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4日星期三

【华教视窗】 ~ 625


「华中」为何没有拨款


2017/01/04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罗汉洲


华总总会长方天兴说,华总非常关注国民型中学一再在财政预算案中被“遗漏”的事,他促请政府补发拨款给国民型中学。

2017年的财政预算案于去年10月公布后,国民型中学再次被“遗漏”,马上成为华社热门话题,惟却很快就冷淡下来,难得方总会长还记得,锲而不舍地跟进,精神可嘉。

据知,各类型学校的拨款预算都由教育部向财政部申请,但我们必须明白,在1996年教育法令中,已没有Sekolah Menengah Jenis KebangsaanSMJK)这类型学校,政府教育大蓝图内也没有SMJK的字眼。

也就是说,在1996年教育法令和教育大蓝图中,已没有了华文称为国民型中学的这类型学校,尽管教育部没有(或尚没有?)阻止改制中学继续使用SMJK,但它们已没有法定地位。这点,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在201212月已阐释得很清楚。

它“已不存在”

既然如此,教育部当然不可能为这类型学校申请拨款,否则岂非变成“吃空头”?虽然说首相纳吉“已知道这回事”,但他也不可能法外行事,拨款给不存在的学校吧?

换言之,国民型中学一再没有拨款并非“遗漏”,而是它“已不存在”,没有拨款乃理所当然的事。

因此,彻底的解决方案是有如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所建议,在教育法令中恢复国民型中学SMJK的法定地位,如此,教育部才可名正言顺为这类型学校申请拨款。华社和华基政党应该认清症结所在,否则,以后的财政预算案依然会“遗漏”国民型中学,至于其他一切争取行动,都是舍本逐末,避重就轻之举。



华小的困境


2017/01/01 星洲日报/柔佛透视

~文:黄忆忠


笨珍文律区6所华小,即乐育学校、一校、二校、三校、四校、六校,(原本还有一间五校因没学生就读而关闭),6所华小学生总加起来,也只不过是三百余名学生。  

笨珍文律区6所华小,即乐育学校、一校、二校、三校、四校、六校,(原本还有一间五校因没学生就读而关闭),6所华小学生总加起来,也只不过是三百余名学生。

当中,除了乐育学校有百余名学生,其他5所学生人数介于20名至70名,是属于微型华小。

由于学生人数每况愈下,造成微型华小之路越走越艰难。甚至一些乡区华小面对没有新生报名的窘境。

引发学生人数连续下跌的趋势,不外以下两个重要因素:(一)华裔家庭生育率下降。

(二)乡区就业机会少,造成年轻一代纷纷跑到大城市或外坡谋生与发展。

我们族群自称龙的传人,善于经商,也精打细算,智商也不输人,生了两个一男一女凑成好,两男两女恰恰好,总说够了,担心,有太多的顾虑,照顾不来,分身无暇,于是不敢再拼,有些就此“节育”。因此,华裔族群在国家的种族结构比率日渐下降是难免的。

随着岁月的洗礼与演变,除了一些祖辈已习惯乡区农耕生活,落地生根,不愁三餐已知足。反观年轻一代因乡区缺少娱乐,没有都市的繁华,没有赚大钱的好“康头”,于是感觉人生乏味、无聊、又没有太多的就业良机,因此纷纷涌向大都市谋生、创业,他日发达,基础稳定,当地购屋定居,造成人口外迁。

因此,乡区华小面对学生来源短缺问题,原因在于局势发展今非皆比,在所难免。

纵观华小的困境,又何止面对学生短缺问题,尚有一些尚未泛现的后续问题将在日后带来更大的震撼,令我们没有谈判的力量,互相指责与惋惜已经太迟了,当伤害已经造成。



华小新生减少,马华选票也少?


2017/01/04 星洲日报 /柔佛透视

~作者:吴嘉豪


新山华裔人口随着马币贬值的趋势,有增无减,新山区的华小根本不愁没有新生。  

新山区华小2017年新生人数减少,不是人口老化造成的,因为新币兑换马币不断升值,值得家长们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新山华裔人口随着马币贬值的趋势,有增无减,新山区的华小根本不愁没有新生。

华小因为受到国家政策的左右,所以在课程内容方面,会出现“改来改去”

