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385 辑



培训师资刻不容缓


2014/4/21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谭江菁
 

──甲州採访部副主任

今年初开始,陆续有很多校长、副校长及老师荣休,州内师资问题再次引起各界关注。

据瞭解,今年甲州荣休的校长及老师约50名,是有史以来最多校长、老师荣休的一年。

上述情况,主要是退休年龄延长60岁所致,而有关情况,目前已造成州内学校的校长、老师出现一轮调动,相信日后会有更多类似调动。

据前任全国校长职工会马六甲分会主席杨清亮校长透露,甲州华小在今年2月的师资充足,全州皆没有临教,只有代课老师,但随着校长、副校长、老师陆续荣休,师资问题难保不会出现。

马六甲华校教师公会也关注到这项问题,该会主席吴南德日前在该会今年席常年会员大会上,就提出此问题,希望教育部尽早作出妥善安排,制度化培训老师,避免师资短缺的困境出现。

除了一些提早申请退休者外,一般校长、副校长、老师荣休日期照理说都已记录好,教育部要掌握未来数年的师资情况其实并不难。

那为何还是要华社、华教工作者在问题未严重前就苦口婆心,不断“提醒”教育部关注问题,及早採取必要行动?主要原因相信是政府机构过去种种“后知后觉”例子所致。

华小一旦缺乏师资,教学工作将受到严重影响,问题何其严重,怎不叫华社忧心忡忡。

为免上述情况真的发生,一些组织唯有不断呼吁政府及教育部未雨绸缪,莫待问题严重了才来亡羊补牢。

培训师资,刻不容缓,但愿教育部能汲取以往“后知后觉”的经验,提早对此情况採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让州内师资问题不再出现,学子可安心学习。

 

再谈谁在分裂华教

2014-04-22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陈纹达
 

南方客说“没有人分裂华教”,那是“做贼喊贼”。

关丹中学的成立,如何成立,它对60+1独中未来深远的影响,我的其它相关文章都已评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1125大集会是对教育大蓝图提出预警,728华团大会主要还是讲解蓝图对母语教育的不利条款;教育蓝图定稿前,董总也提呈多项建议给教育部,要求纳入教育蓝图。董总并非如南方客凭想像“直到教育蓝图快要定稿,董总彷彿如梦初醒”,我不知道这是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在大蓝图未正式公布前,未了解大蓝图的正式内容就发动签名运动,也只有南方客才想得出的良策高招。

谈判桌上替对方着想

董总一再声明关丹中学是私立中学,任何人或团体只要有政府批准办学的准证,就可以办校,也一再声明不承认关中是华文独中,除非批文获得教育局修正,也一再要求关中董事部把批文退回教育局修改;把关中事件“搁置一旁”是双方都不想无休争论其中,双方必须专注各自的正事。

既然目标一致,何须殊途才来同归?董总坚持关中是私立中学,教总无视批文对60独中的潜在危害,在会员大会宣布支持关中是独中;董总坚持七大华团共同签署的备忘录中,华小国语课时为“教总建议的180分钟”

是底线,为何教总联合校长职工会及华总提议国语课时为210分钟,再演变成副首相兼教育部长宣布这三人小组同意国语课时为240分钟?这会是殊途同归吗?在谈判桌上替敌对方设想,认为教育部不会接受180分钟而预先把国语课时提高至210分钟是极大的笑话!这笑话却是以牺牲华教的利益为代价。

谁吃辣椒谁感觉到辣

虽然备忘录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但教总是否应该尊重签署的其他6个华团,先于照会交流讨论在定案?当然,董总不会就此为反对而反对!董总是在捍卫华教的根,不让华小的特征与完整性被蚕食!

青蛙图的比喻当然会令温水中荡漾自在的青蛙不爽;它也对政府执行不利华教的行政措施起了警惕华社的作用,有其积极意义。马来谚语有说:“谁吃辣椒谁感觉到辣”,怪不得分派辣椒的人。

正因为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董总才会接受地方性组织的隆雪华堂邀请,委派代表出席“跨族群教育改革圆桌会议”。董总无意成为唯一的发言人,也没有如南方客欲加之罪的容不下他人意见的狭隘胸襟。

马航MH370失联初始的新闻发布会各说各话,错乱无比,才有后来的委任代交通部长为唯一发言人。请问南方客这是“拨乱反正”还是“唯我独尊”?董总忍辱负重留在“跨族群教育改革圆桌会议”,不计较那些枝枝节节,兜兜转转是有几层意义的:

拒删除教育蓝图条款

监督所有议程不会乖离董总捍卫母语教育的目标,避免不同的声音再次造成华教分裂;化解华教的分歧,把握机会整合华教,化危机为转机;借力打力,坚持必须把修改1996年教育法令及教育大蓝图列入议程。

