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3 12:17 光明日报/要闻
(雪兰莪.乌鲁冷岳2日讯)乌鲁冷岳县呀吃18哩中华小学全校共有32名学生,当中只有两名是华裔学生,其余29名是巫裔及一名原住民学生,这些非华裔家长不仅希望孩子额外学习一种语文,更相信华文教育协助孩子们考取更优秀成绩,他们坚持把孩子送入华小,让这所华小得以继续“屹立不倒”。
呀吃18哩中华小学人数於九十年代开始下降,主要因素是许多华裔家庭已搬离呀吃18哩新村,许多华裔家长继而转而把孩子送入呀吃14哩华小就读,两个地区相距10公里。
弟妹见兄会华语也要读
年復一年,中华小学並未式微,反而靠著友族的支持而撑下来,並成为相信是国內华裔学生比率最低的华小之一。
巫裔家长罗芝雅(41岁)是华文教育支持者,她接受《星报》访问时指出,她把3名孩子送入呀吃18哩中华小学接受华文教育,也计划著明年把老么送到该华小就读。
她认为,长子目前在乌鲁冷岳社区学院继续深造,由於长子毕业於华小諳华文,让他拥有更多参与课外活动的机会。
“每当学院需要人手翻译华文时,就会找我的长子帮忙。”
当看见19岁的哥哥接受华文教育取得成功后,其他年幼的弟妹们也向妈妈罗芝雅要求进入华小接受华文教育。
罗芝雅对关闭华小课题可是非常关注,她不愿见关闭华小的事件发生。
“我不希望华小关闭,我对孩子们可额外学习一种语文而感到无比骄傲。”
家长认为华小纪律严可考佳绩
呀吃十八哩中华小学校长陈美芬指出,呀吃十八哩甘榜及毗邻新村非华裔家长普遍认为,华小纪律甚严,同时可让孩子们考取优秀的成绩。
“这些家长们也相信让孩子学习多一种语文,未来將对孩子带来优势。”
另外,在该华小服务8年的行政高级助理黄秋丽(译音)指出,课室是学生学习及以华文交流的唯一地方。
“学生们回到家里,通常都以母语与家人交流,增加了教师教学的挑战性。”
为解决此问题,校方在放学后会举办补习班,让学生们跟上课业,同时也会让学生们参与讲故事比赛,增强他们语文及对话技巧。
她指出,儘管来自不同种族,但学生们的互动良好,如同兄弟姐妹般相处,而每逢佳节期间,家长们也送来各种佳餚,与学校教员共同分享,非常温馨。
“许多学生在毕业后依然想念母校,尤其想念教师们,在这里,每一名学生就如同教师们的唯一。”
(光明日报)
全校巫印裔‧国小列正课3教师付心血学华文
2015-10-03 16:30 星洲日报/国内版
哈米达(右二)讚赏邱媛莛(左起)、刘艷彬及 张秀婷(右一)对学校华文教学的奉献。(图:星洲日报) |
(檳城3日讯)全校学华文,没甚么稀奇,这在华小见怪不怪;但全校巫裔及印裔生学华文,那就不简单了。
位於威省高渊的斯里圣淘沙国小(SKSeri Sentosa),该校並无华裔生,全校390名一年级至六年级主流班学生(该校另有学前教育班及特殊教育班)都选修国小华语(BCSK),掌握基本的华语沟通能力。
要教导这批毫无华文学习背景的学生掌握华语,绝非简单任务,肩负重任的该校3位华文老师,即邱媛莛、刘艷彬及张秀婷,一步一脚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及设计更方便学生轻鬆学习华语的教材与工具,希望孩子能爱上华文。
大家常说,中学华文教师肩负栽培未来华文师资的使命;华小华文教师肩负巩固学生华文基础的责任,但国小华文教师呢?
他们3位都很清楚自己的职责与方向,诚如邱媛莛所说:“我们的心愿很简单,希望他们掌握华文的基础,日后升上中学时,至少可以跟华裔同学有所沟通,让他们和谐共处,互相有交流。”
“甚至是日后当他们升上大学了,在报读外语科时,华文可以是他们的选择之一啊!”
校长讚教师设计教材
斯里圣淘沙国小校长哈米达讚赏3位华文教师对於该校华文教学的贡献,尤其是她们自动自发设计更適合学生学习的教材与工具。
“她们的教学精神是令人感动的,为学生製作小词典、筹备比赛、准备校內考试等,能拥有这批活力且尽责的老师,这是作为校长最感欣慰的。”
学生识字表现不错
虽说学生无法用很流利的华文与教师及同学交谈,不过,刘艷彬说,学生在识字方面表现不错,而字体也相当工整,这是令人感到欣喜的。
“有时候,我们教他们唱歌或表演时,他们可以把歌词或是朗诵內容背记起来。”
至於考试方面,学生每年需应付两次考试,邱媛莛说,考题程度不会设定得太高,学生们未必考获100分,但基本上都能及格。
“我们希望给孩子们更多的信心,以继续学习华语。”
这方面,该校的確也有毕业生升上中学后,继续进修华文的,其中包括了已在甲拋峇底理科中学就读中二的该校毕业生诺洁蒂。
诺洁蒂的母亲,即斯里圣淘沙国小副校长(特殊教育班)诺莎茜达说,诺洁蒂在中一时,还获颁华文科最佳成绩奖,在上华文课时,也成为班上同学的“翻译员”,协助同学解决课文上难题。
为学生製作专属词典
3位华文教师在传授华文课时,会体谅学生基於各项因素而未能深入掌握华语的困境,邱媛莛製作了学生们专属的“我的小词典”,让学生可时时刻刻翻阅小词典,复习及习写曾经学过的生字。
刘艷彬则趋於教导学生们词语,她说,课本內有短文,但有时候短文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了,因此她抽出短文中的词语,作重点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的涵义。
她也设计字卡及透过游戏的活泼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互动的情况下,更快乐地学习华语。
2007年起逐步上华语课
斯里圣淘沙国小是於2007年开始推行国小华语课,先从一年级开始,以此推进。推行初期,学校只开放50个名额,后来家长们反应热烈,校方在2010年时,议决不再限制名额,所有学生都可报读。
该校国小华语课是列入正课,每週三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必修的国文及英文,斯里圣淘沙的巫裔生及印裔生也分別有进修阿拉伯文及淡米尔文。
也基於学习多种语文,因此,该校高年级生(四、五、六年级)的下课时间,是比其他学校学生较迟的,週一至週四,他们的下课时间为下午2时05分。
连续2年夺诗歌朗诵赛冠军
虽说学生们因各项因素而未能如华小生般,说得一口流利的华语,不过,教师们都具备了勇於尝试的精神,就如在推行华文教学后的第三年(2009年),报名参加檳州华语诗歌朗诵比赛(国小组)。
初试啼声的斯里圣淘沙国小,第一年就夺得亚军,接下来两年更上一层楼,连续两年勇夺冠军。
之后在2012年至2014年同样有所收穫,各別贏得季军、亚军、冠军。
目前,邱媛莛正积极训练小六生诺莎莉拉,以参加一项线上视频华语讲故事的赛事。
而在校园內,她们也为学生构思活动庆典,例如国庆日时,她们训练了一支队伍进行表演,以华语歌唱、朗诵对国家的热爱。
(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