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星期五

【华教视窗】 ~ 645


教“特别班”有感


——【泗水中中华语学习中心教师教学感言集】——


2017/03/03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副刊

-作者: 周璇花


去年的新学期,学校领导决定让我教一个新班。听说这是个“特别”的班,上课吵得老师没法授课。

第一次上课,由于来了我这个“新”老师,这些学生还算“客气”吧。课总算顺利地进行了。照常,放学之前,我给他们布置了作业。

第二次上课,全班十多名学生中,按时完成作业的只有一两个。问了他们为何不做作业,一个学生理直气壮地大声回答;“没做作业无所谓,干嘛一定要做!”我马上冲着他问:“不想做作业,干嘛来学习,浪费了爸妈的钱!”听到我严厉的口气,那学生顿时目瞪口呆,久久地注视着我。

次日,课前我走进教室。咦,桌上竟然摆了一叠作业本,一看,昨天顶嘴的那位学生也交上来了。

当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心想,这些孩子毕竟还有一定的进取心,引导他们是我们最大的责任!于是,课前我特意表扬他们“有过能改”的精神,并鼓励他们继续加油,把不良的学风除掉。此外,我还让他们统计一下自己在补习班学习,一年里所付出的金钱、时间等等,激励他们别辜负父母的期望,认真用功地学习。

恰逢四月十二日泗水华校被封纪念日,我又给他们讲了当时沉痛的历史事件,给他们讲了学校被封的情景,让他们知道那时候学生们怎样想尽办法争取学习汉语;告诉他们要把握好时机,把汉语学好,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

当然并非一两次的教导就能改变他们的坏作风,每次上课还必须时时提醒他们。就以测验作弊的现象来说,我向他们指出,作弊是自己骗自己的行为。其实,测验只是老师想了解学生们学习后接受到什么程度,同时也在考老师自己的教学效果,无需欺骗自己。

就这样一点一滴地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如今这一班虽还不能说是十全十美,但学生们的学习态度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能按时交作业,作弊的现象也渐渐消除了。

总之,针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老师必须要大胆批评,给予思想上的指导。一旦发现学生有了进步,哪怕只是一丝一毫,也应该立刻表扬、鼓励,并在学习中不断提醒,免得错误重现。

种子放在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在肥沃的土地里就会生根、发芽、成长、结果!




何苦为难孩子?


2017/03/03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周秀洋


社交媒体近日疯传一段小六生在礼堂内宣誓,务必要尽其所能在小六检定考试中考取好成绩的片段,还要求孩子们签下大名;结果,校方的这个做法引起了争议。

事情究竟是好还是坏,永远都有两面。对于能承受压力的孩子来说,这或许就成了推动力,若有懈怠时,或许想起自己曾经许下的誓言,就能鞭策他努力学习;但可能对于压力承受力较弱的孩子来说,这却已形成了精神负担,每每想起曾经许下的誓言,可能就会担心自己无法做到而害怕。

事情往往都有两面,就看家长教师如何引导,这样的做法究竟是好还是坏,一样没有绝对的答案。

朝令夕改

根据雪州校长职工会主席何润兴的说法,这是因为雪州教育局推出了“冠军计划”,鼓励雪州各校一起提高小六考生在UPSR的成绩,因此为了达到教育局的目标,校方才会各出奇招,看看能如何激励学生考取好成绩。只是有一点我有些混淆了,我明明记得,我们的教育政策明明是要朝鼓励孩子往多思维方向迈进,而不是单单关注成绩又考了多少个A,那么这所谓的“冠军计划”,是否违背了教育部不希望孩子家长过于注重成绩表现而忽略了思维发展的原则呢?

一直以来都对我们朝令夕改的教育方针很疑惑,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从最基本的学起,打好了基础才能走得更远,跑得更快不是吗?举个例子,一年级的孩子才7岁(以年份来计算的话),理解的词汇肯定有限,为什么编写课本的老师或专业人士,就不能站在一个六七岁孩子的角度去编写课程?为什么非要把那些艰深得可能就连家长都需要查找字典的词汇加入课文或问答中呢?这样,真的有助于鼓励孩子的思维发展吗?

