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调整学杂费考量
2014/8/13 东方日报/评论版
~作者: 墨雪
独中调整学杂费並非热门的话题,却是一个值得华社关注的问题。一般独中家长关心的是学杂费调整的幅度如何,往往忽略调整学杂费的实质意义。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探討此一问题:
一)独中乃民办中学,在经济来源上除了学杂费的收入,主要是靠社会人士和华团的捐助。此种情况数十年如一日,华社实有不胜负荷之感。职是之故,独中若仍一如过往般继续靠华社的捐助来维持学校的运作和发展,肯定会走向发展的瓶颈!
二)由于財务上受到限制,独中教师的待遇和福利难以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造成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投入独中服务。不唯如是,还会因为薪津偏低的问题而造成师资的流失。
如欲改善上述两种情况,独中就应从「经济自立自主」的原则来办学,那就是有计划的定期调整学杂费。独中发展到现在已逾半个世纪之久,办学的策略和措施实有必要重新作一番检討和兴革,而调整学杂费计划就是其中一项,应优先处理。
调整学杂费或许不受学生家长的欢迎,但独中董事部若將调整学杂费作为办学的策略並灵活的应用,不仅可改善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亦能有效地增强与社区的互动关係。这样,独中办学或將会展现不一样的景观!
增加奖助学金款额
独中董事部若制定调整学杂费的全盘计划,定期若干年调整一次,让学生及家长在心理上预作准备。如果独中办出有素质的教育,家长会愿意配合校方来共同承担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將孩子送到独中接受教育。重要的一点是,校方在调整学杂费的同时,务必关注那些家庭经济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加他们的奖助学金款额及学额,不让他们因为负担不起学杂费而失去在独中就读的机会。
笔者所知,柔州有某一所独中每当调整学杂费5%至10%时,其学生个別奖助学金隨之调高10%至15%之多。换言之,个別奖助学金的涨幅远较学杂费的幅度大,让为数可观的贫寒学生受惠,继续留校就读。这样做,也可以同时吸引新生报读。
调整学杂费的收入不仅可以调涨教职员工的薪金,以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亦可从中改善他们的福利,如让他们的子女在校內读书享有全免的学杂费,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及后顾之忧,放心在独中长期服务,减少教职员工的流失。
宽中在几年前已將此项福利扩大到宽柔学村其余6校,以及华小和国中全职华文教师的子女身上,让他们也同样享有半免的学杂费优待。
独中董事部若能將调整学杂费作为办学的策略来运作,不仅改善学校的经济状况和办学条件,留住资深教师的同时,亦能吸引年轻的优秀人才投入独中服务,增强办学素质及提升学术水准。其次,亦有助于增强与华小及友校的联繫,將办学计划全面推展到社区去,凝聚社区各方的力量,带动学校的软硬体建设和发展。
别乱扣帽子
2014/8/12 (砂拉越)国际时报/弹赞由之
~作者:浓琳
首相署副部长拿督拉查里因为发表“增建华小不利国民团结”的怪论,连日来饱受朝野华基政党和华教机构的口诛笔伐,并被要求道歉和收回言论,但此君面对排山倒海的压力却丝毫不让步,反问“何错之有?”冥顽不灵至此,再次令人对极端政客的有恃无恐大开眼界。
拉查里还说,目前全国共有约1200所华小,其中455所华小的学生人数不足,为何还要求增建华小?他也批评马华要求增建华小,已伤害巫裔感受,巫统领袖更被视为软弱。
本来极端政客的言论是没必要去理会的,但出自内阁副部长之口,就不能不关心和指正谬误之处,因为它可能误导友族社群,产生不必要争议,甚至影响政策的制定。
很明显的是,拉查里的言论至少有两个错误,逻辑上有矛盾,说明他功课做不够,对课题了解不够深入,这样的人当部长,如何能令人放心?
首先,副部长反对增建华小的理由是牵强的,随便扣上“不利国民团结”的帽子却提不出任何理据是无法令人信服的。不要忘记也有不少土著同胞的子女在华小就读,难道他们的做法是在破坏国民团结?再者,历任国家领袖也多次肯定华小对国家教育的贡献,难不成也把他们打成破坏国民团结的“帮凶”?
