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变身”不了
2017-01-12光明日报/评论
~作者:刘汉良
丹中华中学创校三年多以来爭议不断,该校的董事和师生却不时被安排欢迎和接待不少“大人物”的到访,这种“盛况”对国內任何一所学校来说,皆属罕见。
甫进入新学年的关中,本週一又迎来马青总团长兼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而在这之前,中国驻大马大使黄惠康曾於去年6月21日,以及马华总会长兼交通部长廖中莱於同年7月11日,先后受邀蒞访关中。
无论如何,这些相继作为关中董事长方天兴“贵宾”的“大人物”,尤其是声称“有人在朝好办事”的廖中莱和张盛闻,到访时並未为关中捎来华社日夜盼望和期待的“佳音”,那就是教育部同意修改关中的批文。
这意味,只要关中的批文一天未获修改,即使今后仍有更多“大人物”蒞访,关中依然“变身不了”,还是不折不扣的私立国民中学。
换句话说,方天兴及关中董事部与其一再费心思邀请“大人物”蒞访,藉以提高关中的形象,不如採取有效的步骤和实际的行动,积极地向教育部力爭修正关中的批文。
更须持续地提醒方天兴,当被所谓挑战派“夺权”的董总与由王超群掌控的教总於前年10月4日召开联席会议,一致议决让关中学生报考统考时,是附有两项“先决条件”的,其一是关中董事部必须承诺尽一切努力向政府爭取修改批文,让关中获得更好的保障,其二是关中必须確保其办学路线,遵循《独中办学建议书》的精神与实质。
方天兴和关中董事部一再邀请“大人物”及董总和教总现任“领导人”到关中视察,其目的显然是要让他们亲自“验证”目前拥有522名学生的关中是否实行“双轨”学制,並遵循华文独中办学方针。
方天兴未回应是否兑诺
在有关当局“已知悉”后,在“警方设路障,荷鎗实弹截查”的情况下,关中第一批113名初中学生於去年10月16日顺利上考场参加统考,但很遗憾的是,方天兴至今仍不曾对他是否兑现董教总联席会议“规定”关中所须履行的两项承诺作出任何的回应,而关中董事部也从未向华社对他们是否將继续向教育部力爭修改批文给予明確的交代,也没有跡象显示董总和教总曾向方天兴和关中董事部“施压”,以贯彻关中学生获准参加统考的“先决条件”。
很不幸的是,所有坚持要关中董事部乃至马华向布城当权者力爭修改关中批文,以及那些反对关中学生在批文未获修改前报考统考以免危害到60所华文独中的人士和团体,反被方天兴和董教总乃至马华领导人標签为“偽华教分子”,扣上“打压关中,破坏统考和华教”的大帽子。
“左三年,右三年”,令爱护华教的人士和团体费解的是,为何曾自詡“马华是通过纳入国家主流的政治力量,维护华裔尤其是华教权益”的廖中莱,没有在內阁中力爭修改关中的批文?为何方天兴不要求被他讚扬“一直在旁协助我们、关心我们、支持我们”的纳吉,让关中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华文独中?
谁家的国家教育政策好?
2017/01/17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罗汉洲
土团党总裁慕尤丁特地与3家华文报馆对话,当然是打算通过华文报章向华人社群表达他对华人的善意,但他实在太不了解华人,结果弄巧成拙,引起恶评如潮。
首先,在政府应否承认统考文凭的课题上,慕尤丁指责董总“态度极端”,单凭这句责备语,他就已激怒了华人社会。他把政府不承认统考文凭的责任全盘归咎于董总不肯让步、不肯修改独中课程。华人绝对不能接受这样的指责。
马华总会长廖中莱说慕尤丁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这话只说对一半,换了位置的慕尤丁在经济发展政策方面确实是换了脑袋,形成前言不对后语,自打嘴巴。
依旧是巫统脑袋
但在教育理念与教育政策方面,慕尤丁并未换脑袋,他的脑袋依旧是在巫统时的脑袋,所以他仍然坚持实施单元教育,所以他强调:国家的教育政策是使用相同的语文作为教学媒介语,相同的课外活动和考试制度。
慕尤丁所指的国家教育政策,其实就是巫统的国家教育政策,这个国家教育政策最主要目标是团结人民,而不是培养人才,于是巫统的国家教育政策奉拉萨教育报告书的“最终目标”为唯一指南。“最终目标”美其名曰团结人民,实际上则是同化政策。
无论如何,现行的国家教育政策并不等于是全民认可的政策,行动党副主席郭素沁已出面说明承认统考文凭是希望联盟的共同政纲。换言之,希望联盟的国家教育政策是承认统考文凭的,而土团党并非希望联盟的成员,慕尤丁也不能代表希望联盟讲话。
