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5日星期四

友族学生增长 华小沟通语言变英语


2017/01/05 光华日报/北马新闻
报道:蔡昌卫

李凤珠(右)与陈翠丽一年级班主任与已报到
的其中14名小一生合影。
(槟城4日讯)华小内各族学生的沟通语言不是中文,反之是以英语来沟通交流。

峇都丁宜培才华小也一如其他华小,有不少友族学生的趋势,该校的的友族生与华裔生人数比例不分上下,至于今年的小一新生班内,华小生、巫裔学生及印裔生人数几近相同,集合各族于一炉的“宏愿小学班”。不过,由于家庭环境使然,该校的各族学生平时在校内更多时候是以英文互相沟通,多过于中文。

李凤珠:各族比例不分上下

培才华小校长李凤珠受访时说,该校只有17名新生,除了3名将于16日报到的越南、印尼及台湾的海外公民学生外,其他14名新生中,华裔生有4人、巫裔4人以及印裔5人,此外尚有一名已入籍我国公民的的原印尼公民。这使到三大种族的人数比例不分上下。

李凤珠在问及友族生报读华小将对教师带来的教学挑战时,她直言除了那些在幼儿园已接触中文的友族,对中文世界完全“零”接触的学生,老师在教学上需加倍努力。一般上友族生在半年后开始能理解中文,至于中文书写方面则依据学生个别资历而有不同进度,一些学生可能费时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掌握。

她提及,在家庭环境因素下,学校内的各族学生平时在校内更多时候是以英文互相沟通,多过于中文。“不管是华裔、巫裔或是印裔学生,他们鲜少以中文交谈,更多时候却是以英文交流,甚至在代为翻译时,也是以英文为媒介。”

她解释,这是因为多数友族生在家里少有机会以中文沟通,使到他们要追上中文程度也颇为吃力,包括用中文沟通。无论如何,为加强友族生的中文掌握能力,该校也会鼓励友族家长接受各语文课补习班,该补习班为非强制性,每周会有三天,每次一小时。“我们会先与家长沟通,鼓励他们报名,以便子女可额外接受补习。”

她说,其实一些友族生不比他人逊色,比如该校今年小二一名印裔女生在班上即考获第二名,这与对方在小时随同家人在中国一年,所以从小对中文有一定基础背景有关。

槟岛北区4华小   皆有友族外国公民报读

各族生的比例一致,在小班内接受中文教育。
在槟岛北区4所华小分别都有巫裔友族、印裔以及外国公民报读,其中丹绒武雅的培华小学今年的22名小一生,其中4名是巫裔友族,一人是印裔。

至于汉民小学今年新生人数有135人,唯巫裔友族只有4人,印裔3人;在直落巴巷的育华今年有17名新生报到,唯华裔生只有7人,另外10名为其他友族生包括来自泰国、缅甸的外国公民。

(光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