44日早上,在隆雪华堂新闻发布会前,主人家就建议董总主席把修改1996年教育法令及教育大蓝图的条款删除,被叶主席一口拒绝。

除了董总先知先觉为华教的存亡撕心裂肺呐喊,捍卫母语作为华小教学媒介语而坚持领航时,其它各自有自己的解读与盘算,董总两位领导人也因此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包括那些不知就里,道听途说被误导的人。

请恕在下不再回应南方客重复的言论。

编按:谁在裂华教课题的争议,就此结束,感谢南方客与陈纹达两位作者赐稿。

 

汉语不是洪水勐兽

2014/4/21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罗汉洲
 

在处理马航MH370班机失联事务上,许多国内外“专家”、“评论家”说我国处理公共危机能力差,客气点的就说“有提升空间”, 损人还留三分面,外交词令也。

所谓“人倒众人踩”,正说到我们身上来了。

我们辩解说,这是前所未有的事,任谁都会手忙脚乱。

殊料,话犹在口,仙本那却发生掳人事件,人质不知落在何方,这可不是头一遭。依然是处理危机能力“有提升空间”?

说回客机失联事件,由于中国籍乘客佔了大半,他们的家属自然人多势众,乃群情汹涌,换作如果大多数乘客是美国人,他们一样会群情鼎沸,所以不能责怪中国人“失态”、没有文化、缺素养。

凭情论事,大马政府确实尽心尽力去做,一方面尽力搜寻飞机下落,另一方面则尽心安抚中国乘客家属。但尽心尽力地做并不一定就能把事情做得妥善,倘若有疏漏就反而变成吃力不讨好,在安抚中国乘客家属方面,我们正犯了很大疏漏,那就一如马大中国研究所高级讲师林德顺说的: 没善用汉语人才。

硬是不用汉语

林讲师说得客气了,当局何止没善用汉语人才,实际上是不用汉语。明明是与中国人打交道、交流,也明知这批家属英语不行,但我们硬是不用汉语,用英语,要人翻译,难免隔靴搔痒,人家自然给惹起火来,加上我们在开始时“话事人”多,首相、交通部代部长、民航局总监、马航总执行长以及警队军队首长都讲话,且言人人殊,令人不知该听谁的,偏偏那是人心最焦急的时刻,中国人不“没有文化”、“缺素养”,可乎?

根据报道,法航2009年失事坠海,法国马上为乘客家属及媒体准备至少3种语文新闻文告;我们有的是汉语人才,为何不善用?汉语不是洪水勐兽吧!

 

制度化增建华小光说不做

2014-04-22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南方客
 

马华总会长廖中莱早前巡视雪州蒲种竞智华小首日开课情况后,在记者会上表示,教部官员有责任规划,确保华人区须有华小保留地。

马华争取制度化增建华小常有所闻,但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太遥远的承诺不说,就拿约3年前的承诺为例,当廖中莱还是卫生部长时,就曾表示副首相兼教育部长慕尤丁原则上同意在房屋3千间以上,华人占大多数的新住宅区发展区自动保留一块土地兴建新华小。与他“有情有义,肝胆相照”的副教育部长魏家祥当时也进一步劝请华社少安毋躁,当有关细则拟定好及获得通过后,就会公布。

廖中莱是老调重弹

当然,华人住宅区自动保留一块土地兴建新华小至今还是处在“原则上同意”

的阶段,否则蒲种华社就不会苦等6年多,才盼到竞智华小千辛万苦从文冬搬迁到当地,而不是直接在蒲种兴建足够的华小,以解决当地华社多年来面对华小严重不足的困境。因此,廖中莱上述的言论只不过是老调重弹。

事实上,1996年教育法令第328条文下,教育部长有权设立国民学校和国民型学校,并且必须维持这些学校,可见兴建华小本来就是教育部不能推诿的责任。

进一步来说,在每一个屋业发展区,教育部必须保留和规划校地来兴建不同源流的学校,而没有所谓保留地只能兴建国小的不合理条例。

不可否认,教育部“小拿破仑”官员的偏差确实阻碍华小发展,但政府的政策明文规定政府保留地必须兴建华小,即使“小拿破仑”官员再刻意刁难,也必须照章行事,否则就是违反教育法令了。

华教问题罄竹难书

因此,马华多年来信誓旦旦要解决华小不足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付诸于行动,据理力争。既然现有教育法令没有阻止增建华小,那身负重振马华声望的廖中莱就应对症下药,直接要教育部长指示官员遵循教育法令,在当前的华裔人口密集区,特别是蒲种拨地拨款兴建华小,以显示马华在争取增建华小的问题上不是光说不做。

当前马华领导层忙于重新入阁的问题,但如果入阁后,马华在处理华教的问题上还是如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究其根本,增建华小等罄竹难书的华教问题没有迎刃而解,马华入阁又有何意义?

马华经历了308505大选后的惨痛教训,相信应该比任何政党更清楚华社对华文教育的强烈不满和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