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6日星期三

印尼小学汉语教材1-6册大纲初稿



——广征全印尼汉语教师的意见


2014-4-15原载于印尼泗水《千岛日报》

~作者:(中)望西

 
 

两个多月前,笔者和诸多优秀的老师参加了杨兆骥先生主持的编订印尼汉语教材研讨会。会后,笔者的拙作《什么样的教材适合印尼三语学校的学生》在《国际日报》上连载,那篇文章虽然有不少是笔者个人的意见,但也吸收和归纳了多数老师的见解。两个多月过去了,在这不短的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方面结合上次探讨的结果写出了"印尼小学汉语教材1-6册大纲讨论稿"(下文略称"讨论稿")。本文就是近日笔者和数位老师在杨兆骥先生家对讨论稿进行探讨后的一些结论,当然所有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确定,有待征求更多老师的意见。

高等教育出版社系中国著名出版社,除了编订和出版过大量供中国高校用的教材、书籍外,也编订和出版过其它各类教材、书籍,它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应该是不容置疑的。从其提供的讨论稿中,是可以明显看出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考量的。当然,既然是讨论稿,而且是初稿,就和意料中的一样,必然存在着极大的需要调整的空间。

编教材和写小说类似,动笔之前的提纲非常重要,因为"纲举则目张",况且编教材属于教育大计,影响深远,一开始的一步路不得有丝毫差池,必须是谨而又谨,慎而又慎!

首先,有关教材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名字。原稿中提出的根据发音难点和印尼习惯取名的思路是很好的,只是暂定的名字(小文、小西、小龙)都不恰当。来自印尼的男主人公取名为伊万(IVAN),男主人公的印尼女同学可以取名美加(MEGA),男主人公的中国男同学是伟龙,还要增加一个主要人物,就是男主人公的中国女同学是于琳,每个主要人物都要有一定家庭成员。

其次,教材总体构成。1-6册教材,每册都有15课(12正课+3复习课),前四册每课用于6课时,每课时30分钟(具体上课的时间当然需要根据重难点灵活分配),即每课基本都用三个小时上完;第五、六册也是每课6课时,只是每课时增加至45分钟,即每课用四个半小时上完,这意味着三年级的课时更紧张些。这个课程分配基本是合理的,因为若每周3小时的课,在可上课的时间内,除去考试和复习的时间,每两个月可以学8篇课文,半年学1册,一年应该可以学两册(课时量稍少的也相对容易调整一些)

第三,教材体例设计。这部分的问题比较多,需要分开来细论。

先说第12册的。

1课时"读一读"。第1册是以教拼音为主,尤其前4课时是集中教拼音的。主要需要做的改动是拼音教授方式应该不拘泥于中国传统的拼音系统,即不按照新加坡或中国大陆的拼音系统进行教学(这两者几乎是一样的),而是根据印尼学生学习拼音的接受实况进行改动。我们的理论依据是中国著名语言专家赵金铭先生提出的"矩阵"理论,就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处和其原有的母语优势制定不一样的拼音教授顺序,学完以后又不影响整个汉语拼音的系统。符合印尼实际情况的拼音"矩阵"(我权且这么说)已经有资深的华文教师(黄端珠老师)提出,并且得到了汉语教学专家和不少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的认可,至于具体形式和内容,本文就不做详细论述了。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拼音,印尼的学生学起来应该效率更高,成果更好,当然,还需要更多的课堂实践来证实。第2课时"说一说"。建议在这一部分再加上"听一听"。同时,"说一说"的内容如果总是以对话体呈现,而且基本都是一问一答的形式,连问答的方式都类似,这样显得呆板乏味,实际上是很缺乏趣味性的,建议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一些,可以多一些独白体或叙述体的方式。另外,"说一说"的内容最好和前面学的拼音可以有些关联,当然这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字、词又都是自成体系的,这权当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         ()  望西

 

印尼小学汉语教材1-6册大纲初稿

——广征全印尼汉语教师的意见

~作者:(中)望西
 

3课时"练一练"。首先不要忽略了第1册每课的练一练都要凸显已经学过的拼音的练习(比如"看图选拼音");其次练一练的题型可以丰富多样,体现趣味性;重视和主题挂钩。讨论稿中的"练一练"基本没提供什么题例,所以前面三点意见可供参考。

4课时"写一写"。我们认为基本没有什么问题,认可 "1-4课介绍基本笔画和笔顺,5-12课每课学写 5个汉字,注意学写汉字的基本规律,学写基本独体字"。这个明显凸显了"字本位"教学的思路,也很符合汉字学习规律,进而也符合汉语学习规律。需要注意的是,第1册的"写一写"应该需要加上不少拼音的内容,我想这一点是理所当然的。另外学习的汉字数量还有待斟酌,这个后文会再论及。

