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7日星期二

为什么是国文和历史?


2017/01/17 南洋商报/教育

~作者:林国安

在争取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进程中,当政者认为独中课程不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国家课程纲要的规定,特别是独中的国文水平不及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标准,以及历史课程的“本土”教学内容不足,甚而华文独中采用的是台湾课程纲要,不符“国情”,或有损国家主权与利益。如果要求政府承认独中统考文凭,独中课程必须修订以符合规定。

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看,当政者提出的这些要求体现其政治意识对学校课程内容选择的干预。因为学校课程最能反映国家的理想与族群的文化与利益,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语文、历史、地理、社会)更带有国家色彩、民族色彩与意识形态色彩的价值体系。

课程研制的过程乃是法定教育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其中难免要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优势阶层利益,以及当政者政治议程的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态势,以及各利益相关者权力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

国家当政者对于学校各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都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规定上,以及教科书的编审和选用方面。

当政者为使学校课程切实体现本统治集团的价值取向,一般会运用行政权力将自己认为“值得”传递的教育知识加以合法化,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从而确定各种教学科目及其具体内容,而且还向课程内容注入特定的价值信息,赋予课程内容相应的价值观念倾向。

国中历史课程 聚焦本土情怀。
国中历史课程 聚焦本土情怀与国族意识

就以国家教育课程的历史学科来说,它属于“中学标准课程(KSSM)”的核心科目,系中一至中五必修必考必须及格科目。KSSM历史课程采综合编制,涵盖历史知识、历史思维技能、公民意识与价值观等领域。

历史事件以编年形式呈现,从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探讨国家社会发展进程,让学生对史前至今构建马来西亚民族国家的社会与国家发展进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此外,也让学生接触外部世界的知识,以便参与全球化竞争。

KSSM历史课程教学强调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敬重国家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事迹,以更好地面向未来的挑战;而历史课程的意图也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除了培养优良个性品质和公民意识,也让学生获取历史教训,促使民族觉醒,进而热爱国家。

培养自我认同与效忠精神

KSSM历史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马来西亚社会、国家与世界,以便培养与巩固作为一个国民的自我认同与效忠国家的精神;同时也在于促进国民团结精神、归属感、国民觉醒,以及巩固热爱乡土的情感。

据此,规划KSSM历史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事实的学习培养应用、分析、评价与创新能力;能在群体个案研究中应用历史思维;能通过历史事件教训,说明历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能分析致力于捍卫国家主权的本土历史人物的事迹与贡献,树立捍卫国家主权与爱国主义精神;探讨在构建民族国家过程中多元民族扮演的角色;能说明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实践国民团结的重要性。

基于这样的课程性质、宗旨与目标,KSSM历史课程的内容规划聚焦本土情怀,以马来西亚史为主干,以建设马来西亚民族国家为意旨,侧重于塑造本土历史人物形象;兼及面向全球化社会的需要,让学生学习一些世界史知识,以了解本土与世界的关系。

各年级学习主题包括:

●我们的历史与世界(中一)

●国家遗产继承(中二)

●外强入侵(中三)

●国家建设(中四)

●马来西亚与未来(中五)


独中历史课程没有忽视“本土”内容
独中历史课程 忽视“本土”内容?

至于独中的历史学科,系初中必修科目、高中选修科目。基于华文独中办学目的和特殊性,独中历史课程范畴须兼顾国家教育课程和华族文化历史,课程内容包含本国史、东南亚史、中国史和世界史。

独中初中历史按编年体例介绍重要历史事件,让学生学习基本历史时序概念和知识,以及掌握历史学习的原则和方法,建立历史认知的基础。高中则按马来西亚及其东南亚邻国、东亚、近现代欧美、西亚及南亚等区域历史发展特点分编,编内设单元深入探讨形成有关发展特点的重要历史事件,使学生对当代世界文明中普遍存在的各种现象的形成有深一层的认识。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独中历史课程宗旨强调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民主和法治精神以及正确的世界观;认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通过本国历史发展进程,理性、客观地认识我国多元民族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各民族在建国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而加强公民、亲善团结的思想意识;学习区域历史,认识当今社会面貌,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成为具有世界观、责任感的世界公民;通过本国史和东亚古代史的学习,增进华族历史文化的认识,以继承并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独中历史课程目标涵盖“知识与概念”、“方法与思维”、“情感与价值观”三大领域,除了要求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认识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意涵及其发展脉络之外,还侧重“时序表达”、“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运用”等历史思维能力与方法的训练,同时关注学生形成多元包容价值观、全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民主法治精神与正确价值观。

综观独中历史课程宗旨与目标,它完全符合华文独中统一课程的本质与价值取向——统一课程应以我国客观环境之需要为原则,更应尽量保留和发扬华族的文化遗产,配合当前国家原则的意识,进而创造多元种族的文化,同时亦应达到全世界中等教育之一般水平,亦符合发展中国家多元种族的共同利益,而且具备最富时代精神之知识。

此外,独中历史课程,是建基于“胸怀本土,放眼世界”及“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社稷”的情怀,其视界既包含也超越了国家教育课程的范畴。

独中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

再看独中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现行独中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内容设置如下:

●“1517世纪的马来半岛王国”(内容包括“马六甲王国”、“柔佛王国”、“马来社会与文化”)

●“英国势力入侵马来半岛”(内容包括“海峡殖民地的组成”、“英国干涉马来各邦”)

●“我国全面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内容包括“马来属邦”、“砂拉越和北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我国在英国统治下的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内容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教育与文化发展”)

●“日据时期与马来亚联合邦的成立”(内容包括“日本侵略马来亚和北婆罗洲”、“马来亚联邦与马来亚联合邦”)

●“马来亚联合邦独立与马来西亚成立”(内容包括“紧急状态”、“马来亚联合邦的独立”、“马来西亚的成立”)

●“马来西亚的当代发展”(内容包括“五一三事件及政治转变”、“经济发展概况”、“国家教育文化的发展和战后华文教育之路”)

上述7大主题单元19章节“本土化”教学内容,比重占全书教学内容的41%

独中高中历史内容

至于独中高中历史课程,则专设《马来西亚及其东南亚邻国史》教科书,全书以三分之一篇幅,讲述马来西亚从15世纪迄今的历史演变,具体内容包括:

●“葡萄牙占领马六甲及其在东南亚的活动”

●“柔佛王国的建立与三角战争”

●“荷兰夺取马来半岛”

●“三角战争后的马来半岛”

●“英国势力在马来半岛的扩张”

●“英国统治下的马来亚和北婆罗洲”

●“英国对马来土邦内政的干预”

●“马来联邦和马来属邦的成立”

●“英人在砂拉越和北婆罗洲的经营”

●“经济的开发与城市兴起”

●“多元社会的形成”

●“四大语文源流教育的发展”

●“马来民族主义的兴起”

●“战前马来民族主义的发展”

●“华印族的政治意识与活动”

●“日本侵略马来亚”

●“马来亚联邦的提出与马来亚联合邦的成立”

●“马来亚的独立与战后的英属北婆三邦”

●“马来西亚成立的经过”

●“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独立后的教育、文化发展”

●“马来西亚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机构”

独中历史课程这些教学内容,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我国建国的过程,加强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理性、客观地认识我国多元民族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以及其在建国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加强爱国和亲善团结的思想意识”;“探究各族优秀的文化,尊重并珍惜我国多元文化的精神,以共创一个开放社会”。何来“独中历史课程忽视‘本土’内容,不符国情”之说?!

下周将继续探讨第二点:华文独中是否有采用台湾课程纲要?

(南洋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