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4日星期二

【华教视窗】 ~ 362 辑



看教育部的诚意


2014/01/13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 李心佳
 

眾所周知,华小一直都面对师资短缺问题。由马华时代的教育部副部长到如今无党派的副部长叶娟呈,都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实在令华社失望,也怀疑政府解决华小师资短缺的诚意!

可不是吗?根据《中国报》报导,最近教总就非常不满教育部“乱七八糟”的安排,把具有华文资格的准教师,派到国小执教。教总生气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这会加剧华小师资荒的问题。

试想一想,每年申请受训具华文资格的老师才那么一丁点,受训成为国小教师者佔了大部分,国小教师比华小不知多了多少倍,不明白教育部为何还要跟华小抢教师,把具华文资格的准教师派到国小执教?

不只如此,据教总主席王超群指出,早前699位受训毕业的老师,至今都没接到任何调派。在华小师资依然缺乏当儿,这些已受训老师仍需等待,实在令人怀疑教育部的工作效率,不然就是没诚意解决华小师资荒问题。

要解决华小师资荒问题並不难,只要教育部制度化培训具华文资格的老师,再加上不官僚主义,或把具华小资格的老师调派去国小,避免让教师“无所发挥专长”,甚至“不务正业”,那么年年面对的华小师资荒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对教育部而言,这是轻而易举的事,端看教育部是可为而不为,还是真的有诚意解决华小师资荒问题。

 

华教难遇贵人


2014/01/12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十一郎
 

要底要忍到什么时候,华教才能摆脱煎熬和长夜慟哭?

699名准教师在新学年仍然不获委派,究竟基于什么理由一再延迟?全国华小师资荒喊到乱,教部难道没听见?即使慢半拍没听见,那么亲政府的华裔政党呢?难道不入阁,你们就允许装聋扮哑?如此冷峻和沉默,那敢情好!从这种无力表现,人民,特別是华人选票,会试著考虑,將你们老早倾崩了半边江山的政治力量,在下一届大选,继续倾崩另一半。

参与政治,怎么可以用那么多心力去计算一切事情?尤其是马华民政,如果真的想重新崛起,要注意一口气,什么气啊?这叫勇气。

捍卫人间公义

换言之,以民为本、与民同在,不怕跟人民连成一线就被整,顶多丟官、顶多討饭,也要有勇气替人民辩护,横眉怒目兼拍案而起,捍卫人间一分公义。那么,马华民政或许有机会叫我们见识它的傲骨和气概,而不是现在变成这么有趣的笑话。

至于副教长叶娟呈,则更是彻底失败的一个实証,或一个象征。

有人会说,她是力量有限,怎么可以忘却她的顶头上司是谁呢?但我告诉你,如果一个人真的认真办事,不管顶头上司是谁,她都会严守自己的原则和標准,而不是选择窝囊。

699名准教师未获委派,从前年到今天,叶娟呈可以推塘,或以“我不了解事情”来替自己解围吗?她不能。理由更包括了一分道德责任,她绝不允许用“非常遗憾”这种官话来交代事件,在她的职权上,她有理由向顶头上司表示意见,这分意见极可能令她丟官、令她討饭,但正正如毛泽东所讲的︰“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有些事,叶娟呈理当从容,和有决心去慷慨成仁。

只可惜她跟马华民政一个样,都不是勇敢的人。人民觉得他们应该硬起来,他们偏偏静静坐著。这是什么態度呢?这就是墮落。

叶娟呈更叫人格外神伤,她其实更容易向人民証明自己的能力,但始终还是出了洋相。有心无力不是理由,曾几何时,她不是说过自己很凶吗?展示出来!告诉大家,妳是个狠角色,叫上上下下见了妳心里发毛。而非今天这样,人民看见妳只有低潮,都想开骂,也睡不著。

 

鼓舞独中教师


2014/01/14 光明日报/专栏

文:王增文
 

前几天出席余仁生每年举办的春节谢师恩礼品移交仪式,场面不大,出席的人数也不多,从余仁生的董事经理,到行政议员,再到学校代表的致词,以及在仪式前后所谈的话题,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如何育人,这样的分享是令人感动的。

在一家狭小的余仁生药店內,挤了一群独中的师生代表,还有几位嘉宾,以及仪式之后在一家很有特色的海南人餐馆享用海南家常菜,听大家讲述一些教育故事,像这样优雅的教育活动,很有意思!

