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型中学的困境
2014-04-17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罗汉洲
1973年,眼看独中前景不妙,在沈亭和胡万铎带动下,霹雳9所独中发出复兴独中的号召,不但获得霹州华人热烈支持,全国华人也纷纷响应,群起关注独中状况,独中乃逐渐由“补习学校”、“落第生收容所”的惨淡经营发展成今日的盛况。
至少是去年的事吧,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行动方略联盟改制中学发展委员会等号召恢复国民型华文中学法定地位,同时吁请华社在支持独中之同时,也应在各方面支持国民型华文中学,这几个团体于日前再联合发出同样号召。但华社好像没有什么反应。
早年,华人认为华小和国民型中学都是政府学校,一切经费全由政府负担。后来才听说华小和国民型中学是政府资助学校,政府只负责行政开销,如要修葺或扩建校舍就须自己“搞定”,再到后来,连电费也有限制,不敷之数也由董事会张罗。到这时候,华社不知道该怪自己当日没弄清楚,还是给人耍了一招。
很难有余力支持国民型中学
既然都是政府资助学校,应是难兄难弟,那为何华社只顾着为华小筹募资金,对国民型中学的将伯之助却似听而不闻?兵法说攻其必备,华小是华文教育的根,是华人必备之地,必备之地自不容有失,所以华人不得不全力防守,于是华人在资金方面支持华小和独中之后,已很难有余力来支持国民型中学,对国民型中学的困境只好爱莫能助。
还有一个原因是,国民型中学虽自称华文中学,但在许多华人看来,它们更像“有一科华文”,或“有母语课”的国民中学,尤其在1996年教育法令撤消国民型中学(SMJK)的称谓后,更加强华人这种观念。自顾(华小和独中)已不暇,华人当然更觉没有出钱协办国民中学的必要。
国民型中学也提出“华人必须支持”的理由,那是:它们只招收华裔学生,有华文科。
这正是当年陈修信和陈东海极力推动的“华人教育”,但华人要的却是华文教育。
据董总副主席许海明于去年3月时说,董总在1998年打算召集国民型华文中学董事会商讨反对易名为SMK,但反应冷淡,甚至有人排斥董总。
马华须率先响应号召
所谓自助人助,自救人救,国民型中学须先自助自救,而后人助之救之。殊料董总主动要协助它们却被拒。
现在,相关团体号召复兴国民型“华文”中学的法定地位,所谓法定地位是政府全资办理这类型学校?有三分一时间学习华文?每周最少7节(5节?)华文课?应该对华社有更明确交代,不要时而谈及,时而避而不谈。与正统国民中学相比,国民型中学是华裔家长的第一选择,董事会别消极。
国民型中学发展理事会主席林荣华于日前说,国民型中学开始变质(其实早已开始)。可见恢复其法定地位确实是刻不容缓事,但78所这类型学校董事会能先团结一致吗?它们需要包括董总在内的华社支持吗?国民型中学弄到要恢复法定地位,是政府毁约,关系到政府的诚信。当日极力推动华文中学改制的马华必须率先响应有关团体的号召,以挽救本身和政府的诚信。
文:罗汉洲 (时事评论员)
期盼更多开明学者
2014/4/16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黄兆平
我国有不少思想开明的学者,发表的高论都有振聋发聩之效,而这些高论,执政者往往都不爱听,严重的话,学者还会被秋后算账,以致他们不是欲言又止,便是不敢说,明哲保身。
日前,看了苏丹依德利斯师范大学副校长查卡里亚卡沙教授在座谈会上发表的一番话,实要给他10个赞,也诚如所料,有国阵高官听了很不舒服。
这名教授认为,各源流学校不该被指责导致种族分化,因为每个族群都想把各自文化留给下一代。
他还说,“就如我们身为马来人,也想把马来人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其他种族也一样。此外,种族分化课题其实源自政治问题。”
岂料,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长哈山马历翌日便轰董总是极端种族主义分子,而且有一些马来团体还支持董总的斗争路线。
政客和掌权者之过
哈山马历也是马来西亚马来人教育联盟主席,他还警告董总和有关马来团体不要火上加油,否则无知的下一代将沦为牺牲品。
此外,他还感谢政府不承认统考,并提醒政府不要理会董总的无理要求。
一个是教授,一个是部长,对教育的思维和胸襟差异竟那么大。教授指政治是导致种族分化的根源,一针见血,不是吗?
我国独立逾半世纪,多元文化早已成为我国特色,不仅政府引以为傲和一直来对外宣扬,也受他国赞誉。
多元不仅反映在教育上,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领域反映出来。
三大种族可以在嘛嘛摊对我国政治高谈阔论,对日益高涨的物价互吐怨气,为公务员的效率差而一起骂个痛快。在购物中心,拥有各族美食,彼此都爱品嚐各族传统食品。
在职场上,各族融洽一起工作,为国家贡献己力,压根儿看不出有不团结的氛围。
别忘了,这些在政经文教领域相处的各族,很多都是来自各源流学校,他们都接受师长谆谆教诲,知道要尊重各族文化宗教和习俗,各族要团结和谐,这也是为什么多年来各族基本上都能和睦相处。
很多时候,挑起种族火焰者是别有居心的政客和掌权者,他们政治化教育课题,以给自己製造更多政治筹码。若能多些如查卡里亚卡沙教授的学者和从政者,我国各族肯定相安无事。
不善解决难题
2014-04-15 光明日报/ 专栏
文:小黑
再一次,在国际的教育排行榜,我国的表现又一次远远被抛落在其他国家的后面。这是令人沮丧的报告。对于这样的成绩,我们除了责问为甚麽?还能做甚麽呢?