拉查里以数百间华小学生人数不足而认为没有增建必要,也是片面看法。我们知道,人数少的华小多在乡区,但因有需求不能将之关闭,市区人口多华小学额不足亟需增建的事实,副部长却看不到听不到,是不合理的。我们也不明白,增建华小的正当要求,怎么就会伤害友族感受?
正如教总所言,学校是根据需求而存在的,只要有学生,不管人数多少,政府就必须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这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奉劝拉查里认真检讨,赶快就失言道歉,别再胡言乱语。
华小先天不足后天也失调
2014/8/13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小强
首相署副部长拉查里发表“为促进国家团结须停建华小”言论,引起华社的关注与不满。之后他又指出,全国1200所华小之中,有455所华文小学的学生人数不足,为何还要增建华小?
拉查里给的数据,表面上並没有错,只是自1968年来,国內华小减少了42间,学生人数则增加超过20万名。华裔人口的增加、乡区人口迁移到城市、加上入读华小的华人人口比例大大增加等等原因,都让城市区(特別是在雪隆一带)的华小严重爆满。
翻开报张一看,长年都可以看到雪隆地区的华小课室不足,急需筹款来增建校舍、礼堂和活动空间,以及增添教学设备。平日在家被疼爱有加的孩子们,一进入华小上学,就被迫挤入四五十人一班的上学环境,或每天大早乘车到10多公里去上学,耗时又耗精神。
城市华人居民的痛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上学方便,都尽量物色附近有华小的住宅区置业,搞到附近有学校的房產的价格,都比市价高出两成左右。最基本的小学教育就搞到学生与家长的生活品质大跌,民怨四起。这当然还不包括华小工作者(特別是校长与教师)因为人员不足而带来的超大工作量。
这种种问题都成了城市华人居民心中的痛,因此,在听到所谓“促进国家团结”之类的言论时,更是气上心头,不是滋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以前国家足球队总有不少华裔球员,但在近20年来,华人足球运动水平江河日下。最根本的问题不是出在华人不爱踢球,而是华小生的求学环境──挤得连站的地方都快没了,想要有个地方踢球或赛跑,还真是奢想。不信?到城市地区华小走走,看看有几所是有足球场的?
爱华教的吴伯走了
2014-08-12星洲日报/大柔佛
~文:苏理新
麻坡受人尊敬热爱华教长者吴亲眾走了。7月23日凌晨他因感受身体不舒適,由儿子送院片刻即与世长辞,走完自己的人生路,享年91岁。
吴伯性格隨和、乐观、健谈,麻坡人对他非常亲切和了解。他对国家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传承及世界观都有自己明確的见解。
91年的人生岁月,他经歷过二战日本铁蹄三年八个月侵占马来亚的惨景,英殖民统治期及国家独立50多年的现实生活。他从猪肉商开始经过长期的努力,创办了麻坡源珍香肉干行行销全马。他曾表示早年因家境关係只上过小学五年级。年轻时在启智夜校学文化及参加启智书报社铜乐队等活动,领略文化知识对人生的重要,也奠下了对后代教育的重视提升民族教育素质的意念。
60年代华文中学受到改制浪潮冲击,70年代开始独中復兴运动。华文独中办学各具特色,为应顺世界教育潮流的发展和需求,麻坡中化独中提供的素质教育广泛受到家长的认可。独中生迈向国际已是大环境下的现实。吴伯在2009年5月捐出10万令吉给中化成立吴亲眾清寒助学金。2012年中化百年校庆捐出5万令吉为贺礼。2013年4月星洲日报《柔佛透视》刊出吴伯热爱华教的高尚品德文章,中化中学董事部职要登门探访,吴伯再捐出10万令吉为助学金。吴伯逝世治丧期其家属尊嘱吴伯生前意愿,帛金悉数捐为中化助学金。为社会有需要帮助的人献上温暖,造福莘莘学子。
语曰:一支蜡烛如果没有心就不能燃烧,即使有心人也要点燃才有意义。点燃了蜡烛会有泪,才能燃烧自己照亮別人。
別了,吴伯一路好走。您不平凡的事跡会永远铭记在中化中学歷史,高尚为华教的精神受后人敬仰。(星洲日报‧大柔佛‧文:苏理新‧柔佛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