或者“开倒车”的情况。既然现今已经是全球化的时代,在经济能力许可下,家长们肯定把孩子送去国际学校就读,因为受比较良好的教育才会有更多的出路。

承诺为了下一代,走出新路,变成从一里路到现在增加华小拨款没有门路,马华要在柔佛这个堡垒区继续立足,只能背水一战,不能看一步,走一步。步步为营不是马华的选择。

既然增建华小的速度太慢,马华就该比以往更努力,让内阁根据华裔人口聚集密度批准增建华小。

盛传2017年是大选年。

在这关键的一年,马华除了要关注华小新生锐减的情况,也要实现搬迁微型华小。在大约24%华裔人口政治力量的基础下,当家不当权是宿命。但是,马华是执政联盟的一份子,切莫只会批评行动党。马华连小事都做不了,华裔选民还敢期盼马华吗?这是马华要深度思考的大问题。

全国的华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友族报读,证明了华小的教育获得了友族的肯定。

国际学校虽然“抢”了不少华小新生,可是只要华小依然可以坚守高职必须具有高中华文资格的底线,确保华小不变质,华小才能越办越好。

英文是国际语言,是选择就读国际学校的主要考量。维护母语的根,却是报读华小的基本动机。马华要从当前的最低潮站起来,必须处理好华小课题,才有资格和行动党在来届大选一拼高下。



对微型华小的舍与不舍


2017/01/04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王振文


“教育,是拿生命影响生命”——这是我两年前观赏由杨千桦主演的电影《5个小孩的校长》后,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

虽说做人做事都应该“重质不重量”,但若同样的生命有能力影响两倍、十倍,甚至是几十倍的生命,那你会否认同,后者的影响层面较为深远,也更符合经济效益呢?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作品,除了反映出香港孩童打从幼稚园开始面对升学压力、教育事业变得“利”字当头等值得省思的社会议题外,也让我们见识到,香港郊区一些学校同样面临“零新生”的困境。

纵使是邻国新加坡,也有14所中学因为新学年的新生人数不足,而合并成7所。

这似乎成了每个国家与都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留下的社会问题: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制造了许多就业机会,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条件,故不难理解年轻人不惜离乡背井,怀抱着梦想到大都会去打拼的想法。

加上华裔少子化问题,使得新生宝宝人数逐年下降,对华文小学的长期发展造成直接打击,其中又以微型华小最岌岌可危。

友族人士也爱华小

大环境的变化,迫使学生人数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微型华小近年来面临两大改变:每年的新生人数持续下滑,以及一些学校的非华裔生人数已远远超出了华裔生。

教总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2014年间,就读华小的非华裔生增加了15020人,占华小生约15%。秉持着有教无类的精神,我们应该对越来越多友族同胞选择把孩子送进华小接受教育的现象表示欢迎,并以一视同仁的态度进行教学,让更多异族学生透过接触与学习,理解并欣赏到中华文化及中文的优美之处。

然而,微型华小太多、新生人数太少,却是我们不得不正视且尽快寻求解决方案的问题。

首先,许多微型华小的实际学生人数比教育部所设下的150人还要低许多,有些学校仅靠不到10个学生来撑下去。其中,霹雳州太平益华华小今年甚至只剩下唯一的学生,学校会否继续办下去,就视乎该名学生选择听外婆的话,还是选择转到其它华小去。

这一边厢,郊区的微型华小学生人数锐减;另一边厢,城市部分地区的华小则出现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的现象,两者学生人数严重失衡。

针对微型华小的课题,教育部向来的态度是只要有学生报读,就算学生人数少得凄凉,也还是会让该学校继续办下去。

至于面临新生荒的微型华小,与其继续硬撑下去,靠区区几个学生来保住华小的地位,那倒不如考虑迁校,以成人之美。

让更多小孩报读华小

有人把“迁校”看作一所旧有学校完成其百年树人的教育使命,就算步入历史,也算是功德圆满;有人却认为有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要关也不该关华小。皆因每一所华小,都是先贤们为了维护母语、传承中华文化而辛苦创办的。

然而,迁校并非为了剥夺谁家孩子接受母语教育的权利。相反地,是为了缓和外地人涌入城市后所造成的高密度人口及拥挤问题,确保更多华裔及非华裔子弟能顺利报读华小。

热爱华教、捍卫华教,不表示非得霸著华小不放。为了昔日的美好回忆,或是眼前这两只手即可数得完的学生人数而不愿迁校,牺牲的却是其他无缘报读华小,或是在人数太多、教学环境太拥挤的情况下学习的莘莘学子。我想,先贤们在天之灵听见的话,也会摇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