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一个孩子明明知道答案,词汇上却无法表达,但或许用说的、画的,却能表达出他所想的答案,这样能接受吗?与其以一个大大的打叉打击孩子的信心,是不是能换一种方式去鼓励孩子呢?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刚踏入小学、一切都还在摸索适应中的小朋友。

词汇艰深

依稀记得,我小学时候的马来文从最基本的音节学起,慢慢的一点一点扩大词汇认知,可现在的课程纲要已“进步”到就连题目或许家长也看不懂的阶段。这样艰深的词汇是为了要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吗?我家也有一个明年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每每看到朋友在面子书上寻求“协助”,帮忙孩子解答一些深奥的问题,我就开始担心不已!看来,家里的字典应该赶紧准备好最新的版本,免得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教育资源的错配


2017/03/02 东方日报/群英会

~作者:林建荣


家长週二漏夜在明智华小外排队,以便为孩子抢学额。

新山武吉英达区「龙子龙女」抢学额现象,在某一层面上可视为龙年婴儿潮衍生的问题,但爭学额情况,不是今年才有,在过去没有龙年婴儿潮时,一些华小严重不足的地区,也出现家长漏夜排队为孩子抢学额局面。

这现象反映著的,不只是地方上华小不足的问题,也折射出当权者在教育政策上的短视、资源分配上的不均,甚至偏差和错配情况。

如依据报导,柔佛州各县就有超过50所微型华小,但为何在偏远地区,微型华小面对新生减少,甚至毫无新生来源时,却无法迁校到一些城镇,尤其人口暴增的地区,对华小有需求的地方?

实际上,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在去年就曾表明,教育部正在较缺乏华小的雪兰莪及柔佛两州,增建及搬迁微型华小。

然而,从过去的经歷显示,要依据人口的需求,甚至制度化兴建华小,绝非是一件易事。

譬如董教总201612月整理的数据就显示,在1970年至2016年,虽然各源流学校的学生人数都有所增长,但除了国小增建了1600所外,这期间华小及泰米尔文小学,整体上是减少了。

从数据上而言,华小从1970年的1346所,减少至2016年的1297所,共少了49所,虽然这期间政府也有增建华小,但增建的数量不及减少的数量。至于,泰米尔文小学,整体上更减少了133所。

这一切的数据及现象,对声称与华小共存亡的华基政党而言,无疑是一个嘲讽,也说明了儘管母语教育虽获得宪法的保障,华小也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內,但在单元及种族教育政策思维下,华小依然面对著种种的限制和压迫。

这种不依据人民对教育需求的发展,尤其是母语教育需求的资源错配背后,最终削弱的是国家的人才培育及竞爭力。



名校情结


 2017/03/03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琼琼


上名校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者说,为什么我们如此迫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名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华裔父母的名校情结,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名校情结似乎永远都解不开。到底什么才是名校?是不是那所学校的校长拥有博士学位,全部老师都拥有硕士以上资格,教育部给予特别多的关照,提供最完善的软硬体设备等等?

如果它的教学课程、师资与设备都和其他小学没有分别,根本算不了什么名校啊!我们的名校情结体现了随波逐流的心态、狭窄的人生观、贫乏的想像力,才让孩子走上了父母希望他们走的那条“名校”之路。

一所学校背负著名校的包袱,肯定要做些事情让它变成大家眼中的名校,比如在成绩与课外活动方面下苦功,学生与家长肯定承受极大的压力。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孩子,也许会吃尽苦头,最后成为被放弃的一群。

教育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名校虽好,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而且上名校往往要付出很高代价。因此父母为孩子选学校,首先必须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就读,不一定要选最好的,而是要选最适合孩子的学校。

在名校就读的孩子很可能睡眠不足,每天必须应付排山倒海的功课,从来没有过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假期;因为上名校这个崇高而又艰巨的任务,他们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承载着压力。父母们,请站在孩子的位置上想想,也许名校并不适合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