然而,土团党与巫统却有相同的国家教育政策,支持土团党就等于支持现有的国家教育政策。如果支持希望联盟,而它又能执政的话,华人母语教育的困境就有突破的希望,华人应该知道选择哪一个国家教育政策吧。
欠华小拨款何止5千万
2017/01/16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许运发
据报载,华小拨款总是一波三折,2014年5000万令吉拨款,到了2015年11月仍有1790万令吉没有到手。不过教育部副部长拿督张盛闻于2015年11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会在11及12月陆续发放给华小。
2015年财政预算案中原本宣布给华小5000万令吉的拨款,也是闹得沸沸扬扬。华小在2015年11月才获得首批拨款。不料今年同样的问题又重复,更甚的是,今年不仅迟发放,甚至拨款数额严重被减。
实际上,50年来,政府给华小拨款不足与不公可是众所周知,应得而未得之差额何止5千万。根据第8大马计划(2001-2005年)各源流小学教育拨款实录如下:国小47亿880万元(占96.09%),应得拨款为37亿2596万;华小1亿3360万(占2.73%)应得拨款为10亿2557万;淡小5760万(占1.18%),应得拨款为1亿4847万。(资料来源:教总研究局资讯组)。得与失相距甚大,一目了然。
依据以上数字即意味着2001至2005年5年当中,教育部总计欠(少拨)华小8亿9197万令吉,平均每年欠华小1亿7839万4000令吉。所以,以10年计算即2015年华小应得之拨款累积为17亿8394令吉。可怜的华小,无语问苍天!
如今,旧账未清,相比上述数字,2016年区区5000万却还要拖着,让800华小引颈长叹,情何以堪?而副教长张盛闻还说5千万一分也不能少,听了真令人心酸,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首相署部长魏家祥博士说:教育议题不是数字游戏!敢情魏博士认为专家学者及舆论媒体论述的“数据会说话”都是废话?更可笑的是,张盛闻又劝反对党勿将拨款政治化。事实是,凡人都晓得,60年来,华教或华小课题从来就是被当政者视为政治筹码或被种族主义操弄的利器,教育回归教育只是一种奢谈,包括马华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马华誓与华小共存亡”!
回顾2010年4月乌雪国会议席补选时,在投票的前一天,首相亲临叻思并承诺若国阵胜出,将拨款300万给叻思华小建校。80岁高龄的叻思华小校舍早已破旧不堪,甚至与白蚁共存多年,校长被迫在货柜办公,没有冷气。董事部多次申请拨款不得要领;终于因有补选这回事,叻思华小才得以苟喘一口气,类似政治劣技,屡试不爽。值得一提的是,这九牛一毛区区300万还必须“若国阵胜出”才可拨款,否则叻思华小只好望梅止渴。
汲取了历史教训,这5千万想必以缓兵之计,待价而沽,谋求换取最高额的政治筹码!这就是为何本来早应拨给华小的欠款,最后还是要仿猫画虎恭请首相高抬贵手。
第一间华校在哪里?
2017/01/15 光华日报/异言堂
~文:谢诗坚
虽然写了两篇关于华教的文章,但似乎言犹未尽,也就再写下这篇继文,以进一步陈述华文教育在马新的“开天辟地”。
我之所以有此念想是在去年(2016年)经常经过大英义学校(Free School)时,总看到大大的字提醒我们这间学校已有200年的历史,它创办于1816年,因而在去年有一个盛大的两百年庆祝活动。
所谓1816年是什么概念?这得从槟榔屿开埠说起。英人莱特是在1786年乘军舰抵达槟榔屿,并升起英国的国旗,象征着这块土地已归英国人所有。在那个时候,马六甲早已归为荷兰人所有(葡萄牙于1511年攻下马六甲,而在1641年被荷兰打败。荷兰控制马六甲直到1824年才将这块历史城堡交给英国,以换取英国让出位于苏门答腊的明古连港)。
在其时,新加坡尚未开辟,莱佛士是在3年后(1819年)才拿下新加坡。
从这样看来,大英义学的成立年代刚好是英国占有槟榔屿的第30年。
而它之所以被称为Free School是因为英国人开办的学校是免费的。
在后来这间学校成为英国人推动英文教育的新起点。
我们的华人社会似乎也不甘寂寞总要找出一间不输于大英义学的华校,结果在后来有人发现槟城有家会馆悬挂一个大大的牌子,称之为《五福书院》(亦是广府人的会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后人就认定《五福书院》是华人最早的学堂,而且与一位侨领巨富郑景贵有一段佳话。
华人最早的学堂
