追究起来,纳兹里只是认为董总的诉求“合理”,这句话真的很平淡。他並没说要改变国家教育政策,也没说政府应该承认独中统考,更没批评政府忽略华教。他只是“认同”,这么轻描淡写的话,都可以引发这么多问题,由此可见,华教问题多么敏感;也由此可见,我国的教育政策是多么的封闭和政治化。

希望有更多人认同董总的8大诉求,不论这些人有什么政治议程或纯属外交辞令,这些好话说多了听多了,也能减少政坛戾气,对时局有益。

 

合理诉求非洪水猛兽

2012/09/28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李荣白

在这样的风头火势,稍微有一点理智的人都知道,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只不过是扮演消防员的角色,灭灭火而已,一眼看穿,他傲慢、敷衍、欠缺诚意。

如果国阵政府这么开明对待华文教育,马华也不用墮落到和华小共存亡;如果国阵政府是这么有诚意对待华人的母语教育,统考文凭根本不会出现;如果国阵政府是这么公平对待华人的母语教育,华社也不会有这么多诉求!

但是,偏偏有人竟然无知、无聊的为一位官员的装腔作势抱怨。这赤裸裸表明了他们真的一无所有,担心连区区代表华族爭取权益的功能都丧失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团结绊脚石

董总的诉求,是关于华文教育。但是,华人在这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要求的不仅仅是教育,而是公平。公平的教育机会(不是每年都须靠马华、马青爭取,才有机会进入大学)、公平的经商机会(不是规定土著公司才能获得政府工程合约)。

一些人,包括前首相敦马,公开表明母语教育是国家团结的绊脚石,把母语教育视为洪水猛兽,所以推出种种偏差政策;团结国民的国家干训局,培训出来的竟是思想狭隘的官员。偏偏,政府从来不把这些官员破坏种族团结的言论,当一回事。

话又说回头,董总这些年来办独中,也確实办出成绩,不然,不会有家长寧愿花更昂贵的学费,把孩子送到收费的独中,捨弃免费的政府学校。董总没有必要和马华对著干,马华从以前的“独大能开办,铁树会开花”的立场,到今天的“与华小共存亡”,秉持的是不同的理念,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勉强是没有幸福的。马华要存、要亡,由它吧!

 

教育改革 应与时俱进

2012/09/29 (砂拉越)联合日报


~作者:丛不弃

攸关着未来国家教育发展方向及下一代人的生活与前途的《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书,在经过长时间跟各个领域的公开谘询后,终于公诸于世。这部洋洋洒洒数万字的报告书共函盖了8大章节,计划花13年的时间(2013-2025)来全面提升我国教育、教师及学生的素质,以期达到所谓国际最高等级的目标,让我国学生在国际上更具备竞争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大蓝图》希望从学前开始到中学教育的整个阶段,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而未来的改革重点,是通过强化学生的国语与英语掌握能力,达到全方位提升我国的教育素质与教育水平。

报告书在检讨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的种种弊端及弱点后,也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教育制度其实已落后了整整20年,跟周边国家与地区比较,特别是跟新加坡、香港与韩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后者在这20年间不断地进步,已经晋身为国际第一等级的优质教育水平。相反,我国的教育素质在过去20年间一直停滞不前,甚至是不升反降,如再不痛下决心谋求改革,势将断送下一代孩子的前途。

我国教育过去一直停滞不前、不进反退的原因,除了是城市与乡区学生之间的学习条件与学习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致使有关政策措施无法全盘及有效贯彻外,政策的朝令夕改,教育跟政治与种族因素的纠缠不清,在整个国家教育方针处在飘摇不定的情况下,又如何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来。

可以感觉到,教育部在认真检讨过去的弊端后,下决心用13年的时间奋起直追,以期达到国际最高级别的水准。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育部一方面是通过制定一套语文政策来达到强化学生对国语及英语的掌握能力。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将道德理念纳入新课程纲要内,以便国家教育系统能栽培出具有智慧兼良好品德的新一代国民。

另一方面,教育部也深刻认识到,教材再好,政策再先进,如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及缺乏献身教育精神,也是无济于事。因此,在《教育发展大蓝图》下,教育部非常重视对教师的选拔和培训,规划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与能力。

《教育发展大蓝图》所描绘的教育发展远景,让人对它充满期待。惟令华社感到失望的是,大蓝图对华文独中及华印源流小学的政策仍是“一如既往”,没有任何的突破与革新。虽然教育部也承认华文独立中学是拥有最多学生的私立中学,即占了总入学率的3%,但在其长达13年的教育改革计划中,却对华文独中的地位和发展问题只字不提,独中依然要面对被边缘化的现实问题。至于要如何公平对待各源流教育体系的问题,包括解决华小学生过度拥挤、设施不足、师资短缺及制度化拔款等问题,更是压根儿未有提起,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13年里,国内的华文独中及华印小学仍难以摆脱形同“弃婴”及被边缘化的命运。

华文独中及华印各源流小学,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政策不应硬性区分主流和非主流。

凡对国家认同,对国家思想建设及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的学校,都应视为主流教育,都理应得到政府的肯定与资助。教育是百年树人大业,攸关国家兴衰成败,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必须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与时俱进,必须坚决摆脱各种政治和种族因素的干扰,以成绩和效果为准则。希望《大蓝图》在正式定稿与落实之前,能认真听取来自各源流教育专家的意见,务求做到更加完善和充实。

 

只要天才,不要放牛?

2012/09/29 (砂拉越)联合日报


~作者:吴嘉豪(教育工作者)


“天才型”优秀学生可以只用5年完成小学课程以及4年念完中学。换句话说,这个教育制度能够为“天才型"优秀学生节省了2年的学习时光。

根据教育发展大蓝图的初步报告,“天才型”优秀学生只占1%。政府这项计划是值得鼓励的,因为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措施。

进入中学的学生通过马来西亚公立大学的测试后,符合资格者可以用一年时间完成中一和中二的课程,经过“快速通道”直升中三。在高等教育不断年轻化的趋势下,全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攻读硕士和博士。政府在中学阶段就为这些学生缩短了学习时间,旨在为这些学生制造时间上的优势。

教育部会针对残障学生进行评估,安排不同的残障学生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就学方式,分别是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的特殊教育班以及在普通学校的班级上课。然而,为何政府没有注重在如何提升学习缓慢的普通学生?这类“放牛班”的学生,是被放弃的一群?

教育部需深知,后段班的学生是不能够被忽略的。他们同样是马来西亚国民,因此,同样拥有被教导的权利。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揭露至今,为何没有媒体报导教育部实行“一个都不能少”的计划?

虽然说教育部欲以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士指导天才型学生是一件好事,但是众所周知,由于现今家长们有更多的选择,天才型学生会不会选择政府学校就读,恐怕政府要有心理准备,这类学生是比较倾向于国际学校。

政府的教学纲要,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愈来愈落伍了。虽然有些领袖指出统考的水平不如政府考试,但潘健成的例子证明,独中的教育比国家教育更胜一筹。

明乎此,政府与其把精力花在精英学生,不如把时间放在更多的普通学生,尤其是后段班的学生。后段班的学生,通常都是一群缺乏引导的学生。他们会被称为“放牛班”学生,是因为学校唾弃了他们。

由于政府是人民选出来的,领导人有必要以全民的利益为先。我国目前“放牛班”学生其实也占了学生人数一个不算小的比例,因此,教育部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实行“一个都不能少”计划,把后段班学生缔造成优秀生。

(来源:本地报刊/评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