2012年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的创意解决难题项目,在44个国家之中,我们的排名是39,只比阿联酋长国、蒙特内哥罗、乌拉圭、保加利亚及哥伦比亚稍微好一点。那些都是在发展中的国家呀!相比我们的邻居新加坡,我们真是汗颜,(因为他们是榜首!)澳门、香港、上海及台北则是第3至6名。
创意解决问题的考核,显示我们每100名的15岁学生,只有1名能够解决複杂的问题。新加坡的学生,5名之中就有1名能够达成。而且我们的杰出学生只有0.9%,而新加坡则有29.3%!
老天!我相信不少人会如此慨歎。年轻的一辈会感觉新加坡的学生就是这样厉害。好像我们这一代的人更有说不完的辛酸与无奈。因为我国当年可是和新加坡平起平坐。新加坡被东姑阿都拉曼赶出马来西亚的那一段日子,新加坡是从零头开始建国。但是曾几何时,他们已经遥遥领先我们。当年新币与令吉是一对一,衍变至今不忍卒睹。马航与新航分道扬镳,马航股票今天只值21仙。天啊。
人才决定国家前途
为甚麽提这些题外话?因为人才决定国家的前途。敦马哈迪为我们设定2020年先进国的目标。我们也大大声地呼唤先进国的实现。还有6年就是期限,除了“马来西亚能”的口号,我们能吗?教育是那麽的重要,教育部长也为此提出《教育大蓝图》,其中内容还是存在一贯的偏颇,我们能够达到世界的水平吗?
新加坡的成功并非偶然。大家都知道这个国家是吸引人才的大磁石。只要你杰出,它随时为你打开门户。我的旧同事的女儿,考试获得10科A+,但是被摒弃在公共服务局的奖学金门外。当她沮丧的时候,新加坡政府伸出援手将她牵引过去。类似的例子不计其数。我怀疑,为新加坡PISA争获高分数的学生也许有我们的孩子在内。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附属理科中学再一次联繫我,要到我校拜访。我当然明白他们的用意。两年前他们告诉我,他们吸纳的特优生甚至远自上海、广州、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城市。
我们的国家为未来的挑战做了甚麽?教育政策方面,我们改了又改,却不能应对国际的需求。我们的老师被指使不务正业,填写报告与课堂教学并行。被拒于专业院校门外的优秀学生年年有之。阅读国际报告,让我度过一个沮丧的礼拜天。(光明日报/好评‧文:小黑)
致不谙中文的华裔同胞
2014/4/16 光华日报/评论版
文:悠悠
在中国还未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前,英文是大家心目中最重要的语言,因为它是许多西方强国的官方语言。为了提高在国际经贸中的竞争力,与世界接轨,许多国家领袖都热力推行英文教育,并把英语列为行政与商业用语,新加坡就是最好的例子。然而,近几年中国的崛起,让世界眼前一亮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学习中文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无疑对全球中文教育的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各国开始见风使舵,推行各种运动来呼吁国民学习中文。由此可见,社会是现实的,经济与教育脱不了关系,中文的地位逐渐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将来的经济走势偏向中国,而掌握中文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进了大学,我发现很多朋友,其实都很喜欢中文,只是他们就读的中学没有中文教师,没有教材。在先天环境的种种欠缺下,他们被迫放弃报考中文。虽然有者还是坚持课外自修中文,不愿放弃母语,但是中文毕竟不是一个容易的科目,再加上没有老师指导,可谓难上加难,处处碰壁。在学习中文这条路上,在许多质疑声下,他们只能“自生自灭”。在缺少学习中文的条件下,他们只能“挣扎求存”。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学生都考到不是很理想的中文成绩,而对学习中文感到失望,有心无力。这么一颗刚要萌芽的种子,蠢蠢欲动的理想,就这样不敌现实残酷的风雨而宣告夭折,实在令人惋惜。然而,我不得不被他们对中文的热衷感动,佩服他们在那么艰难的环境里,坚持学习中文的勇气。
再看看,许多城市学校都具备优良的中文师资及丰富的教材,可是非常可悲的,城市小孩似乎对中文的热衷没有乡下小孩来得浓烈。或许他们从小接受英语教育,在家都以英语沟通,又或许他们太过于注重成绩,认为中文实在难考,所以对中文的学习态度就是“能免则免”。很多人学习都是为了利益,毕竟现今的国际语言是英文,所以多数人觉得学习中文没用,报考中文反而会拉低成绩总积分。大家好像忘了,中文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根、我们的文化。数千年的中华历史尽在其中啊!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传承这先祖留下来的文化精髓,不要让它在我们的手上丢失。更何况,我们拥有如此合适的环境,相较乡区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更珍惜学习中文的机会呢?
若大马政府可以从经济的角度着眼,从长远的国家发展着手,培育更多中文师资,让乡区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完善的中文教育,但是,政府却似乎是反其道而行。真的很遗憾,正当新加坡开始注重中文之际,看到很多大马华人,放弃学习中文,避难就易,选择其他语言为沟通媒介语。相反地,其他种族同胞反而欣赏中华文化,让自己的孩子就读华校,接受华文教育。这不是颠倒了吗?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一位友族同胞站在台上,用流利的中文致词或演讲,跟大家说学习中文的重要性。身为中华子民,你会有什么感想?让我们以我们的母语为荣,不要害怕在大众场合讲中文,不要觉得讲中文很丢脸,不要认为只有讲英语才能凸显自己崇高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