作为独中教师,每年在农历新年之前,收到余仁生的礼品,都感到很欣慰,毕竟独中教师是属於少数群体,最需要受到关怀,而余仁生首开风气,以行动展现感恩行为,这一点我认为必须要予以肯定。

虽然这只是一项很简单的春节谢师恩移交礼品仪式,然而意义深重,企业单位关怀独中教师,为当前这个功利掛帅的商业社会立下了一个清新的企业楷模,这样的活动无形中也抬高了独中的教育形象,对独中的的宣教也產生了积极的影响。

群体力量推动独中向前迈进

贵为檳州行政议员的章瑛在致词中,讲了一句令人欣慰的话语,她表示虽然这只是一项很简单,也很普通的移交赠品仪式,可是她每年都乐意受邀出席,因为她认为这样的教育活动很有意义。

独中经歷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成为我国中学教育体系中一个很特殊的系统,它不是国民教育,却做得更像国民教育,有人甚至把它当著是私立中学,可是它並没有私立中学那种贵族化和精英化的气质。至於推动整个独中教育向前迈进的力量,除了来自董事会,最重要的群体力量,就是那一群任劳任怨的独中教师。

前阵子出席董总主办的独中教师长期服务颁奖礼,一批在独中教育界服务了10年至40年的教师受到崇高的表扬,听他们上台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確实令人感动。像这样表扬教师的场合,其他教育团体也有主办,然而来自企业界为独中教师主办別开生面的赠送礼品,余仁生应该算是第一家。

接下来,期望企业界能够掀起一股关怀和感恩独中教育的风气,进一步为鼓舞新一代的独中教师作出贡献。(光明日报/好评文:王增文)

 

漫谈孔子与华文


2014-01-13 南洋商报/言论版

~作者:勇瑜
 

孔子与华夏文化,系在一起,分不开。谈及华夏文化,不提孔子,没理由。

孔子的儒家学说,古今多少人都沉醉于其中。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被人诠释又诠释,就如大树,后人竟可从中生出枝节,洋洋数十万文章书籍围着《论语》而生,真不可思议。

孔子受万人景仰的另一身分是“老师”。他开启民间讲学之风,门下弟子有聪明的、愚钝的、富裕的、穷困的,是所谓的“有教无类”。其门下弟子资质个性各有不同,有时,同样的问题,孔子对每位学生的回答都不一样,这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孔子甚至谦卑到说出他自身某些方面尚不如学生的话。以上种种,《论语》里通通都能读到。故孔子有“大成至圣先师”的称号。

推广宗教推广语言

所以,中国政府最近把教师节改至落在孔诞日,非常合理。

这是继在各国设立孔子学院后的另一项推崇孔子的举动,孔子学院是外国人学华语文的地方。

俗语说,学语言,就能学到文化。穆罕穆德是阿拉伯人,其所创立的回教广传各地后,连带所有回教徒都能学上一些阿拉伯语,这是因为《可兰经》及《圣训》等等回教圣典皆以阿拉伯文书写。

所有回教徒所念的经文都是阿拉伯语,乃至某些地方的的语言吸纳众多阿拉伯语词汇,或原生文化也受阿拉伯文化影响而改变。可以这么说,只要一天有回教徒,阿拉伯语就不会消失。这就是前几年大家都在热谈的“软实力”。这是阿拉伯人的“软实力”,借推广宗教,间接也推广了语言,可谓一石二鸟!

阿拉伯人活在回教的制度里,而华人则活在儒家的制度内!儒家有宗教与社会二元性,古代中国人可谓活在“神道设教”的儒家制度下,若某人有意效劳朝廷,必先熟读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以应考。近代儒家社会制度已跟着帝王制度一起崩溃,今人已不奉四书五经为做人处事的参考书。这并不稀奇,任何教义或学说都能被人曲解,成为控制人工具。

利用礼教束缚他人

就如儒家内的礼教,本意是使人晓得“克己复礼”,以礼来修心,讲求自发自省。可是千百年来有心人反而是利用礼教来束缚人,以一展自己的权威。这跟人性有关,任何时代都有人不相信“仁”道,可说十之八九的帝王就不相信儒家“内圣外王”这一套,他们手中大权在握,岂会跟你谈“内圣”?当然,今人也已了解到不能把近代中国没落的问题通通都推到儒家身上。庆幸儒家圣贤如孔子、孟子等人魅力犹在,儒家学说重人文的特点还是对全球众人有所启发。

阿拉伯人借宣传回教推广阿拉伯语,而华人也能借以传播儒家思想来巩固华语文地位。儒家的“天道”思想虽有宗教特性,但其学说实践方法仍是重人文多于重宗教,乃至儒家往往不被世人视为一种宗教,而被当成一种哲学,甚至成为一种制定社会活动规则的学说。所以,儒家学说与各种宗教其实并不会有冲突,这是儒家学说优点,有意推广儒家学说者应该好好地把握这优点。