当年郑景贵(1821-1898)是槟城巨富,也是锡矿家,一生有三大荣衔:私会党(海山)首领(客家人)、华人甲必丹及霹州州议员(委任)。虽然他不是广东人,但他有份捐助《五福书院》(或五福堂)的兴建,因隶属客家人的增城和龙门县也被列为五福堂的12县中。而郑景贵刚巧是客家人。
根据广东人的典故看来,在古时它是供广东人聚会和上京赴考的落脚处;而所谓五福即指一寿、二福、三康宁、四修好德及五考终命。
我也曾访问过《五福书院》,问管理人是否最早期的学堂?他也说不上来,只知道早年郑景贵有办过学堂称之为《慎之家塾》。慎之是景贵的号。究竟他的家塾(私人学堂)是先设在义兴街或是牛干冬,各有说法。
甫逝世的学着郑良树就持有这种质疑。因为早在1815年,马六甲已出现英华学校(比大英义学早一年)(有说是英国人办华校)。另一说法是马六甲共有9间华人私塾,其中8间专供福建学童,另一间供广东学童。
而且传说中的1819年已有《五福书院》似乎不能成立,因为槟城开埠不过33年,哪有开办私塾的需要?再说,后人又考察得知《五福书院》是在1895年才在牛干冬兴建而置上书院之名。有人说在更早时候也称为五福堂的五福书院,会址设于郑景贵私宅(义福街)。今天我们在郑景贵私宅看到“慎之家塾”即是他个人的“学校”,不算正规学校。不知后来才搬迁至牛干冬而改为五福书院。
其实,华文教育在马新遍地开花是起于辛亥革命(1911年)后;尤其是1919年的“五四”与动后更是一片欣欣向荣,而不能将私塾混在一起。
虽然康有为及孙中山相继到新马展开活动时,就起了冲突,因为康有为是保皇派的,只主张改良,不必废帝制。孙中山坚持不革命不得让中国新生,因此非革命不可,即使流血也在所不惜。但他们两人对教育文化传承的贡献是众所钦佩的。
新式教育也在那个时期出现。第一间是来自槟城的孔圣会中华学校(建于1904年);而第二间则是新加坡的应新学校(1905年)。这两间学校是南洋侨领张弼士带了头,也就把张弼士当成第一个华教推手。
就是因为华校的活动十分蓬勃,又因为无政府主义的思想也在马新流行,结果引起英政府的警惕。在1920年向华社实施报纸登记手续及办华校要请准,等于是变相的控制,但华人社会的坚持到今天仍有1298间,只可惜约40%的学校属于微型,学生不足150名。
在今天马来西亚的国民小学有5858间,华小有1298间,淡米尔小学有523间,基本上校学生人数已超逾300万名,其中58万是华小生。
非华裔生逐年增加
但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是非华裔生竟逐年增加,现在已达到华小生的15%,约有9万名。如果再加以时日,非华裔生再增加入华小,也不足为奇。既然这么多非华裔生也喜爱华文小学,华社也应敞开双手,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友族学生。
在过去我们也没有所谓的安亲班和托儿所,孩子是直接上小学的;但在今时今日,两三岁的孩童学习校园生活是正常不过的。根据统计,全国有万余间学前的“学校”,有学生近400万名。
如果说学前儿童有400万名在“就读”,那么就有300万名刻下在小学读书,当他们完成六年小学的免费教育后,就可进入中学。中学有三大类型:国民中学、国民型中学及独立中学。马来西亚第一间华文中学是在1923年转成中学的锺灵中学(原称为锺灵学校)。
目前在中学受教育的人数有200万名,其中有78间是国民型中学,吸收12万名的学生;而独中(60间)有学生近8万名。当然有更多人进入国民中学,而刚兴起的私人中学正方兴未艾。
今天在我国共有20间公立大学、25间私立大学及外国大学的分校和大学学院多间。如果再加上400余间学院的招生,则马来西亚学生只愁不够钱进大学,而不是挤不进大学。
根据统计,大专生的数目在100万名左右,虽然有不少是报读学院文凭班,但他们也希望早日完成大学教育而有出头天。
如果我们总结上述情况,不难发现在3000万人口中,有超过600万是在校的学生占了人口的20%。在这方面,马来西亚政府希望大专生有50%在中学毕业后进入大学,因为国家需要大批大批的大学生。也只有从教育着手,这个国家才有光明的未来。
表面上看,我们的教育是很发达的,学府又林立,发展成为区域教育中心也有足够条件的。可惜的是,我们搞不出素质教育和活的教育,仍然停留在填鸭式的呆板水平,这也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忱。
因此改弦易辙和自我检讨才是确保教育成功的基石,不检讨就不能上进,不改变就不能解脱。这就是教育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