5课时"念一念/唱一唱"。我们认为这一部分挺好,讨论稿上注明"此部分是拓展内容,语料体裁应该尽量多样,内容与本课主题相关,但不必局限于所学的语言知识"。我们需要补充的意见有两点,一是要注重趣味性,二是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第一课"你好""念一念/唱一唱"的例子就不是很好(对于零基础的孩子来说太复杂,且和主题关系不大)。

6课时"玩一玩"。暂时没有意见,只是要花大力气寻找或设计和课文内容有关的活动或游戏。

综合性的意见:1、讨论稿中,这六个课时有时相互联系不够密切,偶尔有各走各的趋势;2、主课文不够凸显,个人意见是6个课时中要有一个课时是话题的核心,其它5个课时都是与此相关联的,我们说"辐射"也好,"回环"也好,总之主课文要更加凸显。3126个生词量太少,按照印尼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时量,在12两册可以掌握的识写字应该要在150个,而认读字可以在150-200个之间。4、接下来的大纲中就需要列出生词表,参考其它一些教材,生词表中有必要标清楚"识写字""认读字"。根据YCT的词汇来设置生词,没有意见,只是量的控制可以调整或进一步拓展,也要注意实用性的考量。

再说34册的。整个体例设计和第12册一样,这个大的体例设计我们赞同,其它很多意见和12册一样。

1课时"读一读"。暂时没有意见。

2课时"说一说"。意见和第12册类似,首先加上"听一听",其次课文基本都是呆板的对话作为课文,太过乏味,可以多加一些其它类型的文章。另外第一课的"说一说"内容太过简单,那类课堂用语应该放在第1册前面的"准备课"或者"教材前言"中。因为"请进、请坐、请举手、老师好、上课、下课等"课堂用语有必要在一年级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先教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常用就自然掌握了。

3课时"练一练"。建议增加题型,讨论稿中基本没有例子,下次大纲中可以放一些多样的例子。

其它部分没有意见,综合性的意见有如下几点:首先,34两册的总词汇量只是覆盖YCT2级的词汇量,显得不够,应该有大量的YCT3级的词汇量,这里当然也需要列出详细的生字表和生词表,并在生字表中分清楚"认读字""识写字"。根据印尼小学生的情况,在34两册可以掌握的识写字应该要在200个,而认读字可以在 200-250个之间。其次,在每篇复习课文里,要特别注重对前面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比如重点句式、语法的强化、运用、延伸等。

接下来说第56                                     (中)望西

 

印尼小学汉语教材1-6册大纲初稿


——广征全印尼汉语教师的意见

~作者:(中)望西
 

对于这两册的体例设计,我们觉得很好。即第1课时"准备",第2课时"对话",第3课时"课文",第4课时"听说活动",第5课时"读写活动"和第6课时"扩展"(每课时的大概说明本文就不复述了)。这个6课时设计,进阶明显,逻辑清晰,伸缩自如,可以很容易抓住重点,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好。

我们的意见有如下三点:1、第一部分的"准备"中,每课都有设计一个和本课话题有关的诗词名句,建议尽量只选用简单的、朗朗上口的诗词,不要用古文。因为古文对小孩子来说比较难,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看似很简单,实际上"性相近,习相远"可绝对不是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可以理解的,解释起来颇费力。又如:"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这样的古文显然不适合印尼的小朋友,而《悯农》就很好,后面的《游子吟》也很恰当。2、第23部分的课文,它的内容可以多加一些和印尼国情相关的,讨论稿中虽然有,但是量还是太少。我们针对印尼学生编写的教材,它的重要特色之一就要和印尼的国情有更明显的结合。3、结合前面1-4册生词量不足的问题,56册的生词量当然是不够的,不只是要覆盖YCT3的词汇量,还要覆盖不少YCT4的词汇量。新的大纲做出来以后,生字表同样要分清楚"认读字""认识字"。此外,1-6册的生词表里,所有生词都要加上印尼文和英文的注释,这一点是两个月前的会议就确定的结论。我们小学毕业的最终目标,是少数优秀的学生可以过HSK4级,大部分普通学生都可以过HSK3级(这两个级别的难度跨度是挺大的)。

编写适合印尼学生用的汉语教材,是一件大事,涉及一个全世界华人最多的国家未来的华文教育质量。这样的事情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必须要做好,编出来后就必须是高质量的。所以,参与编纂的老师,不夸张地说,首先要有鞠躬尽瘁的态度,其次还要有可能吃力不讨好的心理准备。同时,还必须要广纳意见,编教材事关重大,绝不是几个老师聚在一起就能够做好的,必须汇集尽量多优秀老师的智慧,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出精品。所以,这篇文章一方面是把"初稿"拿出来给大家了解一下,征询各方的意见;另一方面是希望更多优秀的对印尼华教事业特别有心的老师可以积极参与,如果有更多在印尼汉语教育事业第一线的优秀老师们的协助,包括有更多好的意见,那么编写出一套优质的印尼小学汉语教材的事业必能更加顺利的推进!                                                     (-) 望西

千岛之国新闻鳞爪•原载于印尼泗水《千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